嗨特小说>历史军事>穿越圣朝当驸马>第144章 团聚

陶震走后,沈熠终于能离开书房了。恰好芸儿过来叫他吃晚饭,两人便一起来到了膳厅。

晚饭后,沈德良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文字材料,向沈熠详细地汇报了他近来的工作情况。

沈熠当初吩咐沈德良的事情主要有三件:其一是寻找石灰石、黏土及铁矿粉等用于制作水泥的原材料。这些东西沈德良基本上都已经找到了,暂时存放在一个临时搭建的仓库里。

其二是走访沈熠的封地,调查各村封户的实际生活情况。经过沈德良的实地考察,他已做好了相关记录。沈熠的封地位于同安县城以北,而他的五百户封户中,四成封户住在一个叫作“望马川”的平川地带,两成封户住在一个名叫“沁沂山”的山中,其余四成封户住在一个名叫“雁栖原”的山顶平原地带。由于地势的影响,雁栖原土地平整,耕作方便,封户的日子过得最好,大部分封户也会时常到县里做工以补贴家用;望马川由于临近河道,农业灌溉和渔业养殖都比较发达,封户家里还有些余粮;沁沂山适耕土地较少,耕作艰难,封户只得靠山吃山,但好在山里有些猎物和野菜野果,倒也可以勉强解决温饱。

其三是寻找适合修建窑厂的地址。经过沈德良和几名专业匠人的共同考察,最终将此地选在了沁沂山。一来是此地山脉绵延,适耕土地较少,修建窑厂对农业的影响较小;二来是因为此地山高林密,人烟稀少,若是沈熠要做一些需要高度保密的事,也便于安排人手防范。至于具体的选址,暂定为沂山村。毕竟沂山村的村民在博古行买卖人口的案子中受到了不小的伤害,如果在这里建厂,当地的村民不仅能赚取一些银子,而且能为村子吸纳一些劳动力,这也是沈熠之前吩咐他选址时要注意的一个地方。

整个汇报过程持续了将近半个时辰,沈德良完美地展现了作为子爵府大管家该有的能力和素养,这让沈熠不禁沈熠心花怒放,越来越看好他指定的这个大管家了。

“阿良,干得好!”沈熠激动地拍了拍沈德良的肩膀,欣慰地道,“窑厂的设计图明天就画好了,到时候由你负责招人,到沂山村建厂去。这桩差事可比窝在家里当管家重要得多,你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帮我做好这件事。事成之后,我重重有赏。”

“是,少爷!您放心吧,奴才一定办好此事!”沈德良应了一声,然后又有些担忧地道,“不过,少爷,奴才这一去至少要一两个月的时间,您之前说的那两块地皮建楼的事怎么办?”

“无妨,你明天安排一个管事,带着上次招的人先去挖地基,等到我要准备的东西齐全之后再说吧。”沈熠信心满满地道,“这一次,我要建两栋这世上从未有过的举世震惊的楼。”

“奴才明白了!”沈德良道,“少爷还有其他吩咐吗?没有的话,奴才就先回去准备了!”

“好,你去吧!”沈熠道,“到了沂山村之后要好好干,委屈你在那里多住一段时间了!”

安排好此事后,沈熠又加班画了一阵窑厂设计图,这才回到卧房洗漱休息了。在他看来,这几座窑厂对于日后的事而言极其重要,既有生产水泥、红砖的窑厂,也有用于冶铁炼钢的窑厂,还有专门用于生产玻璃及其他产物的窑厂。无论是在京都还是在同安县城,由于地皮及人口的诸多因素,这些窑厂都不可能建得起来。但在封底的村子里,无论是地皮还是人口,他可以尽情征用。当然,为了避免赵真误会,他还是要写一封信解释一下自己接下来的动作。

第二天一早,子爵府正门前,沈德良骑着沈熠送他的宝马,拿着沈熠的子爵印章和窑厂设计图,带着十来个小厮,浩浩荡荡地前往沂山村了。一路上,他的心情颇为激动,若不是还有人跟着,他一定要大喊几声才行。沈熠不仅亲自为他送行,还专门打开了子爵府的大门,这种在外人眼中实属逾矩的举动并没有让他感到害怕,反而发自内心地产生了愿以此身报答沈熠的知遇之恩的心情。身为一个奴才,被主子寄予如此的厚望,这又岂能不让他心血翻涌。

看着沈德良一行人渐行渐远,沈熠叫来了暂代其大管家一职的大管事阿福,让他去牙行问问,最近可有转让的酒楼、茶楼等铺子,位置好的话就盘下来,价钱多少倒无所谓,暂且经营起来。无论是在沂山村建窑厂还是将来在同安县城建楼,都需要很多的银两,而在他的商业大楼还没有正式建起来之前,就先将就着用盘下来的铺子做生意吧,多少也能赚一些钱。

回到澹泊书房,沈熠给望月楼的许沐、茗香楼的常贵及柳氏造纸坊的柳彦各写了一封信,要求他们将预备的人手尽快送到同安县来。一旦人手到齐,他的生意就可以做起来了。

下午的时候,阿福带回了消息,说是花了高出市价两成的银子,盘下了三处铺子,已经拿到了地契和房契,三日后就可以改名换姓了。此外,阿福还告诉沈熠,博古行被县衙查封的事已经传遍了县城的大街小巷,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官府缺钱了才拿同安县最大的牙行出气,一些不明真相的商户甚至闹着要去县衙问问缘由,生怕官府什么时候不高兴了也拿他们开刀。

沈熠听到消息,只说了一声“知道了”便没了下文。他知道查封博古行的是一定会引起轰动,甚至会引起不小的骚动。但这毕竟是官府应该出面解释的事,他才不会将这些事放在心上。更何况,公西枢所说的那个二东家的姘头已经被他控制起来了。只要公西枢没说错话,就算是博古行背后的东家知道了博古行的事,他也能钓出这个二东家,进而追查到幕后主使。当然,为了做好两手准备,他也拖回京复命的“十二卫”给沈泓带了一封信,请求沈泓利用他的关系网,帮他查查那个隐藏起来的真正的东家究竟是不是他想的那个人。自从得知这个东家与玄珠堂进行的药物交易和刘家村鸡瘟的隐情后,他对那个二皇子赵琅的怀疑就更深了。

此后三天,沈熠或是与赵云溪、芸儿等人玩闹,或是到后院看看玄封和蒲冶两人各自的研究进行得如何了,或是是躲在书房里或写书、或画图,日子倒也过得轻松自在。这天中午,正在午睡的沈熠听到阿福来报,说是玄鹭和姜姝等人来了,芸儿此刻正带她们去沐浴更衣了。

沈熠一听,立马翻身下床,就要到书房等待。不成想赵云溪也跟着来了,说这是她嫁给沈熠后第一次与两位道长师姐见面,可不能坏了规矩和礼数,必须要跟沈熠一起等候。沈熠微一思索,觉得赵云溪的话确实在理,便与她一起来到了书房。

半个时辰后,洗去一身疲劳的玄鹭、玄蕴、姜姝和曾容四人在芸儿的带领下齐齐来到了澹泊书房。刚到门口,芸儿就大声道:“少爷,两位道长到了。姜姐姐和蓉儿姐姐也来了。”

沈熠和赵云溪迎出了屋外,双方有说有笑地一阵寒暄,这才进到书房坐下说话。玄策和玄封两人听说玄鹭和玄蕴来了,也都齐刷刷地跑了过来。一时间,书房内无比热闹。

又经过一轮寒暄后,沈熠终于找到了说话的机会,看向玄鹭道:“五师姐,你此次闭关,可是成功突破了吗?”他一直对圣朝的武学颇感兴趣,可遗憾的是,他无法学习圣朝的武学。

“是的,已经突破了。”玄鹭点了点头道:“小师弟,你怎么搞的,怎么就不能习武呢?”

沈熠尴尬地笑了笑,搬出无执真人的名头,笑道:“这可能只有师父他老人家才知道了。”

几名道宗弟子听到沈熠主动说起“师父”二字,心中不免有些伤感,又有些欣慰。最终还是老成持重的玄封化解了这种尴尬的氛围,微笑道:“小师弟虽然不会武功,但有我们在你身边,一定会保护你的。五师妹,你也不要太执着于让小师弟习武了,这是强迫不来的事。”

“四师兄说得对。”玄蕴附和道,“小师弟虽然不能习武,但他懂得许多我们都不懂的东西。推己及人,他既然都没强求我们要懂他懂的那些东西,我们又何必强求他也能习武呢。”

“六师姐,你真好!”玄蕴这一番有如绕口令一般的话令沈熠颇为感动。印象中,玄蕴这可是头一次没有那么毒舌地与他说话。这种事情简直是千年难得一遇,怎能不令人珍惜呢。

“小师弟,你多想了,六师妹的意思是,你在习武一道上是朽木不可雕也,已经没救了!”玄策这时冷不丁地补了一刀,令沈熠的刚刚温暖起来的心顿时陷入了冰窖。

沈熠当即可怜巴巴地看向玄蕴,意图得到一丝安慰,不聊玄蕴却平静地道:“我不反对!”

“哈哈哈……”玄策顿时笑得直不起腰,还不忘拍着沈熠的肩膀道,“怎么样,小师弟,我没说错吧,六师妹是什么样的人,师兄可比你还了解。她要是能说软话,河水都能往西流。”

赵云溪见到沈熠这副垂头丧气的样子,立马笑着走上前来,替他解围道:“两位师姐好!”

“弟妹好!你可真好看!”玄鹭难得地露出了笑容,对赵云溪用了一个世俗中人的称呼。

“公主殿下好!”玄蕴依旧是老样子。倒不是说她对赵云溪有意见,而是她一直就这样。

沈熠见赵云溪成功地帮他接过了话茬,很是感激地看了她一眼,这才看向姜姝和曾容道:“姝儿,容儿,你们怎么一起过来了?路上都还好吗?”刚才在外面时,他没来得及跟两女说话,直到此刻找到机会了,才关心地问道。以前在京都时,芸儿、姜姝和曾容跟在他身边去了不少地方。这三人在名义上虽是他的家奴,但沈熠却从未把她们当成奴婢看。芸儿就不说了,日后在这子爵府里也是有独立院子的人;姜姝是他的贴身护卫,又与道宗的关系匪浅,算起来也是他的师妹;至于曾容,沈熠可是将她当作圣朝第一位女医者培养的。按照圣朝对医者的态度,他自然不能将曾容看成奴婢。否则非但良心上过不去,背后也要被人戳脊梁骨。

“少爷放心,我们是坐马车过来的,虽然颠簸了些,但没有风吹日晒,什么事都没发生。”姜姝笑道,“对了,少爷,我离京前,夫人、四小姐和那位殿下都给您写了信,我已经交给芸儿了。您待会儿去跟她要就成。不过,您可要小心点,别被这位殿下逮个正着。”

沈熠不好意思地咳了一声,强装镇定地道:“笑话,我有什么好怕的,你莫要小瞧了人。”

姜姝虽然满脸地不相信,但也没有多说什么。尽管她有时候也会像玄蕴那样毒舌地讲话,但还是很好地恪守了身为奴婢的本分,与沈熠小小地开个玩笑当然可以,但绝不会越线半步。

“少爷,好久不见,身体可还好,要不要奴婢为您请请脉?”曾容施了一礼,关心地道。

“不用了,我身体好着呢!”沈熠道,“你这次过来,京都那边可安排好了,慕容掌柜近来如何,研制的药物可有进展了?医者协会发展的怎么样了,济世堂没遇上什么问题吧?”医者协会与济世堂可是沈熠来到圣朝后在医道方面进行的巨大尝试,其成败直接关系到日后的五国统一之战。而五国之战是沈熠与赵真之间的君子协议,关系到他的生命,可不敢马虎。

“少爷放心,奴婢来的时候,师父将一切都安排好了。药物也已经研制出来了,就等着验证了;医者协会近来又招了一批人,都严格按照您的要求进行的;济世堂也没有发生什么问题,都很顺利。”尽管沈熠一口气稳了许多问题,但曾容都清楚地记住了,不紧不慢地道。

“那就好!”沈熠点了点头,终于放下心来。看着一屋子的人,沈熠的嘴角露出了笑容,真好啊,感觉又回到了在梧桐院的时候,他亲近的这些人又一次团聚了,这可真是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