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十五从军行>第252章 天降大任

御书房。

得知案子之所以这么快就顺利告破全是女儿一记神来之笔的功劳,陛下简直开心坏了,若不是顾忌到身边的小太监,他恐怕要跳起来手舞足蹈一番了。

开心完后又赶紧问起另外一件事:“跟那两个小子呢,说上话没有?”

“哈哈,说上啦,说上啦。”福公公又赶紧将清河村一行发生的点点滴滴全都和盘托出。

“啪!”陛下开心地拍了一下手掌:“嗯,不错,不错。”拍完又神秘兮兮地问:“跟谁说的话多一些?”

福公公脱口而出:“李公子。”

陛下很开心:“嘿嘿,不错。”然后又问,“你觉得瑶儿更中意哪一个?”

福公公想都没想直接回答:“应该也是李公子。”

陛下赶紧确认:“何以见得?”

福公公“嘿嘿”一笑:“因为老奴注意到殿下总会有意无意地偷偷看他一眼,至于萧公子,老奴好像从未看见过。”

“好!”陛下又开心地拍了一掌,因为女儿的选择与他的心意不谋而合。当然,萧虎也是不错的,只不过这小子的性子跳脱了些,相比起来,他还是觉得更稳重的李元吉才是最合适的人选。拍完掌后又继续问起来:“那这小子就没有什么反应或表示?”

福公公想了想,然后如实回答:“这个老奴倒是不曾发现。”

“这不行啊。”李元吉的表现陛下有些不太满意,“朕的女儿又聪明又贤惠,还美若天仙,他敢不动心?”

听了这话,福公公赶紧抿住嘴巴,生怕自己没忍住笑出声来,之后才接口道:“或许是装的。”

陛下很是赞同:“嗯,确实有这个可能。”不过接着又自言自语起来:“离中秋征南佳节也没几天了,不管是不是装的,朕都得加把劲了啊。”

陛下正认真地想着对策,一个小太监突然急匆匆地跑了进来:“陛下,李元吉、萧虎两位公子前来觐见。”

陛下开心一笑:“哈哈,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赶紧让他们进来。”

听了这话,小太监便一溜烟跑了出去。

没一会儿李元吉、萧虎便联袂走进来,两人刚要行礼,陛下便已经迫不及待地开了口:“哈哈,这次的事情朕已经原原本本地听说了,你们为民除害,大快人心,得到了众多百姓的拥护,也替朕铲除掉一个害群之马,做的不赖,当记功一件。”

两人刚要谢恩,谁知陛下的话锋却猛然一转:“不过,你们身为官家之人,遇事后不仅不寻求通过正规渠道解决,反而诉诸武力、闹事伤人,行事太欠考虑,太过鲁莽,这也是你们的过错。”

两人是万万想不到陛下要问他们的罪,直接双双呆愣当场。

陛下接着说道:“好在事情得到了完美的解决,朕觉得功过可以相抵,不赏也不罚,你们觉得怎么样?”

两人赶紧抱拳回复:“陛下深谋远虑,考虑周全,臣心服口服,没有任何异议。”其实给赵大哥一家人讨回公道他们就已经心满意足了,压根儿就没奢求过得到什么赏赐,所以自然不觉得这个的结果有什么不妥。况且他们感觉自己已经收获了很多东西,比如确山百姓的拥戴,觉得跟任何金银财宝比起来,这都毫不逊色。

见两人欣然接受了这个结果,陛下很满意,不过还是板着脸谆谆告诫:“事情虽然过去了,但这个教训你们两个得牢牢地记在脑子里,今后遇事可不要在鲁莽了,一定要三思而后行。你们一定要清楚,你们现在可不是一般的小兵小卒了,你们的一言一行也不仅仅代表你们自己了,还代表着朝廷,与这个朝廷荣辱与共,明白没有?”

李元吉、萧虎立即躬身抱拳:“臣明白了。”

见两人态度如此端正,陛下的脸上也重新浮现出笑容:“好,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收收心,老老实实地待在朕的身边。哈哈,朕身边的能人也不少,你们今后一定要多向他们学习。记住,千万不要闹事,要不然朕可不会再客气了。”

听陛下这么说,福公公稍微吃了一惊,这个安排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料,因为这可是一等御前侍卫的职责。

一等御前侍卫是陛下的贴身侍卫,是没有固定的守护位置的,陛下去哪里他们的职责就在哪里。而其他等级的侍卫就都有自己固定的守护位置,而且是等级越低离陛下越远,两位公子作为二等、三等侍卫自然也不例外。然而现在陛下完全没有把两人派出去的意思,而是留在了自己身边,这个重视程度已经是不言而喻了。

这个安排虽然在福公公的意料之外,但一想到两人不仅是陛下欣赏有加的青年才俊,更是陛下最中意的驸马人选,特别是这个李元吉,大概率就是最终的幸运儿,便又感觉一切皆在情理之中。

李元吉、萧虎立即抱拳:“陛下的教诲,臣必定牢记于心。”

“好!”陛下很开心,“那你们就可以跟着福公公下去了,接下来怎么做就听他的安排就行了。”

听了这话,福公公、李元吉、萧虎立即躬身领命:“老奴(臣)遵旨。”之后便一起转身往门外走。

哪知刚走了两步,又被叫住了:“等等。”

福公公赶紧询问:“陛下还有何吩咐?”

陛下张了张嘴,应该是有话想说,不过终究还是没说出口。

三人也不着急,就恭恭敬敬地站着,安安静静地等着。

又过了片刻,陛下总算下定了决心:“中秋征南佳节过后便到先皇的寿诞了,近十年来,朕的将士们也取得了不少可圈可点的战功,朕计划将这些作为重点汇报给先皇。李元吉,你下去后走一趟兵部,拜访一下萧将军,配合他把这十年来所有大仗小仗全梳理一遍,然后挑出几个意义重大的,写一份奏折,到那一天就由你代表朕念给先皇。”

听了这话,李元吉如遭雷击,立即呆愣当场。

福公公的脸色都变了,同样震惊的无以复加。这事他其实是知道的,几天前陛下才刚跟他讨论过,不过当时定下的汇报人可是大皇子,他想不明白刚过了几天为什么要突然换成李元吉。

要知道这种祭祀大典既是朝廷的也是皇室的,汇报人本应出自皇室宗亲,就算不是也应该是朝中的中流砥柱。李元吉的官阶在他这个年纪确实不小,不过只是虚衔而已,之前也确实立了不少亮眼的战功,可毕竟还是太年轻了,而且在朝中也没有什么声望名望,怎么看都不是个合适的人选。

福公公明白,陛下是真的已经把李元吉当成驸马了,不过纵然是这样,他还是觉得不太妥当,便急忙开口劝阻:“陛下,此事是不是还需要再慎重考虑一下。至少,至少也应该跟政事堂的几位大人,还有礼部的崔尚书商量一下吧。”

李元吉这时也回过神来了,便也急忙抱拳回绝:“陛下,臣尚且年轻,官职资历都还不够,最重要的是,祭祀典礼的礼仪臣一窍不通,恐难以担当大任,还请陛下收回圣谕。”

其实他并不清楚成为这个汇报人意味着什么,不过也至少参加过自己家的祭祀典礼,知道这不是一件小事,所以便本能地想要拒绝。

听到李元吉也拒绝成为这个汇报人,福公公立即长出一口气,心中同时又生出一份好感,知道进退,知道轻重缓急,这孩子,他喜欢。

这个决定确实是陛下刚才一瞬间的突发奇想,不过也不是毫无道理。一来,李元吉这两年的确立了不少亮眼的战功,他觉得既然是汇报战绩,那让这个立过大功的战士亲自来也算是恰到好处。二来,他确实欣赏这个年轻人,再加上女儿已经渐渐生出了好感,所以便本能地没把这孩子当做外人,于是便顺势做了这个决定。

他自然也知道这个决定可能听起来并不是很符合常理,所以两人这么一说他又有些犹豫了,于是便又认认真真地琢磨起来。又过了片刻才再次开口:“距离大典还有些时日,具体人选我会继续考虑的。李元吉,这期间你接着按刚才说的准备,如果朕没改变主意,那人选就还是你。”

李元吉再次开口拒绝:“陛下,万万使不得,如此重任臣实在不敢担当。”

见此情形,福公公立即拉住他的手臂,然后恭恭敬敬地对陛下一揖:“陛下,这件事老奴下去后自会给李公子交代的清清楚楚,争取万无一失。”他知道陛下正在犹豫,所以便不再多说什么,以免惹得陛下心烦。

“嗯!”陛下点了点头,“那你们先退下吧。”

福公公立即领旨,然后便拉着李元吉、萧虎离开了御书房。

来到外面,李元吉急忙拉住福公公,一脸焦急地开口:“公公,这件事兹事体大,我一没那个能力,二没那个信心,公公怎么能擅自替我答应下来啊。”

福公公急忙安抚道:“公子别慌,此事陛下还在犹豫,还有转机。”

“那也不行啊。”李元吉急了,“万一还是我怎么办?”

“是你就是你呗。”萧虎一脸鄙夷地看着李元吉,“不就是念个奏折嘛,多大个事儿,看把你给吓的。”

福公公大惊失色,急忙把两人拉到一个没人的角落,忧心忡忡地提醒:“萧公子,这里是皇宫,慎言,一定要慎言呐。”

“本来就是。”萧虎还有些不服,然后继续瞪着李元吉,“给先皇汇报战功,这是何等的荣耀,这可不仅仅是你个人的光荣,更是我们铁石骑军的光荣,我不知道你到底在害怕什么?”

福公公讪讪一笑:“其实老奴也不赞成李公子接这个差事。”

萧虎很不解:“为什么?”

福公公本不想多说,可看到两人皆一脸真诚地看着自己,还是忍不住开了口:“有两个原因,一,李公子资历尚浅,突然担此重任,肯定会惹来朝臣的非议,这对李公子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二,这个人选牵扯极大,肯定是大皇子,二皇子.....”说到这里福公公突然不说了,“哈哈,第二个原因嘛,两位公子就回去问问令尊吧,老奴就不便多说了,来来来,咱们去转转,老奴还是好好给两位讲讲今后的工作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