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知否!从大娘子的妈宝男开始崛起>第124章 康家宴请,说王家的事(上)

汴京,集英巷,盛家,盛家本家,收到了一份康家宴请的帖子,一式三份,盛家本家主请盛家祖母,盛家主君盛纮夫妇俩,还有锦南侯,送帖子之人,是康姨母王若与,王家舅母二人。

还特意交代,王家老太太非要请到盛家祖母不可,因为此次宴请,是给康家老太太做冥祭,还有就是王家老太太的大寿宴在即,顺便论叙一二。

盛家祖母起初不想去,但碍于面子,况且,康家老太太生前,与盛家的来往不错,否则,康家嫡长女康允儿,也不会嫁给盛家大房的盛长梧。

王家老太太也有以姻亲关系,捆绑盛家祖母的意思,这里面,不能单看康家,还得看王家的颜面。

但盛家这边出席人选,盛家祖母直接了当的说,所有孩子们,尤其是那些身怀有孕的,坐月子的,都不得妄动,所以,就自大姐姐盛华兰为首,五姐姐盛如兰,盛长林出席为好。

这直接就把盛家两房的,都涵盖在内了,至于盛家大房那边,盛长梧去滇州了,只有康允儿代表大房出席。

康家在这汴京城,虽不是什么高门大户,但也曾经辉煌过一阵子,康家主君康海丰的曾祖父,曾在大宋立国之时,做过一任刑部侍郎。

他祖父曾在太宗在位时,做过高粱河之战的钱粮官,他父亲在狄公打西夏的时候,在韩琦大相公身边行走。

可到了康海丰这一代,动了康家当家主母,康姨母王若与的嫁妆后,似乎就直奔着家道中落而去。

而岳丈王老太师的遗孀和儿子进京后,康家主君康海丰和康姨母王若与,还想再努努力,想搭上盛家气势的顺风车,再家道中兴一把。

可事与愿违,几番操作,似乎都偏差出去好远,还真不是康姨母王若与胡乱来,是实在没有能拿得出手的了,嫡子康晋科考不顺,庶子更是如此。

嫡女嫁的夫家,以前最不看好的盛家大房盛长梧,现在成了唯一耀眼的了,剩下的嫡女夫家,提都不想提,连同王家嫡子在内,而未订婚待嫁的嫡女庶女们,一个个都想攀高枝儿,弄得成天家宅不宁的。

稍微有点起色,奔着好处去的,一次次被打落回来,嫡幼女康宁儿,想给盛家两个儿子做侧室,都没成功,康姨母王若与,另辟蹊径,直奔曾经的汴京三害老魁首,顾廷烨这厮而去。

结果呢,庶女康兆儿,直接被被盛家人,给送往宥阳老家去了,据说,嫁给了盛家大房当家主母,李大娘子的一位庶出侄子,人还算一表人才,听说,康兆儿在自家婆母和姑母的教导下,在学管家呢,应该会不错吧。

这些事,康姨母王若与,都不敢与自家官人康海丰说起,因为她说不出口哇,还得让家中的子女们帮忙瞒着,好在康家儿女多,每次晨昏定省的,少上一两位,你都看不出来。

康家宴请当日,康家前堂正厅,康家主君康海丰,端坐在主位,左下首端坐的是,盛家主君盛纮,右下首端坐的是王家舅舅,本来这二位的座位,得对调一下才是,毕竟,从官职到品级,再到姻亲尊贵,盛纮都比自己的舅兄差上一截。

但是,呵呵,王家舅舅目前只有品级,从三品,勉强穿个紫袍官服,翰林院挂了闲职,并无好的差遣,可非要细究的话,王家舅舅的勋官,文散官,寄禄官,哪样都比盛纮低一个到半个格。

而且,盛纮现如今,是支度司正使,离中枢就差一步,而这一步,还是半只脚踩在中枢门槛之上,每次皇帝陛下赵宗全,召见中枢宰相们,商议国家大事时,一定会加上三四位未入中枢之臣,其中,其他人来回换。

唯独盛纮每次都能得见,连韩琦大相公和欧阳大相公都说,盛大人日后必能接替我等,虽是客气话和夸赞之言。

但盛纮自己知道,下一任官家继位,我盛纮的紫袍一定穿得上,且凭的是七分真本事,三分儿女亲家之情。

至于康家前堂正厅内的,其他人嘛,好像与盛纮交谈的,比康海丰和王家舅舅的,更多,实权官职,和闲职本身有很大的不同。

虽大家都算是,已故王老太师这一系的,但要细究起来,盛家人,有自己的人脉关系,姻亲不说,自家儿女,哪个不是人中龙凤呀!

本来,盛长林也应该在此的,但人家盛家小七郎多会来事呀,陪着自家祖母,母亲,两位姐姐,直接去中堂正厅去了。

如果是阖府宴请,男子最好不要随意去中堂那边,乖乖待在前堂,等着开宴即可,但说句实话,如果是王家宴请嘛,人也许会多些,但康家嘛,毕竟,差了一层,有王家站台,也没多少用。

我们再说回前堂正厅这边,只见康海丰呵呵笑道:“盛老弟,你家长柏,今日这休沐也在忙?”明知故问,二哥哥盛长柏自年后,就差忙飞起来了,大宋南北两边齐动,桓王殿下赵英策,只要一忙,就喊盛长柏这位舅兄,没办法,人才嘛,好用得很。

一个博闻强记,好多事,你都省得去寻各种往来文书,只要二哥哥盛长柏看过的,不记个七分左右,都算是他这科考进士,一甲十三名是有水分的,且基本各州府的情况,能说出八九分,你说人家厉害不厉害。

盛纮大眼睛微眯,大酒窝深陷,呵呵笑道:“柏儿今日,确实有点忙,前几日,送他大姐夫袁文绍和我家枫儿回北境边疆,可能耽误了点公务,他怕回头官家问起来,这不,一早就去府衙了,早膳都没吃。

还是他身边的小厮,在去府衙的路上,去脚店给他买的小食,唉,何必呢,官家仁德,还能因为家中琐事,真怪罪柏儿惫懒?

这孩子呀,从小就是这样,四岁开蒙后,就没让我这个做父亲的操心过,卯时二刻便去做堂,他自己都从未停歇过,刮风下雨也未曾停过。

这走了仕途后,更是如此,这一点,就不如他两个弟弟,那两个,让人头疼啊,毕竟曾经浪荡过嘛,呵呵,仕途风流两不误!”

康海丰尴尬的笑道:“你家枫儿和锦南侯的风流韵事嘛,我们这做长辈就不谈了哈!”

康海丰真是心有余悸啊,他总觉得,自家儿子康晋的胳膊,可能是有人,有意为之,还是最好别去招惹那笑面阎王,盛家小七郎。

盛纮却不以为然的呵呵笑道:“说与不说,他们二人昔日的风评,摆在那呢,也就是官家,唯才是举,他们的岳家不计前嫌,我们盛家,算是给蒙混过去喽,呵呵!”

王家舅舅呵呵笑道:“妹夫,这么说,你家大女婿与三郎,这回北境边疆,是要忙起来喽?他们手上,可握着北境官员任免呐?”

试探,王家舅舅明显是想从盛纮这里打听,王家的人到底是吏部卡着,还是其他方面的原因,因为他们也看出,大宋要全面整饬燕云十六州,从土地耕种,到漕运陆运,从贸易往来,连带着与西北路藩军,一起重来丝绸之路。

再加上,原锦南锦北,合并为锦州,还有那偌大的白山黑水军司,哪里不缺人呐,怎么就单单王家人的吏部任免,被打回来了呢?想不通嘛!

盛纮眼角往上挑,摆手笑道:“诶,舅兄,官员任免在官家与朝廷中枢,核实查验考评在吏部甄选,我家大女婿袁文绍,只是个巡抚衙门的堂官,他还能插手地方各州府的知府衙门?那不能够,再者说,北境衙门口那么多,他能管好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就不错嘞。

至于我家枫儿嘛,北境司布政使,只管贸易往来,上马管军,有安北都护府和白山黑水军司,下马管民,有巡抚知府衙门。

与辽国使团往来,有北地使馆呢,他说白了,就是个管贸易仓储,管个贸易订单的而已。再给他加担子的话,官家也怕这小子撂挑子呀。

他个二甲末名的进士,本事嘛,本就不大,他那就是占了个,当初锦南州兵略使的便宜罢了,不是我这个做父亲的小瞧他,这个布政使,他能做好,还得他兄长弟弟在汴京,为他周旋一二呢,否则呀,说不定哪天,他就得调任喽!”

盛纮才不给王家康家机会呢,反正自己儿子好与不好,就是自己上嘴唇一碰下嘴唇的事儿,至于真的好,让官家去说呗,你们还能去磨官家?给你们王家康家人个任职不成。

康海丰和王家舅舅,这次可是真正的体会到了盛家人的厉害,这模棱两可,似有非无的话一说,你都没法说下半句了,希望女眷那边能有所收获?但估计也够呛,毕竟,盛家小七郎,去了中堂那边,那更是个狠茬子。

康家,中堂正厅内,康姨母王若与,和王家舅母端坐在主位,大娘子王若弗,端坐在左下首,康家王家的嫡子嫡女们,端坐右下首,五姐姐盛如兰和康允儿端坐大娘子王若弗身后,显然是都不想太过交谈,应付了事即可。

至于康家王家的庶出儿女们,都没有露面的资格,只能窝在大花厅或小花厅,等着开席面。

偏厅内,盛家祖母和王家老太太在叙话,堂下只有大姐姐盛华兰和盛长林姐弟,这样就造成了,想与盛长林谈仕途的康家王家的嫡子们,没法过来打扰两家老人。

而为了防止两位当家主母,万一再谈到结儿女亲家的话题,都让你们捞不到正主人影儿,对此,大娘子王若弗与老儿子盛长林,在不经意之间,母子俩一挑眉毛,各自心领神会。

偏厅内,盛家祖母和王家老太太,一起夸赞了康家老太太养的儿女好,顺带夸夸孙辈们,俱往矣,说说昔日姻亲的好话,冥祭嘛,挑好听的,能说的,讲一讲呗。

也顺便说说王老太师生前的好,几家儿女亲家当年结亲的事,总之,陈芝麻烂谷子的话头,天上一脚,地上一脚的谈。

而盛长林歪着头,与大姐姐盛华兰一起小声说着,最近发生的事,还有各家各府的情况,期间大姐姐盛华兰这是,年纪过了三十后,弟弟也大了成婚。

竟然说她现如今,又有了身孕,只是不显,感觉这次,能再得一嫡出血脉,就等着弟弟给未来的外甥,外甥女准备礼物了。

盛长林压抑住好心情,小声说道:“那大姐姐你,可真不该来此呀,就应该听祖母的话,在家好好养着才对,真要有个闪失,咱们盛家,如何向大姐夫袁文绍交代呀?”

大姐姐盛华兰眉开眼笑的,人中都透着欣喜的说道:“嗐,那怕什么,你大姐姐我,又不是头胎,这些年,身子养得好着呢,出来走动走动,也是可以的。

我想着,这次出来之后,以后放出风去,除了娘家,哪也不去了,小七,你有所不知,我这是在躲袁家人呐,你大姐夫在京时,无数想走他门路的,都来上门求个仕途。

他倒是来去匆匆,拍拍屁股的,像个没事人似的,直接回北境边疆去了,可我还留在家里呢,你是不知道,袁家那拜帖也是一堆呢,我都没空理会。

过一阵子,我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冷下来,也就好了,这点分寸,你大姐姐我,还是拎得清的。”

盛长林嘿嘿笑道:“回头,我去大姐姐家中坐坐,再帮你挡两回便是,这些人,真没个眼色,有吏部堂官不去问,直接问外放的官,也不怕官家回头说他们,结交封疆大吏。”

大姐姐盛华兰捂嘴笑道:“小七这话说的,你大姐夫差着远呐,他算什么封疆大吏呀,芝麻绿豆的,咱不说他。诶,小七,听说康姨母,又给你六姐姐找麻烦了?”

盛长林撇嘴笑道:“可不嘛,大姐姐,我敲打过王家康家和顾家了,你不必担心,家里有弟弟我呢。弟弟我就是吃这碗饭的,官家知道,都没辙。

再者说,好臣子一堆,有得力之人,不入吏部流程,偏偏让那些文不成武不就的,去乱人家吏部官员的心,脏人家的眼,我这是做好事,不求回报,嘿嘿。”

大姐姐盛华兰用手指点了盛长林的额头,撅嘴笑道:“你个机灵鬼滑头,只要小七你,别惹官家不喜就成,至于其他的嘛?

哼哼,招惹咱们盛家人,也不掂掂她们的斤两,别说你六姐夫顾廷烨了,这事放在你任何一位姐夫身上,不好好整饬这几家,也差不多吧。

不过,还是小七你,敲打的恰到好处呐。没看方才那吊些胳膊,还要硬着头皮,出来见客的晋表弟,看到你时,眼睛都不敢睁得太大,生怕再来这么一遭呢。

我估计呀,康家王家这次呀,是借着康家老太太的冥祭,来缓和一二。估计前堂那边儿,还在打着哑迷呢!”

盛长林叹气小声说道:“没办法,顾家本来就多事,与康姨母这是凑到一起了,王家纯属吃了瓜落儿。要不是看着,六姐夫顾廷烨,对六姐姐明兰用情至深,当初弟弟我也不会,让我这一母所生的姐姐,嫁到顾家去呀。

我本想着,秦太夫人秦芷萱,能看在弟弟我与顾家三郎顾廷炜,交好的份儿上,收敛一二呢,结果这一个爵位闹得,唉,只能暂时忍着呗。

也就是北境边疆那头,弟弟我没有前后眼,战事说来就来,早知道,让六姐夫顾廷烨,将那爵位给了那顾家三郎又如何?

六姐夫他单凭这次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功绩,起码自己挣个伯爵回来,说不定,也能封侯呢。

功劳平摊,就这点好处,没有太多功高盖主的论叙,说不定大姐夫袁文绍,以后承袭爵位,能以此功再上一层楼,大姐姐你这到时候,就是侯爵夫人喽!”

大姐姐盛华兰撇嘴笑道:“那大姐姐我,可就承小七你的吉言,姐姐我呀,高低等着,我现如今这可是,老君座前的狐狸仙,没有诰命,胜似诰命呢。汴京各家达官显贵家的,宴请雅集,那座次,你大姐姐我,都快提到席首去喽!

就这,我还得挑挑拣拣的去参加呢,最好是约着咱们盛家女眷们一起去,可现在不成了,就你五姐姐如兰,算是轻手利脚的,一个个的,不是身怀有孕,就是坐月子的,不过还好,夏天的马球会之前呀,你六姐姐和你家大娘子,就能搭伴儿了。”

盛长林稍显担忧的说道:“但愿如此吧!”

――

回马枪:

康姨母:张导,我这边戏份快了吧?

张开宙:放心,《琅琊榜》那边,你自己安排呗!

盛纮:张导,《乔家的儿女》那边,催了。

张开宙:再慎慎,六姑娘这头的《花开半夏》也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