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第72章 长陵前

转眼,祭祖日子就到了。

此次虽然准备的匆忙,但规模却一点也不小,该有的都有。

朝中大臣尽数跟随。

看到出现的长平侯和汉王,众人诧异却也没多诧异。

长平侯回京的事,他们早就知道了。

对此,很多人都充满了警惕。

实在是……长平侯留给他们的印象太深刻了。

看他不爽却又干不掉的心情,实在是太憋屈了。

很多人都担心长平侯会再次回归朝堂。

按照官场上的年龄,六十多岁,其实还可以干几年的,能活的话,再干十几年也是可以的。

一旦长平侯回来,很多人手上的权势怕是会缩水。

典型的代表就是内阁,因为长平侯一个人就能把他们的活儿全干了。

其次就是六部,长平侯在朝堂上,就像是一座大山压在他们的身上,压的他们喘不过气。

所以,大多数人都不愿意看到长平侯回归朝堂。

武将勋贵这边,以英国公张辅为代表的几人则是对杨轩表达了善意,说什么随时欢迎长平侯回来。

毕竟他们当中不少人都是在长平侯的手下打过仗的。

那种碾压敌人的感觉他们至今仍记忆犹新。

他们的共识就是:只要跟着长平侯,军功就跟捡来的没什么差别。

至于长平侯的人品?

在军功面前,也不是不能忽略。

武将勋贵这边的反应,让文官这边产生了浓浓的危机感。

不过有一人却为长平侯回京感到高兴,这个人就是于谦。

清丈田亩的事早就结束了,同时所负责的反贪之事,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这几年下来,于谦的成长不可谓不大。

现在他在督察院任正四品佥都御史。

不过因为于谦这几年得罪了太多的人,已经有了朝孤臣发展的趋势。

随着朱瞻基的到来,队伍开始朝着长陵而去。

长陵距离京师也不近,几十公里呢。

队伍来到长陵的时候,天色已经不早了。

好在这里有休息的地方,众人会在这里休息一晚,次日才开始。

夜,朱瞻基,杨轩,小老二三人待在一起。

不过小老二今天的状态和往常不一样。

从早晨出发开始,他就不怎么说话了。

杨轩也能猜得到原因。

因为他也和小老二一样。

师姐躺在这里的时间也有十年了,而他来的次数屈指可数。

他心里很是愧疚。

三人仰着头,望着那满天繁星,谁也没有开口。

但心情,却都差不多。

……

次日,众人起了一个大早。

来到长陵前,按照流程开始祭祖。

这里现在只有两座皇陵,朱棣和徐皇后合葬的长陵以及朱高炽的献陵,速度还是很快的。

完事后,朱瞻基就下旨让一众官员先回去了,政事还需要他们处理。

这些人一走,朱瞻基也感到了轻松。

“师叔祖,要不要去看看景陵?”朱瞻基发出邀请。

景陵,是他的陵墓,正在修建之中。

“哪有人邀请别人看自己陵墓的?”杨轩额头划过几道黑线。

“以前没有,现在有了。”朱瞻基笑着说道。

“再说了,我以后要在这里躺不知道多少年呢,自然得好好看看了。”

朱瞻基走在前面,给杨轩和小老二带路。

皇陵的修建都是有图纸的,布局也不是保密的,知道的人很多。

所以也不存在皇陵修建完成后就让匠人殉葬的事。

另外地宫的大门是非常沉重的石板,还有一个简单的机关,使人无法从外面打开。

当然,用足够多的炸药,也不是不能炸开。

如果炸不开,只能说明量不够多。

杨轩和小老二跟着朱瞻基在地宫中转了一圈,总感觉这里面凉飕飕的。

不过朱瞻基全程看的都很认真,生怕质量不过关。

毕竟这里是他以后要长眠的地方。

从地宫中出来,那种凉飕飕的感觉一下就没有了。

整个人也轻松了,朱瞻基看向师叔祖问道:“师叔祖,感觉如何?”

不怎么样……杨轩看了一眼朱瞻基,没有回答。

朱高炽的献陵他也进去过,从布局来看,没什么区别,只有规制比献陵小一点。

就像朱老四的长陵规制不能超过老朱的孝陵。

朱瞻基的景陵规制也不能超过他父亲朱高炽。

三人转了一圈,就又回到了长陵前。

之前使按照流程祭祖,加上人多,杨轩和小老二他们也不可能一直待在长陵前。

现在百官都已经离开了,杨轩也可以好好跟师姐说说话了。

朱瞻基和小老二静静的跟在杨轩身旁,见杨轩跪下后,他们也跪了下来。

“师姐,刚刚人多,现在这里也没外人了,咱们可以好好聊聊天了。”

杨轩缓缓开口,诉说着想念。

身旁的小老二和朱瞻基听着师叔(祖)的声音,自身的心情也不由跟着低落下来。

脑海中自动浮现出了关于母亲(奶奶)的回忆。

对小老二来说,母亲是这个世上最疼他的人,也不存在利用。

从始至终,对他们哥仨都是一视同仁。

论情感,师叔杨轩也不可能比得上。

而对朱瞻基来说,奶奶是一个慈祥的长辈,虽然有时候也会严厉,但更多的是疼爱。

如果可以,朱瞻基希望自己的奶奶,能够一直活着。

其实不止他是这么希望的,小老二也是这么希望的。

杨轩就更不用说了,师姐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

诉说完想念,杨轩就说起了小老二此次造反的事。

小老二低着头,感觉自己辜负了母亲的叮嘱。

朱瞻基也有些愧疚,他终究没有做到奶奶叮嘱的一家人相亲相爱。

此时此刻,他们不是皇帝、藩王,只是一个孙子、儿子。

“师姐啊,高煦这孩子过得太不容易了,世上只有你才会无私的对他。”

“如果你还在,看到他现在的样子,怕是会心疼。”

“我没有照顾好他,让他犯下了大错。”

“以后,我会把他带在身边,不再去掺和那些乱七八糟的事。”

“让他只做自己。”

杨轩缓缓说着,并没有对朱瞻基和小老二隐瞒。

朱瞻基和小老二听到杨轩的话,对视了一眼,就又看向了杨轩。

“朱老四啊朱老四,你要是不作的话,高煦也不会变成现在的样子。”

“‘世子多病,汝当勉励之’,多么令人振奋的一句话啊!”

“呵,我也有责任,明知道你在利用他,却没有阻止。”

“现在想想,后悔啊!”

“我知道,你是觉得不管发生什么,我都能保住高煦。”

“你想的没错,我不可能见死不救。”

“高煦对得起大明,对得起你。”

杨轩顿了好一会儿,接着又道:

“朱老四,如果你现在站在我面前的话,我指定揍你一顿,师姐拦着也没用。”

“你特娘的就不是个东西。”

“是,你是个合格的皇帝,但你却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

“就凭这,我就想揍你。”

杨轩身旁,小老二和朱瞻基听着这大逆不道的话,面面相觑。

张了张嘴,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阻止师叔(祖)吗?可他们根本就做不到啊!

何况师叔(祖)和老爹(爷爷)的关系,好像也不是他们可以瞎干涉的。

所以,两人都没有说什么。

不过小老二的眼神却是有些复杂。

扪心自问,师叔对自己确实好,但却没有母亲那么纯粹。

不过和那个专门坑儿子的老爹相比的话,师叔好的不能再好了。

只能说,亲爹衬托的好啊!

所以,小老二对师叔始终是敬畏的。

当然,打不过师叔在这其中也占据了不少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