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仙侠武侠>医者江湖>第156章 瘟疫说

叶扉羽从来不觉得自己能一口气看懂医书,看不懂的原因只是因为看的不够多!

自己在这一本书卷上遇到的问题,或许在下一本书卷上就能找到答案。

找不到也不要紧,旁边就是当世药王孙思邈。

若论医道理解,世间还有人能超越药王孙思邈不成?

孙思邈也对叶扉羽知无不言,不过有时会直接将叶扉羽的问题解决,有的时候则会让叶扉羽自己去寻找答案。

有的时候叶扉羽提出问题,孙思邈就会告诉他在第几排书架的第几行第几列,让他自己去看。

一次,两次,叶扉羽也不禁感叹孙思邈不愧是药王。

甚至他还问了孙思邈是不是也和自己一样有着过目不忘的能力。

对此孙思邈只是笑了笑,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也对,这摘星殿中的一切几乎都是孙思邈亲手编撰,他又如何不记得呢。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摘星殿的藏书,再加上孙思邈。

叶扉羽也收获颇丰,至少他现在已经不会再因瘟疫两个字感到喘不上气了。

瘟疫并不是某一种特别的传染病,而指的是多种传染病。这些传染病的特点,会对人造成很大的影响,传染性一般都比较强。

瘟疫在史料中早有记载。如《周礼·天官·冢宰》记载:“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

《吕氏春秋·季春纪》记载:“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

说明当时对瘟疫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认为瘟疫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原因之一是由于时令之气的不正常,是由“非时之气”造成的。

《黄帝内经》也有记载。如《素问·刺法论》指出:“五疫之至,皆向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

《素问·本能病》篇:“厥阴不退位,即大风早举,时雨不降,湿令不化,民病温疫,疵废。风生,民病皆肢节痛、头目痛,伏热内烦,咽喉干引饮。”

指出瘟疫具有传染性、流行性、临床表现相似、发病与气候有关等特点,并认为只要“正气存内”,就能“避其毒气”。

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在《七哀诗》中也记载:“……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是当时凄凉情景的真实写照。据史料记载,从汉桓帝刘志,至汉献帝刘协的七十余年中,记载有疫病流行一十七次。

疫情连年,民不聊生,即使是士大夫们也未能幸免。

如着名的“建安七子”中的徐干、陈琳、应玚、刘桢也一时俱逝。其惨状可见一斑。

晋朝葛洪《肘后备急方》对温疫也有论述,认为“伤寒、时行、温疫,三名同一种。……其年岁中有疠气兼挟鬼毒相注,名为温病。”

并立“治瘴气疫疠温毒诸方”一章,记载了辟瘟疫药干散、老君神明白散、度瘴散、辟温病散等治疗、预防温疫的方剂。

隋朝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疫疠病诸候》认为疫疠病“其病与时气、温、热等病相类,皆有一岁之内,节气不和,寒暑乖候,或有暴风疾雨,雾露不散,则民多疾疫。病无长少,率皆相似,如有鬼厉之气,故云疫疠病。”

并认为岭南地区的青草瘴、黄芒瘴等瘴气也属疫疠病范围。

并进一步指出:“此病皆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延及外人,故须预服药及为法术以防之。”

千百年来,人类与瘟疫之间的斗争从不曾停息。它是一种自然灾害,却不像洪水雪灾那般凶猛,也不是硝烟场上的匕首炸弹,越是寂静,越是凶险。

在人类历史上,疫病造成的死亡远远高过战争或其他天灾人祸的人口总数。

在历史长久的中国,早在甲骨文时期就有“虫”、“蛊”、“疟疾”等记载。《史记》曾用“疫”、“大疫”表示疾病的流行。

而瘟疫的发病原因却都不相同,一般是自然灾害后,环境卫生不好引起的。

也有瘟疫是因为人或者动物尸体处理不当,腐化糜烂,污染了水源才散播开来。

而这一类的瘟疫,及时医治虽然可解,但提前防治,阻止其扩散传播则更为重要。

东晋着名的医药学名家葛洪,在他的《肘后备急方》中就谈到在室内大量熏艾, 可防止传染性疾病蔓延,而且认为用这种方法预防疫病传染,效果“极佳”。

还有环境卫生上,《礼记》说:“凡内外,鸡初鸣……洒扫室堂及庭。”战国时燕国铺设陶制地下水道来排除积水,以保持城中环境卫生。

饥荒会伴随着死亡,而在饥荒的条件下,每逢灾年,瘟疫随之而来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毕竟自己都没吃饱,又如何能替他人妥善处理后事呢。

他身边的孙思邈就在医书中写过,不要吃不干净的东西,也不要吃生的东西,哪怕再饿,不干净的东西要尽量让它干净些,捉住的动物宰杀后,生肉也要烹熟。

这还是未有瘟疫之前,瘟疫发生之后呢?《汉书·平帝纪》记载有“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的隔离疫疠措施。

病人除了医药以外,不要再与他人接触,避免再次传播他人。

南北朝范晔的《后汉书》记载:汉桓帝延熹五年,陇右军中大疫,死者十三四,当时就设有“庵卢”(野外传染病院),对疫病患者实行隔离。

至此,阻止疫病传播,减少传播途径,和降低发病概率的方法,就几乎齐了。

再有就是提前预防瘟疫病症,增强自身体魄元气了,孙思邈提出:“凡人吴蜀地游宦,体上常须两三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着人也。”这是用灸法来预防瘟疫感染。

在一次又一次与瘟疫对抗的过程中,古人认识到,艾灸的作用甚大,能“壮固根蒂,保护形躯,熏蒸本原,却除百病,蠲五脏之痛患,保一身之康宁。”

除了内服中药外,古人还会外用中药泡浴,预防瘟疫保持健康。

《内经》提出:“又一法,于雨水日后,三浴以药泄汗。”

“凡瘟疫之流行,皆有秽恶之气”。用香防治瘟疫,也是大汉民族先祖的智慧结晶和经验实践。

《汉武故事》称,汉武帝烧兜末香,香闻百里。关中方疫,死者相枕,闻香而疫止。

说明在汉代,人们就发现熏香可以杀菌,汉武时期,汉中流传瘟疫,就是用熏烧香药的方式抑制了瘟疫流传。

保持情绪稳定、精神饱满,同样也是古人总结的防疫经验。

因“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告诫人们“冬不藏精,春必病温”,“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并要求“恬淡虚无,真气从之”,以达到“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目的。

叶扉羽一卷一卷的翻看着藏书,从一开始的茫然失措,到眼神坚定的寻找着治疫之法。

这一切都被孙思邈看在眼里。

等叶扉羽回过神来,他已经走到了这一排书架的尽头,手中握着的,是最后一册。

而外边的夕阳,也将光投进了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