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玄幻奇幻>仙世霸图>第99章 北地生机

杨润甲和杨北峰闲聊到晌午,吃了点东西,又和顾北谈了一阵。

看了看徐彦送来的一些纸质报告,随口做了些指示。

下午便又腾空而起,去侦查血尸们的动向。

血尸当前也是今非昔比,自遇到御空血尸以来,杨润甲已经意识到,有个别血尸已经变的很强大了。

可能还拥有了相当可观的智慧,但估计应该还没有媲美金丹境的血尸,不然应该早大杀四方了。

这天,杨润甲主要向北去侦查,飞越五百公里,连着飞过三个血雾区。

都不算大,神识扫了一圈,这三个血雾区的陨石坑都没被搜集过。

顺利得到了三个宝盒,可把他高兴的不轻。

现在杨润甲的眼界也高了,这三个宝盒只开出一件,让他觉得是宝物的东西。

一个玄玉小瓶里装着三滴帝流浆,这东西对元婴境以下的妖类,有着绝无仅有的诱惑力。

一滴足以脱胎换骨,使凡畜化妖属。

其余俩盒子里就没啥太亮眼的东西了。

得了一枚风火雷珠,一本缠冰诀功法。

风火雷珠是一件二十四重禁制的中品法宝,能叫人施展风火雷术。

缠冰诀是一本水行功法,威力尚可,但还不入杨润甲的眼。

一路遇见九群血尸,大群四五万,小群一两万,总数得有二十余万头。

都在向丹凤山方向稳步靠拢,但速度不快。

杨润甲纵剑杀了上万,又往北飞行五百多里。

发现一处聚居地,此地有很结实宽大的围墙。

城头上,每隔十几米都放了一门一百零五毫米口径的野战平射炮。

围墙围住了一个小镇和一块光秃秃的山坡,小镇内有工业设施,高高的烟筒冒着黑烟。

山坡里则埋藏着不少精品煤炭。

城里有数千身穿民主军军服的士兵和两万多民众。

这是一处军队卫戍的聚居地,有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

采用蒸汽机做生产动力,城内还有几百亩田地。

城外另有四座封闭的低矮围墙,圈出数千亩良田。

杨润甲使了个匿踪术混进城里,一边神识探查一边入目打量。

他已经比对过地图,此地已是霍县境内,此镇叫大石头镇。

灾难前是个有些工业基础的小镇,在霍县所有下辖镇中,经济排名与生产能力都靠前。

镇内除了居住房外,有一条十字型的小商业街。

还有一块数百平方米的空地,作为集市,供城内民众互通有无。

杨润甲先逛了一圈民房,民房设施都还不错。

大部分是灾前存留下的建筑,也有小部分灾后建的。

民众面色虽不如灾前的鲜艳,但也不是特别的贫苦之相。

看来这城中基本的生存物资是能供应上的。

然后又来到商业街上,此街由两条街道交叉,总共只有七八家店铺开张。

一多半还是军队经营的,不过倒是有一家旅店,提供一些熟食和住宿的地方。

杨润甲想到,既然有旅店,那就得经常有外来人啊。

应该在附近七十公里开外,还有一些聚居地,并且这些聚居地之间还有物资交换等往来联系。

他又来到小集市上,集市里,有数百个临时地摊在售卖东西。

都是些农副产品,偶尔有卖些零散武器的,只是刀枪之类。

他们用小麦或红薯等粮食做货币,每个人肩上都背着一个大麻袋。

里边装了些可供交换的粮食,或是用来以物易物的物资。

杨润甲饶有兴趣的混在里面到处看了看,感受到了点灾前乡下赶集的气氛。

甚至也取出些东西,摆了个小摊,交换了一些比较新鲜的蔬菜。

等集市散了已经下午三四点钟了,杨润甲也不想再到周围探查,便在城内小旅馆住下,付出一升米的代价。

第一次神识扫查时,他已经对城内情况了解的差不多了。

城内除了普通士兵外,有二十几名道士,两个四十多岁的道士修为在化元境八重上。

其余一些年轻的都在化元五重以下,另外也有四五名特异者,不能修行,纯粹觉醒的异能。

此时杨润甲盘坐在床上,又展开神识,花费半刻钟的功夫又细心探查了一遍。

见到那些道士都在打坐修炼,看来也是有功法的。

士兵们有一半在城墙上驻守,另一半归营休息。

还有一小部分打着火把城内巡逻。

这些普通士兵的装备都是带刺刀的拉栓步枪,枪杆细长结实。

这种拉栓步枪因为火药的威力不足,所以子弹带药很多。

子弹壳有手掌心那么长,一厘米还多的直径。

饶是如此,子弹威力还是比以前的逊色不少,但也挺可观了,炮灰血尸决计抵受不住。

工厂的工人们都还在叮叮当当的工作,晚上十点才各自散去归家休息。

杨润甲还不打算与他们交流,修炼一夜,拂晓时小憩片刻,再纵上云头。

继续往北而去,又行三百里。

这三百里间无一血雾区,倒是有大小四五个聚居地。

杨润甲只神识扫了一遍也不下去细看,又往东飞五百里,再往北飞又往西飞,围这地方转悠了一圈。

发现这南北七八百里,东西六七百里的地方受灾颇轻。

远远比不上南面那数千里之地灾情严重。

只有大约中心处一个方圆六七十里的血雾区,其他的全分列四周,几乎将此地包围。

唯有西北方向,留有一处不到百米宽的隘口走廊。

杨润甲用地图细致的比对,最终确定,此地最东面那座城市是威海卫。

大隋帝国中的军事重镇以卫字后缀。

这威海卫城市的规模与郡相仿,但灾前是一处重要的海军基地。

也有一些空军机场,和地对舰飞弹军,现在能用的估计也不多了。

但有这么多工业、军事基础,威海卫是这个地区发展最好的一处聚居地,得有几十万人在此处生存。

并且威海卫境内有一处道门名山,名天崂山,上边有一派道家传承。

杨润甲神识探查时,发现有一小半道士都有修为在身,足以说明是有真东西的。

其次就是西北方向的北府郡,灾难前算是较发达城郡。

城郡建筑保存完好,其西面是大片平整良田,都种植上了作物。

此处聚居地,大概有十来万人口,并且据守着那唯一的通往外处的缺口。

此外南面还有一处聚居地,依据八里郡郡区,建了一座不规整的围墙。

将半座城市圈起来,里面也保留了完整的蒸汽工业体系,大约有八万多人。

从军服上看出,驻守威海卫的是民主军,驻守北府郡的也是民主军,驻守八里郡的是卫戍军。

另外镇海郡、银环郡,还有部分县、镇都有多则一两万,少则三五千的聚居地存在。

分别有民主军或卫戍军的人驻守。

与杨润甲的老家泉城郡地区相比,此地称得上是生机盎然。

还有那么多的人口存留,他老家的周围能有三五万人口存留,就很不错了。

经过一天来来往往的探查,杨润甲搞清楚了这个地区的聚居地位置情况,并草拟了一份地图。

但看各个聚居地的军力布置情况,这些聚居地之间似乎还对彼此各有防范。

忙碌到现在,天色也已不晚,法力消耗不少。

杨润甲便找了一处不高不矮的山峰,在峰顶裹着太乙五烟罗打坐休整,倒是也无任何邪祟敢来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