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耽美小说>公主别闹【完结】>第87章 尘埃落定

  “大小姐大皇子登门拜访。”已经入夜,谢珺瑶正在房里跟几个幕僚商议事情,管家进来汇报。

  自从平息叛乱后谢珺瑶就重新回到谢家之前是她有意示弱故而谢家那群人才以为自己占了上风,如今叛乱已平谢珺瑶回来没任何人敢阻拦她反而一个个乖乖躲着都不敢出现在她面前。

  谢珺瑶正在跟幕僚商议永安军的安排,听到大皇子来便已猜到他此行的目的,皇上没有嫡子大皇子虽然为长,但因他母妃不受宠,连带的他自己在朝中也没什么存在感。

  以前大皇子也起过争夺皇位的心思,可看着皇上处处偏疼二皇子,大皇子自知希望渺茫再加上他本身性格有些懦弱,后来也就逐渐熄了对皇权的渴望。

  可偏偏如今二皇子谋反又跟敌国勾结被抓,只剩下他一个皇子存世皇上也死了,如今对于皇位朝中多有争执有遵循先帝遗命要煊王登基的也有固执的老臣坚持大皇子登基的大皇子现在被这些人架在半空定然是不知所措了。

  他一向胆小懦弱皇上疑心又重对他还处处打压大皇子在朝上根本没有交好的心腹最后还是萧若翾帮他出主意让他来找谢珺瑶求救。

  谢珺瑶屏退了幕僚,大皇子一进来就拱手说道:“大小姐救我!”

  谢珺瑶避开他的礼连忙将他扶起:“大皇子言重了,快请上坐。”

  大皇子被她扶着坐到椅子上,才有些慌乱的开口:“朝中近来的争执不用我多说,大小姐应该比我更清楚,那些朝臣纷纷鼓动我登基为帝,我何尝又不明白他们的心思?不过是煊王治下严厉又支持新政,与这些人素来不合,他们怕煊王登基后被打压,故而才转头来支持我。”

  谢珺瑶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大皇子虽然懦弱,但看待问题还是很清醒的:“那大皇子的想法呢?”

  大皇子连连摆手:“实不相瞒,我以前也不是没肖想过皇位,可如今眼看二皇子他们一个个为了皇位落到如今这地步,心思早就淡了,况且我也知道我根本不是那块料,承担不起江山重担,我压根不想当什么皇上,就想当个闲散王爷安稳度过此生。”

  说到这里,大皇子更加愁眉苦脸:“可现在那些老臣非得坚持我继承大统才是名正言顺,在朝上闹的沸沸扬扬,以至于民间百姓也对比议论纷纷,我明白以煊王的势力压根就用不着顾忌那些老臣,可如此下去煊王的皇位难免招人非议,我怕他登基后因此而忌惮我,容不下我……谢大小姐,你救救我,给我出个主意吧。”

  谢珺瑶看他的确对于对于皇位并无半分留恋,想了想说道:“大皇子若真有此心,我倒的确有一法子。”

  大皇子眼睛一亮:“皇妹就说你肯定有主意的,快快请讲。”

  “大皇子亲自去请煊王登基。”

  “我?”大皇子不明白,他一向不受重视,自然想不通自己有何特别之处。

  谢珺瑶点头:“大皇子身份尊贵,又是唯一存活的皇子,而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众人非议,若再闹下去恐民间对煊王的皇位有诸多猜疑,可如果大皇子亲自请出先帝遗诏,带领百官恭请煊王登基,这些问题自然可迎刃而解,煊王毕竟与大皇子是堂兄弟,他与陛下不一样,并非心狠手辣、小肚鸡肠之人,再加上大皇子助他之恩,大皇子的心愿定能达成的。”

  大皇子有些为难:“可我……你也知道我一向不得宠,在朝上也不起眼,文武百官如何能听我的?”

  “大皇子不必忧心,您是昭阳公主的皇兄,我自会相助于您。”

  大皇子这才松了口气:“那就拜托大小姐了,今日救命之恩没齿难忘,他日大小姐若有需要,定刀山火海在所不辞。”

  谢珺瑶态度谦和:“大皇子言重了。”

  最近一直忙着清除戚家余党,以及抓捕西鞑子安插在襄国的探子等等,而且前线大捷,西鞑子被谢珺瑶联合蓝尔公主打了个措手不及,损失惨重,土部的意思是想乘胜追击,最好能把西鞑子给啃下来,否则以西鞑子的记仇,等他们缓过来必定会报复。

  谢珺瑶跟煊王也不是什么好脾气的主儿,西鞑子再三进犯早已令他们烦不胜烦,以前也曾提议过狠狠攻打西鞑子一次给他们个教训,甚至谢珺瑶跟煊王都亲自请战过,可皇上忌惮他二人,又打压武将的厉害,硬是扛着没同意。

  现如今皇上不在了,煊王虽然没登基但朝上一切都是他做主,不用商议自然同意了土部的结盟请求,而且如果吞下西鞑子,他们两国短时间内是没能力再互相起战了,尤其是土部,因此两国还顺便签了盟书,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煊王呼声高,手里又有兵权,再加上先帝遗诏,登基本是毫无悬念,偏偏最近那些守旧的老臣非要弄出什么大皇子,民间百姓不知真相跟着瞎起哄,煊王能等这么多年都没造反,肯定是不想让别人说他是乱臣贼子,此时自然不悦的很。

  可大皇子突然率领百官,手捧先帝遗诏跪于煊王府门前,先是陈述了煊王多年来的功绩,又亲自求他遵循祖宗遗诏登基。

  再加上谢珺瑶暗中造势,操纵百姓纷纷加入,煊王府三天没开门,大皇子率领百官就在门口请了三天,随着煊王的功劳被有心人散播出去,一起加入跪求煊王登基的百姓也越来越多,以至于三日后,百姓连同百官竟跪了长长一条街,实乃罕见,襄国从未有任何帝王有过如此高的呼声和待遇。

  三日后,煊王终于在众人的恳请下打开府门,跟大皇子互相谦让了一会儿,最后在所有百姓跟百官的支持加请求下,才接过先帝遗诏,宣布择日登基。

  新帝登基,大赦天下,再加上前线捷报频频传来,襄国百姓欢欣鼓舞,举国上下一片和乐融融,一扫之前皇上在位时带来的凄苦跟灾难。

  像是上天也满意了似的,南边连日来的雨灾、北边的旱情都短日内得到缓解,南边终于放晴,雨开始移向干旱的北边,一时之间,煊王登基为帝乃是顺天而为的传言到处都是。

  ***

  “你要去边关?”煊王皱眉看着眼前的谢珺瑶。

  谢珺瑶点头:“兵不可一日无将,现在正是士气高涨,我对西鞑子又知之甚深,如果我亲自去领兵打仗,定会事半功倍。”

  煊王深深看着她,又是气愤又是无奈:“你是担心我跟皇上一样忌惮于你,所以才想离开京城去边关的,是不是?”

  煊王觉得自己有些被曲解的伤心,还有谢珺瑶对自己不信任的难堪:“我不是那个昏君,我答应过你的承诺都不会食言,谢珺瑶,我们也曾并肩作战,在边关曾经也算是知己,可我没想到你会如此不信任我!”

  “煊王多虑了,我是真的喜欢边关,以前待在京城是因为多方掣肘没办法,现在殿下登基,珺瑶相信殿下会是盛世明君,自然也能放心驻守边关。”

  “可本王更需要你在京城相助本王。”煊王不知该怎么才能说服她,烦躁地叹了口气:“珺瑶,你还记不记得我们在边关曾一起讨论过圣仁皇后的新政,当年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推行下去,本王打算重新推行新政,这样势必会动到很多世家大族跟朝中官员的利益,你也看到了,我还没登基就有人开始阻挠了,本王需要你,这满朝文武我最信任的就是你,也只有你才最能理解我的治国之术,比起边关,我更需要你的支持。”

  谢珺瑶苦笑:“我一女子又能如何支持殿下。”

  “本王登基后第一件大事,就是要宣布女子亦可入朝为官!”

  谢珺瑶猛地抬起头瞪大眼睛,煊王态度很坚定:“这世上最不讲理的就是以男女划分才能,自古以来多少才女比男人更厉害,当年的圣仁皇后文韬武略无所不能,最后却死的那样屈辱,本王只讲才能不论男女,谢珺瑶,难道你就不想这世间女子都能活的自在一些,你就不想为这其中尽些绵薄之力吗?”

  谢珺瑶握紧拳头,有些心潮澎湃,心里很是挣扎,煊王再退一步:“如果你实在对本王不放心,我现在就可以给你写一道赦免圣旨,再赐你免死金牌护身,如此你总该相信本王的诚意了吧?谢珺瑶,本王现在真的需要你,当年你外祖父跟祖父救我一命,送佛送到西,如今你就再帮本王一次,等到将来新政顺利推行,你若还想去边关,本王绝不拦你。”

  说起来当年煊王失踪,之所以能从逼宫中安然逃脱,还能在陈家顺利长大,并且在民间还能习得一身才能,就是谢珺瑶的外祖父苏老爷子在暗中相助的。

  当年皇上登基后,得知了遗诏的存在后暗中派人找过煊王,打算悄悄灭口,但苏老爷子当年是皇商,私下与先帝交情很深,先帝临终前托他找到煊王并保护他,再加上煊王的父亲又是谢珺瑶祖父的学生,二人合力先一步找到煊王将他藏在陈家,煊王这才能安然长大,所以说起来谢珺瑶一家还是他的救命恩人。

  谢珺瑶沉默良久,才叹了口气:“那就恭敬不如从命。”

  煊王终于松了口气:“楚凝荷跟楚凝淑你想如何处置,全部交给你,还有谢家,这些人也都由你惩处。”

  “多谢殿下。”

  ***

  等所有叛军全部清除,一个月后,煊王终于宣布登基,百官朝贺、普天同庆,谢珺瑶天不亮就坐在书房,面前放着永安军的兵符。

  萧若翾从身后揽住她的脖子:“舍不得?”

  谢珺瑶笑了一下,握住她的手:“我从小就在永安军长大,对永安军的感情比谢家都深,正是因为如此我才不得不替永安军考虑,当年是没法子,圣上实在不容人,祖父若把永安军交出去就等于断了永安军的生路。

  现在不一样了,煊王登基,他同样出自军中,我自问对他了解颇深,信他会善待这些将士,趁着煊王还在,让永安军尽快回归朝廷,这才是长久之计,不管以后的帝王对谢家如何,最起码这些将士不会因谢家而获罪。”

  萧若翾神色有些动容:“谢珺瑶,你知道吗,你真的是个特别特别好的人,这世间万物都配不起你的好,我何其荣幸能跟你在一起,真的很感激上天。”

  面对如此大的权势诱惑,谢珺瑶却能依然保持本性,甚至还能冷静的分析利弊,毫不留恋的让出权柄,就这份心性与豁达,足以让任何人敬佩。

  谢珺瑶拉住她的手将她按坐在自己腿上:“以后我可不再权势滔天了,你不失落?”

  萧若翾摇头,搂住她的脖子:“我又不是因为这些才喜欢你。”

  “哦?那是为什么?”

  萧若翾眼睛一转:“不告诉你。”

  “嗯?”谢珺瑶把头埋在她怀里挠她:“说不说?”

  “讨厌!”萧若翾痒的哈哈大笑,一边扭着身子一边推她,可惜被谢珺瑶牢牢抱在怀里又躲不开,只能识时务的求饶:“我说、我说……你快放了我!”

  谢珺瑶这才放手,萧若翾借机一把推开她远远跑开,不等她追上来便回头做了个鬼脸,提着裙子嘻嘻笑着开门跑远了:“就不告诉你!”

  谢珺瑶笑着摇了摇头,神色宠溺,突然一抬头看到谢珺雅站在窗边,她愣了一下:“珺雅,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之前因为跟戚家斗法,谢珺瑶怕自己顾及不暇,从青州府回来就把谢珺雅一直放在别院,现在局势稳定了才派人去接她回来,可这时辰会不会太早了?

  谢珺雅不知在窗口站了多久,把她跟萧若翾之前的亲昵互动看的一清二楚,尽管心里早就有数,也做好了心理准备,可此时难免还是有些失落:“大姐。”

  谢珺瑶走出去站在她身边,温柔的抚了抚她的脑袋:“珺雅,大姐希望你这一生都能无忧无虑、平安喜乐,也一定会尽最大的全力来维护你,只要我在一日,你的地位永远都不会变,我也不会让任何人欺辱于你,明白吗?”

  谢珺雅对她而言,说是妹妹其实与女儿差不多,谢珺瑶对她是真心疼爱的。

  谢珺雅眼眶微红,低下头凑近一步靠进谢珺瑶怀里,紧紧揪着她的衣裳,掩去心酸难过真心道:“只要大姐开心,我就开心。”

  谢珺瑶轻轻拍着她的背:“傻姑娘,等你以后遇到喜欢的人,大姐就是抢也帮你把人抢过来。”

  谢珺雅扑哧笑出来:“要是那人娶妻了呢?”

  这……

  谢珺瑶挠了挠头为难了,抢人丈夫要遭雷劈的。

  ***

  天慢慢亮起来,煊王的登基仪式正式开始,谢珺瑶陪着谢珺雅说了会儿话安了她的心,这才整了整衣裳,将兵符珍而重之的放在托盘里,起身往宫里走去。

  帝王登基前要先祭祖,本朝有规矩女人不能出现,谢珺瑶便没过去找存在感,有些事情是要慢慢改变的。

  等到祭祖完毕才是登基仪式,谢珺瑶直到登基仪式结束,各世家大族以及周围盟国派来的使臣开始进献贺礼,她才进宫朝贺。

  本朝能登上大殿的女官谢珺瑶还是第一个,但所有人都心悦诚服,没人敢对此提出异议,谢珺瑶双手举着托盘走进大殿:“臣谢珺瑶,恭贺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看清她的贺礼是什么后,满朝文武皆倒吸口气:谢珺瑶居然上交兵符了!

  要知道永安军让多少人眼红不已,皇上曾费尽心机也没能拿到兵符,如今却轻而易举被当做登基贺礼送给了煊王。

  煊王同样震惊不已,可他不像其他人想的那样欣喜,反而皱紧眉头以为谢珺瑶还是不信任自己:“谢家自本朝开国以来便一直驻守永安城,高祖曾经有言,有萧家江山一日,永安军便只有谢家才能率领,谢珺瑶,你这是要置朕于不孝之地啊。”

  “陛下恕罪,是臣草率了。”谢珺瑶将托盘交给一旁的宫人,从袖子里拿出一份奏折:“这才是臣真正的贺礼。”

  太监小心翼翼的觑着煊王,见他点头才小跑下去接过谢珺瑶的奏折,又交到煊王手里,煊王打开看了看,越来越震惊,最后瞪大眼睛抬头看向大殿中央的谢珺瑶。

  谢珺瑶呈上的奏折是对兵权的统一意见,以前各地大军的兵符基本是全部掌握在各地将领手里,这样其实有很大的隐患,稍有不慎将士就能举兵造反,江山难以稳固。

  这是任何一个有主见的帝王都难以忍受的,襄国这么多年纷争也正是因此而起,谢珺瑶不希望再斗下去了,否则遭罪的只能是将士跟百姓,所以她今日带头推行兵权统一,主动上交兵符,让所有将士皆听令于皇上,如此才能避免很多纷争跟叛乱,她的永安军既然是一切将士之首,那就由她开始好了,这也算是新政推行第一步。

  煊王深吸口气,握紧拳头,心里感动又感激:“谢珺瑶,你的心胸当真让很多人惭愧,就连我也自愧不如。”

  他又抬头环视殿上文武百官:“如此心胸豁达、才能突出、军功卓著之人,若仅以男女为借口不能留在朝中效力,实乃暴殄天物,是我襄国一大损失,朕决定自今日起,招纳谢珺瑶入朝为官!”

  之前煊王已经暗中跟他的心腹通过气,也给一些官员做过心理准备,再加上谢珺瑶以前虽然不上朝,到她依旧手握重权,跟入朝为官没什么区别,大家也并不觉得太过突兀,虽然正式封官依旧有许多人难以接受,纷纷提出异议,但谢珺瑶也不是吃素的,支持她的官员自然也不少。

  两方激烈的争论起来,但有煊王跟谢珺瑶两方势力合并,那些守旧派根本不是对手,争论不过只能气的脸红脖子粗,眼看着争论的差不多,煊王才再次开口:“朕心意已决,此事不必再议!”

  煊王不是以前的圣上,不会被这些官员左右,他杀伐果决,又带着军中锻炼出来的干脆利落,再加上早就在朝中筹谋已久,此言一出,谢珺瑶入朝为官便已尘埃落定。

  至于兵符,煊王眼光长远,自然明白谢珺瑶的提议才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最佳之策,因此将最终兵符收下,却同时将谢家爵位正式赐予谢珺瑶,让她成为谢家名正言顺的家主,同时也成为襄国史上唯一以女儿身承袭爵位之人。

  此言一出,等于一石激起千层浪,之前为了防止再有圣仁皇后之事发生,先祖曾有遗训不准女人承袭爵位的,煊王才一登基就先推翻了先祖遗训,许多守旧派大臣都接受不了。

  可煊王心意已决,他要推行圣仁皇后留下的新政,这才是第一步,自然不可能妥协,不但如此,他还下了一条命令,就是重审当年圣仁皇后毒杀高祖一案,这既是为了之后新政能顺利推行,也是为了之前承诺过谢珺瑶的事情。

  因为圣仁皇后毒杀高祖一事,女子相恋被视为不详,百姓讳莫如深,甚至不乏许多民间女子都因被冠上此名声,然后被愚昧的百姓沉溏的,这么多年常有女人因此而丧命。

  虽然男子相恋亦不为世人所理解,但反应不会这么强烈,但凡有女子相恋就没一对善终的,以后谢珺瑶入朝为官要帮他一起推行新政,肯定会得罪许多守旧派官员,煊王不能让谢珺瑶因这个原因被他们抓住把柄,只有重审圣仁皇后当年的案子替她平反,消除女子相恋乃是不祥的传言,谢珺瑶才不会因为跟昭阳公主在一起而受到诟病,这也是当初谢珺瑶投靠他时,提出的唯一条件。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2-08-29 21:13:23~2022-08-30 20:11:3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33628486 20瓶;17585794 12瓶;RENKI8267、60251855 10瓶;Baby90999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