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亮剑:战神重生之烽火年代>第168章 炮楼拔除战

几乎就在突击队进入炮楼的同时,里面的倭军士兵立刻就反应了过来。

但可惜的是,炮楼中的敌人并不多,只有十多个鬼子和二十多个伪军。

不要觉得人太少,炮楼和碉堡这种东西,本就是为了解决倭国兵力不足,而开发出来的以少克多的防御体系 。

相对坚固的砖石水泥工事,配以轻重机枪和明暗火力点,优秀的单兵素质,再加以充沛的子弹和炮弹,欺负华夏不成体系的工业。

谁让华夏无法生产重炮呢?

仅仅谈论工业基础其实避重就轻,实则,鬼子单兵的素质,国家机器的统一都是此时的华夏不能企及的。

这并非是某一处的短板,但作为最基础最底层的硬性不足,就是相比于倭国从明治维新之后建立起的工业体系,华夏的工业只能用废墟或者残渣来形容。

绝大多数号称生产机枪和大炮的兵工厂,其关键部件都是从国外进口的,甚至机枪枪管都无法进行独立生产,当然,这也和对方的技术封锁有关。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国军,八路军的士兵包括军官,往往是凭着一腔热血,使用远不如倭军的武器和他们来进行对抗。

诸如,背着炸药包往鬼子的坦克和装甲车冲锋,或者是带着手榴弹去炸掉机枪点,都是抱着有去无回的念头。

并不是他们不会扔炸药包和手榴弹,非要来一个同归于尽。

只不过,一个能炸掉坦克和装甲车的炸药包要多少斤,至少也得15斤,15斤的东西能扔多远呢,对一般战士来说,了不起有5米。

一个能干掉机枪点七八个士兵的手榴弹大礼包,少说也得有5个手榴弹绑在一起,这就得2斤半,扔个十多米算是一般战士的不错成绩。

可面对狂风暴雨的子弹抛撒而来的时候,哪怕是50米,你做一个抬起手臂外加抬眼瞄准的动作,就足以让你被打成筛子,更何况是这么短的距离。

在准备执行这个任务的那一刻,执行人就做好了牺牲的准备,绝不会犹犹豫豫,婆婆妈妈,最后抱着炸药包被子弹雨打死在半路。

可以做的,就是匍匐身体,借助地面上的一切东西作为掩体,敌人的尸体、战友的尸体、散兵坑、炮坑等等,直到接近目标不到两米的时候,飞身扑上去,点燃身上的手榴弹和炸药。

然后在“轰隆”一声炸响后,被战友短暂的缅怀,然后他们接过下一个炸药包,去攻击下一个目标。

好在,五千年的历史给华夏留下了太多的智慧,还有广大的纵深。

打仗,除了兵精粮足武器精良之外,永远不乏智慧的光芒闪烁其中。

突击队员窜进了炮楼之后,将冲锋枪横握在胸腹之前,“突突突”的枪口火光闪耀不停,子弹以扇形的方式水平射出,提枪反击的伪军完全不是对手。

一排子弹打过去,登时鲜血横流惨叫不断。

张大彪打完了弹夹,自动放慢速度向后一个身位,手指灵活的上子弹,其实他还有个备用弹夹,不过,不到紧张万分的时刻,他不会动用。

后排的突击队员自动补位,端着冲锋枪向着二楼搜索前进,他们大步流星两步一个台阶,冲锋枪的枪口几乎没有停下来放的时候。

鬼子和伪军使用的三八大盖枪身太长,在炮楼内使用周转不利,火力更无法和冲锋枪相比,他们只能边退边打,不一会儿就退到了三楼和二楼的楼梯处。

“突突突突突突!”

鬼子不是傻子,竟然把九二式重机枪搬到了三楼楼梯,对着下方露头的王二喜射出无情的子弹。

“哒哒哒——啪嗒!”

打字机一样的子弹声音一停,王二喜上身短暂一僵往后倒去,他被九二式子弹的强大动能打穿了胸膛,透过他身体的子弹射在炮楼内部的木板上,打出一个个窟窿。

“二喜——,操!”

片刻之间,五个上来的突击队员就被重机枪扫倒,生死不知,死角处的张大彪虎目含泪,照着炸药包的捻子就开了一枪,二十厘米的捻子飞速点燃。

“嘶嘶”声中,张大彪前冲的身体被身边的两人奋力压下,后面一人抢过炸药包,连续两个前翻滚,追身而来的子弹好像也输给他的决心,打在了他的身后,没有拦截成功。

两米的距离内,李红旗抱着只剩下3厘米的捻子,和移动重机枪口的鬼子对视一瞬,下一瞬间,半蹲的身体弹射而起,抱住操控重机枪的鬼子,同时将整个炸药包压在自己身下。

“轰隆隆!”

剧烈的爆炸声响之后,整个楼梯口包括四周的建筑层都被炸开,剧烈的声响和气浪席卷了整个空间。

“好大的声音,土八路进来了,咱们得去支援!”

芥川费洋拉着芥川美洋起身,顺着楼梯往三楼赶去。

可到了三楼一看,入目所及一片狼藉,碎裂的水泥块到处都是,冒着青烟的歪歪扭扭枪管,显然是九二式重机枪。

他们还来不及发问,急促的脚步声顺着水泥楼梯向上传来。

“八嘎,不要发愣,你们没有手榴弹吗?”

听见这熟悉的声音,芥川美洋一愣,扭头一看,发声的男人一身军曹装扮,胸前的军装被染成深褐色。

“喜洋桑,你受伤了,你没事吧?”

芥川美洋搞不清状况,跑过去关心叔叔。

芥川费洋立刻掏出手榴弹就要扣动,可还是晚了,打头的张大彪已经冲了上来。

他的原则就是,高于20厘米的敌人全部用子弹扫一遍。

“哒哒哒哒哒!”

好几条冲锋枪同时发威,迅速收割了这屋子里的仅剩的几个活人。

“打绿色信号弹!通知团长我们已经攻下一号目标。”

张大彪和剩下的队员,把每个鬼子翻开,拿着装上刺刀的三八大盖,每人的胸膛后者后背都要戳上两三下不可。

打扫完战场之后,张大彪留下八个轻伤员,加上十二个战士守住此地,带着剩下的三十五个战士,向着下一个目标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