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唐图>第437章 夫复何求

马周对牧民的管理,先打一个巴掌,再给个甜枣。

砍了拔刀的,打了闹事的,又找到他们首领,帮着采购了急需的物资。

还是最低的价格。

牧民对他杀人一事,再无怨言。

那些没良心的商户,买你的茶叶,五斤就要十只羊!

还是这位官老爷好,八只羊就换回来四斤。

还是要听官老爷的话,才能得到好处!

从那以后,再没有人敢在集市上动刀子。

骑兵成了摆设,不到一个月,撤回定襄城,老程再也不往互市派人。

派去干嘛?

看马周如何整治那些蛮子和他的手下吗?

老程的手下,都是一帮杀才,根本不会用手段。

蛮子闹事,全砍了,看谁还敢?

马周在蛮子那里没受多少气,这帮杀才全给他补上了。

每次有牧民打架,最高兴的就是这帮人。

他们多么希望有两个打急眼的,拔刀互殴。

他们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出手,整死这些蛮子。

牧民抡拳头,他们要么加油打气,要么就在一旁阴阳怪气的说话。

有些牧民听不懂,不理会他们。

有个别听懂的,自然不会放过他们。

反正都打起来了,再多一两个对手,有什么大不了。

转而去打他们。

蛮子不用武器,这帮杀才也不能动刀。

双方拳来脚往,打的不亦乐乎。好在都很守规矩,只是互殴。

互殴,双方肯定互有损伤。

马周要打杀才们板子,他们的队正要亲自出手。

板子打在自己人身上,轻飘飘的,一点感觉都没有。

打在蛮子身上,力气超级加倍,恨不得一板子把蛮子打死。

气的马周抢过军棍,亲自执行,打的骑兵鬼哭狼嚎。

连队正都挨了两板子。

当着所有人的面,如果不能一碗水端平,以后别想有人听他的话。

当蛮子看到官老爷打起自己人也是毫不留情,再面对马周的时候,不敢有丝毫忤逆。

不过他们渐渐发现,打架的时候,只要双方没见红,没有断胳膊腿的,官老爷大多都是教训一顿了事。

有人见红了,这才打板子。

板子打的极有分寸,会让你疼,但绝不会让你伤。

最起码可以趴在马背上回草原,不至于滞留在互市。

定襄县有衙役五十人,手里不拿水火棍,而是拿手掌厚的板子,专门打人。

衙役打起板子,犹如疾风暴雨,煞是好看。

没人知道,他们为了练习打板子,下了多少功夫。

腰上是钢制横刀,这刀老程也只配发到队正一级,普通士兵,还在使用老式横刀。

县衙的马厩里,拴的全是优良战马。

比那些骑兵的战马更胜一筹。

这些人基本都是王鹏的手下,特意留下一小队,帮马周撑场面。

互市上的几大商户,伙计们都是牛高马大,孔武有力。

明眼人一看,这些家伙都出自军伍。

各家为了保护自己生意,把部曲都派来了。

几乎都是百战老兵,看见蛮子,哪里有好态度。

两边打架,就跟吃饭喝水一样正常。

哪天不打才奇怪。

每家商铺靠墙都有一溜木棍。

木棍是白蜡杆,装上枪头,立马化身长枪。

至于枪头,谁知道商铺里有没有?

只要马周不过问,他们就是把盔甲带过来,也由得他们。

马周心里明白,这些人才是保卫互市的中坚力量,他和衙役,只是明面上的棋子而已。

这也是马周敢大刀阔斧,整治草原蛮子的底气。

王远在定襄城,如鱼得水。

不光担任教官,还是实权校尉。

手底下五百骑兵,被他训练的兵强马壮。

可惜定襄无战事,王远空有一身本领,无处施展。

除了训练,就是训练。

老程没拿他当外人,但他和老程的心腹将领,总是隔着点什么。

没有跟着少爷痛快。

王远没来由想起少爷的一句话,当你得到一些东西的时候,同时意味着,你也会失去一些东西。

就看如何宿舍。

有马周管理互市,老程只要管好手下的丘八就行。

前隋遗民的日子总算好过起来。

他们成为定襄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老程特许,遗民可以搬到城里居住,也没人再称呼他们前隋遗民。

大家都以定襄人自居。

陈平和他手底下的人,终于可以挺起胸膛做人。

咱们再也不是无根之人,是大唐子民了!

现在要是有人来犯定襄,陈平第一个不答应。

薛万彻这边,占据着九姓铁勒人肥美的牧场。

手下的骑兵,家人都在这里放牧。

慢慢的,形成了新的部落,和以前的部落逐渐脱离关系。

由于任务需要,薛万彻无令不得离开。

所有军需,皆要定襄供给。

一来一回,耗费良多。

又是马周想了个办法,他把运送军需的事,交给商户。

商户们在运送军需的同时,可以带着自己的东西,去草原贩卖。

一举两得。

还不白送,定襄县对他的税收,可以适当减免。

这个生意是思结部在做。

他们的领地就在定襄城附近,对草原又熟悉,对大唐还忠心。

准确的说,是效忠娜莎公主。

一开始,马周也不想交给思结部,怕给先生招来祸端。

直到他获悉,娜莎公主居然是杨妃的侄女。

也就是陛下的外侄女,正经的皇亲国戚。

马周再没有顾虑。

思结部也没独吞这个赚钱的买卖,而是拉上了跌节部。

跌节部首领呼和沁,有了官身,在定襄城和互市都吃的很开。

加上他精于相马,来定襄交易的所有马匹,都要经他的手。

呼和沁说这马好,价格立刻就上去了。

说这马不行,兵部就会放弃购买。

这马也只能沦为驽马。

他们两家负责给薛万彻送军需,也不怕会出岔子。

两部族人都在定襄附近,受大唐庇护,哪敢不尽心尽力。

从定襄跑一趟,来回需要两个月,赚头十足。

单修和呼和沁过的比四大可汗还自在。

他们把家安在定襄城,族人里有些身份的,都可以住在城里,只要向总管申请就行。

能住进定襄城,成了这些人身份的象征。

城里的生活,比草原强百倍不止,衣食住行,无所不有,无所不精。

不像在草原,特别是冬天,必须提前准备好过冬的物资。

没有互市前,每年都要冻死好多牛羊族人。

现在,他们只要赶在过冬前,把多余牛羊在互市卖掉,换成过冬的物品,一个冬天,很容易就能熬过去。

住在城里的人,更加惬意。

风雪再大,对他们再无任何影响。

住在暖和的房子里,吃着羊肉,喝着酒,搂着女人。

人生如此,夫复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