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总裁豪门>核污水入侵?开启海上长城计划>第221章 火炬基金的发展

经过昨天的事情后。

何致远和李文秋的事情也已经是众所周知,之前很多人就已经预测过了,现在正式确定。

让众多人狠狠的吃了一个大瓜的同时,也报以祝福,虽然何致远的确是有很多的粉丝,但何致远又不是混迹于娱乐圈的明星。

何致远自己喜欢就行了,根本就没必要考虑其他人的想法。

在关系正式确认过后,何致远和李文秋的关系亲近了很多,不过在彼此的称呼上还是按照之前的称呼方式,毕竟都已经习惯了。

个人关系是个人关系,个人关系的变化只会让两人在各种交流之中变得更加顺畅,李文秋在看了火炬基金的3000亿建设三座集中式垃圾处理厂的内容过后。

也知道何致远现在是更希望能够让剩下的2520亿能够发挥最大用处的,致远公益需要利用大规模的商业化来覆盖更多的领域,让更多的普通人都能感受到致远公益所带来的便利。

“做商业公益项目的话,如果选择从普通民众最为关注的几个领域入手,应该难度并不大。”

“之前火炬公益保险已经在医疗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虽然覆盖的人群不算广,但是我们却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扩大目前公益保险的覆盖范围。”

“民众所关注的无非也就只是工作,生活养老,医疗以及子女养育这几方面的问题。”

“我们已经做了一部分的医疗,接下来也只是扩大的问题,之前在火炬基金商讨的时候,我就已经考虑过后续推广的问题。”

“工作上的问题,其实我们并不是很好解决,即便是在保险领域,也很难定义工作险应该怎么制定,又应该怎么兑现?”

“是失业就赔偿,还是给购买了保险的人安排工作?这些都不合理。”

“因为工作是一个不稳定的内容,关于工作保险的内容,我们似乎也就只有选择工作医疗。”

“比如在工作期间受到了什么伤,应该给予怎样的赔付,这样的定义是可以的,但这个却不必单独的放在工作这个既定领域。”

“而是应该放在医疗这一个领域。”

“我们可以把公益医疗保险的范围拓宽,但不好直接在工作这两个字上下功夫。”

“所以致远工艺接下来应该强调的范围是养老,让普通人在付出更小的情况下,能够得到更加稳定且持续的养老保障。”

“但我的建议是我们目前的养老保险应该是建立在大保险基础之下的辅助保险。”

“也就是我们售卖的保险可以时间更短, 也可以每个月所保障的资金更少。”

“对于真正具有困难的人群来讲,我们所做的养老保险的存在意义并不是为了让他们完全依赖我们的保险作为自己老了过后生活下去的唯一依赖。”

“而只是为了让他们每个月的生活能够多200或者300块钱。”

“一个月200或300块钱听起来很少,但实际上对于购买我们保险的用户人群来讲,这200~300块钱意味着每个月能够多吃接近100斤的大米,或者接近30斤的肉。”

“这笔钱的确无法让他们过上多么舒适的生活。”

“但却足够维持他们的日常生活。”

“我们提供的公益保险,一年时间只需要给100或者200块钱。”

“持续十年,保十年。”

“不分年龄段,无论多少岁的时候,都可以缴纳保险,甚至还可以五年内就把保险交完。”

“也就是说,我们为大部分人提供的,是最高可能2400块钱的保费,而在以后十年时间里提供2.4w的养老费用。”

“因为本身的售价很低,同时每个月的供应量也不算太高。”

“所以注定这样的保险是不会受到大部分人的注意。”

“真正关注这样利益微薄保险的人,只能是真正的低收入者。”

“甚至,我们还能将这个保险作为不只是单纯的养老保险,我们还可以将其提供给更多在社会上初出茅庐的年轻人。”

“甚至是所有收入状况都不理想的人。”

“这样,我们就完成了覆盖更多人群,体现公益的同时,还能够在致远科技和自身运营的情况下创造源源不断的资金。”

“子女养育方面的公益保险,是我在前面一段时间才突然想到的,但它总体的运行方案和其他保险并无不同。”

“都是在子女一定岁数前每年为子女缴纳一定额度的费用。”

“假如保险保十年。”

“保费可以是2400一年,然后十年过后。”

“每年返还8000,持续十年。”

“十年保费2.4w,十年返还8w。”

“同比来说,以后每个月在养育孩子的费用上能够降低700接近800块钱。”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

“孩子一个月700或者是800块钱,差不多就是一个月消费的一半,甚至一半多。”

“不多,也不少。”

“在保险池资金能够得到持续补充的同时,我们的公益项目也能够进行的更顺利。”

“除了保险之外。”

“另外的资金,我认为还是应该做真正意义上的商业,真正能够盈利的商业,火炬基金做一切实体产业都可以。”

“相比较最开始火炬基金对商业内容高风险内容和虚拟内容不能涉及我是认可的之外,我认为投资也是可以的,不过要谨慎投资,因为目前的情况是,只要是能够在合理合法范围内赚钱的东西都可以。”

“因为无论火炬基金做的是什么,只要能赚到钱,其赚取的资金的大部分都会成为致远公益的重要部分。”

“火炬基金确实会有风险,这点不可否认。”

“在这个世界做任何事情都会有风险,区别在于能否控制风险并成功盈利。”

“要控制风险也很简单,就是在初期的时候不提供给火炬基金这部分商业内容太多的资金。”

“如果能把这份资金做大,自然一切都好,如果无法把蛋糕做大,也不会因为这部分的亏损而遗憾。”

“因为致远科技就是火炬基金商业化的背书者。”

“只要背靠致远科技,那接下来的东西就不会是问题。”

“商业开发的内容本来在覆盖面上就具有天然的优势,”

“商业的发展本身没有问题,之所以会出现商业上的问题,是因为其实出问题的不是商业本身,而是负责控制商业的人。”

“只要能够控制脑袋,应该往哪里走就不是问题。”

李文秋坐在何致远的旁边,看着手上关于火炬基金商业化的方案,说出了自己的了解。

李文秋的认知相对来说是要平和很多的,尤其是对于商业的认知,可能大部分情况下都会认为无商不奸,对商业的看法都是倾向于负面。

但李文秋对商业的看法更偏向于正面。

何致远闻言也确实对火炬基金的商业化变化多了一些看法,的确商业的发展更在于脑袋怎么想的。

但同时屁股决定脑袋的说法也并没有错,但火炬基金的屁股是坐在致远公益身上的。

致远公益还有公益两个字,就决定商业上的事情最终的归宿在何处。

“可以,就按照这份方案进行吧。”

“嗯...商业上的问题,后面我和刘总和徐总他们商量过后,然后再拿一个方案出来吧。”

“应该用不了多长时间。”

李文秋对何致远道。

“嗯,好,不过火炬基金的问题并不着急,我并没有任何时间上的要求,这段时间,致远科技没有太多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商业上的问题,这方面我不太明白的地方,还多辛苦你了?”

何致远道。

李文秋微微一笑:

“能帮上忙对我来说反而很不错,如果我帮不上忙反而才令人失望。”

“毕竟相比较致远科技,我的佳合商业可是远不如啊?”

何致远笑了一下,没继续向下说,有李文秋在,致远科技的确变得更全面,也更强大了。

而且李文秋给他带来的最为明显的一个东西就是影响力成就,难以想象,影响力成就在短短一天的时间里上涨了近8000万,目前已经来到了27.4亿影响力成就。

而且还在不断的快速增长中。

确实惊人。

……

随着时间的过去,致远科技的各方面内容都在有序进行,目前正在进行生产的设备需要一段时间过后才能完成,一些关键的大型设备仅仅是制造都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

目前状况下。

更多需要处理的是致远火炬以及火炬基金商业开发上的问题。

3000亿的集中式垃圾处理基地计划正式得到了上层的批复。

东宁,筑城,长青三座城市即将迎来重大项目的建设落地,规划一年基本投入使用,两年覆盖周边区域7000万人,三年建设完成。

计划明确。

同时夏江计划的两座生命之环和三座生物之心再次完成城市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