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总裁豪门>从穿越四合院开始崛起>第174章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这让和赵景止住在一起的黎父很是受伤,口中笑骂着:“你个小白眼狼,枉自姥爷对你那么 好, 一说你爸爸要住过去,就彻底的把姥爷给抛弃了?”

一句话引得桌子上的众人都是哈哈大笑,就连聋老太太都笑着说道;“亲家,你这话算是说到 家了,没听过一句话吗?外孙子是狗,吃完了抹嘴就走,你还指望他有什么良心呢?”

一句话说的大家笑得更欢了,只有赵景止的小脸红扑扑的,虽然他知道大人们都只是拿他在开玩笑。

但是他还是感觉有些脸皮发热,特别是看到自己姐姐那古怪的眼神时,感觉尴尬癌都快 犯了。

两个孩子的屋子中安装的都是那种下面是双人床,上面是单人床的上下铺,这是赵刚为自 给将来的孩子预留的铺位。

而赵蔚润的床更是那种充满着浓浓公主风的可爱风格,院子里的那些小女孩看到如此漂亮的 床就没有不羡慕的,和他们家的那种木板床相比,这张床完全可以被她们当做玩具了。

说来也怪,两个孩子不约而同的都喜欢睡在上铺,虽然每次上下床都需要走梯子,显得有些 不方便,可他们却还是乐此不疲。

而赵景止更喜欢顺着床边的那根立杆上滑下来,上蹿下跳就像 跟孙猴子似的。

今天赵刚带着赵景止睡下铺,蔚润小公主还是睡她的上铺。

今天晚上两个孩子都是显得肥 常兴奋,自从他们搬到中院住以后,很长时间都没听过自己老爹给他们讲睡前故事了。

今天终于 有了听故事的机会,这怎么能让他们不高兴莫名。

赵刚躺在了床上,问赵景止道:“儿子,你想听什么故事啊?要不我给你讲一个平津湖战役 的故事?”

赵景止摇了摇小脑袋道:“我不要,那段故事我已经在书上看过了,要不您给我讲讲《水浒 传》的故事吧。”

赵刚疑惑的问道:“那本书你们不都是看过吗?相信以你们那样的记忆力不用我再给你们讲 吧。”

这时赵蔚因用那萌萌的语气接口道:“我们是看过全本原文了,可是怎么也没看懂,弟弟前两 天还和我讨论呢,说那里面虽然写的满是梁山好汉替天行道,可是我却没看到他们做了什么行 侠仗义,扶弱锄强的事迹,反而最后和跟他们差不多的方腊打了一场,结果落了个两败俱伤,而 大部分的人都折在那场战争中。”

“书里写的那些好汉,更是不是卖人肉包子的就是做馄饨,板刀面这种无本买卖的,武松从小 不学好,李逵更是连喝酒带赌博,这样的人也能称之为英雄吗?”

赵刚没想到两个小家伙居然能够思考的这么深,两个小家伙还经过讨论,这让他感觉非常 的行为,这就是两个小妖孽啊。

自己像他们那么大的时候,还守着电视看葫芦娃呢,天天做着自己也有千里远顺风耳,铜头 铁臂的梦,和他们比起来,自己好像是变成了弱智儿童一般。

既然儿子女儿有疑问,他这个当爹的只好给他们解答道:“所以这部小说通篇中只是称他们做 好汉,却没提过他们谁是英雄,而且你们需要注意,人家作者用的量词是一条好汉,你们说什么 东西的量词是论条的呢?”

两个小家伙被自己老爹说的一愣一愣的,他们虽然聪明绝顶,但是还未经过生活的磨砺那里 能明白这么多的弯弯绕绕。

听赵刚这么问,赵蔚润想了想之后才把自己的小脑袋从上面探了出 来,不确定的道:“难道是野兽?”

看着自己女儿那懵懂可爱的小表情,赵刚笑的极为开心。

一点都不掩饰的夸赞道:“我女儿就是聪明, 一猜即中,如果不是野兽的话,谁敢卖人肉馅的 包子?李逵吃李鬼的时候可是没有一点心理负担的,所以他们才是一条好汉。”

两个小家伙被自己老爹说的都是一阵阵的胆寒,没想到他们看到的好汉居然有着这样的解 读,那这本书里还有好人吗?

看着两个小家伙那一脸震惊的眼神,赵刚只能是无奈的叹口气,其实他也不想让自己的儿 女过早的接触这些阴暗的东西,毕竟这东西对小孩子身心发展的影响实在是没什么好处。

但是那个疯狂的时代已经近在眼前,两个小家伙平时自负聪明,他必须打压一下他们那膨胀的自信心,以免他们在外面做出什么招灾惹祸的事情来。

要知道现在盯着他们一家的眼睛实在是太多了,要是赵景止再像上次自作聪明的给自己来一出,还指不定惹出什么麻烦来呢。

现在最好 的为人处事之道就是低调做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他叹了口气继续说道:“你们知道吗? 《水浒传》这部书最开始的名字叫《忠义水浒传》,虽 然名字里带着忠义,可是满书写的都是些违反忠义的事情。”

“作为朝廷的四大反贼之一,你说他们的忠在何处?宋江作为梁山的大头领,他对自己的那些 兄弟够义气吗?我看未必吧。”

“都不用说别人,就拿他的铁杆兄弟李逵来说,刚开始发配到江州的时候初见李逵,对李逵的义气是什么呢?”

“李逵在赌场输了钱他掏钱给李逵还赌债,李逵醉酒把人打伤了他找关系给李逵摆 平,可是他却从未见过他劝李逵戒毒解酒,这算是义气吗?最多算是小恩小惠而已,而且还有更 加不可告人的目的在里面。”

“最后的结局更加的离谱,宋江死之前居然用一杯毒酒把他的好兄弟也给带走了,要知道李逵 可是他最忠实的拥趸了,这么一个对他死心塌地,能够为他赴汤蹈火的好兄弟,就因为宋江 怕他死后铁牛会反朝廷,然后就拉着他一起同赴黄泉,这种义气谁敢要?”

“至于其它人,宋江在坑起来的时候就更加的没有压力了,他只是拿着这些对他忠心的兄弟当 成与朝廷谈判的筹码,及时雨,呼保义,要知道保义只是个八品的武官职位,他的意思就是说我 这个及时雨带着梁山的一众兄弟归降,皇帝您给我个保义校尉当当我就满足了,你们听听,携众 兄弟被朝廷诏安只为自己谋个出身,这是个好人的所作所为吗?”

“嘴里天天喊着忠义,实际心里却时时想着生意,估计这才是施耐庵塑造这个人物的初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