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明君的第一佞臣【完结】>第四十六章 反省大会

  说到这里,阮信继母的用心也已经昭然若揭。

  阮信脸色铁青,“那贼妇打的就是这个注意?!”

  谢恒:“你那继母能想到以这样的方法对付你,确实有几分心机,越是这样你就越不能中招,实在不行就跟你父亲说到外头庄子上去学习直到春闱,过年的时候回来吃团圆饭就是,免得在府中被打扰。你父亲但凡还念着你是他的儿子,心中尚有几分盼着你好,都会答应。不过你切记不要一时气盛跟你继母发生冲突,她的做法面上无可挑剔,你要是对她发难也只会让你父亲觉得你在无理取闹,更正中她的下怀。一切等你春闱上榜之后再与她计较也不迟。”

  “好!”阮信对着谢恒一拱手,“还要多谢谢兄提醒!若不是你,我还真难以看透那贼妇的阴谋。”

  谢恒:“这些也不过是后宅的阴私手段,你我儿郎本不该拘泥于后宅纷争,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斩草除根,什么时候该反抗,该如何反抗,心中也得有些计较。若是连后宅之事都平不了,将来如何在朝堂之上平天下事?”

  一语点醒梦中人,几个原本的纨绔子弟现在是真真正正认真思量起了他们的未来。

  谢恒以一己之力将一场喝酒玩闹的聚会变成了反省大会加激励大会,颇有在现代时高三冲刺时期百日誓师大会的即视感。

  凡事都要张弛有度,商讨完了严肃的正事,也该聊些轻松话题。

  再有两个月就要过年,京中的热闹气氛也一天天起来。

  这是谢恒在古代过的第一个年,说实在的,他还有那么点憧憬。

  在现代已经没什么年味儿,城市中不让放烟花爆竹,春晚的小品也习惯走起了“育人走心”的路子,毫无笑点不说道理倒是一大堆,活像上了一场思想品德课。年轻人回家就要面对七大姑八大姨的各种盘问攀比,在人们的脸上都已经看不到对过年的期待,唯一的好处大概就是那几天年假可以稍微休息休息。

  在古时候就不一样了,这还有两个月过年,但街巷之中的年味已经出来。那种节日的喜庆感并非需要金钱与科技的支撑,而是在于所有人那发自内心的喜悦上。

  几人中冯凯父亲的官职最高,正三品的朝职,时节年下能得到朝廷的一些年货赏赐。今年的赏赐是韭黄和胡桃。

  历史上记载,大瑾国已经探索建造出了暖室,在古文中也称为“火房”,用于在冬季培养反季节的蔬菜瓜果。

  只不过因为技术上还不是很成熟,能成功培育出来的吃蔬菜瓜果非常稀少,成本又不低,因此基本都是由朝廷来进行培养管控,在过年时供给皇室和其他贵族,而三品及以上的朝廷大员也能在过年前夕分到一些,算是彰显朝廷恩裳。自然官职等级不同、职位不同,得到的恩裳也不同。

  不过能得到就已经是身份的象征。

  冯凯和冯父都不喜欢吃胡桃,大部分都打算送给亲朋好友。冯父还特意让冯凯拿出一些送给谢恒,感激谢恒之前能劝动冯凯好生读书,甚至还助冯凯在秋闱中取得名次,这可是一份大人情。

  寇越啧了一声:“你小子是真会送,拿朝廷的恩裳给谢四,这不是要把我们送的东西都给比下去了?”

  其他人也找准备要送东西给谢恒,一是发自内心的感激,二来也是给谢恒在谢家做脸。

  只是他们准备的东西再多,也比不上朝廷赏赐的东西。

  冯凯嘿嘿两声,“谁让我比你们会投胎呢!”

  谢恒笑着摇头:“等你们都做上朝廷三品大员甚至更高官职的时候,别忘了把朝廷给你们的赏赐送给我一些就成,我可不会嫌多!”

  谢恒是玩笑的语气,其他人也都没当真,可他们并不知道,在未来,谢恒终是一语中的,他们都将官袍加身,或是封疆大吏,或是一方重臣!

  而到那时,当别人问起在他们这辉煌一生中最感激的人是谁时,他们心中出现的那个名字都是谢恒!那位已经天下皆知、权倾朝野的第一佞臣!

  这次小聚除了谢恒之外都喝醉了,好在他们其他人都是带着小厮出来,也不用谢恒操心。

  回去谢家后没多久,寇越他们的年礼就陆续送了过来。

  这还只是年前的年礼,年后还要相互拜访,到时候还有一波。

  谢长青的官职只有从六品,俸禄有限,谢家虽然不愁吃穿,到过年时也能吃上更好的,但终究有限,好也好不到哪去,府上最好的吃食也跟寇越他们随便一个人送来的都比不了。

  这次谢家可算是沾了谢恒的光,寇越他们送来的东西都顶好不说,数量也不算少,这一次过年绝对是谢长青当官之后谢家过得最富庶的一年。

  谢老夫人的嘴角就没合上过,每天都笑得慈眉善目一脸喜庆,每日都要过问那些送来的东西有没有好好保存。

  这些好东西她自己都舍不得吃,也提前吩咐下去,只有年三十和初一的时候能吃点,剩下都要留着招待初一之后前来走动的亲友,自然是为了好一通显摆,让亲友们都知道现在他们谢家是跟上头的高官都搭上了线儿的。

  至于冯凯送来的作为朝廷恩裳的胡桃,谢老夫人在谢恒的“强烈要求”下放到了自己房中。谢恒说这胡桃也叫核桃,对老人身体最好,不管是直接吃还是研成粉末混在藕粉中食用都行。本来这数量也不算多,就全部都仅供着谢老夫人,又把谢老夫人给高兴得仿佛年轻了十岁,还给了谢恒五十两银子说是奖赏他孝顺,自己这辈子第一次吃朝廷恩裳的东西都是因为这个孙子,这可是有钱都买不到的殊荣!

  除了吃食之外,被送来的还有一些名贵布匹。

  阮信的外家是江南织造,除了特供皇室御用的特殊布匹之外,其他高端布匹也对外进行销售,但都价格昂贵,若不是达官显贵可买不起,过年时京中的显贵们都要提前三个月预定,不然有钱都没得买。

  自从阮信母亲去世之后,阮信跟外家的关系更加紧密。只是因为外家远在江南,对京中的事宜鞭长莫及,能给阮信的照顾除了金钱之外其他都很有限,故而在知道阮信得谢恒点拨,于秋闱中榜上有名之后,也就一直惦记着要好好感谢谢恒,所以还不等阮信主动提起,他们就惦记着过年时候要送些名贵的布匹过来。

  阮信外家并不知晓谢恒在谢家的情形,因此送来的名贵布匹不少,男女老少皆有适宜。

  比起吃食,对于谢家的女眷们来说自然还是这些布匹最能吸引她们。没有一个爱美的女子不喜欢漂亮衣服,这一点与年龄无关。

  一大箱子的布匹抬进谢家时,谢恒正在交易所忙碌,谢老夫人只当他是与寇越他们出去了,命人将布匹抬到自己房中,等着谢恒回来之后再做处理。

  谢恒还没回来,周氏、万氏、还有几个小姐倒是先闻风过来了。

  谢老夫人懒懒地一抬眼皮,“你们都凑过来干什么?”

  周氏脸皮薄,不好直说,万氏却笑盈盈地凑上前,“这不是听说江南织造那边送来了不少布,其中还有浮云锦,我们就都过来瞧瞧,也好涨涨见识。”

  三个小姐站在周氏和万氏身后,看似规矩,但眼神都往墙边的大箱子上瞄。

  谢老夫人哼笑一声:“人家江南织造送来的布匹点名是给小四的,你们跟着凑什么热闹?”

  周氏急了,忍着眼中的贪婪说:“婆母,这么一大箱子的布,小四一个人也用不完啊!再说那送布匹来的人不是还说里面也有女子色样的吗?小四现在还未成亲,留着女子色样的布匹也没用。”

  谢老夫人这阵子对周氏很是不满,谢宏秋闱发挥不好,谢斌的名次仍遥遥在前,谢恒又是个“不争不抢”的性子,这就又让周氏的鼻子翘起来了。

  虽然谢老夫人也最是疼爱谢斌这个嫡孙,但不代表她能接受周氏仗着生了个好儿子就嚣张到不把她放在眼里,以往还有万姨娘压制着周氏,在谢宏失利之后万姨娘就有些不中用,不愿意总凑在周氏面前被奚落,这就更加助长了周氏的嚣张气焰,在一些管家事务上居然跟谢老夫人唱反调,谢老夫人自然容不得。

  这会谢老夫人也是得到了机会要下周氏的脸面。

  “人家送给小四的,那就是小四的东西,有用没用都是小四自己说了算。现在小四是还没成家,但日后总要娶妻生子,这样好的布料留着给自己未来的娘子也无可厚非!你是小四的嫡母,平日里没见你怎么疼爱小四,现在瞧着小四有好东西就想着分去,脸呢?”

  周氏脸上火辣辣的,她就知道自己一开口铁定要被婆母责难,但面对这么好的布料,她又实在控制不住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