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令月歌>第123章 江上令月:1

  回到韩宅的那日早晨,令歌和令楷两人径直来到风澈住的房间,此时望舒和甯霞已经在风澈的房间里,令歌注意到桌上仍有余烟的蜡烛,显然三人也是一夜未眠。

  三人之中,唯有望舒知晓事情的来龙去脉,甯霞一夜若有所思,而风澈见到望舒紧皱的眉头,不免有些担忧,却不知该如何是好。

  直到此时,见到令歌和令楷安然归来,三人这才安心。

  “师姐,你们可有什么发现?”令歌开口问道。

  甯霞指向桌上放置的三个瓷瓶,说道:“隆豫十二年,在事发前的一两个月,陛下赐了这三个瓷瓶给韩谦大人,我们发现每个瓷瓶上面都写有诗句。”

  令歌凑近瓷瓶,不解地问道:“这些诗句怎么了吗?”

  风澈开口道:“你们仔细看,第一个瓷瓶的第一个字,第二个瓷瓶的第二个字,第三个瓷瓶的第三个字。”

  闻言,令歌和令楷分别拿起前两个瓷瓶,令歌发现上面刻画有古人张良的故事。

  “保身全名,独有子房。”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令楷拿着手中的瓷瓶念道。

  最后,两人一同看向第三个瓷瓶,只见上面写着:“要留清白在人间。”

  “保临清。”二人同时开口说道。

  令歌暗暗地舒了一口气,原来当年的韩家并未参与暗害父母,而是获旨保护父母。

  “事到如今,此事真相已经明了,只希望也可以查明长庆二年和如今的兵刃走私之事。”令歌叹息道。

  令楷微微颔首,心中的一颗大石也得以落地,“的确,还得继续追查这两件事。”

  此时,望舒开口说道:“你们一夜未睡,先去休息吧,我们的人会继续监视刘铭的。”

  “有劳师姐。”令歌和令楷异口同声地感谢道。

  午后,令歌从床上坐起身来,当他走出房间时,发现庭院的每个角落皆是阳光明媚,春意盎然之感。

  望舒正独自一人坐在走廊下,她见令歌走出房间,便对令歌说道:“他方才往花园那边去了。”

  令歌含笑点头,随即往花园那边走去,在花园中他并未见到令楷,于是他离开花园,再次来到那座种种有竹子的偏僻小院。

  事到如今,令歌已然知晓,这里曾经居住的正是年幼的令楷。

  隔着不密不疏的竹子,令歌看见令楷正立在房屋里的窗户前,怅然若失的神情直让令歌愈发为之沉沦。

  见到令歌前来,像往日一般,令楷的脸上浮现出温和的笑意,同时,他的目光停留在令歌的身上,注视着令歌走到窗前,直到两人隔窗而望。

  “阿楷方才在看什么?”令歌问道,他看着令楷的双眼,发现里面全然只有自己。

  令楷微微一笑,回应道:“在看这些竹子,我小时候常常坐在窗前,看看书,看看竹子,一晃眼这么多年过去了,它们依旧常青。”

  “植物都是这样的,”令歌回忆着说道,“遇仙山的一草一木,我小时候记事起是那样,长大后也几乎还是那样。”

  令楷颔首,他倚在窗户旁,看着天空中的云起云落,说道:“可惜我们都变了,都长大了。”

  “不可惜。”

  令歌主动握住令楷杵在窗边的手,继续笑道:“如果不是长大了,我们又怎会相遇?”

  令楷温然一笑,点头道:“令歌说得对。”

  “宁州城真是一个好地方,”令歌依靠在窗户边,感叹不已,“气候宜人,东西也好吃,以后我们要常回来,如何?”

  令楷神色微微一愣,而后笑道:“这里是令歌的封地,也是我的故乡,自然可以常回来。”

  令歌一笑,又道:“还有好些地方我没去过,阿楷你可要带着我游遍宁州城。”

  “会的。”令楷颔首应道,“宁州城藏有我过去无数的欢乐,我自然愿意毫无保留地将这里介绍给你,就像你一直想带我回遇仙山一般。”

  “是啊,真想带阿楷你回遇仙山……”

  此时,虽然两人隔着窗户,但是距离极近,如沐春风的笑颜清晰地倒映在彼此的双眼中,生起一道道涟漪。

  说罢,令歌蜻蜓点水似地吻了一下令楷的脸颊,只是未等他站稳身子,他的下颔便被令楷伸手抬起,唇瓣亦被令楷吻住。

  令歌能够明显感受到,令楷的吻与往日有所不同,如今的吻变得更为悠长,似春风一般温和缠绵,叫人沉醉迷恋。

  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着面前的令楷,只见令楷的双眼正沉静地闭着,长长的睫毛轻刷在脸颊之上,落下浅浅的阴翳。

  令楷的吻渐渐加深,他的唇瓣被令楷轻轻地含住,他明白,令楷想从他的身上温柔地索取更多的爱意。

  于是他亦回应着令楷,与令楷一同忘我地隔窗亲吻。

  许久之后,令楷才缓缓地离开令歌的双唇,他含情的双眼凝视着令歌通红的脸颊,手指轻轻地抚摸着那片红晕。他并未言语,只是隔窗拥住令歌,感受着此刻的暖意和幸运。

  离开小院后,他们遇到望舒师姐,令歌问道:“师姐,怎么不见小师姐和风澈兄?”

  望舒回应道:“甯霞那会去找刘铭了,说是要归还铁器谱给刘铭,风澈一个人出去游逛了。”

  “那我们也去,看看能不能遇上风澈兄。”令歌提议道。

  望舒并未多言,只是默然颔首,跟在令歌和令楷的身后。

  才走出韩宅,他们便径直遇上回来的甯霞,令歌问道:“听说小师姐去归还铁器谱给刘铁匠了,这是为何?”

  甯霞微笑颔首,解释道:“那本册子留在我这里实在是暴殄天物,倒不如将它赠予能够发挥它价值之人,父亲的手艺也好传承下去。”

  令歌颔首,他想起昔日自己让杜绣娘继续保管父亲的衣物图册。

  “对了,我方才在门外遇到送信的小厮,是石太守派来的,说是有人给我们寄信。”甯霞一边说着,一边将手中的信函递给令歌。

  令歌疑惑地接过信函,发现是两封,他拆开第一封,打开一看,发现信函里面除了写有字迹的信纸,还有另外一封信。

  他先看了看信纸,须臾便笑道:“原来是意明寄来的,他问我们可否到达宁州,向我们问好,还有一封是单独给小师姐你的,我们就不看了。”

  令歌含笑将另外一封信递给甯霞,随即又拆开第二封信。

  只听令歌说道:“这封是宋兄寄来的,他说刑部这些日子都在调查走私到江南的铁器,想来很快就会有结果,还问我们在宁州可有什么发现。”

  令楷在一旁看着信纸,并未言语,只是眉眼间浮现一丝疑虑担忧。

  很快,令歌收好信纸,说道:“我们出去吧,我有些饿了,阿楷你带我们去找好吃的,如何?”

  “好。”令楷答应下来。

  没过两日,玉清卫和御史台的队伍便来到宁州城,因为令歌已经提前来到宁州,所以他们一路上也没再过多耽搁,只是加快行驶速度赶到宁州,以助令歌调查宁州真相。

  在替一行人安排下住所之后,石太守随即设下晚宴,好生招待舟车劳顿的玉清卫和御史台队伍,同时,他更是亲自前往韩宅邀请令歌。

  “殿下,今早玉清卫和御史台的队伍已经到宁州城安顿下来,臣在石府设有晚宴,还望王爷能够大驾光临。”

  令歌看着面前的石华,见其一片好心,便答应下来:“石大人放心,到时候我自会前去。”

  “多谢殿下,待殿下驾到,臣定会亲自恭迎,”石华拱手拜道,“臣告退。”

  石华离去后,令歌问起身边立着的令楷:“阿楷这些日子看了宁州刺史呈上来的折子,觉得石太守为人如何?”

  令楷说道:“石太守曾经在冀北为官,素有美名,虽然在宁州新上任没多久,但是也和周围的官员相处良好。”

  令楷替令歌的茶杯重新添上茶水,说道:“看得出来,石太守并非巴结令歌你,而是真情实意地赏识你。”

  “赏识我?”令歌一脸疑惑。

  见令歌如此懵懂,令楷不免一笑,他解释道:“令歌不动声色地来到宁州城,低调行事,住在韩宅不铺张浪费不说,而且还成功捉拿谋逆之人,换做任何人都会对你心生敬佩。”

  令歌挠挠头,不自在地说道:“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对于我来说,住何处都是一样的。”

  “话说回来,”令歌顿了一下,“刘铁匠那边到现在还是一如往常,没什么动静。”

  令楷颔首,说道:“此事的确可疑,我有时候甚至在想,这件事淮阳王是否知……”

  正说着,只见屋外走进来一个人,定睛一看,正是望舒,她对令歌说道:“锦衣卫和我们的人来报,刘铭进了青石客栈,他还让客栈小厮来此邀你前去。”

  “什么?他邀我去客栈?”

  令歌当即站起身,一种不安的预感顿时袭来,他与令楷互视一眼,不约而同地大步往外走去。

  “我们现在得赶紧去客栈一趟。”

  不久,令歌他们便赶到客栈,虽然今日的青石客栈客人众多,但是掌柜百忙之中还是一眼就看到令歌。他立即上前迎接,还未开口,令歌便已经问道:“掌柜,刘铁匠在哪间房?”

  掌柜甚是疑惑,他不知令歌何时与刘铁匠相识,只是回答道:“回王爷,就在您原先住的那间房里。”

  众位客人闻言,知晓面前这位男子正是玉迟王,于是纷纷立即拜道:“见过王爷。”

  令歌看着面前伏地的众人,一时迈不开脚,便立即说道:“诸位快起,我还有事,你们自便。”说罢,令歌便往楼上奔去,当他推开房门时,眼前的一幕让他大为震惊,立在原地。

  只见刘铭已经倒在血泊之中,鲜红的血液浸染一片,血腥之气扑鼻而来,令人生畏。

  令楷和望舒紧随其后,看到眼前之景时,令楷下意识地将令歌拉到自己的身后。

  同时,令楷对望舒说道:“还请望舒师姐立即去调遣玉清卫,将客栈尽数包围,不得任何人出入,方才有离去的,也即刻抓捕回来。”

  望舒会意,立即转身离去。

  令歌不敢相信眼前之景,只是低声喃喃道:“怎么会这样……”

  令楷默然不语,只是走上前蹲下身子,试探刘铁匠的气息,而后他对着令歌微微摇头,示意刘铁匠已经死去。

  看着倒在血泊中的刘铁匠,令歌心中叹惋不已,一条活生生的性命就这样消失在世上。

  与此同时,令楷注意到刘铁匠的右手握着带血的匕首,衣裳被血液染红。他站起身来,又发现桌上放着一封信函,上面写着“玉迟王亲启。”

  他拿起信函,令歌见状也缓缓地靠近,随后令楷将信封拆开,二人开始阅读信上的内容。

  第一张信纸上赫然写着:“草民助淮阳王暗造兵刃,自知罪孽深重,无颜再面对殿下,特将所知真相一一写下,望殿下能够惩治淮阳王,为民除害。”

  第二张信纸上则写道:“那日是草民说谎,长庆二年时,草民只是一个铁铺打杂的小厮,从未替淮阳王打造过兵刃。在韩家被抄家前的三个月,草民曾往运送过一批铁器出城,交给一位江南商贩,当时草民便发现其中混有不少高规格的兵刃,只是草民人微言轻,不敢多事,所以便将此事藏在心底。”

  “而后韩家因谋逆被抄家,查获众多兵刃,草民竟发现那兵刃与我当时送往江南的兵刃一模一样,当时我便疑惑,为何韩家的兵刃要送往江南?直到前几个月高牧找上我,带我看到藏在矿洞的兵刃时我才明白,当年韩家被查出的兵刃并非韩家暗造,而是淮阳王托人暗造,藏在矿洞中的兵刃与当年韩家被查抄的规格一模一样,显然,是淮阳王谋逆并栽赃陷害韩家,好让朝堂动乱,自己从中获利。”

  “同时,当初也是淮阳王遣人来信,让我打造虎刃,成为刺杀殿下的利器,望殿下悉知此事,能够还韩家一个清白,并严惩淮阳王!”

  一看完,令楷就立即将信纸收下,快步往门外走去,令歌见状也紧紧跟上。

  “阿楷怎么了吗?”

  “这封遗书破绽太多,且不说刘铁匠的字迹我们需要马上核对,他这么心念妻儿的人又怎会冒然自杀?”

  “还有一件事,”令楷神色紧迫地嘱托道,“令歌你尽快通知玉清卫,让他们仔细盘问刘铁匠铁铺里的人,询问这几个月以来,除了高牧,刘铁匠还有没有见过其他的可疑之人,必须从实招来,否则下一个刘铁匠就可能是他们。”

  令歌颔首答应,待走出房间之时,令歌却突然闻到有一股熟悉的暗香袭来,那是一股凛冽的梅花香,出现在春日的宁州城,骤然带来诡异之感。

  转眸一看,一位女子已经朝着他们缓缓走来,只见女子容颜如画,肌肤似雪,身着点缀红梅的白色衣裙,步伐慵懒,宛如弱柳迎风一般,婀娜多姿。

  “折雪?”令歌甚是诧异,折雪此时竟然出现在宁州城!

  “见过殿下,见过令大人,能够再次相逢,实在有幸。”折雪朝着令歌和令楷福身道。

  “你为什么在这里?”令歌问道。

  折雪浅浅一笑,回应道:“早已听闻宁州山水好风光,所以特意前来欣赏,我就住在隔壁。”

  令歌眉头一锁,明明折雪的出现可以让案件清晰明了,然而折雪唇边的笑意却在告诉他,此案远不止表面这般简单,其中必有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