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阉臣当道【完结】>第199章 心眼

  因为冯程轩的失踪,凌白作为主要负责谈和的官员再一次被叫到了皇宫。在听到孟苋说童怜已经到御书房时,凌白微微点头,反问道:“孟公公,我们需要再等等么?”

  凌白并没有将话说清楚,但通过这几年的磨炼,孟苋不说是八面玲珑,也算得上处事圆滑,自然知道凌白这话背后的意思。他笑着解释:“童大人早就来了,这是与陛下商讨完了,于是才唤大人来将明日的事情安排下去呢。”

  如此凌白便稍稍放心了,他点头道:“多谢公公提点。”

  正如孟苋所说的那样,在凌白进御书房的时候,季越与童怜相处的气氛分外融洽。哪怕只是用余光小心瞧了二人一眼,凌白也能确定,自己这次定然是不会因为童怜被季越迁怒。

  这么想着,凌白突然觉得自己现在的想法有些古怪。这丝毫不像是君臣之间有所冲突,反倒更像是帝后之间有些许矛盾,帝王不好在皇后屋中撒气,于是便苦了他们这些做大臣的。

  当这个想法冒出来的那一瞬,凌白仍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一直到他与季越行过礼,在书案边的贵妃榻上瞧见童怜时,才猛然发觉些许不对。

  凌白的额头冒出丝丝冷汗,在听季越说着冯程轩失踪的事情时,不免分出三分心神感慨于自己方才胆大包天的联想。

  等季越将事情说完,凌白不自觉地皱眉:“如若寻不到冯咏思,那与匈奴那边的议和……”

  “可能会失败。”童怜端起手边的参茶小啜了一口,轻飘飘道,“届时我可能会随如巴尔特离开。”

  “这怎么行!”凌白下意识道,他颇为不赞同地看向童怜,也顾不得季越还在直接道,“童大人你比下官更了解匈奴人,先前冯咏思与如巴尔特的往来书信,您也是看过的。若是您随着如巴尔特北上,怕都不一定能活着到匈奴!”

  凌白所说童怜自然也是知道的,可他冥冥间却总觉得,如巴尔特不会这么轻易地让自己死在去草原的路上。这本就是他无来由的想法猜测,找不出任何理由不说,单是因为季越对自己那过分的占有欲,童怜都不可能将这个说法全部说出。

  这一次季越的想法自然是与凌白一致的,他看着童怜仿佛什么也不在乎的模样,沉着张脸道:“先前对如巴尔特的让步以是权宜之计,既然我们已经知晓了朝堂上的内应,那么无论如何也不能再落了下风。”

  他深吸了一口气,继续道:“凌爱卿明日与匈奴人谈和之时,你记得确认对方来了多少人。至于拾六抓到的那个匈奴人,朕自会派遣旁人去审问。”

  “陛下可需唤两个像胥一起?”凌白提议。

  “请陛下让微臣也一并参与审问。”季越的回答还没说出口,童怜却是先一步摇头道,“微臣对匈奴语虽算不上精通,但大多数词句却也能听得明白。无论是关于冯咏思是朝堂内应、还是我们现在不知他的踪迹这件事,皆不方便被太多人知晓。”

  童怜说的确实没错,而在这有限的知晓所有事情的人里,能听懂匈奴语的也不过童怜一个罢了。

  可就算童怜已经将话说到这份儿上了,但季越依旧有些许犹豫。他不是不知道童怜手上的鲜血与自己比起来只多不少,可就算如此季越仍然不愿让童怜再瞧见太过的血腥。

  他想将人保护起来,至少在自己面前永远是现在这幅好似不食人间烟火的模样。

  察觉到季越的迟疑,童怜提醒道:“微臣童怜请旨,求陛下恩准。”

  在好一番犹豫之后,季越还是不得已点了点头,叮嘱道:“晚些朕派人将那匈奴人带去大理寺,掌印只要负责翻译便好,行刑之事便全权交予卓爱卿吧。”说完季越想了想又开口道:“冯咏思的府邸朕会派人搜查,届时若有旁的发现会请掌印入宫商谈。”

  “微臣遵旨。”童怜行礼道。

  天色渐晚,就算季越想将童怜留下用膳,也不得不顾及后来又被他传唤入宫的凌白,最终在孟苋的劝说之下,季越叹了口气摆手道:“你们先回去吧。孟苋替朕送送他们。”

  就算季越很“贴心”地将自己也捎上了,但是凌白依旧能猜到自己才是让季越龙颜不悦的“罪魁祸首”。

  离开时就连凌白都感受到了,他稍加快了些脚步,恨不得自己眨眼后便能离开皇宫,省得季越那般留恋地瞧着童怜离去的背影。

  只是被注视着的童怜却丝毫不觉得有什么,甚至不知为何凌白突然加快了脚步,他问:“世卿一会儿是还有什么事情要办么?怎么走的这么急。”

  等确定他们现在说话不会被季越听见,凌白这才稍松了口气,开口回:“童大人您是真不觉着陛下对您非同一般么?”

  童怜不知道凌白说的究竟是什么,还以为他单是觉着自己与季越说话的语气态度过分越矩,于是便笑着说:“自陛下年幼时,我便是在他身边伺候的。陛下心软,若不是什么大事,便也不与我计较了。”

  光是听着回答,凌白就知道童怜这是想岔了。不过他先前的想法本就有些大逆不道,自然也不会和童怜说。于是凌白只是顺着童怜的话,叹了口气道:“何止是‘并非大事’啊,童大人这几年你做的哪一件事落在旁人身上,还能好端端地站在这儿与我说话呢。”

  “所以我才说陛下心软不是?”童怜脸上的笑意丝毫未减,回道。

  凌白微微摇头,正准备再说些什么,却是瞧见了童怜脖颈上的红痕,他皱眉道:“童大人这脖颈上的……是怎么了么?”

  脖子上的掐痕再次被提及,童怜摇头无奈道:“早知你们一个个都会问它,入宫前我应让婥月用脂粉替我盖盖才是。”

  见童怜如此左顾而言他,凌白大抵也将红痕的来历猜了个七七八八。他皱眉反问道:“是去见冯咏思的时候被他掐的?”

  童怜点头,赶在凌白即将进行说教之前道:“我差不多到了,世卿似乎一会儿有事,我也便不在这儿继续与你相谈了。”

  凌白一会儿哪儿有什么事啊,不过他也知道童怜是不愿再听自己的念叨的,所以也便没继续讨人嫌,只顺着童怜的话点了点头,继而又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说:“这两日匈奴那边不知为何突然收敛了许多,只是许多条例几乎都是踩着我们谈论时,所设定的底线而来。”

  闻言,童怜不禁皱眉反问:“罗正谊他们怎么说?”

  凌白摇头。

  “分成两次商谈吧。”童怜思考后道。

  凌白说:“我想的也差不多,我们这边会尽力给你与陛下争取时间,但是这几日匈奴人那边似乎也有些等不及了,不一定能拖上太久。”

  凌白的顾虑童怜自然也是知晓的,若是如巴尔特打定了主意将自己带走,那么他们所需要做的便是尽可能缩短谈和时间,最好能早些返程,以免多生事端。

  将现在的情况都在脑中过了一边,童怜缓缓吐出一口浊气,说:“不管我在那个匈奴人口中得到任何消息,都会尽可能通知你,陛下那边……”提及季越,童怜轻笑了一声,摇头道,“陛下那边怕是我们短时间内也无法知晓了。”

  童怜所言不差,冯程轩毕竟也是南朝的户部尚书,在不得和其他人说他失踪的同时寻找他的踪迹,若非季越手中还有一支暗卫,怕是在如巴尔特准备返程前都难有所消息。

  回到童府后童怜方才用过膳,童怜又带着苍布去了趟大理寺,准备先去看看那个匈奴人的伤势如何。

  只是令他没想到的是,季越派来审问匈奴人的竟然从先前说的卓建清,更改成了秦王季青和。

  微愣后,童怜弯腰对着季青和行礼道:“臣见过王爷。”

  哪怕童怜不问,季青和也大致猜到了童怜心中的疑惑。虽然他与童怜一向不对盘,但那毕竟都只是南朝的内政,外敌当前季青和自然不可能这么拎不清:“先前本王入宫时恰巧听见了掌印与陛下的交谈,当时不过当时只偶然听见了一两句,后来又暂且离开了会儿,等孟公公回去时才与他一道去了御书房。”

  虽然季青和并没有将话说完,但是仅凭他现在所说的内容,也足以让童怜明白事情的经过了。

  正如童怜先前所说的那样,不管是冯程轩叛国,还是匈奴人突然出现在南朝官员的府邸,更甚于现在冯程轩失踪,知晓这些的人自然是越少越好的,于是不小心听到了些许事情的季青和,自然而然地替代卓建清成了审讯那个匈奴人的官员。

  不过,平心而论季青和听完季越所说的前因后果后,仍然止不住心惊——不是因为内鬼是冯程轩,而是现在他们甚至没有任何证据,能查清误导冯程轩的究竟是谁。

  季青和将童怜上下打量一番,忍不住说:“没想到童掌印竟然还精通匈奴语,可当真是多才多艺。”

  童怜仿佛听不出季青和暗里的嘲讽一般,拱手道:“王爷谬赞。”

  看着他们你来我往地话术交谈,被落在后头的苍布不禁咋舌:难怪当初老镇北侯一身征战沙场不愿归于朝堂庙宇,这宫廷里的人呐,一个个怕是有八百个心眼不止。

  作者有话说:

  取名废最讨厌的就是取角色名和章节名,所以你们会发现作者经常把不怎么出现了的人物拉出来重复使用

  ps:真实原因不是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