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耽美小说>雁城春归【完结番外】>第67章 关山月(三十二)

  连云弹的威力极大,云雾向着山头倒扣下来,弥漫在漫山遍野之间,久久无法消散。

  这烟雾不仅模糊人的视线,身在其中久了,还会感到眼睛酸痛不适,有那么一刻,刘元乔以为自己大约要瞎了。

  她觉得连云弹不仅是一种信号弹,本身还可以是一种制敌的武器,只是这种武器未免有些坑人,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刘元乔用手揉了揉自己酸痛的眼眶,眼泪不自觉地顺着手指留下来,春芜急忙阻止她继续揉搓的动作,用帕子将她的眼睛蒙上,在脑后打了个结,“君侯前往别再碰自己的眼睛了,免得害病。”

  刘元乔摸了摸自己脑后的结,不禁责怪起燕祁来。

  这人将东西塞给她时,既不告诉她是什么,又不告诉她一次用多少,只简单地说了句“若遇到危险发射出去”,根本没说这东西连发几枚的后果,熏得她眼睛疼。

  可她转念一想,这事儿也怪不了燕祁,或许燕祁就没料到她真的能用得上呢?而且既是信号弹,不制得夸张些,怎么能让远方的救兵看见?

  说到底,都怪那些刺客。

  好端端的,为什么要杀她?她有什么好杀的?杀了她,燕祁一定不会放过他们,他们也未必能活着走出雁城,对他们而言有什么好处?

  刘元乔摇摇头,现在想这些还不是时候。

  她扶着凹凸不平的穴壁,伸长脖子翘首以盼,“春芜,外头有动静吗?”

  春芜以为刘元乔问的是刺客有没有发现这里,急忙安慰道,“君侯,此处隐蔽,外头的烟雾又还未曾散去,他们应当很难发现这里。”

  很难发现这里?那岂不是燕祁来了也难以找到她们?

  刘元乔开始担忧起来,燕祁会不会找不到她们,觉得她们已经死了,然后就放弃寻找,收兵回去了?

  这样不成!

  刘元乔扶着穴壁摸索着往洞外走,她得给燕祁留点暗号,免得他找不到。

  “君侯怎么出来了?”春芜急忙迎上来扶着颤颤巍巍往外挪动的刘元乔,“此处有婢子就够了。”

  “吾想给燕祁留点记号,这里视线不好,吾怕他寻不到我们。”

  说着,刘元乔便要往外走,却被春芜及时扯住胳膊。

  “君侯,此时在外头留下暗号,万一将刺客引过来怎么是好?”春芜想劝刘元乔打消这个念头,刘元乔犹豫了一下,她在纠结。

  她担心若不留下暗号,燕祁便不能寻到此处。

  春芜瞧见刘元乔还是一副跃跃欲试的神色,暗自叹了口气,“君侯,您即便出去留了暗号,王汗也未必能够看见。”

  刘元乔倏忽转过头,明明她的眼睛被帕子蒙着,春芜却隔着帕子感受到了自家翁主不安的目光。

  “他不会来吗?”刘元乔问。

  春芜想说,“也许会的”,然而话到嘴边,她改口道,“婢子的意思是,王汗的援军很可能到了廓山以后会兵分几路进山搜寻,能够寻到此处的这一支未必就是王汗亲率的那一支,既未必是王汗亲率的援军,那么君侯给王汗留的暗号他们也就未必能看懂,岂不是做了无用功?”

  “你说的也有道理。”刘元乔的神色明显缓和许多,“那便不出去了,你同吾一起在洞穴中待着,等候援军吧。”

  往治伤寒之症的药方中添加了鼠回草之后,新药方虽不说有立竿见影的作用,但也卓有成效。

  三日过后,吕阳县城中没有再多添一位病人,五日过后,县城中染了病的人惊讶地发现自己不知道从那一日开始,身上的症状渐渐开始消失了,到了用药的第八日,那些正当壮年,体魄健壮的病人已经痊愈,而小孩与老人也在慢慢好转。

  刘遂手下偷偷带入吕阳县城的乡间神医说,至多再有一旬,还未痊愈的病人便能够大好了。

  刘遂琢磨着已经到了合适的时机,在同刘元嘉商议过后,于第八日的傍晚,亲临吕阳官署的正门,在官署正门前一片宽敞平坦的街道上,向当地百姓公布了这一喜讯。

  在这之前,官署每日向百姓发药,有一些稍懂医理的百姓在饮了新药以后,就已经觉察出其中的不同,当县城中陆陆续续开始出现痊愈的病人时,坊间便开始出现了一些传言,大家都在说,太子殿下以身试药,试出了一种能够治疗病症的新药,吕阳有救了。

  如今大伙儿亲眼看见刘遂容光焕发地出现在官署前,亲耳听到他向大家宣布疫症有药可治的喜讯,这才相信,吕阳是真的挺到了“守得云开见月明”【1】的这一日。

  安抚完百姓后,刘遂便回官署去寻刘元嘉。

  “元嘉,你的方法很有效,”刘遂兴冲冲地告诉他,“孤按照你的建议,提前在坊间散布传言,今日孤再向大家宣布疫病有药可治的消息时,百姓们并未有怀疑。”

  刘元嘉在荥阳时,经常混迹于市井中,自是知晓市井传言的厉害,若用得好,便可以成为他们的助力,帮助刘遂安定吕阳,“这下吕阳的百姓应当相信,阿兄当初封城并非放弃吕阳,而是下定了决心与吕阳共存亡了。”

  说到这个,刘遂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大半。

  刘元嘉清楚刘遂变了脸色的缘由。太医令何来那么大的胆子敢暗中谋害太子,又假传太子之令封死了吕阳城,背后奉谁的命令,他们心知肚明,但却不能当真。

  经此一事,刘遂算是彻底死了心,而他承认当初是自己下令封城,也是全了最后的父子之情。

  “等吕阳事了,阿兄便要回到长安,对接下来的事,阿兄可有对策了?”刘元嘉问。

  “此事便到太医令止吧。”刘遂说道,“太医令渎职畏死,故而假传孤的诏令。”

  “那阿兄被人下药之事呢?”刘元嘉又问。

  “孤总觉得此事不是同昌王那边的人所为。”

  虽然人证招了自己是奉同昌王的命令,要太子无法活着走出吕阳,可刘遂还是觉得其中有些症结不大说得通。

  “褐磺草是北边的东西,同昌王怎会知道它的用法,而且,孤不认为刘伉能够让太医令听命于他。”刘遂说出了自己百思不得其解之处。

  “若不是同昌王,那么便是京中还有人在暗处对阿兄虎视眈眈,”刘元嘉背后一阵凉寒,“此人身在暗处,防不胜防,阿兄回京以后需得小心。”

  刘遂深以为意,“不说孤了,说说你吧,元嘉,至多一旬吕阳便要重启城门,在此处耽搁了这么久,离大婚不足二十日,你对接下来的路途有何打算?”

  刘遂的话一下子点明了刘元嘉当前的困境,这几日他同吉翁仔细算了一下接下来的路程,按照之前规划的路线,哪怕一路顺当,二十余日也绝对到不了王庭。

  刘元嘉一脸愁容地叹了口气,“不瞒阿兄,臣弟同吉翁算过路程,除非从吕阳一路西行,星夜兼程,还有可能赶在大婚之前到达图勒,若按照之前的路线,北上借道,无论如何都是赶不及的。”

  刘遂从腰间解下一枚玉佩,推到刘元嘉面前,“那便一路西行吧。”

  “可若西行,必定要穿过润州,润州刺史是……”刘元嘉为难地看着刘遂,润州刺史可是乾武帝的心腹,走润州,风险太大了。

  “孤明白你的担忧,但是孤让你走润州,必是肯定润州没有风险的。”

  “为何?”

  “你从吕阳出发,到达润州之时,润州刺史定已易人。”刘遂说了一句高深莫测的话,“现任润州刺史,与太医令是姻亲。”

  刘元嘉竟听懂了刘遂的言外之意。

  刘遂手中的证人咬死毒害太子一事为同昌王主导,而毒害太子的药物又来自于太医令,乾武帝可以默许乃至放任同昌王觊觎储君之位,但是绝对不能容忍同昌王将自己的人纳入麾下,而乾武帝生性多疑,一旦他知道太医令已经是同昌王的人,那么由表及里,绝不会允许一个可疑之人坐镇润州要塞。

  “润州边陲要地,接替润州刺史之位的人,不能不对润州熟悉,润州余下的那些人中,有此资历的,只有州佐史曹伦。”刘遂笃定地说道,“若在润州遇到什么事,你找曹伦,他一定会帮你。”

  “这曹伦是阿兄的……”

  “他是汤公留下的人。”刘遂点到为止。

  刘元嘉松了口气,汤籍的人便是刘遂的人,既是刘遂的人,他便能安心了,“如此,多谢阿兄。”

  山间的夜晚不仅不热,还冷得紧,尤其在窜风的洞穴中。

  刘元乔蹲在洞穴坑坑洼洼的地上,环抱四肢,冷得直打哆嗦。

  但比起身上的冷,她只觉得自己的心更冷。

  都过去整整一日,外面什么动静都没有。

  燕祁是不打算来救她了?

  春芜看着刘元乔的脸色/欲言又止。

  “不救便不救,”刘元乔猛得从地上站起,由于蹲得太久,站起来时眼前发黑,差点栽倒,“他不救,难道我们还不能自救吗?”

  说着便要往洞外冲去。

  “嘶——”刘元乔一步都没有跨出去,就抱着腿瘫倒在地。

  “君侯!”

  “无事,腿麻了。”刘元乔又急又气,急得是想尽快下山,否则不被刺客杀死,也得被冻死,至于气的是什么,她就不知道了。

  只觉得有口气堵在胸口,不上不下。

  春芜蹲下帮刘元乔揉腿,忽然,外面响起了一声狼嚎。

  二人双双僵住。

  “狼……”刘元乔撑着春芜的胳膊哆哆嗦嗦站起来,“有……有野兽?”

  春芜也慌了神,倘若有狼,极有可能是一群狼,那么她们根本没有任何还手之力。

  “嗷呜……”

  狼嚎声越来越近。

  刘元乔方才还冷着,现下却出了一身汗,冷不丁地,有什么东西扑进了她怀中。

  毛茸茸的,还发出一阵一阵叫声。

  这叫声,有几分熟悉。

  洞外响起急促的脚步声,不一会儿,洞外映出了火把的光亮。

  刘元乔一把摘下蒙在眼睛上的帕子,借着光,她看清了自己怀中的东西。

  “八两?!”

  刘元乔大喜过望,顾不得腿麻,急忙从地上站起来,一瘸一拐地往外走。

  “君侯!君侯在此处!”

  山间的火把陆陆续续往这一处洞穴汇聚,刘元乔看到了几张熟悉的面孔,尤以站在前方的左大将巴彦最为醒目,她差点喜极而泣。

  直到此时,她才有种劫后余生的放松。

  刘元乔双手抱着八两,向巴彦走去,“吾害怕你们寻不到这一处地方,幸好,”刘元乔向巴彦身后看去,看着看着,笑容渐渐消失。

  “只有你们吗?”她试探着问。

  --------------------

  注释:

  【1】守得云开见月明:出自《水浒传》,作者是施耐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