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耽美小说>雁城春归【完结番外】>第35章 曲有误(三十四)

  王皇后近几日头疼得很。

  不日前,她于仪正殿中召见同昌王妃的待选之女,谁知面选开始没多久,同昌王就自行闯入殿中,跪在她面前语出惊骇地来了一句,“儿臣想求娶梁氏女为妻。”

  若是别个什么梁氏女还好,可同昌王看上的偏偏就是梁昭仪亲兄长之女,梁少姬。

  也不是说梁氏女不能娶,可问题的关键在于,其一,梁昭仪本人不愿意,当场驳斥了同昌王的求亲,并在同昌王再三的求娶之下,当庭挥袖而去;其二,傅夫人也不乐意同昌王娶梁少姬,毕竟梁氏同她看上的庐东董氏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董氏既是世家大族,谱系源远,姻亲显赫,其现任家主,也就是董华妍之父又是邕州太守。邕州可不是一般的地方,邕州在长安的东面,扼长安之咽喉。再观梁家,梁氏虽为梁昭仪母家,但却连朝中新贵都算不上,在梁昭仪获盛宠入宫前,只不过是亲王府一小吏之家,即便如今仰仗着梁昭仪,族中子弟多有官职,可子弟之中并未见才能出众者,可见梁氏根基不稳。

  再者,傅夫人同梁昭仪早年间隐约结下过梁子。乾武帝未曾遇见梁昭仪前,最宠爱的便是傅夫人,而梁昭仪一入宫,傅夫人所受圣宠大不如前,若非其子同昌王刘伉甚得君心,只怕傅夫人的夫人之位早就让贤了。有了这一层缘由在,傅夫人自是不会待见梁昭仪,而且,早年间宫中隐约有传闻,说梁昭仪无子是因为傅夫人暗中对她做了手脚。

  因这事儿没证据,当初王皇后明里暗里敲打,才将传闻压下去。

  按说,既然梁昭仪和傅夫人都不愿结这门婚事,两边的长辈没一方同意,那王皇后便没什么好头疼的了,同昌王再怎么想要求娶梁少姬,也断然不能越过长辈,自己上门提亲。

  但是她们都低估了同昌王对此事的执着,他直接求到了乾武帝面前,要求乾武帝赐婚。

  乾武帝不曾想到从小就乖顺的孩子,也会有一意孤行的一天。

  若换成别的皇子,乾武帝早将人轰出宣政殿了,但他素来对同昌王偏心,所以便不忍心来当这个恶人。

  于是这个让同昌王迷途知返的重任,就被乾武帝交给了王皇后。

  王皇后心头气急,面上却不显山不露水,好不容易送走了乾武帝,王皇后立刻遣人去兰台诏太子入仪正殿。

  刘遂一路上听说完了事情的原委,入仪正殿后,只问了一句话,“二弟是在何处遇见的梁家女?”

  王皇后顷刻间如醍醐灌顶。

  这些日子她们被同昌王的执迷不悟吸引了全部的心神,竟无人想起来这一茬。

  是啊,梁少姬入宫陪伴梁昭仪的时日短得一只手也数的过来,平素也只待在鸾栖殿的侧殿,同昌王上哪儿遇到的梁少姬?!

  有了太子的提醒,王皇后立刻命曹媪暗中查探。

  此事并不难查。

  原来同昌王遇见梁少姬,是在面选那一日。那一日梁昭仪来仪正殿前未曾用早膳,梁少姬担忧姑母的身子,于是带着婢女前来送膳,偏偏就在路上遇上了也要去仪正殿的同昌王。

  “那同昌王可有同梁少姬说什么?”王皇后急切地询问道。

  曹媪回答,“禀皇后殿下,并未,那梁少姬撞见同昌王后,同昌王倒是问了一句她的身份,说以前没在宫中见过,是鸾栖殿的婢女回的话,从始至终,梁少姬未曾发一言,且在同昌王问话后,梁少姬大约觉得不妥,于是命婢女送膳,自己先行回了鸾栖殿。”

  “听起来,梁家女是无心,有心的只有同昌王了。”王皇后叹了口气,她原先还以为是梁氏女故意为之,现在看来,恐怕是同昌王对人家一见钟情。

  “那梁氏女孤还未曾见过,”王皇后沉吟,“曹媪,你去鸾栖殿将梁氏女请来,孤见见她。”

  “皇后殿下,傅夫人曾遣人去请过,但让梁昭仪挡了回来,此事恐难,”曹媪为难道,“而且,梁昭仪昨日已将人送回梁府了。”

  王皇后皱眉叹了口气,“如此,你去昭阳殿请傅夫人。”

  千秋宫扶荔池边,梁昭仪一手执绢扇,一手捏鱼饵,耐心地等待池中的鱼浮出水面争夺她抛下的食物。

  眼看各色的鱼争先恐后地向此处游来,忽然一道人声的响起,让这些受了惊的鱼再度沉入水底。

  来人是梁昭仪身边的婢女兰欢,“昭仪,同昌王求见。”

  “兰欢,你将鱼都吓走了。”梁昭仪一把将手中的鱼饵全数撒入池中,用兰欢递上来的帕子擦了擦手。

  “昭仪,同昌王已在那边站了许久,婢子无奈,这才……”兰欢欲言又止。

  “他倒是执着,”梁昭仪转身向扶荔池旁边的御风庭走去,“也罢,你去请同昌王进亭吧。”

  御风亭四周栽种了一圈的海棠,梁昭仪今日穿的是一身比海棠红还艳的曲裾,姝色胜花,便是指的她了。

  梁昭仪款款步入亭中,在厅内坐下,不多时,兰欢便引着同昌王来到亭前。

  “请昭仪安。”刘伉规规矩矩,站在亭外行礼。

  “同昌王最近几日怎的如此闲?见天儿想方设法在宫内堵吾,吾不见你,你便追到这儿来,是陛下交付的政事不够多吗?若是当真闲暇得很,不如吾去跟陛下说说,让陛下再多给同昌王些活儿干?可好?”梁昭仪说话时,连眼皮都懒得抬,自然是没看见刘伉无奈的神色。

  “昭仪莫要取笑儿臣了,儿臣愚钝,如今父皇布置的政事儿臣尚且需要勉励支撑,再多,儿臣恐力不从心了。”御风亭下有三层台基,同昌王站在亭外垂首回话时,目光恰好落在梁昭仪藏在曲裾裙摆之下的绣履上。

  那是一双与曲裾同色的履,湖锦为面,履上嵌了红玉,千秋宫中能够如此奢靡的,也只有梁昭仪了。

  “同昌王既忙碌,何必非得要见吾,还是早些回去处理陛下交付的政务为好,免得辜负了陛下的期盼。”梁昭仪说道。

  同昌王一听,顿时在亭外跪下,“昭仪所言,儿臣不敢苟同,政务一事,儿臣自是不敢辜负父皇的期盼,可早日成家,亦是父皇的期盼。”

  梁昭仪从亭中起身,一步一步走下石阶,最后站在同昌王面前,“你是为少姬而来,当真如此执着?”

  霁春香的袅袅香气从梁昭仪腰间的鎏金花鸟香囊中不断侵入同昌王的肺腑,同昌王跪在地上,抬首仰视梁昭仪,“一见倾心,请昭仪成全!”

  这一句话从同昌王口中说出来,字字掷地有声。

  梁昭仪的目光越过同昌王,落在远处的玄色身影上,轻启朱唇道,“陛下来了,同昌王若能让陛下点头,吾自是不好说什么。”

  同昌王大喜过望,俯首以谢,“昭仪大恩,吾自铭记!”

  乾武帝走过来时,看到的便是同昌王跪在自己庶母面前的奇特画面。

  “伉儿也在此处,这是在做什么?”乾武帝皱眉走了过去。

  梁昭仪后退一步,重新回到亭中,叹了口气,“吾听闻同昌王自小便乖巧,却从不知他能这般执着,这不,皇后殿下与傅夫人那里走不通,陛下那也走不通,便求妾来了,同昌王倒是不嫌麻烦,日日想着办法求见妾。”

  “伉儿,朕说过,宫内无事不得烦扰鸾栖殿,你怎可不敬你庶母,”乾武帝佯怒。

  “父皇容禀,”同昌王以额触地,“儿臣实在是黔驴技穷,想着唯有真心能够打动昭仪,成全儿臣的心愿。”

  梁昭仪用扇柄朝同昌王跪着的方向点了点,对乾武帝娇嗔道,“陛下来给妾评评理,同昌王如此,倒显得妾不近人情,故意拆散他同少姬似的。”

  “儿臣不敢!”同昌王忙不迭道歉,“儿臣口不择言,请父皇恕罪。”

  梁昭仪冷哼一声,“同昌王说得好听,不过是见少姬好颜色,这才急着求娶,可少姬并不在待选之列,同昌王抛开你母家青梅竹马的表妹不选,抛开家世显赫的董家女不选,却偏偏要娶妾的侄女,此举陷吾梁家于何地?!”

  见梁昭仪又气又急,乾武帝急忙安抚道,“莫气莫气,伉儿不过是血气方刚,冲动之举,你不愿,朕就绝不为他指婚!”

  同昌王急了,“父皇,方才昭仪分明应允了儿臣所求!”

  “你给朕闭嘴!”

  “妾……妾哪有,且分明是说,若同昌王若能让陛下点头,那妾自然不好说什么。”梁昭仪挪了挪身子,离乾武帝远了些。

  “昭仪怎可出尔反尔,”同昌王霍然从地上站起来,便要登上御风亭。

  乾武帝没料到他这儿子这么冲动,梁昭仪也愣住了。

  “吾哪有出尔反尔?吾……”梁昭仪瞪了乾武帝一眼,心说都是你生的好儿子,巧言令色。

  “昭仪没出尔反尔,那便是应允了。”同昌王俯首,“谢昭仪。”

  乾武帝:“……”

  乾武帝的内心产生了极大的疑惑,他就这么想娶梁少姬?是真心的不是一时冲动?这让他想起了当年的自己,当年他偶见梁昭仪的第一面,便下定决心一定要得到她,无论,用什么手段。

  他没看错,这个儿子比太子更像他。

  “咳咳,既然,伉儿是真心,那不如,”乾武帝就冲同昌王这个和自己当年一样决绝的态度,决定帮一帮这个儿子,“就成全他吧。”

  “可傅夫人向来不喜欢妾,又怎会喜欢妾的侄女。”梁昭仪嘟囔道。

  乾武帝见梁昭仪态度松软,心中有了底,扬声说道,“朕赐婚,看谁敢置喙。”

  这婚说赐便赐。

  乾武帝当天便降下诏书,晋封梁昭仪兄长为御史,进一步抬高梁家的门第,然后才赐婚梁少姬与同昌王为王妃。

  诏书下了之后傅夫人才知晓此事,因是陛下赐婚她不敢说什么。不过她倒是想让董氏女一齐嫁给同昌王,被王皇后用一句“庐东董氏女,邕州太守之嫡女,若为妾,结亲还是结仇”给挡了回去。

  但是傅家不死心,傅婵湘在家中闹了一回,傅太傅的夫人进了一回昭阳殿,偏要亲上加亲。

  傅夫人拗不过娘家,便向乾武帝请奏,愿以傅氏女傅婵湘为同昌王侧妃。

  乾武帝点头同意。

  梁昭仪听到了消息,并未有所表示,傅家女嫁便嫁的,于大局无碍,既然梁氏女和同昌王的婚事已定,她更为关心的是另一件事。

  “兰欢,西北那边,有什么消息?”

  兰欢神色一凛,“一切如昭仪所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