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耽美小说>雁城春归【完结番外】>第20章 曲有误(十九)

  刘元乔从大魏带来的物件不少,几百只木箱用二十八辆马车拉着,而这些仅仅是刘元嘉的陪嫁,另有二十八辆马车的物件是跟着右谷罕一起从长安出发的,那是乾武帝依照承诺给图勒的“礼金”。

  当然,乾武帝不可能明晃晃地让天下知道这些是“礼金”,对外宣称是给承平侯添妆,实际上这二十八箱东西压根就没过刘元乔的手,队伍进入王庭以后,直接被送去了穹庐大帐。

  饶是物件少了一半,几百只箱子也让人整理的够呛。

  刘元乔跽坐在屏风后头看着奴仆婢子进进出出的,心道幸好有春芜跟着她。春芜被她阿姐调教成了治家好手,为她省去了许多麻烦。

  “君侯,仓库中有五箱书简,是先放在库中,还是搬来书房?”春芜拿着礼单进来请示。

  刘元乔想了想,“搬到这儿来吧,等吾全都翻看过一遍,挑一些常用的留下,剩下的再让人搬进仓库。”

  “是,那婢子让他们搬进来了?”

  刘元乔点点头。

  五只大木箱被整齐地摆在书案的左侧,听箱子落地的声音,分量应该不轻。

  “君侯,物件中还有两座漆花鎏金屏风,五扇长,可要同书房的这一座换一换?”春芜右手食指在礼单上一一点过去,“除了屏风,还有两只案几。”

  刘元乔想了想,“屏风命人抬进来,案几先放仓库吧,等用得着的时候再取。”

  “是,”春芜扬声命人将两扇屏风抬进营帐,“君侯,您想要将它们安置在何处?”

  “放在卧房中吧,将寝卧同中间用膳之处隔开。”

  这座营帐内部本只有两片区域,燕祁并未命人设置膳堂,刘元乔不习惯这样的两室格局,便命人稍稍做了一些调整,用屏风来做隔断正好。

  营帐内规制的差不多后,春芜便领着人继续去整理库房。

  刘元乔从屏风后头走出,来到装了书简的木箱前,她想知道她那皇帝伯伯都给她,不,给她哥带了些什么书简。

  刘元乔打开她脚边的一只木箱,从最上面一层中随意拿出一卷木简打开看了两眼,是经学一类的书,她打小就不感兴趣。

  放回去合上木箱,刘元乔又从另一只箱子里随意抽出一卷,看了两列,嗯?医书?这倒是实用。

  左右现下无事,刘元乔便拿着这一卷走到书案后跽坐下读了起来。

  挑选这些医书的人有心,所选的医书上除了记载了一些常见的病症以及医治方法,还特别有几卷讲了在草原上会生的病症。

  医书比经学有趣,不知不觉,刘元乔就盯着看了半个时辰。

  她揉了揉额角,感觉有些口渴,便从书案后头起身去倒酪浆,哪知起身时袖摆不小心挂到木简,木简霎时被扫落在地。

  刘元乔急忙去捡,指尖碰到木简时,目光突然扫到一列文字:“轶传,异域之西有城,曰鬼方,鬼方之下有草,曰胡蔓。花如栀,色黄白,草如枫,色为黑,误食叶者,数日而卒,然以花入药,七日之内,卒者复生【1】。据闻百年前曾有人于鬼方城见此草,真假难辨。”

  刘元乔将书简翻来覆去仔仔细细查看一番,“是医学没错啊,”可为什么这一段看起来这么像传说?

  “胡蔓草?”刘元乔喃喃道,“嘶,怎么那么耳熟?”

  她好像在哪里听过,但一时想不起来了。

  “君侯,”春芜掀开帷幕进来,“午膳到了,君侯可是现在用膳?”

  “让他们进来吧。”刘元乔将书简卷好搁在书案上,自己先去屏风后头坐着,等到来送饭的奴仆放好午膳出去,她才从后面出来。

  刘元乔扫了一眼今日的午膳,指着其中一只盛着黄色圆块食物的漆盘问道,“这是何食物?以前怎么没见过?”

  春芜顺着刘元乔手指的方向看去,“回君侯,方才膳房那边送午膳来时特意告诉婢子,说王汗担忧君侯不习惯只食肉食,所以命他们给君侯备了萝卜,应当就是它了。”

  “萝卜?”刘元乔一脸惊讶,“萝卜是这个色?咱大魏可不是没有萝卜,可吾从未见过这样的萝卜。”

  春芜也不太确定,“应当是吧,婢子看也没有其它的果蔬了啊?”

  刘元乔用筷箸夹了一块放进口中,味道和她以往吃过的萝卜完全不同,别是膳房送错了吧?

  算了,寄人篱下的,哪还能挑三拣四,总比每顿只有炙羊肉的好,她快吃得上火了。

  那天夜里,刘元嘉被荥阳王妃当场从王府的围墙上扒了下来,此后就一直被关在西泠台,连每日前去酿闲堂陪爹娘用午膳的机会都被剥夺。

  不仅如此,荥阳王妃还“克扣”了刘元嘉的膳食,理由是,从背影上看刘元嘉比刘元乔略壮一些,所以他需得再瘦一些,再纤细一些。

  每日吃不饱,刘元嘉敢怒不敢言,整个人瘦了一大圈,再这么下去,他觉得就算不被发现,他也快被饿死了。

  于是刘元嘉又开始计划着出逃。

  他默默在心中下定决心,一定要将阿乔换回来!就算图勒蛮夷之地,比不上中原,但燕祁王也绝不会抠搜到连饭都不让他吃饱!

  然而刘元嘉还没制订出个完整的计划,长安便来了使臣。

  使臣是来宣乾武帝的诏书的,而这份诏书则是给郡主刘元乔的。

  荥阳王和王妃本没想让刘元嘉出来,然而使臣一说这是给刘元乔的诏书,刘元嘉便不得不换上刘元乔的礼服,去前庭接旨。

  用妆品将五官修饰得更加柔和一点,再加上这段时日被王妃饿得很了,刘元嘉身形消瘦,换上女装以后,只要略缩一缩肩,弯一弯腰,乍一眼看上去还真活脱脱就是另一个刘元乔。

  刘元嘉不知道应该谢自己的妹妹长得不矮,还是应该谢他自己长得没那么高,不然怎么弯腰都无用。

  使臣宣诏之前,三人皆十分紧张,生怕乾武帝又有什么出其不意的安排。

  听完诏书的内容后,三人皆舒了一口气,还好,只是一封晋封的诏书。

  乾武帝大约是对让荥阳王世子和亲一事感到心虚,所以便想对荥阳王有所补偿。他将刘元乔从豫昌郡主晋封为莱阳公主,食邑从三百追加到一千户,不仅如此,乾武帝还划了一块盐邑给她,此片区域的盐税可直接进入刘元乔的私库。

  大魏盐铁官营,给了盐邑,形同给了一个小金库。

  乾武帝在钱财上向来不吝啬,反正刘元乔是女儿,荥阳王爵位后继无人,随他怎么赏。

  刘元嘉接过诏书的时候手都在抖,皇伯父越是大方,有朝一日发现他们荥阳王府偷梁换柱,就会越怒不可遏。

  好不容易送走了使臣,一家三口急忙回到酿闲堂商量对策。

  “这可怎么办?阿乔封了公主,荥阳大小官员家眷按照礼节当前来贺喜,这……”荥阳王妃忧心忡忡地来回踱步,“这见的人越多,露馅的可能就越大,哎……”

  “那我直接称病不见就是了。”刘元嘉甩甩袖子。

  “称病就更麻烦了,”荥阳王背着手叹气,“万一传到了陛下耳中,他千里迢迢派了个太医过来,一把脉什么都完了。”

  “得找个一劳永逸的法子,”荥阳王妃飞快地思索办法。

  “阿娘,要我说,唯一一劳永逸的法子就是放我出去,我去找阿乔,然后我俩换回来。”刘元嘉趁机劝说,“不然总有一天会露陷。”

  荥阳王的额头上拧出了好几条皱纹。

  “不行,你不在的时候要是陛下再派人来怎么办?”荥阳王妃思来想去,想出一个折中的法子,“要不,我们去山中的道观住上一段时日?”

  “缘由呢?”荥阳王问,“总不能什么缘由都没有骤然去道观吧?”

  “为‘嘉儿’祈福吧。”荥阳王妃加重了“嘉儿”二字,刘元嘉赶紧低下头。

  荥阳王略一沉吟,“也好,山中清净。”

  “我愿意。”刘元嘉想的是,道观的守卫总不会比府中多吧,这样一来他是不是又有机会逃了?

  最近同昌王刘伉过得那叫一个志得意满。

  汤籍离京返乡以后没多久,太子刘遂便借着修书的名义暂避朝政,除了每日上朝点卯以外,其余时间一概政务都不管,只顾着带领一干校书郎在兰台修书。

  乾武帝很满意刘遂潜心向学的心志,隔三差五便去兰台看一看,还时不时赏赐一些东西,至于朝中原本用来历练刘遂的那些政务,一部分交给了丞相蒋名仕,另一部分交给了同昌王刘伉。

  刘伉还未成婚,按照大魏的礼制还不能去封地。不成亲反而正合刘伉的心意,反正他自己也不想离开长安。

  因着仍住在宫内,刘伉每日都会前往后宫傅夫人处问安。

  今日,刘伉处理好政务,像往常一样前往昭阳殿,途中忽然遇见了乘坐步撵的梁昭仪。

  梁昭仪穿了一身红绢朱雀纹宽袖曲裾,鬓间插了两枚玉簪,耳下垂着两只指甲盖大小的玉珠。她容色好,这样的装扮就已足够。

  “梁昭仪。”刘伉面向步撵行礼。

  “同昌王。”梁昭仪颔首示意,“王上这是要去昭阳殿给傅夫人请安?”

  “是,昭仪是去何处?可是去寻父皇”刘伉抬头,梁昭仪耳下的玉珠一摇一晃,晃得他有些晃神。

  “陛下去兰台看太子殿下修书去了,妾身也去瞧瞧。”梁昭仪嘴边绽开一抹笑,“王上可去过兰台?”

  “还……还没。”刘伉觉得梁昭仪今日看着与以往有些不同,但他说不上来哪里不同。

  “那妾身便不打搅王上了。”

  梁昭仪的步撵渐渐远去,刘伉却站在原地一动不动站了许久。

  “王上?”刘伉身边的黄门提醒,“夫人怕是等急了。”

  刘伉往昭阳殿的方向走了两步又突然停下,“你去告诉母亲,就说本王今日不去请安了,本王去兰台看看皇兄修书。”

  “哎王上……”

  刘伉头也不回地往兰台走去。

  --------------------

  注释:

  【1】改编自《酉阳杂俎》“胡蔓草,生邕容间。丛生,花偏如支子稍大,不成朵,色黄白。叶稍黑,误食之,数日卒,饮白鹅、鸭血则解。或以一物投之,祝曰:“我买你。”食之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