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耽美小说>拯救女主,女医生的科举之路【完结番外】>第80章 第八十章 战事突起

  元家的事收拾的潦草, 因着两人选定的日子需赶在元静云春闱之前,所以婚期定的很近,要准备的物件不少,好在牧家各色铺面都有, 找起来比外面更容易些, 竟也赶在婚期前凑齐了,为了给牧遥一个体面的婚礼, 元静云更是亲自盯着采买, 元安都看不过眼, 劝她春闱将近, 当是将心思放在书本上。

  饶是牧文光派人说不打紧, 他们会安排妥当, 元静云也只是默默摇了摇头,用沉默拒绝了众人的好意, 有些东西, 是自己干的,和不是自己干的,哪怕结果都一样,但心思却不同。

  元静云知道自己哪怕牧家的家奴不敢在两人婚事上动手脚, 但她跟着采买,心中总归是踏实些。

  就像牧遥无奈的看着手上被扎红的小血点,哪怕是做的比绣娘粗糙了些,也总归是自己亲自做的, 和旁人精美的喜服,总归是不一样的, 所以当翠蝶同她说起元静云的任性, 说起对这次大婚的重视, 她只是会心一笑,两人虽不能见面,却依旧心有灵犀。

  许是两人婚期临近,元静云嘴角日日带着笑,逢人都要夸上两句,元小郎君面色红润,喜事将近,今年定会一举夺魁,元静云自然也乐的回应,夜里看着手中书册也不觉无趣,反倒是津津有味,连日准备,十月初十也不过两日。

  大红的喜袍被元静云小心翼翼的挂在木架上,生怕多出一丝褶皱,看着元安直皱眉头,劝慰元静云道,“元兄,不是我说你,大丈夫何患无妻,怎的你上赶着入赘,还这般重视,此刻心思当是在科举之上,今日十月初八,离春闱不过四月有余。”

  “元安兄说的对,今日已经是十月初八了,只有两日便是我与遥儿大婚,你帮我想想是否还缺些什么?”元静云耳朵里只听到了十月初八,两人亦是守着规矩数十日未见。

  只见她嘴里仍嘟囔着,“也不知遥儿最近可好,定是又瘦了,店铺事务又那般繁杂。”

  元安用手扶额,一脸无奈的看着眼前絮絮叨叨的友人,刚要出声,门外却传来一声沉重的巨响,两人均朝门外看去,“姚...姚哥儿?”

  自从穆燕珊向三人坦白身份后,元静云便一直不曾见过她,此刻也不知该如何称呼,但见穆燕珊一身男装打扮,还是按照之前的旧称,“姚哥儿?你怎得这般匆忙?”

  元安与穆燕珊打过几个照面,但两人并不相识,只当是牧府的家仆,微微侧首,并未正眼相看。

  “元静云,荆州董家,反了!”

  穆燕珊的声音不大,却是惊呆了屋内两人,元安闻言转身正对着穆燕珊怒斥道:“胡言乱语!当今天下太平,你可知妄议朝政可是杀头的大罪?”

  元静云知道穆燕珊真实身份,当然相信穆燕珊的消息来源,当即按下元安的肩膀,急切道:“那益州可受威胁?”

  按照书中剧情,董家最终也起兵谋反了,主要原因还是大燕官僚体制,大燕重文轻武,开国皇帝是马背上抢来的江山,怕被后人戳脊梁骨,所以对待文人雅士格外宽容,这也是书中为什么科举士子地位如此之高的原因。

  如果单纯是重视文人士子可能是体现圣人贤德之心,但是问题就出在了大燕的体制上,哪怕科举三年才办一次,每年就算前三甲,十年都能有三十个,这三十个人如何安置成了大问题,况且一次春闱便有百人中举,哪能每个人都安排一个官职?于是便产生了一大堆无官位,却享受朝廷俸禄的官员。

  大燕富庶,刚开始执行时并无不妥,但是随着大燕皇朝岁月更迭,这样有有名无实的官员越来越多,就是大燕再富庶,也会有养不起的一天。

  于是,大燕国库内的存银便一日少过一日,没有钱如何练兵?于是现任的大燕皇帝便打起了各大世家私库的主意,大燕的氏族家底丰厚,世代传承,族内更是培养了读书人在朝为官。作为大燕的皇帝,于公,世家的私库怎么能比国库的钱还多?若是能使世家将私银掏些出来,也是惠及百姓的好事。

  于私,世家势力日益膨胀,对大燕皇帝而言自然是悬在头上的一把利剑,而远在荆州,手掌兵权的董家更是皇帝的心腹大患,荆州地势险峻,董氏又多年经营,百姓归心,可谓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原是大燕皇帝借助这一次新政,想要重新测量土地,慢慢从世家手中夺权,却没成想,还没开始就已经被有心人搅乱。

  “董家?”元静云心中大骇,董家在书中是在三年后才造反,彼时季元作为男主已经在朝廷站稳脚跟,因着被圣人看重,随军立下大功,将董氏击溃,这也是他在军中第一次立威,成为他后续称帝的第一块垫脚石。

  “怎么会这么早?”元静云心中喃喃自语。

  “来不及和你解释了,董家想要直取益州郡,如今滇池县首府头颅已被悬挂滇池县城头,此刻怕是朝着宜州来了。”穆燕珊焦急道。

  “胡言乱语,胡言乱语!”元安自是不信,莫说董家造反,就算是真的造反,朝廷怎么会这般一触即溃!

  元静云不知道是剧情哪里出了问题,导致董家提前造反,但是她深知穆燕珊的说法没错,荆州背靠长江,若是朝廷派兵增员,将三面受敌,而益州郡是大燕边境,若是将荆益贯通,依仗川蜀险恶的地势,朝廷只怕久攻不破,只能与董家打拉锯战。

  若是围困几年,董家在荆、益两地站稳脚跟,朝廷更是无力再夺回。因为,看过原书的元静云知道,董氏若反,其余几家自然纷纷会站出来割地为王,大燕自顾不暇,哪里还能管的了最偏远的川蜀之地。

  “姚哥儿,你可是要回京?”元静云问道,穆燕珊既然身负皇命,此等危急时刻,怕也是要将消息迅速传出去。

  “嗯,京中只怕还不清楚此地的局势,我即将快马加鞭回京请求救援,所以温姐姐,还想请牧府多加照看!”穆燕珊拱手道。

  元静云也想到了穆燕珊此刻来找他,必然是有事相求,时态紧急,她若带上温言必然影响赶路进程,“你放心!我必护温姐姐周全!”

  “嗯,你们,也多加保重,若是......交出家财也要保全性命!”穆燕珊郑重道。

  “嗯,”元静云点了点头,原书中董氏起兵之时,牧遥已经跟着季元去了京都,所以她并不知道董氏若攻下益州郡将如何处置这些百姓,但是军队缺钱是肯定的,若是被董家攻下,当是怎样一番光景,元静云也能猜测一二。

  说完,穆燕珊便同来时一般匆忙离去,“静元兄,这,这人是谁?他说的造反又是怎么一回事,九王爷,九王爷都不曾知道的消息,他.....”

  元安见人走了,一把拉住元静云的袖子,似乎是想找她求证,对方是不是个疯子。

  “元安兄,快回家同父兄传递消息,此事容不得半点马虎。”元静云说完,将元安的手松开,大步朝牧府走去。她此刻也顾不得婚前的这些规矩了,若是真起了战时,他们这婚礼怕也是办不下去了。

  “遥儿!”不顾翠蝶的阻拦,元静云快速将穆燕珊传来的消息同她说了,牧遥虽然反应也很诧异,但比起元安呆滞的神情相比,还是镇定不少,当即拉上元静云去书房找牧文光商议。

  三人合计后,决定将米面粮油等生活物资都封仓入库,再派人去县衙探听消息,穆燕珊走时应当是告知了方县身份,也通知了对方消息,牧府派去的人不仅连县衙的门都没能进去,还被严格审问了一番,这才被放了回来。

  方德元虽然行事中庸了些,但确实有些能力,得到穆燕珊的消息,立刻组织人手去城门驻防,更是下令让全程青壮年都前往城门,准备城防工事。

  听到回来的人如此禀告,牧文光三人同时沉默了,牧文光和牧遥时因为这个消息被证实而沉默。

  但元静云更多的是,对于宜州县即将失守的沉默,宜州县只是个县城,虽是边陲城墙比其他的县城稍微牢固一些,但终究是个县城,如今方德元调集人力去修补城墙,简直就是以卵击石。

  不说建成之后城墙是否能有效抵御,就说以董家进军的速度,十日之内能修出个什么东西?不仅是白费劳力,还是帮着董家将来抵御朝廷军队助攻。

  “静元,你如何看?”牧文光沉默半响,叹息道。

  “当与宜州县共进退!”元静云道。

  原书中董家是败了,可那时候是有男主在,现在谁输谁赢还真说不定,若是董家赢了,牧府不愿意归顺,是死;若是董家败了,牧府主动归顺,亦是死。

  “可若是......”牧文光欲言又止。

  “若是朝廷败了,牧府亦是满门忠烈,留下一个好名声。”牧遥适时开口道,“若是朝廷胜了,牧家自此便是忠贞之臣,成不世之功。”

  元静云讶然的看向牧遥,前两年还小小的人儿,如今眉眼里的沉静与清晰的逻辑,让元静云也不得不赞叹,她在知道结果的情况下这般说,自是寻常,但在一切未知的情况下,能够有此决断,牧遥已是锋芒初露。

  “静元,你觉得呢?”牧文光的视线看向元静云,元静云调整了一下面部表情,轻声道:“娘子说的对,自是都听娘子的。”

  牧遥听到此,双颊微微泛红,“你......”竟是你字说了半天也没说出什么话,牧文光却是哈哈大笑,朗声道:“好!说的好!我牧家便做那满门忠烈,忠贞之臣,成不世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