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耽美小说>拯救女主,女医生的科举之路【完结番外】>第8章 第八章 三人成虎

  四周参天大树环抱,林间微风轻拂,阳光透过茂密的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气温渐渐升高,初春的暖意渗透在空气中,带来一丝宜人的清凉。

  元静云疲倦地靠在石桥上,轻轻闭上眼睛,享受着树荫下的宁静。她穿着湿透的衣物,忙碌了几个时辰,身体透着疲惫,喉咙发出细微的咳嗽声,脸颊微微发烫。她不知道是被炽烈的阳光晒得发热,还是染上了风寒之气。

  她微微皱起眉头,她轻轻咳嗽了一声,用手捂住口鼻,希望能够掩盖住自己的不适,她心中默默祈祷着,希望主仆两人能够快些平安归来,她也安心回到家里修养,免得惹王二娘担心。

  半柱香的功夫后,主仆两人才缓缓地走了出来。翠蝶搀着脸色苍白的牧遥,看起来牧遥比元静云的精神更为疲乏,毕竟在水中浸泡了很久,还经历了长时间的风吹雨打,身体已经十分虚弱。

  牧遥见元静云倚在石桥上,身上仍旧穿着湿透的衣物,忙叫旁边的侍女翠蝶去搀扶她起来:“义士,你的身体没事吧?”她语气焦急,一副担忧的样子。

  元静云此时觉得脸颊微微发烫,有些许不适,但她强迫自己保持镇静,不让自己显得太过疲惫:“没什么的,我们自小便爱在这山野中乱跑,既然牧姑娘无碍,我也需快些赶回去了,以免惹娘亲担忧。“

  此刻天色渐暗,太阳已经慢慢西斜,投下斜斜的光影,如果再拖延下去,怕是王二娘会亲自出门寻找她了。

  “我先前曾许诺,若是义士替我寻到家人必将重谢,不知义士家住何处?改日我托大父将谢礼送到义士家中?”牧遥诚恳道。

  元静云眼眸微亮,她虽是为了报答牧遥昨日仗义相助,但现在家境贫寒,正急需金钱。她毫不客气地说道:“那就劳烦牧小姐了,我家便在前面不远处的元家岭,村东头的第二户便是我家。”

  \"嗯,我会记住的,那我改日再上门感谢义士救命之恩!\"主仆两人同时弯腰一拜。若非今日遇到元静云,恐怕小姐已经不在人世,翠蝶更是久久不能起身。元静云从未见过这样的场面,急忙伸手扶起二人说道:\"不必如此大礼,如果是其他人碰巧路过也会伸出援手,我只是碰巧在场罢了!\"

  \"你这个呆子,\"翠蝶眼眶含泪,庆幸小姐碰到的是个善良的少年郎。如果是心思诡谲的男子,只怕...她不敢深思,只是皱起眉头认真地说道:\"这次是我照看不力,如果小姐有什么意外,我九泉之后也无颜面对夫人。将来如果小公子遇到困难,翠蝶定会尽力相助!\"

  \"翠蝶,\"牧遥此刻身体虚弱,声音低沉:\"不要责怪自己,这事不怪你!\"

  \"小小姐,\"两人相互拥抱着哭泣,看得出主仆之间的深情厚意。元静云有些不忍看到牧遥可能面临的未来,犹豫了片刻说道:\"这次没事就好,将来牧姑娘还是要多加注意身边的人,不要被别有用心之人算计。\"

  日暮西山,落日余晖染红天边,映照出一片浪漫景色。主仆二人听了元静云的话,心里感激不已,一同拱手道谢。

  “多谢义士相救,我们这次真是欠了你一个大人情。”牧遥感慨道,虽然心有万千感慨,脸色惨白,但她仍然保持着高傲的气质,神态优雅。

  元静云点了点头,也不多言,她知道牧遥还有很多苦难要经历。她挥手告别,转身离去,身后,是一片静谧的树林和微凉的晚风。

  “这位义士虽然相貌平平,但是却是个心地善良,勇敢无畏的少年郎,留在这般乡野倒是可惜。”牧遥感叹道,不由得想起了元静云的坚定的眼神,对此人有了些兴趣。

  “哼,”翠蝶撇撇嘴,“你可不能动什么歪心思啊,小心我跟你祖父说。”

  牧遥脸色微微一红,连忙摆手:“翠姨,你说什么呢,我能有什么歪心思。”

  “那你方才为何不直接让我给对方些银两了结此事?”翠蝶笑道。

  “救命之恩,哪里是几钱碎银可偿还的,大父常说要多结善缘,若非昨日我心血来潮,今日别人不一定愿意舍命救我。”牧遥皱眉道。

  ”你啊,“翠蝶点了点牧遥的额头,小小年纪,心思却多,看着远处的背影若有所思,临危不俱坐怀不乱,倒也是个谦谦君子,确实可惜了。两人一路聊着,商量等会要如何向牧文光解释,慢慢走向远方。

  此时,天空已经完全暗了下来,月亮从云层中露出了半个脸。元静云拖着疲惫不堪的双脚往家中赶,远远地就看见王二娘正站在院门口四周张望,元静云赶紧挥手道:“娘,我回来了!”

  王二娘站在村道上,村庄的石板路被走过的人留下了清晰的脚印,尘土飞扬。王二娘身着朴素的家常服饰,脸上带着忧愁和关切的神色。而元静云的衣衫已经被污泥浸透,湿漉漉的鞋袜发出潮湿的气味,她的脸颊微微泛红,有些发烫。

  王二娘急匆匆地迈着快步,往前跑了两步走到元静云身前皱眉道:“不是让你好好在家养伤吗?你这是怎么了,怎么衣服上都是泥沙,你是不是偷偷去溪边捕鱼了?我不是说过......”

  元静云面带愧疚地说:“娘,我错了。”

  王二娘温柔地抚摸着元静云的脸颊,眉头紧皱,担忧地说:“唉,你的脸上怎么还有些发烫,莫非再次染上了风寒之气?”

  “您别担心,只是不小心湿了鞋袜罢了。”元静云此刻衣物已被风晾干,王二娘拍打着元静云脸上的尘土,责备道:“你可是故意违背娘的嘱托,擅自前往溪边捕鱼了吗?”

  元静云有些心虚地摇头道:“我只是想去井边取些清水,不料走错了路。”

  王二娘用食指点了点元静云的额头心疼道:“我就知道你不听劝,总是闲不住,我去给你熬些姜汤,你快些回屋里将鞋袜换了!莫要染了寒气。\"荭喽书元

  “好,”元静云悻悻跑回了屋里,快速换下全身湿漉漉的衣服。她暗自庆幸,好在王二娘没有伸手去摸她身上的衣物,不然定是要挨骂的。

  自从元静云从溪边归来后,老老实实地待在家中两天。主要是为了修整家中破旧的窗户和桌椅。元静云倒也没想到自己竟有些木匠的天赋,只是这隼卯(指家具连接处的结构)有些复杂,导致她在仿照之前那些拆开的桌椅部件时弄坏了不少木材,直到最后才完成了一套还算结实的桌椅。

  王二娘看着那一堆废弃的木材,心疼不已,这些木料都是完整的整木,平日里需要费上半日时间,亲自上山砍伐方能拖回一根,然而她看着元静云满身汗水,却无法责备她。

  元静云注视着地上那堆废木,看着王二娘心疼的神色,心知王二娘定然舍不得将这些优质木材当做柴火燃烧。

  她的目光扫过角落里的洗衣盆,突然想起现代的搓衣板。这东西制作起来倒是相对简单。于是,她开始将废弃的木材收集到一处。

  王二娘以为元静云想要整理杂物,也弯腰帮忙收集碎木料。

  当收集工作完成后,元静云整齐地摆放好工具。王二娘不解地问道:“你还要做什么?”

  “等会你便知道了,定是会夸我的!”元静云信誓旦旦道,如今这个时代,大多数人仍然使用棒棍,通过敲打来清洗衣物。在河边洗衣服不仅费时,还费力。

  元静云首先将碎木块拼接在一起,抠抠君欢迎加入以污二二期无儿把以每日更新然后将底部磨平,接着在另一面凿出深浅不一的长条。花费了大半个时辰,她终于成功地打磨出一块类似现代搓衣板的木板。王二娘拿着手中的木板,不知其用途,以为元静云又失败了,但见元静云的手掌已被磨得通红,她皱起眉头安慰道:“没关系,这块木头即便坏了,也可以当作柴火。”

  元静云哭笑不得的从王二娘手里接过她最得意的作品笑道:“娘,这可是我花了好大功夫才打磨出来的。”

  王二娘不解地问道:“这是何物?”

  “此物可供搓洗衣物之用。”元静云答道,接过搓衣板从王二娘手中接过搓衣板,将其放入木盆中,取出前几天弄脏的衣物,倒上水,磨上皂角,开始搓洗。随着元静云的搓动,一股清香逐渐弥漫开来,他专注地用力搓洗着衣物,额头的汗水不断滴落。

  王二娘静静地站在一旁,欣喜的目光射向元静云,观察着元静云的动作,惊叹道:“二娃,这东西实在太好用了,你是如何想到的!”

  元静云只是微笑着回答:“我见那么多木头被我浪费了,便想着能否在其他地方利用一下,没想到拼接到一起居然真的奏效!”

  王二娘欣喜地一把将元静云抱在怀中,道:“孩子,是娘委屈了你。”

  元静云听到王二娘的声音有些哽咽,连忙问道:“娘,您怎么了?”

  “没什么,没什么,只是觉得我家娃儿有出息,娘心里高兴。”王二娘笑着说道,随即抹去眼角的泪水。

  -  最近王二娘的情绪总是这般起伏,元静云也习以为常:“看到娘开心,我也开心。”

  “这儿是元二的家吗?”元静云眺望远处,见两名抱着木箱的男子朝自己的方向走来,领头之人的正是前两日她带去找牧遥的丫鬟翠蝶。

  翠蝶见到元静云,喜不自禁地领着两人快步向前:“小公子,你可真让我们好找。”

  “这是?”王二娘将元静云死死护在身后,谨慎的看着三人道:“你们是哪里来的?”

  “我们是特意来答谢小公子的,您是小公子的娘亲吧?”翠蝶见王二娘浑身警惕的模样,看着身后两个壮汉,知道对方误会了,笑着解释道。

  “答谢?”王二娘皱眉看向身后的元静云。

  元静云摸了摸鼻子,含含糊糊解释道:“这是前些日我们卖方子时,那家胭脂铺的伙计。”

  王二娘听到胭脂铺松了一口气道:“我还以为,”说着有些尴尬的看了看翠蝶身后手里提着木盒的二人笑道:“原来是胭脂铺来的贵客们,是我糊涂了,我们家离县城有些远,一路上一定很辛苦吧!你们快些坐下休息,我去给你们倒些水喝。”茶那般金贵的东西,元家二房是没有的,就连茶杯也是凑了三只不同的瓦碗。

  翠蝶并没有嫌弃元家的简陋,反倒是俯身微微弯腰接过王二娘手里的瓦碗,盈盈笑道:“谢谢大娘。”今日她身着一袭淡绿色的绸衫,云袖轻拂,举止自然流畅。

  见状,身后的两人也恭敬地弯腰去接,翠蝶只是浅浅抿了一口,便将瓦碗放下,将身后的木盒郑重地递给元静云道:“小公子,这是小姐特意为您准备的谢礼。当时您离开时未留下姓名,后来我们想到在店里留下的契书,这才寻到姓名,挨个问人找了过来。”

  远处,零星几个村民抬头望着这突如其来的外姓人,元家二房剩下孤儿寡母两人,毕竟寡妇门前是非多,王二娘除了和几户性情温和的婶婶有往来,与其他村里人鲜少打交道,这下见有人提着东西来找人,个个都伸长了脖子看热闹。

  “你说,这王寡妇该不是勾搭上了哪个大户人家改嫁了吧?”何婶子探头道。

  “你瞧那木箱子,说不定就是别人给下的聘礼。”另一个王嫂子插嘴道。

  “真是不知羞,怕不是给别人做同房?”李嫂子接着道。

  “可不是吗?王氏这副脸面怕不是找了个鳏夫。”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之间,这些风言风语很快传到了苗三娘的耳中。她边走边嚷嚷道:“我就说嘛!这王氏定是想抢走我们元家的财产,你瞧瞧这不就有人带着聘礼打算吃绝户了!”

  元家大郎皱了皱眉头,说道:“她一个人辛苦地将元二养大,如果她想要改嫁,又何必选择这个时候呢?”

  苗三娘瞪了一眼撑着拐杖的元家大郎,怒气冲冲地说道:“你惯会做好人,当时我们分出去的地可是元家的,若是王氏要改嫁,那必须得拿回来。”

  “不过是捕风捉影的事,你又何必......”元家大郎话还没说完,苗三娘已经急急忙忙地拉着次子元郎走出了门,一边走一边说道:“这些元家的财产,怎么能让外人占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