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耽美小说>宦娘【完结番外】>第50章

  虽然男子说的很让人感动, 但是实际上元池是一个字都不信。

  盐不是便宜的东西,就是现在的元池,也不舍得一下子买那么多盐。

  元池相信有的人走头无路的时候, 会将家里所有的东西拿去变卖。

  也相信有人一下子变穷了。

  但是眼前的男子看着就不像富过的样子。

  谁家有钱人家的儿子手上全是老茧,有老茧就不说了, 面色黝黑, 手上刀疤不少, 一看就是成日在外面干风吹日晒的活计的。

  元池观察仔细, 这些细节都没有放过。

  不过元池觉得他家有人快死了有可能是真的,要不然也不能冒着这么大的风险,来这卖盐。

  如今盐归官府买卖, 虽然有可能有伙计低价买入,高价卖出的情况, 但是也是少的很。

  倒是村里面有许多家想要半价买盐的, 要是不着急就慢慢的卖,早晚能够卖出去。

  就是慢了一点。

  男子一副着急样子, 不惜被打都要来这种大的盐铺卖盐,显然是真的有急事。

  男人听见元池说他可怜,连忙点头。他脸上着急的不像是作假,元池犹豫了一瞬, 然后伸手拿出腰间的荷包。

  男人以为她想要买自己的盐,眼里闪过喜悦。

  却不想元池带着他离着盐铺远了一点, 然后在他的注视下解开了腰间的荷包,将荷包往上一抛一拋的在手里摆弄。

  男人的目光随着被抛上去的荷包上下移动。

  眼里的渴求十分的明显。

  元池对着他说道:“你的盐确实是不错,一看就是正经的官盐。”

  男人点头说就是正经的官盐。元池笑了笑, 没有反驳说道:“那你能告诉我你这官盐哪里来的吗?”

  男人闻言拿着自己的盐就要走, 元池没有说话, 只是将手里的装着银子的荷包摇了摇。

  里面的银子发出晃动的声音

  男人步伐一顿。

  元池知道这人肯定是缺钱的,要不然也不能急着来这里卖官盐。

  元池开口说道:“这里面是十五两的银子,还有两张五十两的银票。”

  男人闻言,更是走不动道。

  一百多两的银子,只要是拿到了这一百多两的银子,就能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男人看着元池年纪不大的样子,咬了咬牙说道:“这些盐确实是我自家的,小公子,你发发善心买了我这些盐吧,我的盐还比盐铺便宜。”

  元池不想和这个男人多嘴了。

  这次转身的不是男人,是元池自己。

  她转身的时候不忘说一句:“哦,既然你不想说,那就别说了,反正我也不是非得要知道。你慢慢的留着你这些盐找好心人卖去吧。”

  元池只是好奇,她好奇心一向很强,要不然当初赵致远要当太监,她明明当不了太监,她还打听净身房的位置,这不就是因为她好奇心强吗?

  当初元池连给自己续命的半块饼子都能给赵致远,现在自然能因为好奇舍下一点银子。

  但是确实是和她说的一样,她也不是非要知道。

  那人这回急了,拉住元池,眼睛都有些红的说道:“我若是告诉你了,你能将这些银子都给我吗?对了,你还不能告诉别人。”

  元池看着他,皱着眉说道:“不能,但是可以不告诉别人。”

  男人一愣,就见她指了指自己的另一只手上的那个盐袋子,道:“顶多十五两,你那些盐都不值十五两。”

  男人想说,你刚才明明就是要给我一百多两银子的架势,怎么说变就变。但是想到元池很有可能十五两都不给了,他就忍住了。

  说:“你要是给我我就说。”

  元池将银子给了他,男人就说了。

  其实也不是什么不能说的事情。

  他道:“这些盐确实不是我自己家的,是我们捡的。”

  元池问他:“哪里捡的?”

  那人说“你别想去捡了,没了,我捡的时候就是这点了。”

  说完,男人似乎觉得自己这十五两银子那得太轻松。他不太好意思,挠了挠头,又说道:“大概是走马车的人家落下的,我看着那地方有着车辙子印子。”

  元池问道:“在哪里?车辙印子多深?”

  那人一五一十的说了,元池才将人放走。

  元池回郡守府邸的时候拿着小半袋子的盐。

  她其实是不愿意拿着的,觉得实在是太多了,碍事。

  她原先就是想要买一小把的盐,谁知道半路遇上半价卖盐的,还是正经的官盐,而且元池却是想知道这些盐哪里来的,所以元池就没忍住。

  买都买了,元池又不舍得扔,毕竟不是真的半价买来的,这些盐足足花了十五两呢。

  元池最后回头看了一眼盐铺子,想到刚才那个男的被打出来的样子,她又默默的将盐全部带回自己那里去了。

  她是不想被打一顿,元池想来想去去将这些盐全拿回郡守府。

  清安郡这面的事情元池什么都不知道,她也不算着急,反正到了永州的时候,总归是能看见都督的。

  元池这面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宫内陈画屏也在准备出宫的事情。

  因为皇后的说辞,说二月月份不错,干脆让几个孩子一起出宫也算有个照应。话是这么说,但是皇帝也知道皇后这是着急让五皇子入朝了。

  他虽然有些反感,但是还是同意了,毕竟孩子年纪到了,早一点晚一点,都没有什么关系。

  皇帝也就允了,几个皇子公主都是一起出宫,就连二皇子也提前的放了出来。

  是太后亲自求的情。

  太后什么心思众人都不知道,反正对外就说是心疼二皇子。

  虽然说是几个皇子公主一起出宫,但是还是不同的,陈画屏的赏赐最多。

  相比之下,其余的皇子赏的东西就不够看了。

  陈画屏还有五百府兵,这些都是皇帝单独给她的。

  赏赐这些陈画屏还推脱,但是府兵陈画屏没有推脱。即便是不合礼制,陈画屏也要了这五百的府兵。

  五皇子看着眼红,三皇子则是没有那么眼红了。

  现在二皇妹已经是自己这面的人了,三皇子巴不得自己的二皇妹受宠。

  在他看来,只要二皇妹受宠,自己未来的胜算也就大一点。

  年后二月份中旬,边疆又传来消息,几个小部落袭击边城的百姓。

  但是因为军中早有防范,所以并没有造成什么大碍。

  些是呈报给皇帝的,皇帝看了自然是高兴。

  但是给赵妃的就不一样了,赵妃是妹妹,自然是家里人,什么都能说。

  信上赵大将军说漠北的最大的部落还没有动静,但是总觉得会有变动,不过信的末尾还嘱咐了妹妹,让妹妹不要担心。还有家里二老也都是身边康健的。

  赵妃看着信的时候,一点也不担心,她对着身边的女儿说道:“你看你舅舅就是这么谨慎,不过母妃也不担心。你舅舅和你表兄都是厉害的,就算是大部落来犯,你舅舅和表兄也能将人打回去。”

  赵妃对自己的家人十分的有信心。

  陈画屏点头,她是公主,自然希望守边的将军能够将漠北的蛮族部落全部打退,希望边疆的百姓能够平安。

  赵妃说道兄长侄子,又想起什么,对着陈画屏说道:“三月廷试马上就要到了,到时候肯定有不少优秀的才子。我听说宋阁老那个在江南长大的孙子也要回京,到时候你多注意注意,若是合适,就让你父皇给你订下来。

  宋阁老的孙子想必是不错的,你若是喜欢,不能被别人抢了。”

  陈画屏知道母妃说的宋阁老是谁,宋阁老是当朝的贤臣,只不过年岁渐大,马上就要致仕了。

  书香世家,还有着阁老长辈,自然不能止步于此。

  宋阁老的老家江南,孙子在江南出生,这么多年因为一些事情长在江南,是江南出名的才子。

  宋家早早的流出孙子要回京参加春闱的风声,想必对于这个孙辈已经是有了把握的了。

  赵妃说这些,明显是早早就打听好了的。

  陈画屏没有这些心思,她淡淡的说道:“再说吧。”

  赵妃想说什么。

  陈画屏先一步说道:“母妃,别说现在不知道他是不是状元探花,眼下春闱还没有到,不用那么急。”

  赵妃闻言不出声了,也是,皇帝的女儿还愁嫁吗?现在说确实是早了,等着功名定了下来,再说也不迟。

  赵妃觉得肯定是因为女儿要出宫了,她不放心,才又开始着急女儿的亲事。

  元池在清安郡呆了五天,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又上路了。

  元池因为来了月事不太舒服,所以也没有平时干什么都那么积极的样子。

  因为知道了元池趁着生病,占了自己活的事情,崔都督身边伺候的人看着元池十分的不顺眼。

  有什么事情为难元池不说,还指挥元池跑东跑西的。

  元池恍惚间,觉得自己又回到了司礼监被杨召指使的时候。

  幸运的是以后再也见不到杨召了,不幸的是走了杨召,又来了别人。

  元池被安排给大皇子送文书的时候,崔正身边的刘典嘱咐道:“这些事都督亲口说要交到大皇子手里的东西,你要是弄丢了,脑袋就不用要了。”

  元池点头哈腰说道:“是是,奴才懂得。”实际上心里知道,这根本就不是些重要东西,要真是重要,能让自己拿吗?

  元池去给大皇子送东西。

  到了大皇子马车那里接东西的不是太监或者侍卫,是个穿着凉快的漂亮女子。大冷天的,那女子穿的身前露了一大片,看的元池都觉得冷。

  女子长相有种大家闺秀的感觉,元池就是不问也知道是谁。

  这是大皇子从郡守府里带出来的,是清安郡太守的庶女,月娘。

  是清安郡太守送给大皇子的,不是妾,更不可能是妻,只不过是一个玩物。

  太守府庶女多,庶女自然算不上什么宝贝。而且听说这个庶女母亲是花魁出身,最后也被太守送了人,所以月娘的身份格外低贱。

  大皇子有了美人这件事情,一开始还小心翼翼,防着自己身边的幕僚。

  发现幕僚并没有说什么之后,开始看着崔正,又发现崔正也没有说什么,就开始光明正大的将太守的庶女带在身边伺候。

  元池送了之后就走了,完全没有注意到这位,只以为是萍水相逢。

  在清安郡的时候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但是在永州的时候就不一样了。

  到了永州地界,

  崔都督和大皇子的人遇上了流民。

  已经过了年,但是永州的百姓依旧是过的穷苦。旱灾导致庄稼长不出来,好不容易有了赈济的粮食,又被人夺了去,已经是走投无路了。

  崔正遇见的流民瘦的一个比一个像骷髅。大皇子看见这些骷髅的时候,从一开始的人惊恐害怕对流民冲撞了,瞬间变成了满脸都是快把这些人赶走的样子。

  没有惧怕,只有厌烦,因为大皇子知道这群风一吹就倒了的骷髅,威胁不到自己什么,更不可能抢自己的马车。

  流民太瘦弱了,不是大皇子自夸,他身边的侍卫,打这样的流民,一个打十个都是不费力的。

  崔正冷眼旁观看着大皇子将人赶走了,没有派人帮忙,也没有出手阻止。

  元池做过流民,觉得这样不妥,但是无力阻止,只能干看着。

  因为身份低微,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半夜的时候,元池看见徘徊在他们周围捡些东西的人,满脸羡慕的看着他们,就偷摸的给了那些人自己不要的饼子。

  不是什么好面饼子,吃了还噎人,但是能在灾荒的时候,填饱肚子。

  元池也没有那么多。

  这些是她早上领到的,自己不爱吃,吃了买的糕点,剩下的。她没扔,就留着了,统共就四块,四块都给了一对母子。

  这些人不敢跟在大皇子车队的身后,只敢跟在崔正车队的身后,后来到了官道上,这些人也不敢再跟着了。

  这些人不再跟着了,元池也没有留下噎人的饼子。

  她全扔在路上了,若是有人路过就能看见捡起来。

  一路上就这样,一行人走到了永州安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