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都市情感>岁岁望君安>第42章 和好

  孟斯鸣只觉得心里还是有气,不愿主动搭理江北。

  江北沉默了一会儿,认为有必要和孟斯鸣重新回到好朋友的阶段,当下决定好了便说:“我知道自己前段时间的行为伤害到了你,可能是我采取的方式方法不对,我向你道歉。”

  孟斯鸣听后心中微微动容,但没表现出来:“不敢当,小少爷。”

  “你……”江北好笑道:“你别这么叫我,我不习惯。”

  “哪能啊?以前是不知者不罪,现在大家都说开了,我再托大拿乔,就是我做艺人的不对了。”孟斯鸣心中气滞郁结,说话也夹枪带棒。

  “斯鸣,对不起,我再次向你道歉,以前都是我的错,我不应该事事瞒着你,这段时间我也想了很多……”

  “是想的挺多的,”孟斯鸣断然抢话:“想了半年!半年啊!医学院天才医学生考虑一个道歉的话术竟然能花半年时间?!切~”

  孟斯鸣一想到自己这六七个月以来几乎天天在等江北的联络,就郁闷得无法言表,这种将心系在他人身上,随着他人的行为而兵荒马乱的感觉,实在令人感到窒息。

  江北惊了片刻,忽然get到此刻孟斯鸣生气的点在哪儿了,随即说:“这最能说明一个问题,我对这件事有多重视。”

  孟斯鸣白了他一眼,没好气的说道:“狡辩。”

  江北继续说:“说回刚刚的事吧,帮你、瞒你,都是因为你是我很好很好的朋友,这件事如果换成李熠辉的话,我想他也一定会这么做。”

  “扯李熠辉做什么?”孟斯鸣不满他扯进无关的人进来。

  江北耐住性子继续解释道:“我想表达的意思是,我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出于一个朋友对另一个朋友的关心,从我第一次帮你过合同到建议你选盛星,真实的原因无非是我希望我的朋友能走一条更好走的路,而我正好在这条路上能或多或少帮到你。”

  “那你总不至于抱着这个秘密死守不说吧?莫非是有什么亏心的原因?”孟斯鸣还是对江北的隐瞒心存芥蒂。

  江北说:“不说是因为我从不愿意向朋友提及我的父母及家世,这一点你是知道的,而且万一你知道了我的情况,若我想在你困难的时候帮助你,我担心你会有心理压力。”

  孟斯鸣心里微微有些松动。

  江北继续说:“让Sam瞒着你是我不对,但正是因为我有渠道了解,所以我才能恰到好处地帮到你。换一个角度说,如果是你的朋友李熠辉,或者大学同学程浩,他们尽管关心你,但却无法在你遭受到网暴的时候毫无帮助的渠道,只能干着急。比起他们,我既然有资源为何不用呢?”

  孟斯鸣一口气没提上来,心里忿忿地抗议:我在和你讨论情感问题,你倒和我分析起利弊来了?他白了一眼江北:“你说的都对,行了吧。”

  江北乘胜追击说:“别生气了,作为朋友,我这么不遗余力的帮你,你却连我什么时候读的大学,读的什么专业都不知道,合适吗?如果不是Sam刚刚说起我大四了,马上面临选导师,你是不是以为我早就毕业当小大夫了?”

  ……孟斯鸣心一沉,觉得自己好像身为朋友确实很失职,他确实潜意识里习惯了江北每次犹如神助般的出现,却从未有一次站在江北的角度替他考虑事情,“那个,一码归一码,我确实没关心过你。”

  江北一拍大腿,露出了从未有过的流氓气质:“这不就结了,我对你事无巨细,你对我毫不关心,咱俩谁更对不起谁?”

  孟斯鸣还想狡辩什么:“话不能这么说……”

  “那该怎么说?”

  这下换成孟斯鸣为难了,主要是江北考虑问题太刁钻,几句话便反客为主让自己对他心存愧疚:“你瞒我是一笔账,我对你不关心是另一笔。”

  江北坐近他,顺坡下驴:“那咱俩一笔勾销,如何?”

  如何?孟斯鸣权衡了一下,感觉自己好像也没那么生气了,但他还是有一丝疑问,便问出了口:“你对你所有的朋友都这样?”

  江北顿了顿,很快恢复如常,打定主意让二人的关系脱离这种不明不暗的胶着状态:“我不像你,性格开朗朋友遍天下,我朋友不多,你算其中一个最重要的。”他看着孟斯鸣的表情有一刻松垮,继续道:“再说,我这不还指望你帮我追女朋友呢嘛。”

  “女朋友?”孟斯鸣反问一句:“就是你之前说的那个暗恋的?还没追上?”

  江北故作可怜地点点头:“是啊,原本想让你帮我出主意,谁想到你这两年不顺利,我哪还好意思开口。”

  孟斯鸣长长叹了口气:“不早说,感情上的事情你不找我算你的损失,我在这方面可以当你的祖师爷。”

  江北一听“噗嗤”一声没忍住笑,甚至毫无形象地仰躺在了沙发上。

  孟斯鸣也忍俊不禁跟着笑了起来:“算了,咱俩之前的事情一笔勾销,但你得答应我,以后不能再瞒着我做事情了。”

  江北不上道,直摇头说:“那可不一定,谁还没点小秘密呀。”

  孟斯鸣气得摇头道:“我没想知道你的秘密,我想说的是,以后有关于我的事情,不要再瞒着我了,”随后立刻补充道:“打着为我好的旗号也不行!”

  江北知道自己做不到,可他还是点头答应了孟斯鸣。

  第二天上午,盛星和《尘埃》主创第二次聚集在了盛星会议室,陈京对Sam的提议一百个同意,确切来说,只要能让他的电影上映,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手段他都愿意尝试。

  “可是,据我所知最大的那几家电影节好像都已经截止报名了吧?”其中一名制片人提出问题。

  Sam让小河把他昨晚连夜整理出的电影节资料分别发给在座的每一个人,说:“赶不上的赶下次,这是接下来半年里开放报名的几个电影节,咱们综合考虑下看去哪家?”

  陈京看过后问:“能不能都去?”

  Sam如实说:“原则上是可以的,但就看时间和资金是否排的开。毕竟,出国参展还是需要一定经费的。”

  另一位制片人接话道:“经费有,但是不多。我们原本准备了国内5个宣发站的前,现在也只花了北京站,剩下的应该能支撑国外一到两个站。”

  陈京说:“那选2个最适合咱们的。”

  《尘埃》主创纷纷同意这个提议,接下来便又是漫长的讨论时间,散会时已接近中午12点,初步定下了Sam名单中的其中三个大小不一的电影节,并着手送审。

  卡着最近即将举办的H电影节的最后报名的尾巴,《尘埃》顺利通过了影片初审和入围,并且因题材新颖被邀请特别展出。带着茫然和未知,9月中旬,陈京带着《尘埃》一行主创踏上了H国的土地。

  令人感到兴奋的是,H国之行收获多多,因本身片子质量过硬、逻辑缜密、情节迭起,所以收获了一票好评,并一举拿下了外国电影最佳摄影奖、最佳编剧奖及最佳男主角奖!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中国的部分媒体国际站记者也在看过正片后,报道了一篇对电影的客观影评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渐渐地,开始为《尘埃》站位的媒体越来越多,一时之间竟然成为了外国入围影片中的黑马电影,评价一路水涨船高。

  比起暑假期间电影宣发时墙倒众人推的惨状,从H国回来后,《尘埃》成了各大影院争相排片的香饽饽,一张张排片合同如同雪花一般飞到《尘埃》制片人的手中,颇有几分扬眉吐气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