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都市情感>属七和弦>第47章

  “拿好哈,一共八张。”

  “谢谢阿姨。”

  杨舷下课后去打印室取完谱子往教室赶,尹东涵还在那等他。

  “这么多啊…嗯,这是什么?”

  杨舷随手数着页数,翻到最后一张是一个表格,表头赫然写着《连阳市第一中学 高一上学期 期中学业水平检测成绩汇入》下方小字“八班 尹东涵201106806”。

  为什么东涵连阳一中的成绩单会混在这里?

  杨舷好事儿地从头到尾看了看:语文116、数学52、英语144、物理38、化学45、生物56、历史48、政治89、地理84——还是高一没完全分科之前的九科大轰炸。

  好家伙,偏科战士。

  杨舷看乐了,掏出手机计算器轮番算了一下语文英语成绩各是数学的多少倍,以及数理化这四个磕碜的分数加起来够不够语文英语两科。而后对尹东涵进行了一番“惨无人道”的嘲笑,直到预铃响了才想起来那个“偏科战士”还在教室外面等着呢。

  “你拿个谱子,这么长时间啊?”

  杨舷只顾闷头往教学楼里跑,没注意到尹东涵已经出来了,抱臂从门侧的柱子后面冒了出来。

  “嗯,顺道看了点有意思的东西。”杨舷现在没法做到看见尹东涵不笑出来。

  他期待尹东涵知道自己知道了他在连阳一中的成绩后那张眉清目秀的脸上会出现什么表情……

  “东涵,你物理就38啊?”

  “?”

  杨舷见尹东涵那张清秀的脸上已然浮现了点变化,索性掏出那张乱入的成绩单,照着详细地分析一通:

  “你看你数学52、物理38、化学45,这三科加起来都赶不上你英语一科144。”

  尹东涵夺过杨舷手中的成绩单,看了一眼后,连忙对折三次揣进兜里,轻咳了声,以缓解尴尬,实际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你怎么会有这种东西?”

  “它就在你昨天发给我的PDF的最后一页。”

  杨舷也不确定尹东涵现在是个什么状态,说话都放小心了点:“你还,好吗?”

  “没事,你看了就看了吧,”尹东涵一笑付之,领杨舷往琴房那边走,自嘲一般道:“勇敢地从废墟中走出来的都是胜者,反正我现在也不用学这些了。”

  杨舷松了口气,还好他开得起玩笑,不然真给他惹不开心了,也不知道怎么哄。

  他整理了整理曲谱,快步凑上去,扬着长腔:

  “看来上帝都是公平的。我算知道你弹琴弹得这么好长得又这么帅是什么东西换的了,理科成绩。”

  “你夸我呢?”尹东涵向杨舷皮笑肉不笑地扯了个嘴角:“谢谢。”

  杨舷狡黠地笑:“等我哪天再偷溜进你宿舍里翻你电脑,说不定还有别的考试成绩单。像连阳一中这种市重点学校,什么月考、周测肯定少不了,我看看你是日常偏科,还是就这一次。”

  尹东涵到琴房门卫那填了个登记表样的东西,扭头拉着杨舷上楼:

  “你再这样我改密码了。”

  “你改成什么?”

  “还没想好。”

  “你要不改成我生日?”杨舷还在故意逗他,在楼梯拐角向上斜望着走在自己前面的尹东涵。

  “你生日什么时候?”

  “嗯,十一月二十三。”杨舷一怔,止住脚步难以置信地望着尹东涵:“你真要改啊?”

  尹东涵脚步放慢了点,眼神忽闪,手指以一种他自以为不明显,但旁人都看得出来的幅度点动,半晌才说话,一脸严肃认真状看着身后的杨舷:

  “原来你就比我小一个月。”

  他东涵师哥这“暧昧气氛收割机”一样的话属实是给杨舷噎得不轻,让他有如一口吞了个发面馒头,噎到说不出话的感受。

  杨舷被尹东涵也整的不自信了,也掰指头数了数,确定自己无误后,笃然地注视着尹东涵:

  “有没有一种可能,我比你小一年零一个月?”

  “啊,是吗?”尹东涵难得表露出来的慌乱神色让杨舷一览无余。

  “我比你小一届,咱俩差着一年呢。”

  也不知道是不是呆在一起时间长了,由此产生同届的错觉。反正杨舷还是很费解,为什么尹东涵这都能算错?

  他叹了口气,揶揄面前这个偏科严重到影响正常生活的小少爷:

  “终于知道你为啥四个理科成绩放到一起,看不出来哪个是150分制的了。”

  “行,行了,知道了,快走吧快走吧……”

  少有的羞涩在尹东涵脸上漾开,他快步向楼上冲。杨舷也双跨台阶步步紧跟。

  ……

  “到了,就是这。”

  琴楼五层就一间房间,很少有人来。

  仿古罗马万神殿的穹顶设计,还原了拱券建筑的典型特征。半圆形上拱的层顶内部做了深深的凹形方格,在视觉上拉高了天棚,形成恒定深邃的效果。穹顶中央的圆洞也做了还原,只是今天天阴,采光作用并没有发挥到极致。

  杨舷轻手关上了门,细细观察着墙壁上的浮雕。

  过了一个学期了,第一次知道学校里还有这种地方。

  见房间里有些暗,尹东涵按下灯的开关。

  灯管嵌在墙体相接的缝隙和凹形方格的内陷处,点亮时并不会破坏房间整体的艺术风格,还会平添不少光影加注后的立体效果。

  “如果今天是晴天的话,下午的阳光从那个圆洞照下来,会特别美。”

  “那下雨了怎么办?”

  伴着尹东涵那边的话音,杨舷抬头,想说的话困在嘴边,到头来却问了个很傻的问题。

  “有玻璃罩,”尹东涵按下灯旁边的开关,又按了下,刚伸出的一块玻璃片变成了茶色:“还可以遮光。”

  在杨舷惊叹之时,尹东涵掀开蒙在三角钢琴上的防尘罩,准备好后试了个音准,并没有跑音。

  他自语道:“我之前给学校礼堂捐了架施坦威,这是替换下来的原先的那架,音色还不错。”

  “这么好的琴房,怎么都没见有人来过?”见尹东涵已经做到钢琴前,杨舷拉开琴盒取琴,边校音边问道。

  “之前这是合唱团的排练厅,现在声乐生都迁到新校区,就不常用了。”尹东涵耐心地等着杨舷校好音再热手,怕现在弹音阶会干扰到他。

  杨舷校好了音,调节着谱架的高度。他透过黑色铁栏的间隙,看向钢琴前的那个人。

  尹东涵踩着弱音踏板,弹音阶热手。手指一如既往的稳健灵活,小臂一侧的肌腱又贲张起来。

  杨舷掩护在谱架后,像是在窥伺着他心里如神明般肃穆的爱慕之人。心里的波澜汹涌都化成了浪漫又克制的赋格——他只想和那世上最明亮的眼睛单独相处一会。

  如果今天是晴天,那么阳光应该会从那圆洞泻下来,一部分照在钢琴上,再顺势而下地泻到黑白琴键上,爬上尹东涵骨节分明的手,为他的尾戒点上点光亮;另一部分则会洒向他的脸,把他的发丝都镀上金色的光……

  “你准备好了吗?”尹东涵向杨舷偏了偏头。

  “嗯,好了。”杨舷仓皇地应了一声,回神之后,他竟有那么一丝不敢直视尹东涵的眼眸。

  就像刚从镜花水月中抽身,人还是湿漉漉的。

  办公室里——

  “于主任,你看这事这么办真不合适,虽然这就是义演,我们给人家合唱团伴奏,但你这把我俩首席挖走……也没这么办事的!”

  听着林风致那边直跳脚的抱怨,于主任战略性地摇茶杯盖,盖子打着杯沿叮当作响:

  “你说的这事儿吧,人俩孩子你情我愿的,怎么能叫挖走呢?再说,人家是给学校争荣誉,我们必须要支持啊!虽然义演也是在给学校争光,但毕竟那个安排先了一步,我们当然要保证两个孩子可以全身心投入准备。林老师,你看我再给你挑俩孩子,暂时当一下首席好不好?你们那个二提首席唐融,我看就挺不错的。”

  “于主任这……”

  林风致一脸的作难神情:“那我的尹东涵谁能替啊?我就实话讲了哈,就目前来看,咱学校真还就挑不出来一个能赶上他的。”

  于主任抿了口茶水,吸溜吸溜地吹着热气:“这确实,但据我所知,这孩子还在准备肖赛,咱还是别给人家添负担了吧。”

  “可是……”

  没等林风致讲完,于主任就放下茶杯,压了压手掌,示意他先别吭声,随后从桌侧抽出来一张大名单,指着一个靠上的名字对林风致道:

  “林老师,你看这个孩子也不错,次次专业成绩都是第二,应该也差不了多少,让他暂时接一下钢琴部分,你看行不?”

  “于主任,这不是一回事儿……”

  “于姐,晚上好呀!”“菜花徐”拎着个锃亮锃亮的金色奖杯,兴高采烈地推门而入,高跟鞋在木地板上敲着清脆的咯噔咯噔声:“呀,这不老林嘛?干嘛来的呀?吃饭了吗?”

  徐老师讲话时带着和蔼可亲的上海口音。

  多半是那个大奖杯使然,她比往常雀跃得多。

  她嚼了个口香糖,还递给林风致,但后者显然没这个心情和她一起嘎叽嘎叽嚼口香糖。

  “哟,这咋了拉个脸?”徐老师绕过他,把奖杯捧给于主任,小有炫耀的神色:“呐,看这个于姐,金奖!”

  “厉害啊,天津那场?”

  “那可不啊!”徐老师给奖杯捧回自己的工位,拾掇拾掇腾出一片空地暂时放着,看来看去稀罕得不得了:“就说杨舷这个孩子,平常不咋说话,却是个闷声干大事的人。”

  “人家孩子的奖杯让你给捧回家了。”于主任嬉笑着和她打趣。

  “我明天就还给人家了,先欣赏欣赏的不行呀?”

  林风致见婻楓谈话主题逐渐不在自己这了,看了看徐老师桌上杨舷的奖杯,又缠着于主任借题发挥起来:“于主任,你看我这么优秀的首席,可不能被挖走!”

  “林老师啊,你看你又来,我不都说了吗……”

  “啊?什么,谁要挖走杨舷?”徐老师坐着带轱辘的电脑滑椅,蹬了一脚滑到于主任桌旁,看着脸拉老长的林风致,又看了眼正在吹水的于主任:“咋回事啊?”

  “咱学校西洋乐团不是打算和分校合唱团排个义演嘛,现在尹东涵和杨舷紧着准备六月份在连阳音乐学院那场国际演出呢,时间冲突了,我寻思再给挑俩孩子暂时替一下东涵和杨舷的位置,林老师也不同意,和我呛呛好半个点了。”

  于主任拎出茶包滤了滤,和于老师进行一个娓娓道来。

  “哎呀,这好说的!”

  徐老师站起来:“老林啊,我就问一个事啊,那合唱团演出,你们去给伴奏,是看你们还是看合唱团?肯定是人家是主角的嘛!配角的场还动用你这两个优秀的首席,你不有点亏吗?”

  “但是那是《布兰诗歌》,乐团也很重要的。”

  徐老师一顿输出根本顾不上林风致说了什么:

  “那老林,我再问你个事啊,孩子们以后艺考是要个人表演还是乐团一起表演,肯定是个人的嘛!六月份那个国际演出相对来说肯定还是对孩子更有益的,还能锻炼锻炼他们独当一面的能力,我们应该一切为孩子着想的嘛。”

  林风致被徐老师一套唠家常一样的话术绕得有点动摇。

  徐老师本着“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想法,乘胜追击地最后补上一句:

  “而且你的尹东涵和杨舷一起准备正好也能相互促进嘛,除非你不信任他们。”

  “我当然信任他们,他俩在一起我最放心了!”

  “这不对了吗!”徐老师一拍手:“去通知那俩孩子吧,也好让两个孩子多点时间准备。”

  林风致和两人客套了几句,心满意足地走了。

  见着林风致哭脸进笑脸出,于主任摇了摇茶杯,赏识地斜睇了眼徐老师:“有两下子。”

  “嗨,没有我唠不赢的嗑。”徐老师坐回她的位置:“不过话说回来,这俩孩子真挺不错的,关系还挺好,还都是那种闷声干大事的人。”

  于主任笑了笑:“优秀的孩子都是会相互吸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