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长安去镇上是要给陈婶陈叔寄信的, 免去两人过多的担心,顺带采买一些生活用品。

  物是人非,镇上的布局一年一年重建改变, 孟长安印象中的店铺或改为其他商铺或消失不见。

  正午的日头正盛,他顺着街角走去, 人流往哪去他便往哪去,最后不知不觉来到一处公告栏。

  十来个人围着公告栏看, 孟长安长的高加之戴了眼镜, 栏上内容一览无余。

  上面贴的小报很杂, 有猫狗丢失有寻物启事, 也有寡妇招婚, 最醒目的是新建胜利工厂招人。

  当今不比以往,国营工厂走向衰弱,再也不是大家眼中的香馍馍, 拖欠工资、克扣福利比比皆是,一般有选择的人都不会去国营工厂。

  这胜利工厂不一样,属于私人办厂,南下引资, 有政府帮扶。

  孟长安正想着,边上起了轰动。

  原来是由三个穿着统一工作服的人带着桌子凳子过来,甫一坐下,他们的前面就围满了人。

  拥挤中,孟长安避到角落去,看见他们三人胸前大写的胜利标志,看情况, 这胜利工厂还挺受欢迎的。

  人一多,小小的地方更热, 空气都凝滞沉闷起来。

  孟长安继续往前面走,将胜利工厂的名字与联系电话记在心中,他最近需要取点类似的题材做为小说素材,如果能采访到胜利工厂的老板是最好不过。

  只不过去镇上一趟,待坐到车回来时已是下午两点。

  孟长安下了车,脸色苍白得跟纸一样,默默打定主意以后要少去镇上。

  下午两点,正是天气最热的时候。乡亲们还都在家中休息,村子里格外安静。

  孟长安从青石小路走过,蜷缩在阴凉处的黄毛狗抬头盯他,待他走出一截又缓缓耷下脑袋继续睡。

  村里的狗对外人都是格外的凶,孟长安是意外,可能是他每隔个几年都会回来的缘故。

  铁门没有上锁,虚虚合着。

  孟长安提东西进去时与大厅亲热的两人撞个正着,孟长安不会尴尬,尴尬的只有宋吉林。

  “这就是长安吧,我是你姐姐的朋友,叫宋吉林,村里宋老师的儿子。”宋吉林率先一步自我介绍,试图掩去尴尬。

  孟茹没有说话,神情中有着莫名的挑衅。

  顺着孟长安瞥去的视线,宋吉林慌慌张张看去,动作迅速地上前挡在孟长安身前为孟茹整理衣服,口中一直说着对不起对不起。

  年轻人情感上来产生的冲动孟长安可以理解,因而他表现的格外平静,“你们聊,我不打扰你们。”

  说完他提着东西转身离开前厅。

  宋吉林目送孟长安离开,来回走了几步,双手握紧又放松,惴惴不安对孟茹说:“小茹,你弟弟是不是不喜欢我啊?”

  孟茹将衣摆抚平,兴致缺缺,“他喜不喜欢你关我什么事。”

  “这,当然有事呀,如果他对我有意见,那我们今后不好相处的……”宋吉林思绪扩散的快,想到了未来。

  孟茹在他背过身去的时候冷冷地笑了下,牵动嘲讽的嘴角,而后恢复平日温情模样,“你别忘了答应我的事,我不想一辈子在地里刨食。”

  孟茹正年轻,身段模样在村里都是出色的,上过高中,有文化,对于这样的姑娘喜欢上自己宋吉林心中是一万个激动的,孟茹说什么,他自然是应着。

  有一定年代感的风扇嗒嗒转动,吹来的风都是热的。

  窗外阳光明媚灿烂,树上的蝉鸣声正响,孟长安伏案于桌前,左手握着笔,他写字的姿势不是很好,有着常年伏案工作者的坏毛病。

  他身体离桌近,白色的衬衣贴在身上,简单勾勒出清瘦修长的脊背,脖颈露出小小一截,白皙细腻。

  灵感总是突然来的,孟长安落笔的速度越来越快,字迹逐渐潦草,龙飞凤舞。

  写完整整两页后,看着满当当的字迹,孟长安的心忽然变得空荡起来,好看的眉心皱起,对于笔下的内容不甚满意。

  新闻部的工作经历让孟长安飞速成长,天马行空的文风变得踏实着地起来。年轻的孟长安在想,空洞富有幻想的小说固然大受欢迎——能受到严肃古板的领导夸奖是最好的证明,但他不想一直写着同样的内容,他想写一些关于时代,关于大家的生活。

  思绪混乱的一团糟,孟长安抽出架子上的教材翻看起来,他是准备参加明年的高考的,高中的内容自然是需要时时复习。

  院子里的铁门发出吱呀声,孟长安抬头看去,孟茹与宋吉林出门了。

  对于孟茹的个人选择孟长安是不会干涉的,他会尊重孟茹的选择。但如果孟茹走上梦中的道路,孟长安一定会制止,这是他回孟家村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