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上场下,所有人都被空中高速飞行的球吸引了目光。双方球员飞快的在脑海中预判落点, 然后朝着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向飞奔而去。

  出球之后的菲恩就站在原地, 他的眼睛在自己送出的皮球,和球门之间来回移动。没有人注意到他这个举动, 更不会有人猜到他的意图。

  时间似乎过了很长, 但实际却很短, 一秒钟被无限拉长,整颗心都悬在了半空。

  “别让他们看出你的意图。”

  “别让他们看出你的意图。”

  魔笛的话仿佛就响在耳边, 像是一种鼓励,又像是一句咒语。

  下一秒,菲恩的瞳孔微微收缩, 他的眼睛里倒映出球门前的情景。

  球进了, 以一个让人难以想象的方式越过门线。

  然而这一切都在菲恩的预料之中,所有人都曲解了他的意图, 包括他的队友。从一开始他就没有想过传中, 他的目标一直都是射门。

  禁区内拥挤了大约十二三名双方球员, 大家都站在自认为正确的预判位置上,仰着头去看球的飞行轨迹。谁也没有想到,球竟然越过他们的头顶,丝毫没有下落的趋势, 直奔球门死角而去。

  皮球甚至在球门衡量和立柱的夹角上磕了一下, 却只是稍微降低了速度, 并没有阻止它飞进球门的趋势。

  看台上的德国球迷在皮球飞进球门的一瞬间齐刷刷的站了起来, 他们用手捂着嘴瞪大了眼睛。幸福来得如此突然, 他们甚至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

  又是菲恩!莱茵哈特,他在德国队最需要有人站出来的时候再次扮演了关键先生。

  可是这位刚刚建功的德国英雄,脸上却并没有多少喜悦之色。他很沉默,沉默到即使进球之后脸上也没有过多的喜悦之情,更没有什么特别夸张的庆祝动作,他只是向拉姆点了点头,然后给了扑上来的厄齐尔一个拥抱,仅此而已。

  队友们显得比他还激动,尤其替补席上,本来正在和助理教练交流着什么的勒夫,在看见进球的那一刻甚至冲到了场边。

  洛里的反应不可谓不快,可最为致命的一点是,他被门前混乱的场面干扰了视线。丢球之后,作为队长,他也只是叉着腰无奈的站了几秒,随即便提起精神,用带着手套的双手用力击掌,以此鼓励自己的队友。

  格里兹曼眼神复杂的看向菲恩,果然,和他预料之中的一样。他并不认为德国队比法国队强多少,两队的实力只在伯仲之间,而他的前俱乐部队友才是比赛的最大变数。

  2比2的比分让双方又回到了同一起跑线,晋级四强的机会是均等的。在所剩不多的比赛时间里,双方两队都必须拼尽全力,你死我活,寸步不让。

  法国队丢球之后,德尚并没有外露出任何不满的情绪,反而是为菲恩的进球鼓起掌来。场上比赛重新开始之后,他叫过自己的助手,临时做出调动,改变承伤的情况。

  这个时候,法国队不可能再一味的防守。他们必须攻出来,除非拖到点球大战,否则,想要拿下比赛,想要在世界杯的赛场上走的更远,就得进球,在德国人之前取得进球。

  可是,现实往往事与愿违。这个关键时期的关键进球虽然从比分上让双方又回到了起点可是在心理上,于德国队是鼓励,对法国人却是不大不小的打击。

  眼看胜利在望,谁能想到,勒夫真敢冒着菲恩受伤,和皇家马德里撕逼的风险将人换上来。而患上这个人的确又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他就像这辆轰鸣着前行的德国战车上的发动机,进可攻、退可守,牢牢地站在后腰的位置上,无论是技术还是精神,都支撑着这一支德国队。

  随着比赛的进行,双方球员拼抢得太狠,体能严重下降。尤为明显的就是格里兹曼和厄齐尔,这种在身体素质上本来就不算过硬的球员。

  菲恩下半场才被换上场,踢了二十分钟比赛,还没什么感觉,全场就属他最活跃。从己方禁区到对方禁区,任何一个重要时刻总能看见他的身影。

  小格子和本泽马拿球的时候,一见他冲过来,还没正面对上,心里就有些发憷。他这个身高体格,气势上就占尽了优势,那股视死如归的狠劲儿,真不是每一个都敢和他正面刚。

  马图伊迪敢,他是个典型的敢拼敢抢,身体素质和精神属性俱佳的黑人球员。

  两个人正面交锋的机会不多,但每一次遭遇上都必须得人仰马翻。菲恩踢球以来就没有在身体上怕过谁,管你是黑又硬还是精神爆种,他只有一个目的——拿到球权。

  比赛愈是接近中场,氛围就愈是紧张。双方球员的体能已经接近极限,注意力不够集中,状况百出,踢得一点章法也没有。

  德尚和勒夫手里都各自握着一个换人名额不敢拿出来,以免比赛拖进加时赛出现什么不可预知的情况。

  场上已经没法看了,两支欧洲顶级球队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什么组织可言。在比赛进入80分钟之后,彼此心照不宣的将目标从进攻争取进球,变成了稳住防守,寻求机会。时间一分一秒临近,没人敢在这个时候冒险。

  法国队的防守仍然密不透风,厄齐尔已经累得倒在地上抽过一次筋,菲恩过去抬高他的腿帮他缓解疼痛。即使这样,勒夫也不敢用最后一个换人名额拿下厄齐尔。

  小媳妇满脸通红,额头两边滴滴哒哒的往下躺着汗水,大口喘着粗气,体能已经到了极限,无法控制自己的动作,就大大降低了传球精准度。

  好在,体力这个东西都是相互的,甚至一向意志顽强的德国人在这方面还略站优势一些。

  总有人说,在勒夫治理下的这一支德国队早已经抛弃了铁血意志的传统,反而学起了西班牙打什么传控。从巴拉克退出国家队那天起,德意志战车自己拆了炮管,卸下重甲,企图将庞大的身躯改造成为灵巧的跑车。

  菲恩一直都清楚,他要成为这支德国队的灵魂,他要用自己的表现告诉那些曾经质疑他、质疑勒夫、质疑这支球队的人,德国人永远不会丢掉顽强的意志和卓越的执行力。

  无论何种境遇下,只要站在场上,就必须战斗到最后一刻,终场哨声没有想起之前,就得拿命去争取一切取胜的希望。

  当德国队场上大部分队友都抱着和对手同样的心思——将比赛拖进加时赛,拿球之后开始不停地传倒稳住节奏的时候,菲恩却一反常态,鼓励队友压出来,给法国人制造压力。

  拉姆抬头看了一眼计时牌,距离常规时间比赛结束只剩下6分钟,加上伤停补时满打满算不会超过10分钟。这个时候,压上进攻,一旦被对手抓住机会,结果将是致命的。别说菲恩这个首次跟随国家队参加大赛的年轻小将,就是他这个队长,甚至勒夫这个主教练,也承担不起如此巨大的后果。

  菲恩却仍是固执己见:“就是这6分钟,这是我们的机会。”

  “你确定﹖”

  “确定。”

  胡梅尔斯和诺伊尔都反对这样做,在这个至关重要的时刻,愈是经验丰富的老将愈是不敢冒这个险。

  另一侧,勒夫也发出了明确的手势指示,要他们往前压上。

  于是,就在所有人都准备好度过毫无意义的几分钟,然后稍作休息进入更加紧张刺激的加时赛时,从第85分钟开始,德国人拿球之后竟然在场上一路狂奔,打出了一波快速进攻。

  但法国队非常谨慎,他们的防守位置站得很好,一点缝隙也不肯留给对手。无计可施的情况下,穆勒只好将球回传。

  菲恩牢牢地站住了中圈稍微靠前的位置,他是后卫身前的一道屏障,他不往后退,中前场球员也不好回撤得太厉害。

  而大多数球员通过中场参与进攻,伴随而来的就是被打反击的风险。菲恩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这上面。他不可能让法国队在禁区外围抢到第一落点的机会,无论是博格巴还是马图伊迪,他会不惜一切代价在于对方的对抗中抢下球权,哪怕是犯规也在所不惜。

  机会往往稍纵即逝,能否抓住取决于刹那之间对场上局势的把控。菲恩一直没有到禁区里面,这恰恰给了他很好的观察机会。

  法国队的密集防守的确坚不可摧,但再牢固的防线也不可能长时间都保持密不透风的状态,尤其这个时候,稍微一个走神就是可乘之机。

  时间来到第88分钟,这个在千分之一秒间出现的机会,还是被菲恩捕捉到。

  球,在克罗斯脚下,他从右路内切,速度不快,且并不具备太大的威胁。法国人放松了对他的警惕,却一直牢牢地盯着门前活动的克洛泽。

  而这个时候,在后点频繁跑动的穆勒却无意间为自己争取出一点空当。这一点点空当别说是防守,就连他自己也没能察觉。

  作者有话说:

  我卑微的求个作收,打滚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