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耽美小说>千秋梦【完结番外】>第51章 五十一、辞别

  十二月的寒风穿街而过, 即便第二日依旧是晴天,却还是让人觉得寒意刺骨。

  一辆寻常马车通过了城门京畿卫的查验,悠悠驶入了京畿城。马车之上坐着两位妇人, 一位是王妃金盈盈,一位是她的贴身婢女李琴。

  重回故地, 金盈盈百感交集。

  那些巷陌是她与她曾经走过的地方,也是她一世难忘的温情。或许吆喝的小贩们都换了人, 京畿城的回忆却不会褪色。

  李琴想要掀起车帘, 看看外面, 却被金盈盈拦住了。

  “不宜招摇。”

  “嗯。”

  李琴知道金盈盈在担心什么,这里毕竟是大长公主的地盘, 如若就这样撞上了,绝非什么好事。

  马车最后在昭宁郡主府门外停了下来, 李琴先行下了车。值卫的府卫认得她, 恭敬地一拜:“李姑姑你怎么来了?”

  李琴给他递了一个眼色, 扬声道:“我奉王妃之命,送了一位名医来给郡主调养身子。”

  府卫下意识望向马车, 此时王妃掀起半面帘子,他看清楚了来人, 当即恭声道:“王……不……请!请!”

  李琴拿了帷帽来, 给金盈盈戴上后, 扶着她进了昭宁郡主府。

  金盈盈一路走, 一路细细打量这座宅子。想来这位燕王也是个有眼力的, 挑的宅子不但当阳,景致也布置得不错。弦清在这里过冬, 也能少受点罪。

  府卫将王妃领入厅中, 忙让丫鬟去通传郡主。

  “她身子不好, 让她多睡一会儿。”金盈盈在厅中坐定,取下了帷帽,“不要吵扰她。”

  说话间,黛黛端着两盏热茶走了进来,一杯放在了金盈盈边上,那是上等的雀舌,一杯放在了李琴边上,那也是不错的清茶。

  “王妃,请。”

  金盈盈看她身穿主簿的官服,却是个姑娘,想必就是弦清信上提过的京畿花魁,黛黛。算起来,她是见过她幼时模样的。她没有主动提及黛黛的过往,只是端起茶盏,拿茶盖轻轻拨动着浮沫,赞许道:“裴主簿这茶泡得好啊。”

  黛黛轻笑:“多谢王妃夸奖。”

  “阿娘!”黛黛话音刚落,便听见崔泠的声音自厅外响起。她几乎是雀跃着跑入厅中,激动问道:“你怎么来了?”

  “怕你天寒难捱,便来看看你。”金盈盈刚放下茶盏,便被崔泠张臂抱住,她不禁爱怜地摸了摸女儿的脸颊,“数月不见,竟是圆润了不少。”听似打趣,实则暗喜。

  崔泠笑道:“儿有保重身子。”

  “宫中的补品大补,每日该食,却也不能贪多。”金盈盈顺势轻抚崔泠的背心,注意到她还穿着大氅,“你这是准备出去呢,还是刚回来不久?”

  “我……”崔泠犹豫片刻,还是向母亲招了,“刚从燕王府回来。”

  “你在燕王府过的夜?”金盈盈紧声追问。

  这话出来,黛黛意味深长地笑笑,退至前厅门口候着。银翠余光瞧见黛黛识趣地退到了门口,便也学着退到门口。

  大长公主算起来也是崔泠的姑姑,她在姑姑家里过夜也算不得什么。黛黛与银翠多少知道点内情,便有了旁的想法。金盈盈是心藏旧事,也有了旁的想法。那句脱口而出的话,让众人都静默了下来。

  金盈盈自忖是自己过了,赔笑道:“我的意思是,昨晚不是陛下寿诞么?你怎的跑去你姑姑那里了?”她刻意强调了“你姑姑”三个字。

  崔泠暗舒一口气,她还以为母亲已经勘破了什么,一时不知该如何解释,没想到母亲先她一步圆了场,她便顺着母亲的话下了台阶。

  “趁着昨晚萧姐姐没有入宫,我去找她谈了正事。”说着,崔泠便将收在怀中的契书拿了出来,双手递向母亲,“这个。”

  金盈盈翻看了一遍后,沉声道:“大战在即,粮草确实是重中之重。”她也不会袖手旁观,早已打定主意,这回一定要在暗处好好帮衬崔昭昭。想到这里,她收起了契书,笑道:“此事就交给我来跟进吧。”

  崔泠听出了母亲话中的意思:“阿娘要留在京畿?”如此一来,岂不是给了天子两个人质?

  “不,我要去韩州。”金盈盈如实道。

  崔泠紧张了起来:“韩州兵祸不断……”

  “正因如此,才更适合做买卖。正所谓富贵险中求,这样的机会,我不会错过。”金盈盈已经打定了主意。

  崔泠安静地看着母亲,过去她只觉得母亲是个很温柔的人,可自从拿到了母亲送她的五州图后,她方才恍然,母亲的温柔后面藏着一个昔年恣意聪慧的金氏九姑娘。今日她终于看见了这样的母亲,眼底不由自主地有了光。

  “怎的?舍不得阿娘?”金盈盈含笑反问。

  崔泠确实舍不得母亲,可也知道有些路是她陪不了母亲走的。她双手交叠合握母亲的手,认真叮嘱道:“要平平安安。”

  “嗯,弦清也要平平安安。”金盈盈紧了紧崔泠的手,看向外间的天色,“我还有事找三哥商量,就不陪你用膳了。”

  崔泠蹙眉:“哦。”

  “弦清乖,等阿娘回来,便在京畿多陪你几日,好不好?”

  “好。”

  “阿琴,我们走吧。”

  “诺。”

  金盈盈招呼着李琴,重新将帷帽戴上,便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崔泠追在后面送了十余步,心间忽然泛起了一阵忐忑来。她深望着母亲的背影,直至母亲绕过影壁,终是踏出了昭宁郡主府的大门。

  阿娘……

  忐忑久久不散,崔泠呆呆地站在庭中许久,直到黛黛与银翠上前提醒她外间凉,她才恍过神来。

  母亲这些年耗费银两办了不少事,那些事也从未告诉过她。这些本来已是寻常,可崔泠就是觉得有些不对劲,至于是何处不对劲,她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郡主,是有哪里不对么?”黛黛觉察了崔泠的反常。

  银翠也凑声道:“是啊,哪里不对?”

  崔泠长舒了一口气,慨声道:“也许是我多虑了……也许……是我舍不得阿娘的缘故。”

  与此同时,金盈盈与李琴回到了马车上。

  李琴素知王妃的秉性,低声道:“不如……晚些回来陪郡主吃个饭?”

  “探子说,燕王府与昭宁郡主府关系颇好。”金盈盈不是不想,而是不能,“久留并非好事。”万一不慎撞上了她,那可是大祸。

  “可是……”

  “弦清确实气色好了不少。”

  金盈盈欣慰地笑笑,若她此行可以消解崔昭昭的心结,促成两府真正意义上的结盟,那才是真正的大好事。

  至于她要付出什么代价,金盈盈不愿深想,也不敢深想。

  “走吧。”

  “诺。”

  车夫调转马车,赶车朝着四方商行去了。

  “驾!”

  一声飒气的催马声在马车外闪过,金盈盈倏然揪紧了衣角。她以为自己准备好了,可临到听见她的声音,她还是不由自主地颤起了身子。

  她是负了她,却没有负她们两个人的道。

  即便如此,愧疚还是跟了她一辈子。总会在不经意间,猝不及防地一把捏紧她的心房,几欲碎裂。

  “九姑娘。”李琴提醒她,“人已经驰远了。”

  “我知道。”她哑涩回答,终是敢掀起车帘,远望一眼那个久违多年的银甲红袍——崔昭昭飒爽不减当年,带着一队女骑兵穿街而过,所及之处,英姿飒飒,让人不可逼视。

  昭昭。

  她将这个名字印在心头多年,今次再次翻上来,只有她知道那是一片血肉模糊。

  李琴劝慰道:“九姑娘,莫要再看了,只会徒增心伤。”

  金盈盈松了手,任由车帘垂下,遮住了她的视线。她无声垂首,视线瞬间陷入了模糊,鼻腔之中只剩一阵酸涩。

  李琴没有再说什么,只是轻抚她的后背陪着。

  当年,她看着九姑娘情窦初开,看着她惊世骇俗地喜欢上一个女子,也看着她痛苦抉择,挥刀断了情。

  人心皆是肉长的,如此无疾而终的感情,哪一个不是绵绵难绝?

  外间越说九姑娘与楚王鹣鲽情深,李琴越觉得可笑,不过是一场交易罢了,何来情深?楚王待九姑娘好,一半是因为九姑娘背后的四方商行财力,一半是因为得不到的才是最想征服的。

  九姑娘从来都不是冷玉,唯有在崔伯烨眼底,她是一块捂了半生都暖不起来的冷玉。

  李琴不懂这个男人为何可以一忍至今,兴许是源自权利的渴望,他可以戴上一张好郎君的面具一唱就是十九年,唱到后面,也许他自己也信了自己是深爱九姑娘的,也许是他不甘心付出的感情已经那么多,所以舍不下。

  人心也是复杂的,复杂到盘根错节,连自己也看不透,参不明。

  十九年,她已经辞别了她十九年。

  金盈盈不知道,崔昭昭虽然恨了她十九年,也念了她十九年。

  她说不上来为何,骤然勒停了马儿,回头看向街尾只剩一点残影的寻常马车,不由泛起了一阵心悸,震得胸臆砰砰作响。

  她身后的女兵瞧她捂着心口,似是不适,关切问道:“公主您怎么了?”

  “没事。”崔昭昭缓了过来,自忖定是近日操练兵马太累了,回府小憩片刻便好,“走吧。”

  “诺。”

  她策马继续前行,穿过曾经她与她最喜信步闲逛的杂货小巷,那些尘封的碎片一瞬泛上心头——

  那个白衣少女拿起一张伶人的白面具,戴在脸上,笑嘻嘻地对她道:“娘子,请了。”

  她又羞又恼地敲了她的面具一下:“谁是你娘子!”

  “啊!”白衣少女似是被面具撞疼了。

  她慌乱地拿开了面具,却对上了少女一双含情脉脉的眸子。少女嘴角轻扬,笑得温柔,也笑得酥醉,放肆地在她鼻尖上一刮,半是打趣,半是宠溺地道:“你呀!怎的总是这般认真,一点不好玩!”

  作者有话说:

  更文~

  麻麻组还是很不容易的。本卷慢慢展开~

  捉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