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耽美小说>千秋梦【完结番外】>第29章 二十九、丝绢

  管事太监召请萧灼入宫的同时, 金玉堂也急匆匆地赶来了昭宁郡主府。崔泠卸下身上的老妪装束,换上了常服之后,便让银翠扶着来到前厅, 与金玉堂见面。

  金玉堂瞧见她腿脚伤了,急道:“怎的伤了?”

  “郡主方才起身时, 不小心扭了脚。”银翠抢先回答,说完, 银翠便示意厅中的其他丫鬟退出院去。

  杨猛知道郡主是要办正事, 便按剑领着一队府卫环着前厅巡逻, 谨防有人爬墙偷听。

  崔泠见可以说话了,方才答道:“不小心伤了, 养几日便好。”

  “你爹爹与我通了消息,泽国太子那边……”金玉堂不好问得太直白, 所以话说了一半便等着崔泠告知情况。

  崔泠认真道:“我正好要找舅舅帮我这个忙, 带封飞鸽传书给父亲。让他明日早朝时负荆请罪, 入大隆宫详说惊马事件。”她这郡主府太过显眼,还是让舅舅帮手得好。毕竟舅舅是办商行的, 每日飞鸽传书不少,与父亲的往来书信混杂其中也安全些。

  金玉堂呼吸凝滞, 以为自己听错了:“楚王这一去, 凶多吉少啊。”

  “吉凶未定, 父亲只能赌这一赌。”崔泠也顺便看看, 萧灼有没有在约定的事情里掺杂其他的心思。

  金玉堂看崔泠不慌不忙的模样, 想来她定有把握。若是崔泠想要详谈,只怕不用他问便开始叙述泽国太子一事, 眼看崔泠没有往下说的意思, 金玉堂也不便多问, 于是从怀中摸了一本册子出来:“这是舅舅给你查到的,按照你上回给的名册,全部都查清楚了。”

  “舅舅果然可靠。”崔泠接过名册,还没来得及翻开,金玉堂又开了口。

  “有个地方很奇怪。”金玉堂必须把他发现的不对劲的地方,全部告知崔泠,“这些人的出身居然都是干干净净的,甚至都是新入宫的。”

  新人不懂朝中的局势,只要崔泠拿捏得当,从中筛选,定能留下几个可用的心腹。不用多说,这些人能入选昭宁郡主府的名册,多半是萧灼在后面使了劲。崔泠哑然笑笑,萧姐姐此人真是无孔不入啊。

  崔泠将名册递给银翠:“先收好,一会儿我慢慢看。”

  “诺。”银翠双手抱紧了名册。

  崔泠见金玉堂没有要走的意思:“舅舅还有其他事?”

  “有。”金玉堂的神色变得严肃起来,他自袖底摸出了块丝绢帕子,轻柔地在崔泠面前展开来,竟有一臂长宽。

  崔泠的目光一紧,脱口呼道:“这是!”

  “大雍五州山川图。”金玉堂将丝绢帕子拢在了一起,递给了崔泠,“寻常人看这幅绣品,只觉是名家手笔。”他的声音忽然低下,“金丝隐现之处,是五州兵营的所在。”这幅绣品其实是由五名绣娘各绣一州,拼接所成。起初的确只是五州海陆,可到了崔泠母亲那边,便多了一股金丝穿插其间,看似点缀,却是点睛。

  崔泠没想到舅舅竟还有这个本事。

  “这是昨日九妹差人送来的贺礼,说是赶不及你的乔迁之喜。”金玉堂这句话说得轻描淡写,落入崔泠耳中却是另外一层意思。

  “阿娘?!”崔泠的印象中,母亲性情温婉,虽说总有人说她幼时喜好行商天下,可在崔泠看来,也是母亲乘着车马,像寻常女子一样,缓缓沿着商道行进。她从未想过母亲竟然还有这种本事,或者说,母亲手底竟有这么厉害的能人。

  “这条金丝细线,便是九妹亲手所绣。”金玉堂似乎一点也不意外。

  崔泠回想母亲临行时的叮咛,想到那块金氏金漆玄令,当初她疑惑的地方似乎有了一线松动。母亲若没有这样的本事,怎会出嫁之后,还能持有等同家主亲临的金氏金漆玄令?亦或说,她认知之中的母亲,根本就不是母亲的全部。

  金玉堂温声道:“九妹一直是我们金氏的骄傲。”语气赞许,却透着一抹浅浅的嫉妒,那是他努力一世都追不上的山巅之人。

  “阿娘……可还有其他话交代?”崔泠问道。

  金玉堂想了想,点头道:“有一句。”他顿了一下,脑补出金盈盈说这句话的时候的语气,像模像样地道:“弦清,放心去做你想做的事。”

  崔泠只觉这话莫名地滚烫,烙在她的心间,烫得她的心弦猛颤。她自忖十七年来,从未真正了解过母亲,甚至现下从头想来,她儿时偶尔在书架里发现的兵书谋略,或是君王必须熟读的各朝政要,都是金盈盈的故意为之。

  “阿娘,这个字念什么呀?”她还记得,小时候她初见那个字时只觉新奇,歪着脑袋问母亲如何念。

  母亲目光悠远,望着星河万里,意味深长地道:“日月凌空,那个字念‘曌’。”

  “曌?”崔泠不知为何,只觉这个字音极是好听。

  金盈盈弯腰将她抱起,直接架在了自己的双肩之上,指着天上亘古不变的北极星:“她曾是光照春秋的一位奇女子,只可惜,只有她一个。”

  崔泠抱着母亲的额头,稚童的眸子一瞬不瞬地望着北极星,懵懂自语:“奇女子?”

  “君临天下的奇女子。”

  那时候的崔泠并未瞧见母亲目光中的羡慕之色,那时候也不懂君临天下的意义。后来逐渐成长,懂了许多以后再想起当年事,只觉那是母亲与她说的一个小故事。

  此时此刻,那个不起眼的小故事忽然涌现心头,母亲当时说的那些话突然也跟着清晰了起来。

  君临天下的奇女子。

  难道母亲那个时候就动了这样的心思?或是……母亲年少时有过这样的心思?崔泠听得又惊又喜,整个胸臆中涌动的都是热血澎湃。她竟有一位如此不平凡的母亲,她却从未勘破母亲的心思,只要想到这里,崔泠便觉汗颜。

  若不是担心把母亲接来京畿城,会让崔凛多一人拿捏父亲,崔泠现下便想让舅舅安排,将母亲请来京中,好好的秉烛夜谈。她有太多的话想与母亲说。

  金玉堂眼见崔泠的眼眶红了起来,哄道:“弦清别哭,若是传到九妹那里,可是了不得的大事。”

  “阿娘哪有那么凶?”崔泠忍笑。

  金玉堂可不与她说笑:“你是不知,当年你阿娘掌管五州商行时,那气度那手段,啧啧,就算是亲哥哥,做错了也没有商量的余地。”

  “舅舅怎的从来不与我说这些?”

  “时机不成熟,哪敢与你说啊?”

  金玉堂若不是得了允准,肯定不敢把金盈盈当年的风光都告知崔泠。

  崔泠转念又想,这些事父亲肯定是知道的。原以为父亲是忌惮楚州金氏的财力支持,现在想来只怕也不尽然。母亲那样的女子,若不费些心思,如何能入她的法眼?

  “这些年来,我们几个兄弟在各州府开设商行,便等于在五州设下了眼线。这上面的金丝所在处,都是花了大量人力与财力探得的。韩州与魏州每年都会在各州府重新布兵,所以上面的步兵处可能会有疏漏或是错漏的。各州探子都在盯着,如有修订的地方,舅舅会给你传信。”

  “谢谢舅舅。”

  金玉堂大笑:“都是一家人,不必客气。”说着,他看了看崔泠的足踝,“商行有不少上好的药材,舅舅这就回去,给你拿些过来。”

  “嗯。”

  “好好养着。”金玉堂说完,便离开了郡主府。

  崔泠捧着母亲送她的贺礼,丝绢虽轻薄,意义却重如泰山。母亲对她如此期许,她自然也不能让母亲失望。

  崔泠回到书房后,便将萧灼给她的名册与舅舅查得的名册放在了一起,仔细比对。想来这萧灼做的也是顺水人情,在划拨这些府内宫人的时候,就早已查过。后来献册,不过是把东西原样给她罢了。

  一番比对后,两册所写几乎是一样的。

  崔泠看向叠得整齐、收在木盒中的丝帕,眸光涌动,忽然一亮,沉声道:“银翠,与我准备一根木拐杖。”

  “郡主您要什么,奴婢给您去取。”银翠急道。

  崔泠轻笑:“我要的东西,只能我自己去取。”

  明日父亲上殿请罪,她这个当女儿的,自当陪同。反正只用扮作一个旁观者,她倒要瞧瞧,明日那位萧姐姐能搅弄风云到哪种地步?

  不必明日,今日的天子便吃了一个闭门羹。

  他派去请萧灼的总管太监拿着一封书信匆匆回了宫,战战兢兢地盯着天子盛怒的目光回报:“燕王……燕王说……万事有她……一切可安……明日朝堂……自有定数。”

  崔凛将总管太监手中的书信拿了起来,拆开扫了一眼后,凝重的神色逐渐晕散开来,阴声道:“朕这位阿姐,真是喜欢给朕惊喜啊。”说话间,五指收拢,将整封书信都捏成了一团。

  总管太监不敢应声,也不敢起身,便垂首静静地跪在原处。

  良久,崔凛深吸了一口气,余光瞥见总管太监还跪着,肃声道:“回去警告你的人,是怎么盯梢的?若是再这般无能,便没有活着的必要了。”燕王都把泽国太子安然送回京畿城了,那些人竟然还以为燕王只是外出郊外了一趟。

  总管太监连忙叩首:“老奴记下了,回去便狠狠教训他们!”

  气氛正是紧张时,李妩适时地捧着茶果走了进来,笑吟吟地来到崔凛身边,温柔哄道:“陛下莫恼,来,先尝尝妾给陛下亲手做的茶果。”

  崔凛看向李妩的目光中多了一丝警戒。

  李妩不惧不怕,佯作茫然地摸了摸自己的脸:“妾今日的妆容可是哪里不妥?”

  “好,很好。”崔凛走回龙椅,坐了下来。

  李妩顺势凑近,拿起一枚茶果,喂了过去:“陛下,尝尝?”

  崔凛没有立即吃,依旧审视着李妩的表情。

  “陛下这是怎么了?总这样看着妾?”

  “朕只是想看清楚,朕独宠的美人,心中到底装了朕多少?”

  李妩浅笑,放下茶果,牵起崔凛的手,贴在了心口上:“妾的这儿,只有陛下。”

  “真的只有朕?”崔凛再问。

  李妩点头,凑近崔凛时,崔凛下意识往后躲了躲。可李妩没有迟疑,再往前凑了凑,压低了声音柔声道:“妾今日来见陛下,只想与陛下说个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

  李妩牵着崔凛的手一路往下,贴上了自己的小腹,含情脉脉地望着他。

  崔凛惊喜万分:“真……真的?”

  “太医说,月份尚浅,恐怕有误。可妾不管,妾相信妾就是有了陛下的骨血!”李妩娇憨回答,“倘若……倘若错了……陛下给妾赔一个便是!”

  崔凛听到这里,哪里还顾得其他的心思,将李妩抱入怀中喜道:“赔!朕赔!”李妩若真是有了孩子,那可真是真正的定心丸!天下哪个女子不为自己的子女计?哪怕李妩出身燕王府,如今有了孩子,孰轻孰重,傻子也当分得清楚。

  管事太监暗舒一口气,当即恭贺道:“恭贺陛下,恭贺美人。”

  “赏!朕重重有赏!”崔凛高兴极了。

  待李妩伺候崔凛用完茶果后,崔凛下旨命总管太监小心护送李妩回殿养着。总管太监小心扶着李妩走了一段路后,李妩忽然停了下来。

  “刘公公也算是这宫中的老人了。”李妩提醒总管太监。

  刘公公是个聪明的,当即恭维道:“美人有何吩咐,尽管说来,老奴但凡是能办的,都给美人去办。”

  李妩摸着自己平坦的小腹,意有所指:“刘公公这句话,我与这个孩子都记下了。”

  “老奴先谢过美人。”刘公公恭敬一拜。

  李妩低声道:“这是陛下第一个孩子,也是我的第一个孩子。陛下与我都想他平平安安地诞生,所以有关后宫里的风吹草动,我希望刘公公可以及时告知。”

  刘公公哈腰道:“这个老奴明白。”

  “那就有劳公公了。”李妩笑笑,继续迈步前行。

  刘公公也算是惯见后宫女子的老人了,瞧李美人这手段,定是冲着后位去的。他日若能立后,这小娃便是东宫之主,这笔买卖,只赚不赔,何乐而不为呢?

  作者有话说:

  更文~如有虫子,敬请告之,比心。

  眼睛实在是不能长时间盯着文档看,盯久了就特别酸涩,所以检查虫子特别吃力,就要谢谢诸位帮忙的小可爱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