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耽美小说>千秋梦【完结番外】>第27章 二十七、明月

  “泠妹妹今晚安心休息, 明日我会等你一起,与泽国太子好好聊聊。”这是萧灼临走时留给崔泠的话。

  夜幕落下,崔泠却没有立即歇下。她反复思量着萧灼今日说的每一句话, 真真假假难以分辨清楚。萧灼的诚意给的太多,多到崔泠不得不信, 又不敢尽信。

  “郡主,夜色已深, 该歇下了。”丫鬟瞧见崔泠还在望着窗外发呆, 便低声劝说。

  崔泠没有应声, 显然还沉浸在自己的思忖之中。

  丫鬟以为是自己的声音讲得太小,是以郡主没有听见, 便往前走了几步,又道:“郡主, 该歇息了。”

  “燕王……待你们如何?”崔泠转眸看她, 忽然问道。

  丫鬟愕了一下, 不知该从哪里说起。

  崔泠也不为难她:“若是不便说,可以不说的。”

  “回郡主, 也不是不便说,而是不知能说什么。”丫鬟是个直性子, 正因如此, 当初燕王才把她选到这处庄子来, 说是她那样的性子留在府中伺候不会长久。

  “哦?”崔泠好奇。

  “王上鲜少来此, 也就是大长公主偶尔会来这里休整片刻。”丫鬟如实回答。

  崔泠再问:“你是自小为奴的么?”

  “嗯, 不仅奴婢,这里的每个丫鬟, 都是如此。”丫鬟说到这里, 忽然有了一丝庆幸, “万幸我们是被燕王府选上的,其他人……”丫鬟也不知能不能说,便忍下了话。

  崔泠知道大抵是什么结果:“其他人在其他府邸过的不好?”

  “嗯。”丫鬟点头。

  崔泠疑惑:“你又是如何知道的?”

  “庄子里没那么多规矩,所以平日我们可以跟着厨娘们下山去京畿城采办食材。”丫鬟摇头一叹,“那日去得早,到京畿城下的时候,天色还暗着,却瞧见一位相识的姐妹被人拿草席裹着推了出来。奴婢认得她,因为她的脚踝上有条老旧的红绳,那是她阿娘亲手给她系上的。当初在奴婢所的时候,我因为好奇问过,是以记得清楚。那时候,她被安排去了工部尚书府,我原以为她那逆来顺受的性子,应当会比我活得好一些。没想到,她竟走在了我的前面。”说到难过处,丫鬟已是红了眼眶。

  崔泠叹息。

  “同行的几个姐妹,就我们燕王府的还活着。所以,郡主问王上待我们如何,奴婢只能回答,已经是极好了。”丫鬟仔细想想,在这里不被打、不被骂,两位主子虽然人人都说不好惹,可待她们却是温和的,她已经知足了。

  “哦,有一件!”丫鬟蓦然想到了一件,“王上不时会派先生过来,教我们识字。”这件事对有些奴婢而言,多少有些难受。小时候也曾羡慕男娃都能读书识字,可轮到自己学的时候,却觉得那些字都像是鬼画符,难学极了。

  崔泠的眸光微亮:“她竟教你们识字?”

  “嗯。”丫鬟是学得欢喜的那一类,“现下奴婢给乡下的阿娘通信,都不必请写字先生代笔了。”

  崔泠笑了,由心地觉得高兴:“好好学,这可是一门好本事。”

  “诺。”丫鬟领命。

  崔泠有所思地望向窗外的月光,柔和又静谧。想不到,萧灼那样的人竟会有这样的心思,倒比她还走得远了几步。

  润物细无声。

  当这些丫鬟识了字,通了识,能看见的天地便更加广袤。正如今夜这轮明月,皎洁无暇,月华千里,总能照亮一处烛光照不到的阴暗地方。

  她……真是走这条道的人么?

  崔泠脑海中浮现出萧灼那轻浮不羁的模样,不禁忍住了这份滋生的好感。这庄子都是萧灼的人,万一找了几个机灵的丫鬟故意说给她听,那她岂不是傻傻地中套了么?反正来日方长,萧灼那些话是真是假,自有岁月来印证。

  “扶我去床上吧。”崔泠对着丫鬟伸出手去。

  丫鬟小心翼翼地扶起了她,蹒跚着走至床边躺下。丫鬟给郡主掖好被角后,便垂下了床纱,退至窗边,想要把窗户关上。

  “只关一扇,留一扇。”崔泠忽然阻止。

  丫鬟领命,关了一扇窗户,便吹灭了蜡烛,退出了房间。

  崔泠侧身而卧,蜷起身来,恰好可以瞧见那半扇照在床纱上的月光。月光清亮,若能照亮大雍每一户人家的窗户,落在那些久困闺阁的女子心头,想必也能激起些许心湖的涟漪吧。如若如此,崔泠只望大雍的月光可以再明亮些,明亮到像白日一样灼热,那溅起的火星子可以落入女子的心间,点燃她们心底的荒原,让她们瞧见一个不一样的大雍天下。

  那是一个美好的天下。

  崔泠拢起被子,稍微一动,左踝上的痛意便提醒着她,她想走到这个天下去,还需要走更多崎岖的路。

  可那又如何?

  崔泠坚定地笑笑,“天下”两个字已经在她的心间生了根、发了芽,她的心底荒原早就开始燃烧,时刻以最灼热的心跳提醒着她——去争、去谋、去取,她就该做这个手握江山的红颜天子!

  谁说女子配不得“野心”二字?只要她坐上那把龙椅,她会让天下人知道——女子一样可以君临天下,一样可以泽被四海,一样可以千古留名。

  这千秋之梦,便从今夜开始,宫中号梦白推文台以这千里之月为引,逐一展开篇章。

  史曰:明宗望月明志,年少许下千秋之志。典载“明月志,耀四海”,遂大雍自明宗起,以月为尊,衮服月上日下,以彰尊卑。——《大雍书·明宗传》

  第二日,崔泠起得甚早,等着萧灼一同与泽国太子详谈。

  “泠妹妹,瞧瞧这是什么?”萧灼推着木轮车进了房间,刚一抬眼,便瞧见崔泠穿着大长公主的常服端坐几案边上,“啧啧,你穿上这身衣裳,还真有那么一点像我的阿娘。”也不是说样貌像,而是气度像。

  崔泠轻笑:“萧姐姐又在与我胡言了。”她的笑润在晨曦之中,明亮得让人觉得有些耀眼。

  萧灼一时看得呆了,总觉得今日的崔泠好像有哪里不一样了。

  崔泠笑问道:“今日是我的妆没画好么?”

  经她提醒,萧灼注意到崔泠今日的眉尾比平日往上扬了一分,少了几分病恹恹,多了几分自信,不禁笑道:“画得很好。”说着,她将木轮车推至崔泠身侧,对着她伸出了手去,“我知你腿脚不便,便给你准备了这个。今日若是觉得闷了,也方便出来走走。”

  “萧姐姐有心了。”崔泠搭上她的手,由着她扶起她来,坐到了木轮车上。

  萧灼推着她出了房间,来到庭中。崔泠这才发现庭中设了几案,上面已经放好了新做的早膳。她侧脸抬眼,赞许:“萧姐姐的惊喜,真是一个接一个。”

  萧灼弯腰凑近她的耳畔,低声道:“你是不知,那位泽国太子身上有味道,臭得很,睡这一夜,房中肯定臭死了。”

  崔泠掩口轻笑,顺势搭上了萧灼的臂膀,作势要起身入坐。

  萧灼扶住了她,心道这泠妹妹真是顺手,这一举动,不是把她当成了伺候的小太监了么?她素来骄傲,突然被崔泠不动声色地将这一军,便开始动起了歪心思,想着怎么都要反将一军回来。

  两人入座之后,萧灼瞥了一眼几案右上角的玉尖包子。

  伺候的丫鬟们识趣地准备帮萧灼夹过来,却捱了萧灼一记凶狠的眼神,动作僵在了原处。随后,萧灼装模作样地揉捏着自己的手腕,叹息道:“泠妹妹你是不知,昨晚为了这辆木轮车,我这手腕啊……”

  “萧姐姐,请。”崔泠顺着她的意思,夹了一个玉尖包子来,吹了吹凉,喂向了萧灼。

  咦?今日的泠妹妹怎的如此乖顺?

  萧灼满腹疑惑,却也享受地咬了一口包子。包子里面是上好的野猪肉馅,入口之后,肉汁唇齿留香。她一口只咬了三分之一,是以汁水滴了下来。崔泠连忙掏出手帕给她擦拭,一面擦拭,一面打趣道:“萧姐姐这小花猫的样子,真是有趣呢。”她刻意念重“有趣”二字,主动迎上了萧灼的目光,眼波流转,笑意盈盈。

  萧灼必须承认,怪不得总说温柔乡是英雄冢。遇上泠妹妹这样的温柔乡,只怕是有几个栽几个。即便明知山有虎,可萧灼还是想多沉浸片刻崔泠的柔情似水。于是她看着没吃完的那个玉尖包子,笑道:“暴殄天物这种事,孤可不做。”

  崔泠笑笑,重新喂向萧灼。

  萧灼享受地咬入口中,咀嚼之余,竟生出些许甜意来:“泠妹妹也尝尝,今日这包子可香了。”

  “好。”崔泠夹过一个来,斯文地咬了一口,细细品味。

  萧灼看她那斯文的模样,就像一只慢慢吃草的小兔子。她印象里的崔泠可是会反咬的小兽,如此温顺,反倒是无趣了。

  “萧姐姐。”崔泠竟是靠了过来,往她碗中舀了一勺热粥,“仔细烫,我先给萧姐姐吹吹。”说着,她端起了萧灼的碗来,吹了吹凉后,竟是舀起半勺浅尝了一口,才重新舀了半勺喂向萧灼。

  别说是萧灼呆了,边上候着的下人们都呆了。

  两名郡主府卫从未见过自家郡主如此伺候一个人,萧破也从未见过燕王吃别人试过的粥,丫鬟们都以为自己看错了,这郡主伺候起燕王来,竟是如此的尽心尽力。

  众目睽睽之下,萧灼迟疑不肯张口。

  崔泠笑道:“萧姐姐是在嫌弃我么?还是……忌惮我在口脂里藏了毒?”后一句话,她说得几是气音,是以候在五步外的丫鬟们听得不甚分明。

  这哪里是劝食,而是在挑衅她。

  萧灼莞尔,这天下鲜少有她害怕的东西,若是要死,她便拉她一起死。于是,萧灼张口将这勺热粥接下,慢吞吞地咽下喉去,眯眼回味道:“梨花香。”

  正是崔泠今日用的口脂香味。

  作者有话说:

  PS:这里的玉尖包子取自唐朝早膳玉尖面(这里的面是包子的意思),只是唐朝的是鹿肉,这里是野猪肉。

  改下庙号,这里太宗跟之前的太宗重叠了,所以改成了“明”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