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穿越重生>七零年代文工团【完结】>第191章 晚会

  只是在国庆晚会还没来临前,宋知时又接到了一个任务,外交部黄部长要求他再出一个节目,用来参加日本访问团的招待晚会。

  这对宋知时来说可谓是双喜临门啊。

  不过日方团队的访问时间就定在国庆后一周,这也意味着他必须赶紧把新节目排练出来。

  新的问题接踵而至,一个是排练时间不够。

  国庆晚会,乔雪宁选择了最近刚拿金牌的节目——《海棠花开》。宋知时见她跳了芭蕾,自己便选择了古典舞,可以彰显出中华泱泱大国的文化底蕴。排练古典舞已经耗费他很长的时间了,日常还要上学和忙团里的工作,哪还有时间练别的。

  还有就是,他从来没有参加过这类外交晚会,在选择什么节目上又犯了难。

  既要筹备国庆晚会,又不能耽误招待晚会,宋知时整个人充满了甜蜜的苦恼。

  翟秋煜不忍弟子整日耗费心神,便托关系要来了日本访问团的人员名单,把名单送给了宋知时,希望他能从中找到一些灵感。

  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宋知时仔细研究了一番,还真被他找到了破解之法。

  说起中日两国的关系,其实早在1972年,中日就正式建交了。

  国家要发展,要跟全世界建交,可是到了日本这里,举国上下的感情就很复杂了。毕竟曾经被侵略的血海深仇,哪能那么容易就轻易放下。

  所以外交部在首都各大高校及优秀政府单位里精心选拔了数十名职工,联合组成了一个政治觉悟高的接待团队。

  顾淮作为优秀教师代表,加入了这次接待的行列,换句话说,晚会当天,顾淮也会去。

  想到这里,宋知时隐隐有些激动。最近因为练舞,他跟顾淮已经有一个月没见面了,之后还会更久。

  他故意隐去那天自己也会参加晚会的消息,期待两人意外相见的场景。

  ……

  时间很快就到了1979年10月1日。

  国庆节的首都,呈现出一派欢腾喜气的景象。

  白日里,成千上万的民众在天A门观看阅兵仪式。

  入夜,北京市全城华灯齐放,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到首都体育馆,参加由文化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北京市革命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庆祝晚会。

  而作为晚会的演员,她们却没有一点时间可以耽搁,早早地来到舞台进行联合彩排。

  在候场期间,宋知时在表演的人群里看见不少老熟人,几人彼此眼神示意,也算是打过招呼了。

  他是为数不多被选到参加访问团招待晚会的演员,所以也有不少其他演员对他表现得不屑一顾,甚至招呼都不愿意打。对此,宋知时也懒得热脸去贴冷屁股。

  中午,所有来参加表演的演员们,都吃到了一顿文化部特供给她们的午餐。

  又是国庆又是特供,想来怎么也不会太差。

  果然不出宋知时所料,每个人都是两荤两素一汤的标准。

  荤是红烧肉、肉圆子、大鸡腿、红烧鱼块、油焖大虾五选二,素是番茄炒鸡、炒青菜、地三鲜、韭菜花四选二,汤倒是一致,是白萝卜片儿汤,里面还飘着油花。

  有人吃着吃着忍不住感慨:“这工作餐已经那么美味了,真不知道那国宴是什么滋味?”

  这话被其他人听到,又是好一顿笑闹。

  “你想得还真够美的,吃个盒饭还想到国宴了。”

  “抓紧吃吧,下一次有这么好的待遇都不知道何年何月了。”

  “以后国家组织任何活动,只要有这样的盒饭,哪怕让我天天来,我都愿意。”

  “可真是美得你!”

  宋知时边听边笑,心情也不由地放松了许多。最后,他索性也不去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一心一意地为最后的登台做准备。

  晚宴开始,领导们依次入场。

  宋知时躲在台后偷偷往下看,坐在前排的,都是历史书上出现过的、为共和国立下汗马功劳的英雄人物,他活了两辈子,还是第一次离国家元首那么近。

  一种陌生而熟悉的紧张感,瞬间突然涌上他的心头,与此同时,一股出乎意料的兴奋感充斥了他的全身,让人浑身发热、发烫、战栗。

  宋知时较着这股劲儿,又温习了两遍接下来要上台表演的动作。

  晚会正式开始前,是几位大领导发言。

  讲话结束以后,众人给予了最热烈的掌声,然后晚宴节目才正式开始。

  第一个节目是女声合唱《我的祖国》,为首的领唱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女高音。

  这让宋知时想到当年在扶岐部队国庆慰问演出的时候,褚旭英作为领唱,带着良莠不齐的歌唱小队,唱得那首《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一别经年,也不知道那丫头有没有得偿所愿。

  终于轮到宋知时出场了。

  他一上台,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历来跳舞的都是女同志居多,男同志大多是配角,前面的节目也都是女演员更多些,突然来了这么个长相清爽的男孩子,还穿着一身罕见的民族服饰,可不让人眼前一亮嘛?

  一道高亢的筝音响起,舞台上的男子闻声而动。

  一支漂亮的折扇,从衣袖中缓缓抽出。

  “刷——”

  折扇被利落地打开,上书“河、清、海、晏”四个大字,折扇背面,则是一副漂亮的江山图。

  创意与美感同时兼备,台下依稀响起掌声。

  舞台上的男子并未受到影响,他时而抬腕低眉,时而轻舒云手中扇子合拢握起,似笔走游龙绘丹青,玉袖生风,典雅矫健。

  乐声清泠于耳畔,他手中折扇如妙笔如丝弦,转、甩、开、合、拧、圆、曲,流水行云若龙飞若凤舞。

  一舞毕,宋知时朝台下行了一个古礼。

  台下的老领导们笑呵呵的,也不吝于掌声,满堂雷动。

  与此同时,黄部长在大领导耳边小声地说:“他就是宋知时,前阵子春桃杯金牌节目的原创作者,拿过首都优秀青年演员奖,目前在总政歌舞团担任首席,哦,他还是大学生嘞,是个很有想法的年轻人。”

  旁边一位老首长突然开口:“我知道这孩子。”

  大领导一听,瞬间也来了兴趣:“老邓,你认识他?”

  老首长意有所指道:“这孩子很优秀,乐器舞蹈无一不精,外语也很优秀,而且他还是宋清荣的孙子。就是那个抗战期间,捐了很多布匹粮食医药的宋清荣。”

  联想到才过去没多久的运动,大领导对黄部长说:“一会儿等晚会结束,你让大家留一留。”

  黄部长闻弦歌而知雅意,立马点了点头。

  晚会上发生的每一幕,都被边上的摄影机,忠实地记录了下来,成为70年代末最后的珍贵影像资料。

  ……

  演出结束后,所有领导人上台,和演员们亲切握手。

  宋知时还是第一次近距离跟大领导接触,激动得话都说不出来,手心里全被汗浸湿了,只能仓促地在裙摆上擦了又擦。

  大领导握手结束并没有立刻走,而是站在宋知时面前,对他说:“知时同志,你今天的表演非常好。”

  “谢谢主席。”宋知时受宠若惊,他万万没想到大领导竟然能记住他的名字。

  两人靠在一起,身姿笔挺地合了一张影。

  宋知时成为了全场唯一一个跟大领导合影的人,一时之间羡煞旁人,不知道收获了多少羡慕嫉妒恨的眼神。

  尹朗月在台下故作镇定地看着,只是嘴巴都快裂到耳后了。

  ……

  一直到晚宴结束,宋知时仍感觉自己还在梦里。

  回到歌舞团,宋知时和乔雪宁立刻被其他演员们团团围住。

  “乔师姐,宋师兄,你们一切顺利吗?”

  “你们见到大领导了吗?”

  “大领导亲不亲切?你们合影了吗?你们握手了吗?”

  宋知时跟乔雪宁被围得寸步难行。

  翟秋煜又好气又好笑:“她们一晚上没睡,就等着堵你俩呢,赶紧分享一下吧,国宴晚会到底是什么样的。”

  乔雪宁比较腼腆,所以发言的活儿就轮到了宋知时头上。

  “一切都很顺利啊,领导们挺亲切的,还跟我们都握手了……至于合影嘛,全场只有我一个人合影了。”宋知时笑眯眯地拉了一波仇恨。

  听到宋知时得了合照,大伙儿不依不饶地要他拿出来看看。

  尹朗月哭笑不得地开始赶人:“羡慕啊?从现在开始好好练舞还不算晚,争取有一天,你们也可以像乔雪宁、宋知时那样,站到那么高的舞台上。”

  都是一群半大的少男少女们,听了尹朗月的训诫不免气馁,鬼哭狼嚎了半天。

  “行了行了,这合照我得挂在我们团最显眼的地方,是荣誉!哪能给你们一个个摸啊?”

  “我看今天国庆演出你们都不累是吧,既然不累的话,明天也别休息了,来一场大扫除吧!”

  团长的话还是有威严的,话音刚落,整个练功房的人就跑得差不多了。

  国庆晚宴虽然结束了,但宋知时丝毫不敢懈怠,他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宋知时为这次招待晚会选择的节目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舞剧《白毛女》。

  对上众人不解的目光,宋知时并未多解释,他有自己的理由。

  作为八大样板戏之一,《白毛女》在运动期间可谓是红遍了大江南北。《白毛女》最早作为歌剧出现在1945年抗日战争即将结束的时候,被誉为浪漫主义和阶级斗争的完美结合的经典作品。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白毛女》被改编成芭蕾舞剧,其实是日本知名的松山芭蕾舞团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