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穿越重生>七零年代文工团【完结】>第98章 离别

  “你说你,都多大个人了,咋还哭鼻子呢?”宋知音嗔怪了一句。

  宋知时赶紧揉了揉眼睛:“没有,谢谢姐姐,谢谢姐夫。”

  由于凌小宝和凌小川年纪还小,所以宋知时疏通了一番关系,才把两人塞进文工团年龄最小的班。

  倒是凌家祥和刘莲香的小儿子凌小河,一举通过了曲艺队的初选。

  “这学戏曲未来前途怎么样?”凌家先虽然是个知识分子,但是对艺术这方面还是一窍不通的。

  宋知时给他举了虞兰疏的例子,告诉他只要戏曲练得好,以后照样有机会登上大舞台。

  凌家先这才松口让凌小河进来学习,这样一来,他回去跟大哥大嫂也好有个交代。

  处理完所有事情以后,宋知音姐弟找了一个僻静处坐了下来。

  “说起来,咱们姐弟俩都好久没有像这样坐下来好好聊聊了。”

  “是啊。对了,你们怎么会过来的?”

  “明知故问。当然是顾淮打电话给我们,说了你最近情况不太好我们才来的,不然我们还不知道出了那么大的事情呢!”

  “唉,这些都是小事。姐,我都已经长大了,有些事我可以自己解决的……”

  “胡闹!”宋知音脸上的笑意一闪而过,转而变得严肃。

  “宋知时你记住,别说你已经二十岁了,你就算是四十岁六十岁,我始终都是你姐姐。我们是一家人,不论发生了什么,是好的还是坏的,你都要告诉我。如今大姐爷爷都不在身边,我就你这么一个亲人,就怕对你的关心不够多……”提起这些,宋知音鼻头一酸,强忍的眼泪立刻掉了下来。

  看见宋知音哭,宋知时也慌神了,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对二姐的忽视,于是只能手足无措地跟宋知音道歉,并保证自己以后什么事情都会告诉她。

  一番劝慰下来,两个人心情都好了很多。同时,宋知音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

  “拿这个金奖可真不容易,奶奶在天之灵,听到这消息肯定高兴坏了。”

  “你朋友那事确实遗憾,不过你也别什么都揽在自己身上,老话都说:慧极必伤,情深不寿,我看他是个心思细腻的人。你还记得母亲吗?”

  宋知时顿了顿:“我记得……”

  “自从父亲去世以后,母亲就常年郁郁寡欢,后面也跟着走了。以前我也不理解为什么母亲要这样,为了一个抛妻弃子的男人。直到我自己也结婚生子,我才想明白,她这一生只有父亲一个念想了……我想说的是,像你朋友这样的人,痛苦地活着对他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

  “道理我都懂,只是难以释怀罢了。”宋知时回忆起跟姚思雨认识的点点滴滴,还有那一箱子他留下来的书,再也没有阅读它们的主人了。

  宋知音握住宋知时的手,姐弟俩双手交叠,又有了支撑彼此的力量。

  “对了,姐夫工作定下来了,以后你们一家五口应该都在市里生活了吧。”

  “是啊,主要是村里也没个学校,以后孩子们要读书还是得在市里。要我说啊,最好还是回省城,这不是回不去嘛。”

  “如今全国上下,哪里的学校都一样,不过孩子的教育确实是个大问题,要是能回去,自然是最好的。”

  只是自从宋家倒了以后,家里以前在省城的人脉几乎断绝,哪怕还有来往,对方肯不肯帮忙找学校还不一定呢。

  看来等自己入了省团以后,可能还得拜托赵团长周团长帮忙,宋知时在心里盘算着。

  “看你们如今都有自己的事业,我这心里羡慕极了。尤其是今天看着文工团忙前忙后的姑娘们,个个都跟朵花似的,就我像个老妈子一样,天天一个拖三个。”宋知音的双手不自觉地抚摸上自己的脸庞。

  曾经的她是风光无两的省城宋家二小姐,如今竟然落魄至此,她实在是没脸去见列祖列宗了。

  “后悔生那么多孩子了?”

  宋知音轻轻摇头:“那倒也没有。咱们宋家人丁单薄,爷爷在的时候,最大的希望就是家里枝繁叶茂。而且你跟顾淮都是男人,注定没有孩子,如今你有三个外甥,也可以让他们给你养老送终了。”

  这话把宋知时惊得不行:“二姐,你该不会是想把孩子过继给我吧?”

  “过继?也行啊,你喜欢哪一个?”

  宋知时装模作样地思考了一番,然后半开玩笑道:“我喜欢小馨,你把小馨给我吧,反正她还小也不记事。”

  收拾好情绪的宋知音,又变成了往日那个娇纵的宋二小姐。她用哭得通红的眼睛,狠狠挖了宋知时一眼:“小馨是我的心肝宝贝,就她不行,老大老二你选一个。”

  “别了别了,我开玩笑的,我不想过继也不想养孩子。”无后就无后,没人送终也无所谓。

  后面这句话是宋知时的心里话,只是此言在如今看来颇为离经叛道,他并不想告诉二姐。

  至于顾淮无后的问题,他既然选择了跟自己在一起,那无后是必然的,他要是敢跟书里写的那样红粉知己无数,还有那么多孩子,自己立马走人!

  其实宋知时不要孩子除了他不会带娃以外,还有一个原因。

  前世他是车祸死的,如今距离他死亡的日子还有不到两年的时间,死劫没过,他不敢轻易领养孩子,如果自己最后死了,那孩子岂不是要在单亲家庭长大?

  宋知音的惆怅只是暂时的,她早就给自己规划好了未来:“我想着既然你姐夫都能来市里工作,那我也不能落后,等孩子们读书以后,我也出去找工作,我有学历可以做老师,我会女工可以做工人,横竖饿不死。”

  现在是1974年,距离运动结束还有两年,到时候恢复高考,以二姐的学识说不定还能考大学呢,所以宋知时并不担心她的未来。他的重生还是个秘密,所以很多事情也没办法跟宋知音解释。

  考大学这事儿按下不表,比起打工,宋知时更倾向于创业。

  “我之前跟你说的种苹果树的事情,你们考虑得怎么样了?”

  他们宋氏的祖先就是靠着自己的技术,一点一点扩大了宋氏这个商业帝国的版图,如今种果树这一块在河洛乃至于整个陕省几乎都是空白的,他们完全可以利用重生的先知,先把这一块搞起来。

  “你说的话,我自然放在心上,我已经劝过爹了,他说先找人买两棵树苗回来试试看,能养活再说。”

  “行,慢慢来也好。”至少他们已经领先旁人好几年了。

  等文工团的事情慢慢走上正轨以后,宋知时抽空回了一趟家。

  顾淮的身体已经好得差不多了,但矿上给他批了三个月的假,暂时也不能回去上班,这些日子一直在给宋知时做“贴身保镖”。

  这天天还没亮,楼道里就传来乒乒乓乓地声响,还伴随着一道中气十足的大嗓门,只是听这年纪对方年纪已经不小了。

  这声音,好耳熟啊……

  宋知时走出去想看看情况,刚一出门,才发现楼道里已经挤满了人。

  先前提醒宋知时刘志毅死讯的婶子悄悄跟宋知时说:“唉,姚老师不是回乡下去了嘛,这是新搬来的邻居,就是看着不好相处啊……”

  姚思雨过世的消息整个矿上只有宋知时和顾淮知道,他们一致保持了沉默没有宣扬,就好像不说,对方依然还活在那个小村子里一样。

  但现实就是才不过一个月,刘志毅和姚思雨的家又搬来了新的邻居。

  “快点——”

  “慢一点,这柜子可是新的。”

  “不能扔,不能扔,你这败家娘们,我怎么有你这么个儿媳妇啊。”

  宋知时往人群里一看,果然看见一个小脚老太太正老神在在地指挥着几个儿子儿媳帮她搬东西。

  宋知时杏眼圆睁,这这这不就是前世住他隔壁的老太太嘛……

  他完全想到,刘志毅和姚思雨走后,隔壁搬来的人竟会是这小老太太一家。

  历史竟然就这样跟前世重合了。

  刘志毅和姚思雨生活过的痕迹彻底没有了。

  宋知时第一次对既定的历史产生了一种恐惧心理。

  时间很快来到了七月,宋知时正式跟陕甘煤矿文工团提出了辞职。对于这一点,李逢春早有预料,虽然他也挺不想宋知时走的,但想想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与其闹得两败俱伤,还不如好聚好散。

  最后,对于这个为文工团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李逢春很爽快地签了批准。

  宋知时收拾好行李,再度踏上了回省城的路。

  这次离别是顾淮来送他的,两人都不是你侬我侬的类型,简单交代对方照顾好自己,宋知时就上车了。

  只是等火车开走以后,宋知时还是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

  男人没有像其他送行的人那样追逐火车,他站在原地目送着爱人远去,然后一点一点变得渺小,直至彻底看不见。

  正式加入省文工团以后,宋知时就不能像以前那样每半个月回来一次了,而是要常驻省城了。

  而且不出意外的话,他还得在那里呆好几年。这同时也意味着,他要跟顾淮分开好一段时间。

  这是一个无解的题目,而且运动期间调动工作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宋知时也只能安慰自己,为了以后美好的生活,现在的他要好好打拼。

  不是有句诗叫什么,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下次再见面,无论如何他都要把事情说开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