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穿越重生>七零年代文工团【完结】>第51章 心动

  顾淮反应过来的时候,人已经站在文工团大门口了。

  天气逐渐变冷,操场上也少了众人练功的身影,所有的训练都转移到了室内,二楼时不时传来歌声和戏曲声,唯有舞蹈静默无言,让顾淮摸不清宋知时究竟在哪里。

  门卫处的大爷观察了一会儿,忍不住走了出来:“同志,你找谁呐?”

  顾淮应了一声:“我等人。”

  “奥。”老大爷整了整帽子,又回到了温暖的门卫室。

  顾淮也没想到自己一站就是一个小时,转眼就到了吃饭的时候,少男少女们从楼上欢声笑语地走下去。

  人群里,宋知时是最耀眼的那个。

  不仅仅是因为他长得好看。

  他的身边围满了女生,每一个都争先恐后地跟他说话。

  不知道哪个女生说了什么,宋知时就哈哈大笑起来。

  他的笑声很爽朗,声线是介于男孩和男人之间的那种,如果硬要形容,顾淮只能想到干净二字。

  他都可以想象到此刻对方站在自己身边,对着自己又说又笑,身上散着好闻干净的香气。

  真的很奇怪,以前的宋知时态度总是很恶劣,他不止一次想过好好教育对方,却都铩羽而归,他甚至一度觉得这小子冥顽不灵、不思进取。完全没想过有朝一日自己会用这样的角度去看对方。

  自己对他的印象是何时转变的?

  以前那个顽劣的宋知时,怎么在他脑海里荡然无存了?

  还是说,原来在不知不觉间,他记忆里那个少年已经成长到如此地步了吗?

  他成长得如此之快,是否还需要自己呢?

  …………

  为什么自己好像一点都不了解他呢?

  现在的宋知时就像一块精雕细琢的白玉,让每一个路过的人都恨不得据为己有,却又忍不住反思自己配不配拥有。

  顾淮看着宋知时的背影,目送他远去。只是一直到人群走光,对方都没有回过头。

  “我可以以交流的名义把你安排进省文工团学习。”

  能去省城学习芭蕾,这可是多少人都羡慕不来的宝贵机会。而且省城是他的老家,这能回老家事儿,放过去宋知时肯定高兴得一蹦三尺高了。

  可现在他竟然多了几分犹豫,二姐在河洛,宋多在河洛……顾淮他也在河洛,他认识的所有亲朋好友都在河洛,即便宋知时再不想承认,河洛已然是他第二个家乡了。

  如果自己回了省城,那不就离家人朋友远远的了嘛,这个年代交通又如此不发达,不知道多久才能见一面。

  不过宋知时也从未忘记过自己要出人头地的誓言。

  朱芳婕见他犹豫,忍不住催促道:“知时,你在犹豫什么?你现在才20岁,正是在舞台上绽放的大好日子。”

  “我知道。”宋知时定了定神,给了朱芳婕一个肯定的回复。

  他不想一辈子待在河洛这个小城市是毋庸置疑的,刚刚只是有些拿不定主意罢了:“我当然是想更进一步的,只是我的家人朋友都在这里……现在想来离别恐怕是以后最常见的。”

  朱芳婕欣慰得不行:“你能想开就再好不过了,刚刚是我太着急了,我没有逼你的意思。”

  “不,我很感激您。谢谢您给了我这个机会,老师——”

  这是宋知时第一次用如此郑重的口吻对朱芳婕喊老师,他是发自内心的感激敬佩她,感谢她一次次的帮助,敬佩她的大公无私、不偏不倚。

  如果说宋奶奶是他的启蒙老师,那朱芳婕必须是他人生道路的贵人。

  朱芳婕被宋知时一声老师,感动得热泪盈眶,其实她在心里早就把宋知时当作关门弟子,不然也不会如此不遗余力地帮他扫清障碍,助他更上一层楼。

  “你既然叫我一声老师,那我更要跟你说清楚其中的利害。”

  “你可能不知道,每年五一劳动节,咱们省里都会举办一场劳动节汇演,届时全省优秀的文艺工作团体都会参加,以便相互学习交流经验,这还只是咱们省里的,还有青歌赛,全国舞蹈调演比赛……咱们河洛地处偏远,收到的信息总是最少的。”

  “你别看李逢春一天天忙得不行,其实去年咱们团连个名额都没有。”

  “他是个守成的,能力有限,能应付好这一亩三分地就不容易了,难有大的突破。”

  练功房没有别人,朱芳婕连名带姓地喊着李逢春的名字,一点不复往日的尊敬,可见对他也是所有不满。

  朱芳婕看着宋知时,定定地说道:“你呆在这里,一辈子没有出头之日。”

  “知时,你一定要走出去!”

  她的半辈子已经埋葬在了这里,她不能让她的学生重蹈她的覆辙。

  她在宋知时身上倾注了太多自己的期待,她太想看见宋知时羽翼丰满的那一天了。

  朱芳婕抹了抹眼睛:“不过你也别骄傲,我师姐要求很高的,你现在这个水平还不一定能入得了她的眼。”

  “我也知道这件事急不得。这样吧,之前我对你的要求是每天七个小时,如果你还想更进一步,我要求你每天加练两个小时,你能做到吗?”

  “不论严寒酷暑,不论刮风下雨,每天起早贪黑练习九个小时以上,你……能做到吗?”

  老师为他如此倾力安排,宋知时哪还能不为之动容,他坚定地说:“我能。”

  朱芳婕笑着拍了拍宋知时的肩膀:“行,不怕苦不畏难,这才是社会主义的好同志。”

  师生俩相视一笑。

  “我还有一个问题……”宋知时想了想,还是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如果我真的去了省城,那朱露莎怎么办?”

  倒不是宋知时被朱露莎的道歉感动了,也不是他圣母操心人家的事业。但朱芳婕和朱露莎毕竟是姑侄关系,如果为了自己让她们关系不好,反倒是不美。宋知时也怕朱芳婕对朱露莎父母不好交代。

  朱芳婕叹了口气:“你不必怕我难做,也别想着她,这丫头的心思若有十分,在舞蹈上恐怕只有五分,要是她有褚旭英那性子,这机会还真轮不上你。”

  “怎么了?”发生什么他不知道的事情了吗?

  朱芳婕却岔开话题说起了别的:“你知道吗?在中世纪的欧洲,跳芭蕾唱歌剧的都是男性,即便他们过了最佳的年纪,也会被迫一直从事下去。除了社会风俗以外,这样特殊技巧性的事业对女性也有其他的阻碍,以后你慢慢会知道的。”

  有了明确的目标,宋知时一扫先前的倦怠。

  此刻,宋知时看着空旷的操场,眼前浮现出无数优美的动作。

  伴奏在他脑海里缓缓响起,他不由自主地点了脚尖。

  月光下的宋知时身姿轻盈柔美又充满着热切,比起在舞台上正式表演也不遑多让。

  宋知时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没有观众的表演,他练了一遍又一遍,直到双腿酸软,站不稳摔倒在地,才停止了练习。

  他躺在杂草丛生的操场上,静静地听着胸膛里的心跳声。

  心脏在告诉他,不能停,宋知时,你要好好跳!

  突然他感觉身后有一道强烈的视线,回头看去,却只能看见无尽的黑暗。

  宋知时的身后是文工团的大门,除了守门大爷,也就没别人了。

  “谁在哪里?”

  除了北风呼呼的,没有任何回应。

  宋知时愣神了一会儿,突然自嘲地笑了,他竟然想到了顾淮。

  不过,此刻的顾淮应该在温暖的被窝,怎么会跟自己一样,在这么寒冷的夜晚傻乎乎地站在操场上。

  此刻的宋知时根本不会想到,丝毫不知与他一门之隔,有个高大的身影已经默默地在那里守了一晚上。

  顾淮不是第一次看宋知时跳舞,可这次的感觉却明显跟上次在舞台下观看不一样。

  这是宋知时一个人的舞台,他是唯一的观众。

  顾淮紧抿着嘴角,神情很严肃,唯有一双眼睛泄露了他此刻的情绪,里面爆发着骇人的精光。

  他知道自己现在很不对,可他控制不住……他甚至想冲上去,把人抱起来。

  这时他感觉脖颈一凉,抬头一看,漫天的雪花在空中好似飘舞的羽毛,纷纷扬扬地撒向大地。

  同时,宋知时也抬起头,他感受着雪花接触到自己炙热的身体,然后化作了一滩雨水,悄无声息地滑入了杂草中。

  下雪了,这是他来到这个世界看见的第一场雪。

  下雪了,新的一年快要来了。

  又是一个周末,宋知时照例坐大巴回矿上。

  其实不少家离文工团远的演员们都会选择把假累积起来,一个月回一次,但宋知时不行。

  前世,他在文工团过得再苦再累也不想回去,因为他从不认为顾淮那个小房子是他们的家,宿舍才是他唯一的落脚点。但现在不同了,跟顾淮每周一次的见面成为了他一周最期待时光。

  结果刚下车,宋知时就碰上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宋知时满脸惊讶:“思雨?你这是来接我吗?”

  姚思雨嘴里哈着热气,赶紧上前迎接宋知时:“是啊,我问了顾淮,他说你每周六五点半会到这个站点。”

  “他也真是的,明知道你身体不好还让你大冷天的在这里等我。”

  宋知时嗔怪了顾淮一句,说着上前去抚姚思雨的手,如他所料冰凉刺骨。

  “走走走,咱们赶紧回去。”

  两个人一深一浅地踩在雪地里,向着家的方向走去。

  姚思雨跟宋知时解释:“是我自己要来的,你别怪他。”

  宋知时看他镜片后亮晶晶的眼睛,忍不住问:“你今天好像特别高兴啊?发生什么事儿了?”

  “很明显吗?”姚思雨抿了抿嘴,很快又笑了。

  “太明显了好不好,捡钱啦?”宋主知时逗他。

  “比捡钱还高兴。之前你不是让我试试去应聘老师嘛,我就去问了,结果说不招人我还丧气了好一阵子,前几天刚好有个女老师要生孩子来不了了,我就去面试了。这不,我现在就在矿区小学做代课老师了。”

  “真的吗?那真是太好了,我也有个好消息要跟你分享。”

  “什么好消息?”

  “我们队长有意送我去省城学习舞蹈,差不多就是年后,具体时间不定。”

  姚思雨原本兴冲冲的,听了这话不免神色黯然:“年后?去多久?”

  “不知道,不过只是交流应该不会太久的。”

  姚思雨若有所思,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嘴里念了两句:“你去交流也好,去交流也好。”

  “思雨,你怎么了?”

  宋知时怕他觉得孤单,赶紧安慰道:“进省文工团可没那么简单,我就是想留下可能性也不大。”

  “没什么,就是很羡慕你,身体康健可以去任何想去的地方。”

  想到姚思雨病弱的身子,宋知时把自己的一早的想法说了出来:“我去交流只是其一。思雨,不瞒你说,我家以前在省城有些势力,我认识不少好的大夫,虽然不知道他们还在不在……你不要多想,我一定会找人帮你治好这毛病的。”

  姚思雨眼眶一红,哽咽道:“知时,你对我真好。劳你费心了,只是我这病是娘胎里带出来的,可能治不……”

  宋知时可听不得这个:“呸呸呸,不许说这丧气话。”

  两人一前一后来到顾淮家,刚打开大门,一股暖气直扑面门,宋知时感觉自己瞬间活了过来。

  原来是客厅的餐桌上摆着一个热气腾腾的砂锅,“咕嘟咕嘟”地不知道在煮什么。

  一道爽朗的男声在客厅响起——

  “你们回来啦,开饭了。”

  宋知时往厨房看去,竟然刘志毅系着围裙端着两盘菜走了出来。

  凭心而论,刘志毅长得也算不错,眼窝很深,鼻梁高,像少数民族。板寸头,就是黑得很,笑起来一口大白牙,看着很憨厚。

  顾淮上前接过宋知时的大衣,直接挂在了门口的衣架上。

  “今天是什么好日子不成?”

  “知时,你还不知道呐,前几天全体职工代表大会,顾同志升职这事儿全票通过,他现在是三级工了!”姚思雨迫不及待地告诉宋知时,他很少有这样情绪外露的时候,可见这样晋升着实少见。

  宋知时大吃一惊:“三、三级工?!”

  虽然知道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但这才短短不到半年吧,顾淮居然就连升两级……

  刘志毅说:“这不,顾同志搞了些羊肉,煮了个锅子,还邀请我们一起来吃饭。”

  顾淮简洁明了地说:“好了,都快入座吧。”

  冬日里,鲜切的羊肉配上白萝卜煮的锅子,一口热汤下去,全身都暖烘烘的。

  而且这羊肉汤不知用的是什么水,格外鲜美爽口。

  宋知时一口肉夹进嘴里,还没来得及咽,碗里又及时地补上了几筷子肉。

  “你也吃,别光顾着我。”

  他不好意思当着姚思雨刘志毅的面,跟顾淮夹来夹去,却发现对面两位早已旁若无人,亲亲热热地吃着羊肉。

  得,是他想太多了……

  他们就像最普通的两对小夫妻,彼此照顾,言谈甚欢。

  吃到一半,姚思雨突然问:“对了,今年过年你们打算怎么过?”

  宋知时不太明白:“怎么过?”

  还能怎么过,文工团的表演初三结束,接着自然是马不停蹄去二姐家拜个晚年。没办法,他现在这份工作是给人家带来欢乐,那就势必只能牺牲自己的快乐。

  姚思雨说:“我没什么亲人,志毅也是,所以我们今年应该会留守在这里,你们两呢?”

  顾淮说:“知时工作特殊,新年这三天不在矿上。不出意外的话,我会在。”

  姚思雨有些激动,向来苍白的脸上此刻红扑扑的:“你们也不回去过年吗?那太好了,咱们可以一起过年,也好热闹一些。知时,你们表演完可以回来吃年夜饭吗?我包饺子给你吃。”

  听到顾淮的话,宋知时的第一反应是,顾淮竟然不回老家?

  面对姚思雨的期待,宋知时没有回答,他没办法直接答应下来。别人不知道,但他知道,顾淮已经很多年没回去过年了。前世他一直以为顾淮是因为跟家里关系不好才回去的,现在想来当时他想的太简单了。

  顾淮的生母在他三岁那年就过世了,家里是继母当家,但他生父还在,还有几个兄弟姊妹。而且他生父每年都会寄一些土仪到部队,可见还是看重这个孩子的。

  也是,顾淮那么优秀,哪有父母不爱的。

  部队过年也是需要人驻守的,矿区自然也是一样,顾淮发挥先人后己的精神,照顾困难家庭,这一照顾就是好几年。

  最终,宋知时没有应下姚思雨的请求:“我们应该不在矿上,晚一点会回顾淮老家看看。”

  顾淮怎么也没想到宋知时会松口跟他回老家,他以为少年讨厌自己的家人,加上此前对方也从不外人面前承认两人的关系。他也有身为军人的责任,既然不能陪伴,那就只能对少年的去向默不吭声,所以两人过年一向都是各过各的。

  但顾淮并没有在餐桌上表达出疑惑,只是抿了抿唇角,最后点头嗯了一声。

  说完以后,宋知时自己都愣了,他这才想起来,自己跟顾淮认识之后唯一一次不在部队过年去的是二姐家,顾淮老家他是一次没去过。

  其实他对顾家人是很陌生的,说不上讨厌还是喜欢,所以前世只是单纯地觉得男媳妇上门挺丢人的。

  而且他的家世顾家人知道多少?他俩这个婚事,顾家人是支持还是反对,虽然他们是既得利益者,但是钱得手了还嫌弃亲家的人家也不在少数。

  宋知时见顾淮眉头紧皱,故作不悦道:“怎么?以前的单位要你留下你留就留了,现在来了矿上还不能松快些,第一年过年就不让回了?”

  顾淮无奈:“没有的事。”

  宋知时取得了小小的胜利,脸上也不由自主地多了几分笑意,小梨涡若隐若现:“那咱们就说定了。”

  “那看来今年又只有咱俩了。”姚思雨落寞地对刘志毅道。

  刘志毅心领神会:“我在老家还有个姑姑,咱们也好几年没回去看她了,要不就今年吧,老呆这矿上有什么意思。”

  姚思雨有些欣喜,又有些不可置信:“那我们是……顺路?”

  其实宋知时很能理解姚思雨此刻的心情。自宋家落败以后,逢年过节这种团圆日,家里总是门庭冷落,后来亲人们相继离去,他再也没有过过一个团圆年。

  有时候,有一门可以来往的亲戚,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宋知时点了点头:“嗯,初四一早,咱们一起回家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