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穿越重生>七零年代文工团【完结】>第40章 国庆(三)

  虽然早有准备,但当李逢春看见观众们质疑不断时,心脏依然随之揪起。现在节目结束,受到全场好评,他正大舒一口气时,又恰逢书记问话,赶紧打起精神:“是是是,他叫宋知时,今年20岁。”

  李继东打趣道:“不错不错,年纪轻轻就有这等水平。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么好听的口琴演奏,能把口琴这么简单的乐器琢磨得那么透彻,确实有两把刷子,可惜我们县宣传队没有这样的人才。”

  李逢春当下警铃大作,这这这不会是想挖他的墙角吧。

  市长秘书噗嗤一笑:“李团长,别紧张,人还是你们的,只是以后有什么活动,一定要经常让宋同志参加啊。”

  李逢春抹了一下头上不存在的汗水,陪笑道:“一定一定。”

  后台

  连着表演两个节目的宋知时大汗淋漓,但他知道还没完,今天的芭蕾舞才是压轴表演。

  朱芳婕关切地问:“还能坚持不?”

  “能。”宋知时慢慢平复着呼吸。

  “不错,好小子,你再休息一会儿。一会儿女孩子们先上场,然后你再上,一切按照今天排练的走位来。”

  “好。”宋知时应了一声,一边环视四周,女孩子们正在互相帮着梳妆打扮,一张张漂亮的小脸像一朵朵质朴的花朵,每一个人都对接下来的演出怀揣着万分的激情。

  只是,怎么好像少了一个人,杨慧琴呢?

  朱芳婕淡淡地说:“她来不了了,你安心跳就行。”

  宋知时面上不露声色地点了点,心中却惊诧朱芳婕的速度如此之快,说下手就下手。

  又是几个节目以后,国庆演出重头戏,著名芭蕾剧选段——《红色娘子军》终于开场了。

  “红色娘子军?那不是京城才有的样板戏吗?”

  “是啊,没想到咱们河洛也可以看见了,这文工团成立得好,往年哪有这么多节目。”

  “专业的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当轻快的音乐在大喇叭中响起,早已换上蓝灰色军装的姑娘们,举着长枪欢快地跳跃着步入了舞台,然后找到自己的位置,如挺拔的青松般站立。

  随着伴奏的重音逐渐变得紧密急促,朱露莎连着做了三个大跳步入了舞台。

  大跳是芭蕾舞中一个令人振奋的动作,它要求舞者兼具爆发力与柔韧性,跳起脚在空中打开呈一字腿,落地后又收回了。

  朱露莎经过这段日子的刻苦努力,已经可以跳跃腾空到一个完美的高度,双腿在划过美丽的弧线,然后干净稳定的落地。

  朱芳婕一脸欣慰地看着眼前这一幕,然后拍了拍宋知时的肩膀,示意他该上场了。

  宋知时深呼吸一口气,拿上系着红绸的大刀,从侧边上台。

  朱露莎正带着一众女兵们“练枪”呢,她们举起长枪,干净利落地进行射击,不断变化的阿拉贝斯克动作,让她们如同一个个坠入林间的精灵,欢欣地跳动表达出女兵们对练兵的喜悦。

  不得不说,朱芳婕改编舞蹈的能力确实一流,对每一个队员的安排都恰到好处。像不会跳舞的彭素涛被她安排做了举旗手,舞蹈功底比较弱的新人们被安排了老乡的角色,只要跟得上前面队形就行。

  即便是少了一个杨慧琴,队形有所变动,也完全不影响节目效果。

  台下掌声不断,观众们都是第一次正式看这样的芭蕾舞现场表演,以前只能在放映的电影里头看,模模糊糊的没有色彩不说,有些还没有音乐,这样的视听盛宴真是头一回呢!

  宋知时捧着大刀在几位女兵的带领下来到了舞台中央,接下来就是他的主场。

  台下爆发出阵阵惊叹声,男孩子也能跳芭蕾呢?

  更有前排眼尖的观众发现,这不是刚刚那个吹口琴的小伙子嘛,他还能跳舞呢!

  宋知时直接来了一段大刀表演,一把大刀被他舞得虎虎生威,让观众们眼花缭乱。老乡们女兵们把宋知时围在中间,他每做一个动作,身后的娘子军们便会大喝一声,跟着他一起挥舞着手中的大刀,气势十足!

  慢慢地台下的观众们也学会了互动,跟着舞台上的舞者们一起喊。

  随着一声巨响“哈——”,舞蹈终于走到了尾声。

  瞬间过后,观众们从震撼中回过神,李继东带头鼓掌,后面的人随之鼓掌,热烈的掌声在大礼堂里回荡。

  角落里几个糙汉子鼓得尤其带劲。

  “顾工,还好你坚持,这次真的来对了,这个舞蹈也太好看了。”

  “是啊,没想到男娃娃还能跳舞呢。”

  “这舞蹈真特别,叫人又是跳舞又是舞刀弄枪的……”

  “你个大老粗懂个屁,这叫……叫艺术,你说对吧顾工。咦,顾工人呢?”

  第一场国庆演出圆满结束,但观众们却坐在礼堂里迟迟不愿离开。

  陕甘煤矿矿长突然想到了什么,把报幕员叫过去耳语了几句。

  随后报幕员赶紧上台说了一段收尾词,在收尾词最后,他说道:“感谢陕甘煤矿文工团,陕甘煤矿宣传队,河洛市政府宣传队,三河公社宣传队……给我们带来的精彩演出,下面有请优秀矿工代表,为我们同样优秀的演员们献花。”

  此时后台的宋知时已经累得没有力气说话,又是跳舞又是舞刀,对人体力的消耗,远远大于机械性的技巧练习,他就是铁打的,三个节目下来也累的够呛。

  听说还要接受鲜花,朱芳婕把宋知时扶了起来,他和朱露莎作为红色娘子军两个主角,理所应当地站在了一起,连同其他演员代表一起回到了舞台上。

  舞台下再度爆发了一阵又一阵掌声,报幕员维持了三次秩序,这才作罢。

  一群工人们手捧鲜花,在音乐声中,缓缓走上了舞台。

  受到表彰的工人们个个都是青年才俊,但其中一人特别惹眼,不但是因为他个子最高,而且其他工人都是着装干净整洁,而他的脸上却是一道道乌黑的煤渣,但这却丝毫不损男人的英俊,反而增添了几分狂野。

  宋知时都傻眼了,大变活人啊这是!

  于是,他脱口而出:“顾淮——”

  工人们按顺序一对一献花,轮到宋知时的时候,献花人正好是顾淮。

  顾淮缓缓走到宋知时身前。他的个子很高,直接挡住了头顶倾泄下来的舞台光,阴影挡住了周围人的视线,仿佛把宋知时圈在了一个小天地里。

  顾淮捏紧怀里的花束,递给了宋知时。

  “给,花——”

  宋知时对上他那双坦然而率直的目光,惊喜道:“你什么时候来的?”

  顾淮淡淡一笑:“就你表演的时候。”

  想了想,他又补充了一句:“舞蹈很精彩,你跳得很好。”

  被那么多掌声包围的宋知时都没有害羞,此刻却感觉自己脸上热得可以煮鸡蛋了。

  他的手指不自觉地抠入手心,眼神开始飘忽:“你才来矿上一个多月,就是优秀矿工代表了?”

  部队的教育让顾淮把坦诚率直诚实刻在了骨子里,他难得面露纠结,最后还是抵抗不住宋知时揶揄的目光,缴械投降了:“不是,优秀矿工腿脚不便,我主动要求来替他献花的。”

  “噗——”宋知时忍笑。

  主动要求,嗯,他记下了。

  “谢、谢谢谢,我很喜欢。”宋知时举了举手里的花。

  两人就这样面对着面不说话,台下的喧嚣仿佛与他们无关,时间也就此静止。

  同样傻眼的还有朱露莎,这些日子她到处托关系找顾淮,可一直都没有消息,没想到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这人就在文工团边上的矿区里。

  朱露莎顾不得宋知时还在边上,忍不住喊了一声:“顾淮……”

  顾淮这才想起什么,又拿了一束花递给朱露莎。

  “这是你的。”

  朱露莎一脸欣喜,多年的梦想一朝得偿所愿,此刻她已经幸福得快醉了。

  她不是个腼腆的性子,赶紧问顾淮:“顾淮大哥,你还记得我吗?我是朱露莎,几年前黄河决堤,三湾村被你救过的那个小女孩……”

  好家伙,还有英雄救美这一出呐,宋知时看顾淮的目光顿时就不一样了。

  被宋知时如有实质的目光扫视,顾淮先是一愣,随即深思了一会儿,然后才皱眉道:“抱歉,我不记得了。”

  “什么?!你不记得我了?三湾村,潼川县三湾村啊!”朱露莎瞪大了眼睛,她万万没想到自己心心念念那么久的人,已经完全不记得自己了。

  宋知时撇了一眼还在沉思的顾淮,看来是他想多了,同前世一样,朱露莎跟顾淮清清白白,没有丝毫牵扯。

  宋知时正要说话,矿上的宣传科跑来了几个记录员要给他们拍照。

  顾淮跟宋知时由于靠得最近,被其中一个记录员抓拍到了一张。

  他们俩一个工装一个军装,一个黑一个白,一人胸前别着大红花一人抱着花束,老式相机把他们定格在了1973年10月1日,农历九月初六。

  宋知时还在犹豫着要不要跟顾淮再聊一会儿,毕竟两人也有段时间没见了,以褚旭英彭素涛为首的舞蹈队新人们已经快速地围上了宋知时。

  她们七嘴八舌地指引着记录员:“同志,你给我们也来一张呗。”

  “对对对,我也要跟知时拍,拜托啦,拍好看一点。”

  顾淮看着宋知时向他求救的目光,难得没有插手,眼睁睁地看着他被众人欢呼着拖走。

  心里第一次有了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或许这就是孩子长大的感觉?

  身为家长难免会有这样失落的感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