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穿越重生>我在游牧民族部落靠岩画剧透搞基建【完结】>第20章 大风裹挟沙土的日子

  应对沙尘暴的措施

  羚羽族的人纠缠不休,邵叶和木野直到傍晚才回到瑶氐的部落里,修宁看见他们回来,很着急的样子跑过来:

  “你们去哪里了啊,我下午过去的时候,他们说你们突然就不见了,”修宁絮絮叨叨地说着,“都多长时间了,再不回来,我就让人去找你们了。”

  木野说:

  “没什么。”

  修宁立即夸张地张大了嘴巴,声音更响亮地从嘴里出来:

  “什么没什么,你们两个可是消失了整整半个下午诶,邵叶,你说,你们两个哪里去了。”

  邵叶此时脑袋里正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听到修宁点到他,才倏地回神来,将今天下午发生的事情在脑子里过了一遍,随后跟修宁说了。

  说到山上的时候,邵叶忽然卡壳了一下,尾音卡在喉咙里没出来,又出神去了。不过这时候整件事情已经讲得很明晰了,修宁听了事情的整个过程,没在意邵叶卡壳的点,表情转而变成愤愤的模样,咬牙切齿地说着:

  “好他个灰鹭,跟我们玩阴的呢,邵叶还好你没跟他们去,灰鹭这人就爱耍这些小手段,之前我也在他那栽过跟头,真是太可恶,太可恶了……”

  还有另一件事。

  沙尘暴。

  邵叶回来之后就总在想这个,晚上胃口也不太好,勉强吃了几口就先回帐篷里了,天色暗下来的时候,晚风中裹挟的尘土似乎又多了,呼吸的时候就感觉吃了许多灰,走回去的路上呛了好几口。

  他的脑袋里又回想起那本书上的话:

  “瑶氐族,湮灭于霾。”

  这句话从中午他发现有沙尘暴要来的迹象的时候就出现在他脑海里了,随着尘土飞扬,又挥之不去,这种感觉让他惴惴不安起来,但是…….

  他回到帐篷就翻起来前不久在纸上画下的岩画图像,整整齐齐的十张,按顺序摆着,邵叶翻到第二章 ,端详着,那上面的图案却不像是风沙。

  看来不是这一次。

  等到那张画被邵叶反反复复翻了个遍,他才松了口气。因为不放心,他还特地翻了后面的几张,当看到那几张上面皆无风沙的迹象,邵叶才重新拿回了第二张。

  北方的沙尘天气是很普遍的现象,邵叶所在的地方,春季的时候尤其是四月里最为频繁。邵叶记得,先是狂风,刮倒了一大片,随后,是土黄的沙尘被狂风卷席,面前顿时变成了一大片模糊的景象,空气中弥漫着的都是沙土的味道,呛人得很。抬头,天也是黄黄的,最严重的时候,晚上睡觉的时候,被窝里都是一股沙土的味道。

  想着,他不禁皱了个眉头,那股沙土的味道似乎已经顺着微风呛到他鼻子里了。邵叶下意识在面前掸了一下,眼神无意识地扫过眼前——画还拿在手里。

  刚才一直急着找风沙的记号,邵叶却没好好地看这幅画到底画了什么。当初画的时候,也是照本宣科地描下来,没去深究。

  现在再去看,邵叶忽然觉得眼前的人物很眼熟。他疑惑地将那幅画端起来仔细看,这才发现不是人物熟悉,是人物身上的装饰。

  弯曲得好像是一只羚羊的角,作为装饰难免有些大了,但是却正好被拴在左下人物的衣服上。邵叶顿了一下,良久,总算想起来是哪里熟悉了,他从来到这里,第一个见用羚羊角做装饰的人,是灰鹭。

  难怪他每次看见灰鹭身侧的羚羊角装饰都觉得眼熟,原来早就见过了。

  灰鹭?

  邵叶陡然间精神振了一下,似乎想到了什么。这张画是这组岩画群的第二张,既然如此,那是不是说明,瑶氐遇到的第二个大麻烦,和灰鹭,或者说是羚羽有关。

  这几天的浮尘现象慢慢严重起来了,有时候修宁从外面回来,难免抱怨两句沙土天气祸祸他刚洗干净的衣服。以往沙土天气也很常见,不过从前,还没有人把它和沙尘暴联系在一起。

  但是这次有邵叶,先提出来这跟霾有关的,也是邵叶。

  木野仔细想了想,问邵叶如果是想在霾来之前做一些准备的话,要怎么办才好?

  即使经历过多次,人们在条件匮乏的情况下,对沙尘暴的来临时的应对方式仍然毫无经验。

  最传统的方法就是随机应变,硬撑过去。但是这样的话,每次沙尘暴来临总要损失一些,如果能最大程度上的避免,当然是最好了。

  邵叶先前看过瑶氐人搭建帐篷,他们的这项技术倒还算成熟,因为要时常搬迁,所以帐篷的搭建总是很简易,简单来说,就是好装也好拆,这样是很方便,但是也容易有一个很大的缺点——

  就是不牢固。

  其实塌倒是不会,但是在遇到狂风,尤其是沙尘暴这样的恶劣天气时,是很难防住的,邵叶对这方面略有一点点涉猎,瑶氐的帐篷和蒙古包有一定相似性,不过现代草原上的蒙古包经过改进,稳定性是过去没法比的。

  但是,眼下的瑶氐帐篷,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传统的瑶氐帐篷由杆子,围绳,还有帐篷顶等搭建而成,邵叶看过,要是想要加固,帐篷顶一定是在加固范围之内。帐篷顶是毛毡直接搭上去的,只经过简单的加固处理,很容易被狂风掀翻。

  要想稳定的话……邵叶想起来有一本讲述这种搭建方式的古书,上面详细拆解了其内部结构,并指出其中利弊,其中加固帐篷顶是用动物毛发搓成粗绳,打上结扣,从而达到无法掀翻的效果。

  邵叶一边回忆一边向木野转述,经过改造后的瑶氐帐篷,可以大大增加抗压防风的能力。

  木野似乎对这种新式的搭建加固方式十分感兴趣,边听邵叶讲完了,他还想亲自去看看。不过,邵叶其实不是很确定这种方式一定能保证瑶氐的帐篷不被掀翻,所以……

  有了。

  这一片环山,连绵起伏的山群盘踞在周围,如果能找到个大山洞的话,兴许就不必这么麻烦了。山洞是天然的避灾场所,效果也一定比加固过后的帐篷好很多。

  “木野,这附近能找到山洞吗?”

  木野微微一愣,他还在想刚才的加固帐篷的方法,这边邵叶的思维已经跳转到下一步了。

  “有,很多,怎么了。”

  山洞,山洞里倒是可以待得下很多人。稍微思考一下,木野很快明白了邵叶的意思,霾的话,谁也不能保证来的时候有多大,是不是他们的帐篷可以承受的,但是如果是山洞的话,那就很不一样了。

  山群绵延了几千年,多大的风沙也经受得住。

  其实之前霾来的时候他们也有想过山洞,但是他们不懂得判断霾来的时候,发现时,往往来不及前往山洞,因此,山洞在过去只作为应急避难的场所。

  现在邵叶告诉他们霾要来了,他们就可以提前做准备,山洞就会成为躲避风沙的最优选择。

  想通了这些,木野面带赞许地望着邵叶,还没等邵叶解释,他就开口说道:

  “我知道了,我这就让人去找山洞。”

  似乎把一切都安排妥当了,邵叶重重松了口气,空气中的沙土似乎也散去了片刻,迎来了难得的晴空。

  确实是难得的晴空,风沙散开又聚拢,这几天的沙土越来越厚重,气温也开始慢慢降低了,上升的气温在下降,邵叶这几天出去得披上披风。

  他有些忧心那片土地上的小麦,早上出门就往小麦地里跑,周围的瑶氐人越来越少了,很多都应了木野的号召,提前带着一大家子搬到找好的山洞里去,这几日的生产经营也都在逐渐减少,但是这都不重要,木野说,这次风沙过了,再继续也不迟。

  小麦有的已经出了苗苗,嫩绿嫩绿的模样很是讨人喜欢,邵叶当然没忘记这片小麦地,早在之前同木野说预防霾的方法的时候,就连同小麦一起说了。

  土地是挪不走的,所以邵叶拜托木野多做些毛毡出来,盖上小麦地,或许就能保住它们。

  四周的木桩已经打好了,绳子也备好,现在就差瑶氐的姑娘们将毛毡全赶出来,将他们牢牢盖住,再用木桩和绳子固定住。

  邵叶试过了,这些东西加在一起的效果特别牢固,几个瑶氐大汉也没能拔得动,那么应对沙尘暴应该也是不成问题的。

  在狂风阵阵吹来的日子,足够覆盖整片土地的毛毡终于做好了,这时候能见度已经太低了,留在瑶氐原地的人也少了许多许多,最后,只剩几个看管物品的人没走了。

  邵叶在蹲在小麦地里,浇过水之后,将庞大的毛毡覆盖在小麦上,正专心地绑着绳子,风沙很大,他绑的很艰难。

  修宁走之前特地跑到这里来喊他:

  “邵叶,要不算了——”狂风呼啸间,修宁喊得很大声,才勉强把声音传到邵叶耳边,“以后也可以种小麦的,先躲起来——呸——”他说话吃了一嘴的沙子,连吐了好几下,随后听到邵叶的声音随风传来:

  “我知道了——你先走吧——还有一点点——”

  这片小麦地是他和所有瑶氐人的心血,邵叶不想放弃。

  确实还有一点点了,还剩最后一个小木桩没有绑上。他迎着风沙站起来,却差点被掀翻,只得先蹲在一边保持身体平衡。

  “木野说让我带你快走——”修宁很大声地喊道。

  “你先走,我马上就走——”这是邵叶的声音。

  修宁眼看劝不动他,在原地顿了顿,随后决定去找木野。

  木野在山洞那边,维持瑶氐内部的秩序。

  作者有话说:

  修宁:劝不动怎么办劝不动怎么办(转圈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