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氐丰富饮食结构

  瑶氐族的各位几乎没有吃过面制品的,所以在听说要种植小麦的时候,个个眼睛里充满了疑惑,不明白小麦为何物,更不明白这又长又圆细细小小颗粒一般的的东西,种出来能是个什么样子。

  其实,别说种小麦了,就是种植,对他们来说,也是陌生的。

  草原上的民族不谙种植,常年的蔬菜摄入都靠原野上可以寻找到的野菜,像这里,比较常见的是沙葱一类的,沿山的地方,经常可以找见。

  沙葱长在戈壁滩的位置,外形跟香葱很像,在现代的时候也是当地的特色之一。邵叶之前曾吃过凉拌的——碧绿细长的根茎搅缠在一起,开水焯软捞出,过凉水后加入各种调料,口感丰富,口味不如葱那样刺激,是温和而滑嫩的。

  瑶氐部落里有时候也会有这道菜,不过由于不太会使用调料,旦喜大厨一般都是直接水煮的,这样煮出来的沙葱,本身的香辛味就更突出了。但是沙葱本来就不难吃,所以在瑶氐的这些天,邵叶也吃了不少。

  瑶氐族人对于植物的概念,除了草原上的种种之外,可食的,就只有沙葱这一类在野外自然生长的了,像小麦需要人去种植的,他们是从未见过。

  “牛羊需要人去养,这小麦,也要人去养吗?”瑶氐族人里不知哪个窜出来的声音,好奇地问着,他们所接触的知识里,这一步是没有的。

  “植物是人可以驾驭的吗?”

  也难怪,瑶氐族人只见过野蛮生长的植物,问出这些并不奇怪。

  邵叶说:

  “在汉人居住的地方,已经驾驭小麦万年左右了。”他特地用了驾驭这个词,因为他发现,说种植的话,对瑶氐人来说太陌生了,于他们而言,驾驭牛羊才算是家常便饭。

  这么说的话,瑶氐族人大概能听明白。

  果然,他这话一说完,被喊过来种小麦的瑶氐众人个个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来,有迫不及待的,还在底下用瑶氐语窃窃私语起来,说的大概就是,既然别人能种,那他们瑶氐自然也能种。

  现在邵叶说的话,瑶氐族人也带着深深的信服感。这其中之一是他们的首领木野带给他们的,其中之二,便是瑶氐族的搬迁,木野把所有功劳都归给了邵叶——当然,这也是他应得的,当瑶氐族人知道这么大一个麻烦被邵叶解决之后,自然对他肃然起敬了。

  “不过,这种的小麦,有什么作用呢?”小麦对瑶氐人来说到底还是太过陌生了,邵叶早先就想到了这一步,所以修宁今天天还没亮特地又出去了一趟,邵叶拜托他带一些交易关卡那小贩卖的面食一类,什么都可以。

  于是当瑶氐族人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旦喜大厨帮忙提过来一大袋子,里面全都是交易关卡的小贩卖的各种各样的面食,以馒头,烙饼居多,还有一些其他的小点心。

  这里其实有修宁的私心,他早就想把那交易关卡的早餐小吃尝个遍了,但要买的东西太多,他每次都带不下,光吃的话,一个早上也吃不下。这次只专注于带这些,他倒好把东西都买回来,早上连着中午又到下午,总算满足了自己的胃口。

  旦喜大厨在修宁把这些东西带来之后也去尝了尝味道,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厨,旦喜很喜欢研究各种各样的吃食,对于新奇的吃食,则又好奇又想学习。等他尝到了馒头的松软微甜,烙饼的香脆缠绵——这种口感的吃食他从未尝试过,但一吃上,他就立即着迷了。

  那是多么,令人沉醉的口感,不同于肉类的纹理分明,面食的内部是搅和在一起的,但组合起来,却在柔软中增添了嚼劲,而不同形态的不同做法,则又让相同的食物的口感与味道变得不同起来。

  “邵叶,你会做这些东西吗?”旦喜大厨的眼神里满是迫切,手上痒痒的,恨不得即刻学起来。

  “嗯。”

  邵叶点点头,他的话让旦喜大厨变得更加兴奋起来,眼睛盯着那些椭圆椭圆的小颗粒,正是期待极了。邵叶在家的时候学过怎么做馒头,烙饼的话,也看过一些,至少知道怎么去弄。

  所以,只要等这批小麦种下,之后的事情,邵叶都会。

  瑶氐的族人们还没尝过这些吃食。

  旦喜大厨喊来两个小厨,让他们把这一大袋子的馒头烙饼类的面食分下去。修宁很是大气,自己掏钱买了一大兜,邵叶眼瞅着,虽然交易关卡的物价很是便宜的,但是就这么一大袋子东西,算起来花的钱,一定是不少的。

  其实邵叶有时候会很好奇,修宁眼看着又不做生意,又没有其他收入来源,怎么会有这么多钱?上次木野给他的钱袋里的分量,那可足够这个时代普通百姓一年的收入了,修宁哪来那么多钱呢?

  下次一定找个机会问问。

  分面食的动作还是很快的,不过多久,在场的瑶氐人边人手一个,不同的面食在他们手上捏着,有的这时候已经吃上了。他们对这些新奇的食物目不转睛地盯着,摸了个遍,闻闻看,香喷喷的,忍不住咬上一口,很快就吃得津津有味了。

  吃的间隙,邵叶趁机解释:

  “这些东西,都是用小麦做成的。”

  “咦~~”

  人群中除却吃东西的声音之外,发出来一些疑惑的声音,有好奇心重的,盯着刚发下来的小麦种子,仔仔细细地打量去,依着刚才邵叶所说,小麦种成之后也就是长这个样子的,这个……无论是从外形还是手感来看,跟他们手里松松软软的面制品比起来,那都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不止。

  邵叶明白他们在疑惑什么,耐心解释着:

  “小麦收割之后,要经过研磨加工成面粉,然后才可以变成我们现在手中吃的。”

  瑶氐众人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好像是明白了。其实不重要的啦,既然邵叶说可以变成现在手中吃的,那就一定可以的。

  面制品的香气缠绕在手间,吃进嘴里,彻底征服了瑶氐族人的味蕾。现在的他们,已经有些跃跃欲试了。

  关于小麦磨成面粉,现代的手法比古时要繁琐得多。邵叶对历史的热爱让他在研究作物史的时候特地去研究了小麦研磨成面粉的古今手法对比。传统的面粉制作,概括一下,是将小麦的几个部分利用岩石一起研磨,并筛分出麸皮,从而制成的。那段时间正好身边有个朋友家是开面粉厂的,为了深刻学习,他还特地进去考察了一番,并成功学成归来。

  技多不压身,这个时候邵叶深刻体会了这个道理。

  趁着众人现在吃饱喝足,热情高涨,邵叶招呼了一声,开始交代种小麦的各项事宜。辟出来的这一块土地早早做了整地的准备,这两天修宁几乎三天两头往交易关卡跑,除却小麦种子,还带回来许多农具,要知道,这些东西在之前他逛的时候可是看都不会看上一眼,到今天,却是有机会用上了。

  修宁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些农具,好奇地拨弄着。一旁的邵叶见他颇有爱不释手的模样,趁机问一句:

  “要不要上手试试看?”

  修宁脑子没转过来,愣愣地点点头,他只当这是玩儿。

  然而等他真正上手之后,他才幡然醒悟,原来邵叶这会儿坑了他一把。

  这边的土地不如黑土地那样有天然的优势,加上修宁带回来的农具有限,邵叶仔细想想,省去了大部分操作,只保留最基本的。

  然而就算是这样,由于土地面积庞大,工具少,拿着工具就要干活。修宁在瑶氐里连牧都没放过,却成了瑶氐族第一个耕田的人,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忙活了一整天,连同几个其他的瑶氐大汉一起,才总算将整片田地整完了。

  效果不错。邵叶在小山丘上张望,不愧是身强力壮的游牧民族,这些放在现代机器都要很长时间才能干完的活,他们居然能在一天之内弄完。

  修宁几乎都要累瘫了,但他咬牙一想,种上小麦就可以在瑶氐吃到馒头烙饼了,于是心甘情愿地承受了。

  现在,就是要播种。

  大西北的光照充足,但缺水的程度很严重。在播种前,邵叶先让瑶氐大汉将整片土地灌溉一番,这样提高土地湿度,小麦也能更好生长。播种的时候,仗着大西北的光照好,邵叶让它们的排列稍密集了些。

  瑶氐的众人听邵叶指挥,邵叶在大太阳底下的田间跑来跑去,手把手教着瑶氐众人该怎么做,不一会便累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但他只是靠在小山丘上休息了片刻,便又接着干起活儿来了。

  小山丘的另一边——

  如果木野在场的话,一定会吃了一惊,因为这里的大太阳底下,正站着灰鹭。

  当然,他的一只手上举着一把羽毛扇子,盖住了大半阳光,另一半身子,蜷缩在山丘的阴影里。

  因为要挨着阴影,他站得不是太高,相反,回鹊就站在了小山丘尖尖上,看得自然也更清楚:

  “他们在干吗呢?”灰鹭有些好奇,看样子,瑶氐族的人今天都在这一片土地上忙碌,至于忙什么,他还真没看出来。

  回鹊也是满腹狐疑的模样,很显然,生活在戈壁滩上的二位完全没有见过这样的仗势。不过很快,灰鹭在土地间瞥见了邵叶的身影,他看见邵叶手中拿着的农具。随后,他把身子又往阴影里缩了缩,手上举着的扇子放下来,转而指向不远处的邵叶:

  “他的手里,是什么?”

  作者有话说:

  又被灰鹭看见了……话说大家吃过沙葱吗

  感谢在2023-04-14 01:28:08~2023-04-15 02:37:2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你好殉情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