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耽美小说>两两>第27章 2016第四章【费解】

蒋俞又开启了女战士模式,每次她在情绪上遭遇变化的时候,都会用更拼、更癫狂的工作模式掩盖情绪带给她的不适。蒋俞知道这是种逃避性格,似乎逃远了,就不会被情绪追上,不管这种情绪是不甘、烦躁、还是痛心、失望…


直到有一天夜里,还在上海出差的蒋俞,被静怡的一通视频连线惊醒。


蒋俞有一个独立的闺蜜微信群,大部分时间三人各自吐槽,在工作上又碰到了哪些奇葩同事、现在的队伍不好带、养小朋友很辛苦…对了,雪松和静怡都生了可爱的女儿,俩孩子差一岁,今年都上幼儿园了,蒋俞在北京的周末,有时候会帮两姐妹在蓝港带孩子,给雪松和静怡一点惬意的私人时间,感受这个熙熙攘攘的城市。


那天晚上大概快零点了,群里来了一个视频电话。蒋俞虽然出差在客户处累了一天,看到来电人,还是从床上爬起来,打开了视频。


视频镜头里第一下出现的,貌似是一个昏暗的酒吧,静怡的大眼睛进入了镜头,明显神志不太清醒,嘴里还在嘟嘟囔囔,“老三,你在啊,你怎么还不睡觉?又跟林雁出去疯了?”


蒋俞刚想回应,就见雪松上线了,雪松的样子像是在开车,表情有点严肃,“静怡,你在哪?等着我过去接你?身边还有没有人?”


蒋俞只好问雪松,静怡这是怎么了?


雪松叹了口气,问清蒋俞现在上海之后,让她别着急。原来,老白已经给雪松打过电话了,说他和静怡闹了点分歧,静怡自己跑出去了,他以为静怡去找雪松了,只是快凌晨人还没回来,女儿醒了好几次找妈妈,老白才给雪松打电话的。


所以,是两口子吵架?蒋俞心里,静怡一直都是江南女生的温柔恭顺,和老白吵到什么程度,才会离家出走?


这边又听静怡含糊的声音响起,“这是酒吧啊,威士忌酒吧,老三总来的那家,我也能喝酒,不输老三,三儿,咱们比比…”说完又在镜头里干了一小杯。


看上去货真价实的威士忌,蒋俞赶紧哄人,“对对对,你比我能喝,你可比我强多了,咱们比喝柠檬水,你怕酸,我肯定能赢过你。”


“比就比,我才不会输,我不输给任何人,来啊,给我来一瓶柠檬水,”静怡对着吧台喊。


蒋俞一边赶紧给雪松打字,“798,留夏威士忌吧,赶紧接她。”


雪松回复,“快到了,你继续跟她说话,我停车。”


这一晚的闹剧,在静怡抱着一大瓶柠檬水不撒手,雪松赔了酒吧一些钱之后,把静怡塞进车里,拉回了自己家。


第二天,蒋俞搭早班飞机回了北京,直奔雪松家。


“林雁今天刚去上海考察线下店,你俩这是在天上say了个hi?”雪松看到蒋俞的第一句话。


说实话,蒋俞根本没想起来跟林雁汇报行程,昨天晚上两人的睡前视频,她跟林雁说的还是这边项目要延期,不知道周末前能不能赶回北京。


然后就在凌晨接到了静怡的视频,蒋俞果断买了早班飞机票,赶回了北京。项目上的工作还是在飞机上临时布置的,蒋俞只跟团队说,自己有急事回趟北京,如果客户有疑问,她周末赶回来补活儿。


“林雁不知道我回来了,不重要,姐妹更重要,静怡怎么样了?”蒋俞也不废话。


“昨天带回来,吐了两次,昏昏沉沉睡着了,早上我熬了粥,拉她起来稍微吃了点,她说吃不下又回去睡了。”


“所以,她这到底是怎么了?”


雪松递了杯咖啡给蒋俞,在她身边坐下来,讲了一个大多数中国式家庭,每天都在上演的故事。


曾经,80后的朋友,都会感受到时代赋予他们的特权,能抓住机遇的人,都有机会特立独行、自由自在、一言不合就掀桌走人。但,他或她,最终都遇到了那个人,与之结婚、成家、生子,顺其自然。当他们有了孩子,人生从此充满不可思议的弹性,连他们自己都难以预料。


妻子每天准时准点地早起,给孩子和男人做早餐、整理家务。极有效率的把自己打扮的衣着光鲜,去赶北京早高峰拥挤的地铁,在人际复杂的国企大集团,负责最细碎的人事细节。华灯初上,微笑着送走接送女儿、在家伴读的年轻阿姨,自足自乐地泡着脚、刷着片,看着女儿和猫咪在身旁嬉戏,等待丈夫回家,觉得自己的生活还算美好。


然而,男人能在家陪伴母女的时间越来越短,妻子说服自己,男人的律所越来越忙,事业为重,不应该被家庭牵绊。作为知书达理的高知女性,更应该让丈夫没有后顾之忧。


妻子开始在女儿的教育上竭尽全力,各种智商税交出去,仿佛就可以定制一个、完美再现自己所有预期的小复制品。在男人的社交圈里,妻子就是完美贤惠的化身,无需太多解释、不必内疚缺位,妻子总是善解人意的包容男人所有,在他的朋友面前给足颜面。


到这里,还是蒋俞了解的、白家模范夫妇日常,并没觉得有什么问题,何至于静怡的放纵?


雪松看出了蒋俞的困惑,轻笑一声说,“你和林雁自然不需要理解三口之家的鸡毛蒜皮,你俩都有自己的事,也没有孩子的牵绊,率性而为、做到极致就行了。但是,静怡和老白、或者我和老潘(雪松老公),都会是有问题的吧。”


“静怡她们海星集团前几年发展太快,本身国有化改制过程中,多少都会有灰色地带,集团之前动员全员持股,给静怡她们这些老员工不少股份,当然一部分也需要她们自掏腰包,静怡应该是买了不少股份的。上个月,集团暴雷,所有股份一夜蒸发,能弥补给员工的,应该是杯水车薪。这月初,老白的律所合伙人退出,老白打算自己回购所有的合伙股份,才知道家里账面上少了一大笔钱。”


“静怡没和我说过啊,你之前知道?”蒋俞问。


“我也是最近才知道的,不比你早多少,我多忙,你不知道啊?”雪松浅浅揶揄蒋俞。


“所以是老白发火,说静怡了?”蒋俞大条,没意识雪松的揶揄。


“恰恰相反。据我所知,老白没为这事说静怡一个字,甚至都没告诉静怡知道流水变化。”


“算他有良心,那是怎么了?”蒋俞一直对老白干事业忽略静怡的行为不太满意。


“是要给白羊羊(静怡女儿)上寄宿学校的事闹的,”


“白羊羊才几岁?上什么寄宿学校?”蒋俞简直闻所未闻。


“你不用鸡娃,你当然不懂。”雪松很平常的瞥了一眼蒋俞,“孩子教育,现在很多人,从孩子幼儿园起就开始规划了,上私立还是公立要早早考虑好。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想再追上就不容易了。老白那样的,当然希望他家闺女是精英中的精英。”


“然后嘞?”蒋俞觉得这些超出自己的知识范围了。


“然后,静怡有一天在鸡娃群里看见一个帖子,一位年轻妈妈带着刚上幼儿园的女儿移民加拿大,开始海外伴读状态。才半大点的小孩,就开始海外伴读,这位妈妈,至少二十年起步,娃奴了。”


“然后呢?快点说,”蒋俞觉得故事的走势开始离谱了。


“静怡跟老白商量,是不是让白羊羊转去私立XX幼儿园,不用出国,但是教育质量肯定是比公立强多了,未来上学还能有其他选择。老白脱口而出,咱家还有闲钱充这个门面呢?静怡就知道老白发现了。”


“老白还说啥了?就这?静怡就疯了?至于么?”蒋俞十万个为什么,她是实在无法理解,正常婚姻中,两个人的责任分担应该是什么样的,沟通的尺度怎样才算合适?


在短暂和韩冰的婚姻中,蒋俞是过家家的心态,对对方、对婚姻本身没一点责任感,遥远的、互不干涉的距离,才是蒋俞最舒服的,但是正常家庭,肯定不该是这样的。


婚姻对于两个人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其实,在深圳付小姐家,看着那一家的和谐欢乐,看着林雁自然的融入,蒋俞是困惑的。第一次,她在思考和林雁的关系到底是什么。


雪松无奈的笑了一下,她了解蒋俞,铺垫了这么多,蒋俞还是不明白,静怡的酒醉到底是因为什么。


婚姻中的夫妇俩,有意愿、有能力为家庭付出,是想看见所爱之人因此受益、快乐、整个家变得更好。静怡一直是这么理解她和老白的付出的,但“充门面”这三个字,表示老白把付出当作投资、视为成本、需要看到效果、收到回报,那么说好的,一起为家庭更好而努力的初衷哪去了?


老白的眼里,这投资显然还失败了,因为没有“闲钱”了。


静怡的世界,最亲密关系下的感情付出,突然就一文不值了。蒋俞好像明白了一些。


“你说你和老潘也会有问题,是什么意思?”蒋俞还有疑惑。


“老潘我俩,和老白他俩正好相反,我俩从不鸡娃。甚至你也知道,我那么忙,根本没时间理娃,老潘的妈带着,至于老人家带娃有啥问题,老潘不管我就不问。老潘是国家特殊事业单位,铁饭碗,但是挣得嘛,你懂的。我没时间管孩子,就保证对他的管理方式不指手画脚,老潘所有的兴趣,都是鼓弄他那些虫子,这孩子就散养。有时候我也挺委屈,给你钱,带孩子参加些高端活动不好吗,但又说不出口,感觉有些伤他男子自尊心。”


潘哥是市林业局的大专家,是她们几个人里年龄最长的。蒋俞一直觉得家里有个博士很气派,潘哥还温文尔雅,特别知识分子风范。年轻的时候聚会,蒋俞就最喜欢跟在潘哥后面跑腿,本身蒋俞排行老三,雪松她们就笑话蒋俞是潘哥的小三,逗的蒋俞还挺不好意思的,每次都要翻脸。


原来曾经心底的朱砂痣,随着时间蹉跎,也就成了蚊子血。


听懂了雪松的解释后,蒋俞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雪松说的婚姻,好像应该是一个、为建立感情羁绊关系、而无条件付出的团伙,这个团伙之间,不介意利益分配,不在乎世俗评判,只要团伙成员之间能主观认可,保持坚贞。那,任何在分工、分配上的锱铢必究都是矫情么?


这似乎有悖蒋俞理解的亲密关系。一直以来,蒋俞都以、能匹配的站在林雁身边为奋斗目标。越是亲密,这种匹配就越是应该被客观认可。世俗的评价标准,外貌、学识、眼界、成就,都应该被认可。林雁就是她心里的光,光芒照耀之处,世界为我倾倒。蒋俞觉得,这才是最棋逢对手的感情羁绊。


那按雪松说的,不该比较,不该锱铢必究?


坦白说,蒋俞内心并不觉得老白有什么不对,实话实说而已,又不是老白出轨了,这种非原则性问题,静怡是不是太敏感了?太阳春白雪了?毕竟老白也是为了这个家在打拼。


但是蒋俞没有把这种想法讲给姐妹们听,她学着雪松的样儿,坐在静怡身边,帮着指责老白,各种顺着静怡、安慰她的委屈。


这场小波澜就这样告一段落,静怡又恢复了自己常态的白太太人设,只是在海星的工作愈发拼命,似乎还在期待可以拿回属于自己的那份物质权益。老白依旧忙碌,现在更有理由、为女儿美好的未来奋斗,据说北京上海两地通勤更加频繁。


单说蒋俞这边,她其实和林雁讨论了她对亲密关系的看法,撇去私心追逐林雁的光芒,那个全心全意为了匹配对方、追求更优秀自己的理论,林雁还是很认真的听了。然后反问蒋俞,“为了匹配你,我应该做些什么呢?”


这个问题问住了蒋俞,她总在追逐林雁的路上一骑绝尘,似乎没想过,林雁有什么是要追逐她的。


林雁应该做些什么呢?林雁给了她一个家,林雁安排她去做喜欢的事,林雁带她体会、她未曾感受过的浪漫,林雁包容她所有的古怪性格……


“你不用做什么,你已经是最匹配我的人了。”蒋俞回答。


“那要是什么都不用做了,你为什么有时候还会不开心呢?”林雁问,手指轻轻戳了戳林雁的额头,一如宠溺家养的猫咪。


原来林雁还是感知到了蒋俞从深圳回来后的不快,她没说,是没有一个合适的契机提起话头,林雁总是这样耐心处理蒋俞的情绪。


“你知道了啊?”蒋俞赖皮,明知故问。


“你那么喜欢西山,最近都不去了,我还能感觉不出来?”


“那你一直不问我?”


“我问,你就会告诉我?或者你真的知道自己在不开心什么吗?”


“那肯定是你跟付小姐更好,我不痛快呗。”


“当初你也觉得我和任晴更好,你怎么释然的,后来没有不痛快了啊。”


“付小姐不一样,她更优秀。”


“如果有更优秀的人出现在我身边,你就不痛快,那我们还是在西山隐居吧。”


蒋俞白了林雁一眼,知道她这是在将自己的军。


“可能是我自己不够优秀吧,我觉得我比付小姐更好的时候,就不会不痛快了,我的问题。”蒋俞这个回答并没太大自信,声音低低的。


“人们总爱接受自己认为配的上的爱。俞,你有没有想过,不管是静怡的问题,还是雪松的,甚至是咱俩之间,你们都在计算配得上的等价条件。但是两个人在一起,甘愿为彼此付出,和单方面计算是否匹配,是两回事。如果有一天,你算出来是我配不上你了,你会怎样?”林雁的问题来的太突然,蒋俞显然不知所措。


“或者是我发现,我配不上你了呢?”林雁直视蒋俞的眼睛,更近一步。


很多年后,蒋俞想起那天两人的对话,很费解,是什么端倪,让林雁那么早就想过这个问题?


如果不去计算是否般配,两个人到底是为什么能在一起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