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境道:“那你让我做些什么才能放心?若我愿意立军令状呢?”

  唐匹敌摇头:“还是当以大局为重,稳妥为先。”

  罗境道:“我若误事,你于阵前砍了我的脑袋!”

  唐匹敌看向李叱,李叱也只好点了点头:“就给他安排一些事吧。”

  唐匹敌走到地图前,抬起手指了指:“若我在此处,故意安排出一个疏漏,当夜武亲王大军厮杀之际,发现有缺口已经被冲开,必会猛攻此处。”

  罗境道:“我要守这里吗?”

  唐匹敌摇头:“左武卫至少还有十余万人马,若战场太小,一旦我们阻敌太狠,武亲王还能退回芒砀山,所以我们必须把战场放大。”

  “这里的守军会假意不敌,给左武卫放出缺口,当然不能是一开始就放开,那样武亲王会有所怀疑。”

  “打到最狠的时候,左武卫已损失惨重,武亲王必生出退回芒砀山的念头。”

  “此时将这缺口打开,又是在夜里,武亲王想控制住队伍都难,看到希望的楚军就会疯狂往外冲。”

  他看向罗境道:“我的计划是,主公率军在左翼,我率军在右翼,等到左武卫大部分兵力冲出那第一层防线之后,我们左右合围。”

  他语气加重:“你,就率军在正前方等着。”

  李叱走到罗境身边说道:“老唐一开始就想着把这最重要的位置给你,可又着实担心你见到武亲王就会把控不住。”

  唐匹敌道:“武亲王必会一马当先冲锋在前,军中诸将,能力敌武亲王者,唯主公,与你我三人。”

  唐匹敌道:“若把你放在两翼,以你性格,率军突飞猛进,合围之势就会出现疏漏,而且以武亲王领兵的能力,他也未必就往正前方突围,我所判断,武亲王其实更可能往两翼突围,所以我与主公各守一侧。”

  “但!”

  唐匹敌语气严肃地说道:“若武亲王真的往正前方突围,你务必将其死死拦住,切记,决不可冒进!”

  李叱道:“此战,你的职责是以堵为主,堵住了正前方,只需两个时辰,大军合围即可完成,左武卫便不可能再退回芒砀山中。”

  罗境大声说道:“主公,大将军,若我真的误事,我这脑袋任由你们摘了就是。”

  说完后他嘿嘿笑起来:“只要让我打仗,我肯定听话。”

  唐匹敌笑道:“去准备吧,你的虎豹骑或许能建奇功,若合围可成,你的仇,自然还是交给你自己去报。”

  罗境应了一声,兴冲冲的走了。

  看到他那把开心的样子,唐匹敌却忍不住轻叹一声:“这军中,若再有一人能挡住武亲王的,我着实都不想用他,哪怕日后会被他埋怨,会被他骂,我也认了。”

  宁军军中,不缺万人敌的大将,比如澹台压境,比如高真程无节,比如夏侯琢和柳戈,比如沈珊瑚与唐安臣。

  可是这些人,正面对敌,绝非武亲王对手。

  而要挡住武亲王的冲锋,不只是武将可以力敌,还需要有一支足够匹敌武亲王亲兵营的队伍。

  宁军中的战力最强者,一是唐匹敌的亲兵营,二是李叱的亲兵营,三就是罗境的虎豹骑。

  唐匹敌说的没错,军中可力敌武亲王者只有三人,在无法确定武亲王突围方向的时候,他只能把李叱和他自己,安排在武亲王最有可能突围的两侧。

  因为武亲王会明白,正前方的赌,兵力必会更为雄厚。

  “无论如何。”

  唐匹敌自言自语地说道:“只要武亲王下山,就绝对不能再让他回去。”

  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这世上事

  芒砀山,楚军大营。

  如今的武亲王,帐下已经没有几个勇武的大将可用了,之前突围之战,三员大将战没。

  一人死于宁军将军高真之手,一人在死守后军被乱箭射死,一人被罗境一枪刺穿心脉。

  如今他手下虽然还有些将领可用,但冲锋之事,他无法交给别人。

  宁军中,至少三人有万夫不当之勇,他手下人一个个算起来,无人能是其对手。

  虽然已经年近七旬,但他此时还必须肩负起这般重任。

  恰恰是因为此时所要面对的环境,武亲王不由自主的想到了一些其他的事。

  这几十年来,在他手下做事的年轻人,数不胜数,其中有不少,都被他格外看好。

  甚至被他视为自己接班人的也不止一个,惊才绝艳,天赋非凡。

  然而为了这大楚,他数十年征战,这些惊才绝艳天赋非凡的年轻人,一个一个,都死在他前边了。

  坐在这夜色中,看着山下灯火连成一片的宁军大营,武亲王感慨万分。

  回想起来,原本都已经模糊了的那些面容,一个一个,都在他脑海里出现,甚至前所未有的清晰。

  而且这些年轻人的面容,都是临死之前的样子。

  他看到年轻人被乱箭射死的时候,还在尽力扭头回望着他,眼神里没有恐惧,好像是在问……大将军,我没有给你丢人吧。

  他看到年轻人倒在血泊之中,被刀子劈的开膛破肚肠子流了一地,还在那喊着:左武卫!进攻!

  他看到年轻人第一个攻上城墙,在密密麻麻的守军之中杀出来一条血路,等到武亲王登上城墙的时候,却找不到那年轻人的尸体,因为已经被剁碎成了肉泥,翻找许久,才看到一颗血糊糊的人头在尸体下压着。

  一个一个,一幕一幕。

  “是我也要死去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