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不听话哭闹打滚要糖吃,打一顿就怂了,你比小孩子还不如,你吓唬一下就怂了。”

  李叱从洪嗣瑞身边走走过:“回去吧,回你的大兴城做忠臣,这里没有人会被你要挟。”

  李叱迈步离开,燕青之轻轻叹了口气,走过去把洪嗣瑞扶起来:“其实洪大人也知道你什么都改变不了,更知道你必须做出来一个什么样子,所以……已经够了。”

  洪嗣瑞看了燕先生一眼,然后摇了摇头,眼神里都是落寞和悲凉。

  “原来不怕死,并不容易。”

  洪嗣瑞转身朝着外边走。

  燕先生道:“你没有怕死,如果你怕死的话就不会来,不怕死其实也不难,难得是正确的活着。”

  洪嗣瑞回头看向燕先生:“你说的正确,对我来说,已经在做了。”

  燕先生点头:“所以洪大人不该觉得沮丧,也不该自责,况且就算你死了,其实什么也改变不了,这北方百姓每个人都受宁王恩惠,你想死在这给宁王头上按骂名,真的很不智……”

  洪嗣瑞沉默。

  许久后,他朝着燕先生拱了拱手,大步离开。

  说起来,他确实是带着赴死之决心而来,只要宁王不答应,他打算就死在这宁王府里。

  他甚至已经安排手下人,若自己今日没有回去,他们就四处去散布消息,说宁王李叱逼死了朝廷派来的使臣。

  他知道自己这样做有些恶毒,可是他为楚臣,他除了这样做之外还能哪样做?

  出了宁王府的大门,洪嗣瑞一边走一边想着,自己这算是以最不体面的方式离开了吧。

  比死了还要不体面,因为死了就不知道体面不体面了。

  虽然没有再交谈,可燕先生一直把他送出大门才停下来,看起来比洪嗣瑞的落魄和沮丧要体面的多。

  体面这种事,连弱者都不配有,何况是败者。

  又回到官驿里,负责保护他的杨宥递给他一封信,说是武亲王已经离开豫州城,这封信请他转交给宁王。

  看着这封信,洪嗣瑞却没有什么脸面再去一趟宁王府。

  “放在桌子上吧。”

  洪嗣瑞道:“明日咱们收拾东西走了之后,宁王的人会看到的,也会转交给宁王。”

  杨宥问:“大人……宁王那边是拒绝陛下吗?”

  洪嗣瑞摇头:“没有。”

  杨宥一喜:“那就是答应了?答应了的话那是好事啊,大人为何看起来并不开心?”

  洪嗣瑞又摇头:“也没有。”

  杨宥就有些不理解,没有拒绝,也没有答应,那是什么?

  洪嗣瑞看向他,声音很轻但语气很重的说了三个字。

  “是无视。”

  杨宥站在那,三个字,让他也在这一瞬间就体会到了洪大人的那种落魄和沮丧。

  无视……

  “大人……咱们的大楚,这是怎么了?”

  杨宥一声悲呼。

  洪嗣瑞低着头说道:“大楚不是咱们的,从一开始就不是,我们以为大楚是我们的,其实只是,我们是大楚的。”

  他抬起手在杨宥的肩膀上拍了拍:“咱们明天就回去了,我现在才明白过来,原来,能坦然的走出去,就已经是最大的体面了。”

  杨宥忽然问了一句:“可是大人,我们是大楚的……是不是,也只是我们以为,我们是大楚的?”

  洪嗣瑞脸色猛的变了。

  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诚意

  灯节的第三天,来自朝廷的使者队伍也离开了豫州城,他们之中还有人想着,会不会被宁王派人在半路拦截杀害。

  可是若他们听过洪嗣瑞说那句无视,便会明白过来,宁王何必要杀了他们。

  他们来的时候尽量让自己不暴露,回去的时候还是如此,只是心情已经完全不同。

  回去的时候比来的时候,多了一些可别让人把我们认出来的心思。

  大概,这便是知耻。

  灯节的第五天,豫州城里来的人已经超过十万,这种规模的聚集,不管是对于守城兵马来说还是府衙廷尉军,都是很大的挑战。

  可好在,这十万人中,带着某种目的而来的,只是极少数。

  这天的早晨,李叱刚刚从宁王府出来,准备去大营里看看练兵情况。

  才出门,就看到一辆马车在门口停了下来,马车上没人下来,一个随车的小厮跑到门口,看了看门口的护卫,又看了看李叱,大概是觉得李叱穿着气度更好一些,应该是王府里的人,于是掏出一分拜帖递给李叱:“劳烦通禀一声,谢家,谢怀南求见宁王殿下。”

  李叱看了看那拜帖,又看了看马车,然后点头:“所为何事?”

  小厮道:“还请进去通报,我只是个下人,并不知道我家先生求见宁王所为何事。”

  李叱嗯了一声:“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