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家在杨玄机这边的另一个重要的人站出来,也撩袍跪倒在地。

  此人叫裴崇治,虽然不似裴芳伦那样已经做到了大楚右侯卫大将军,但在大楚朝廷里此人的地位颇为重要,虽然只有四十岁年纪,却可算得上是当今大楚皇帝杨竞的老师。

  此人曾经在大兴城生活多年,是大楚崇文院的教习先生,当初大楚皇帝杨竞在崇文院求学的时候,兵法战阵之事,就是裴崇治教授。

  不但杨竞可算作是他的弟子,连尉迟光明和归元术等人,都可算作他的弟子。

  当初杨玄机千方百计的把他请来,就是因为他的身份特殊,裴崇治没什么官职,没什么爵位,但可算作帝师啊。

  百姓们若知道了,连帝师都心甘情愿辅佐天命王杨玄机,那岂不是足以说明,天命王就是真的天命所向?

  其实因为裴崇治到了杨玄机这边,皇帝杨竞确有勃然大怒。

  如果说每个人心中都有目标都有偶像,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目标和偶像,那么在崇文院的时候,裴崇治就是皇帝在那个阶段的目标和偶像。

  那时候杨竞还曾暗暗发誓,自己一定要学到裴先生的所有本事,将来还要超越裴先生。

  裴崇治却跑到了杨玄机这边做了一个谋臣,皇帝也感觉心里什么地方塌方了一块似的。

  裴崇治跪倒在地:“主公,当以大局为重,裴芳伦之死,并非主公的过错,而是他自己指挥失误,是他没能估算好战局,主公不治他兵败之罪,已是对他之宽容,是对裴家的宽容,请主公三思,万万不可回军。”

  他这些话一说口,才是杨玄机想得到的东西。

  裴家的势力不容小觑,是杨玄机最大助力之一,能在大楚如此林立的名门望族之中排进前十的地位,就足以说明裴家蕴藏的能量有多恐怖。

  杨玄机靠这些大家族起势,不能得罪裴家,若刚才他那几乎脱口而出的话真的说出口,骂了裴芳伦,在场裴家的人脸上都不好看,心里必然也会有所不满。

  而他此时这翻痛哭流涕顿足捶胸,主要是给裴家人看的。

  杨玄机道:“可是裴将军的仇,我是一定要报的。”

  这话,就是个台阶。

  给裴崇治和慕容言烈一个台阶,也给他自己一个台阶。

  裴崇治道:“臣下有几名在崇文院的学生,如今就在主公麾下,这几人,都有大才,可堪重用,可委重任。”

  杨玄机的眼神里稍稍恍惚了一下。

  这个裴崇治,手段着实厉害。

  借助劝阻他,却要提拔起来他的人,裴芳伦才刚刚战死,裴崇治就立刻要把新人推举出来顶上位置,这般心机,确实是了不起。

  顺理成章,不会让人觉得做作。

  杨玄机也只好点了点头:“如此的话,你把人找我,让我看看是何等的青年才俊。”

  第一千零四章 志向!

  有人说这世上那虚无缥缈的所谓各种境界,可以说成是什么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之类。

  这么说的话,怎么都显得有那么一丢丢的格调。

  把这种格调放在对任何境界的形容上,几乎没有不合适的。

  除了看李丢丢吃饭。

  看他吃饭会有一种见他吃饱了,但他还能吃,你以为他不吃了,他只是在等你们都吃完了后他抄底。

  这也是境界。

  许多人在生活环境变得好了之后,饭量反而越来越小,可是丢丢儿不一样,他不管吃的好坏,饭量从来都没有下降过。

  在河边吃了几顿干粮之后,终于迎来了一顿咬一口就顺嘴角流油的肉包子,李叱坐在那已经吃的小腹微微隆起。

  夏侯琢看着他这个样子,就感觉这家伙好像一直没有长大似的。

  在书院的时候什么德行,现在还是什么德行。

  吃这种事,李叱认为,不认真对待就是对食物的亵渎。

  当然也并不是说他吃干粮就会比吃肉包子吃的少,他吃什么都一样的好胃口。

  所以在水灾之后不久,李叱问唐匹敌,如今军粮不足,大批粮草物资都调拨给了灾民,你那边粮草补给暂时会迟缓一些,除了多要一些粮食之外,你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就直接说,我尽力而为。

  唐匹敌说,你别来我大营里吃饭就好。

  李叱就总有一种自己被人嫌弃的错觉,直到后来他确定那不是错觉。

  他去廷尉府的时候,廷尉府的人就说后院的荷花正开着,主公你去看看吧。

  他去大营的时候,军中的人就说主公今日风和日丽无风无波,正是个钓鱼的好日子,你去钓鱼吧。

  他去衙门里,衙门里的人说你看主公天上飘着的那朵云,像不像是一行这里的事情都处理好了你可以离开了吗的字?

  哎,就很美。

  被人嫌弃就是美,美滋滋的美。

  坐在河边,李叱把最后一口包子塞进嘴里,满足的拍了拍肚皮。

  当然还是肉好吃,比干粮好吃多了,吃的一样多是一码事,哪个好吃是另外一码事。

  夏侯琢也拍了拍肚皮,他拼尽全力的吃,也就吃了李叱一半的饭量,对他来说这已经是最佳战绩。

  李叱问:“你知道今天吃的包子,和以往吃的有什么不同吗?”

  夏侯琢摇头:“我才来不久,哪里知道哪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