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皇族,唯有大周正统才算得上。

  他们的地位不是按照年纪来算的,而是按照圣刀门的排名。

  被称之为四爷的年轻人低头看了看放在自己膝盖的上的长刀,有些淡淡的不满。

  夫子圣刀,该换人了。

  第八百三十七章 三六九等

  此时正是青州风光最好的时候,青山绿水万物有灵,看起来大地生机盎然。

  人的韧性注定了其生存能力,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在不停的逼着自己适应。

  然而上天又是公平的,给了人类最聪明的头脑,就不可能再给所有人堪比虎豹的身体。

  人要想在虎豹面前占据优势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借助工具,一种是将自身的潜力发挥出来。

  工具,就是人类在不断的进化过程中,也在不断的给自己替换的獠牙。

  比如刀。

  在大楚定坤年间,圣刀门的人刺杀大楚皇帝之前,没有多少人知道圣刀门的存在。

  但人们知道周夫子的传人是存在的,因为每个地方都有人自称是夫子传人。

  可是在人们固有的认知中,夫子的传人,只是一群身穿宽袍大袖的衣服,四处周游,宣扬夫子美德的后人罢了。

  甚至还有许多人看不起他们,觉得他们一无所长,只会靠着夫子的名声骗吃骗喝。

  以至于,定坤年间,楚皇下令不准在有大规模的祭祀夫子的活动,很多人都拍手叫好。

  因为这世上有太多骗子,打着夫子传人的名号招摇,而他们依仗的,就是只要是提及夫子,谁也不会对他们冷眼相待。

  也许夫子自己都不知道,他的贤德,倒是给了后世子孙和一大群骗子谋来了饭碗。

  他们打着维护夫子名声的旗号,干着让夫子死不安宁的勾当。

  但是圣刀门不能如此招摇,他们必须隐藏自己。

  即便是圣刀门的人刺杀大楚皇帝的事出现后,百姓们依然对他们一无所知。

  皇帝是断然不会宣扬这件事的,因为这事的影响会很大。

  当时的楚皇其实也是面临着无奈之举,如果不是事出有因,如果不是万不得已,皇帝又怎么会平白无故的下令停止举国之内的祭祀活动?

  因为每年一次的对夫子的祭祀活动,已经成了各地官府官员的敛财手段,而且是最为重要的敛财手段。

  他们最猖狂的一年,国库收入几乎为零。

  皇帝派人去调查,勘核账目,惊讶的发现各地方官府说亏空的名目居然都是一样的。

  因为祭祀夫子活动而耗费了巨大的钱粮物资,导致各地官府全都亏空,有人敢说亏了五万两,就有人敢说亏了五百万两。

  是真的花了那么多银子吗?

  就拿夫子出生之地,青州的一个县来说,为了祭祀夫子,一年的开销居然有上百万两银子。

  每年这个县的官员伸手往户部要银子的名目都没有换过,而户部每年拨出的款项还在逐年增加!

  彻查之后发现,户部拨出去的欠款,只有五分之一用于祭祀活动,剩下的,全都被户部官员和地方官员瓜分。

  而这个县,还是大楚之内最为穷困的县之一,本来每年朝廷就都在拨款扶持,可是这扶持的银子却没有一个铜钱花在百姓们身上。

  利用夫子之名大肆敛财,甚至为了和夫子扯上关系,各地官府都在不遗余力的去碰瓷。

  这里说是夫子故里,那里就说是夫子第二故乡,这边说是夫子讲学之地,那边就说是夫子去世之所。

  百姓们没有因为这大规模的祭祀活动而受惠,反而是各地官府的人个个都赚的盆满钵满。

  举国如此,皇帝如何能不暴怒?

  所以他才会冒着天下之大不韪而下旨停止祭祀活动,但他却不能对百姓们说,夫子的后人来杀他了。

  身为大楚皇帝,绝对不可能给任何一个刺杀皇帝的人,以正当的刺杀借口。

  如果百姓们知道了,刺杀皇帝的是夫子的后人,是因为皇帝不准在祭拜夫子。

  那么不只是民心会不稳定,那些朝臣们也会疯了一样的利用这所谓的民心不稳而不停上书,劝说皇帝恢复祭祀之事。

  所以圣刀门时至今日,依然是一个很神秘的组织。

  当初山河印的人开始知道圣刀门的存在,也是因为那次刺杀,皇帝可以瞒得住百姓,却瞒不住山河印。

  但是圣刀门的人自负,他们认为没有人比他们更高贵,所谓的王公贵族在他们眼中都是跳梁小丑。

  夫子的传人,自然认为这世上最高贵的是大周皇族血统。

  所以财力雄厚却自认为可控天下的山河印,也控制不了圣刀门,控制不了夫子传人。

  在圣刀门的人看来,山河印的人接触他们,简直就是一种侮辱。

  几十年来,只有一个人是例外,那就是刀皇。

  他厌恶了所谓的夫子传人的使命,一直都在想找个理由离开圣刀门,山河印的接触给了他这个理由。

  这也是这么多年来,唯一一个加入了山河印的夫子传人。

  可是在山河印被李叱毁掉之后,太多机密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