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过去, 院子里的南瓜花结出绿油油的小南瓜,神女想吃,小阿筝不准, “要养到秋天,结成大南瓜。”

  小神女:“多大?”

  小阿筝:“比你屁股还大。”

  小神女摸摸屁股, 将信将疑,“真的?”

  小阿筝:“当然。”

  但这也不妨碍她捣乱, 她挑了一个最嫩的小南瓜, 每天用手指甲在上面掐几个小月牙。

  不准她吃, 她就让小南瓜长成村里的王癞子!

  有一天,小阿筝给瓜藤浇水的时候,终于发现躲在叶子后的小癞瓜,她气得够呛, 拾起笤帚追得小神女满院跑。

  到了晚上, 小癞瓜出现在餐桌上。

  小神女好不得意, “怎么样, 还不是吃到了,哼哼。”

  小阿筝:“以后再这样, 就不给你吃肉了。”

  说到吃肉,小神女更气,这个赵小筝, 在聚仙楼的时候就说给她炖鱼汤, 亏得没炖!

  “你做饭这么难吃,本殿下没把你休了就不错了,你还敢威胁我!”神女殿下把肉全部抬到自己面前。

  两人相处久了, 小阿筝也不怕她, “你把我休了, 你更没饭吃。”

  不对!

  她红着脸改口,“我又没跟你成亲,说什么休不休的,你不知羞!”

  小神女不理,筷子捞碗里肉吃,这肉就切成小块用白水煮,没滋没味的,去腥的姜蒜也不知道放,可这已经是饭桌上唯一能入口的东西了。

  不然就是煮的青菜、小南瓜、粥。

  人家抱怨饭菜里没有油水,她就用油炸青菜、豆子和小瓜。

  总之不是煮就是炸,所谓炖就是煮的时间稍微长一点。

  “谁讨了你这种媳妇,真是倒了八辈子大血霉。”小神女喝干碗里的肉汤,一抹嘴走了,村口听婆姨们唠家常去。

  厨艺方面,赵小筝承认,她确实不擅长。

  “每个人都有缺点,即使我才智过人,学富五又十分的聪明伶俐,还温柔贤淑,体贴入微,也总有一些不擅长的事情嘛。人无完人。”

  小阿筝吃尽最后两块素瓜,“再说,天气这么热,吃得清淡一些,有什么不好呢?”

  可小神女的肚子却是委屈不得,老这么吃,她肯定是要闹的,所以隔三差五小阿筝就牵着驴带她去县里下一顿酒楼,再顺道买些零食。

  偶尔她吃腻了肉铺肉干,饭桌上煮两碗素菜,还能换换口味解腻。

  可厨艺确实也是需要天分的,赵小筝菜谱买了许多,也向村里办酒席负责掌勺的牛师傅讨教过,效果却始终不尽人意。

  牛师傅说她想法太多,总是自作主张添盐少盐,要么就是菜煮一半才想起来没放油,只教了三日便将她逐出师门。

  回到家,小神女很期待她学成的效果,小阿筝拉不下面,说从牛师傅那里学来了一道“大杂烩”,最后端上一盆颜色鲜艳的乱炖菜。

  蔬菜种类过多,小阿筝就没敢放盐,小神女给予了充分的信任和鼓励,没滋没味吃了大半盆下去,忽然两眼一翻,栽倒在地。

  送到郎中处看诊,原来是炖菜里混进去几朵山上采的毒蘑菇。

  如今的凡间界,混沌灵气难寻,天地间的普通灵气不能再为小神女所用,除了女娲祠的香火,小神女落凡时损去的神力只能从饮食里补,故而她总是吃得很多。

  那些毒蘑菇倒也不至于要了她的命,可确确实实全数都被吸入体内,夜里她发起癔症,开始说胡话。

  “阿筝,你的手怎么变成了红烧肘子,让我啃一口……”

  小阿筝守在床边,不住为她拭汗,她抓着人家手,觉得这只肘子十分的来之不易,舍不得吃,伸出小舌头细细地舔。

  “真香啊,我每天只吃一口,不然吃完就没有了。”小神女鼻尖在她手腕处深深嗅。

  小阿筝欲抽回手,又可怜她,便随她去了,借机哄她喝药。

  今日的小神女很乖,药汁苦涩,她仍是捏着鼻子喝了,小阿筝摸摸她的头,“我去给你拿糖果。”

  少女转身之际,小神女眸中狡黠一闪而过,待她回转,小神女继续装傻,大眼睛眨巴眨巴,“豆沙包,豆沙包。”

  她将人扯到了床上,撑在上方,抽动鼻尖四处地嗅,“藏在哪里了?”

  小阿筝偏着脸四处躲:“没有豆沙包。”

  “我都看见了。”小神女头往人衣襟里拱,熟门熟路解开人家衣裳,“嘻嘻,原来藏在这里,我要吃豆沙包!”

  说罢俯身埋头一通乱啃,小阿筝“呜呜”推拒,又怜她神志不清,心中万分纠结。

  小神女却目标明确,腰杆是山药,腿是萝卜,胳膊是藕节,小屁股是桃。

  “唔唔,虽然都是素菜,不过吃起来肉味儿却很足嘛。”

  不过要说最好吃,还是豆沙包,甜甜糯糯,香香软软,小神女最喜欢。

  只是她下手不知轻重,吃相也颇为不雅,小阿筝到底年幼,很快就被折腾得手软脚软动弹不得。

  小神女吃饱饱,心满意足搂着她睡去。

  翌日晨间醒来,小神女掀被瞅她,哎呀,她的小姻缘浑身青青紫紫,都被玩坏了。

  做菜不成反被吃,此后,小阿筝再次不敢尝试新菜式,还是老老实实煮炸炖吧。

  很快,小南瓜长成了老南瓜,青黄相接,果然是屁股大,老实巴交坐在地里头。

  田里的豆荚也都干得差不得,一只只摘下来,剥开外皮,露出里头红皮的小芸豆摊在簸箕里晒。

  煮豆子味道香浓,小神女用勺挖着,可以吃一大锅,煮南瓜不用放糖也甜得能腻死人,还有自家种的芋头,切块随便炖些肉味道也是极好的。

  小神女对这个笨蛋媳妇的厨艺已经没有要求了,毒不死就成。

  等到树叶开始变黄的时候,村里人陆陆续续开始进山,捡野果山货。

  有小神女在,不畏豺狼虎豹,她们总是走得很远,偶尔还会遇见山里的小精怪。

  山里有毛栗子树、野枣树、柿子树,橘子树,还有许多说不上名字的野果。

  小神女是个嘴馋的,瞧见什么都往嘴里塞,小阿筝教训她,“万一又中毒了?”

  她眸子一亮,“那太好了,又可以吃豆沙包了!”

  “吃你个头!”小阿筝给她一暴栗。

  山里还有拐枣树,果实形如鸡爪,黑褐色,听村里人说,打霜前的拐枣还很涩,得等天再凉些,落霜后的才甜。

  小神女爬上去摘了一串,“味道果然还涩得很。”

  小阿筝记住了拐枣树的位置,“等落霜了咱们再来。”

  小神女重复:“等落霜了咱们再来。”

  她喜欢进山摘果,边捡边吃,下山时背篓空空,肚皮却是饱饱。

  天凉起来,屋里开始烧炭,小神女还惦记着山里的拐枣树,每天都盼着下霜,可她从来没有见过霜长什么样子。

  这日,天才蒙蒙亮,小阿筝进屋来叫醒她,拉着她出去看。

  屋檐下的台阶上,围菜圃的青砖、萝卜叶、水缸边缘,都覆了白白的一层冰晶。

  小神女伸出手指头抠抠,就要塞进嘴巴,小阿筝赶忙制止,“哎呀,别什么都吃。”

  她呼出一口气,惊奇地睁大眼睛,“白色的雾!”

  小阿筝也哈出一口气,“我也有。”

  “好好玩!”小神女不停地吸气哈气,“白色的雾!看!”

  小阿筝:“瞧你这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天越来越冷,很快山里就再也找不到吃的了,这日摘了拐枣正准备下山,小神女和小阿筝忽然被一群精怪拦住。

  它们手拉手围成一个圈,把两个人围在中间,鼓着腮帮子,十分气愤的模样。

  松鼠精口吐人言,“你把我们的东西全吃光了,我们冬天吃什么!”

  野猪精:“吭哧吭哧,就是,我们冬天吃什么!”

  板蓝根精:“虽然我是被拉来凑数的,但我也要强烈的谴责你!”

  人参娃娃:“就算你是小神女,也不能这么霸道吧。”

  野狐狸、貉、山猫,穿山甲等纷纷附和。

  小神女眼一瞪,腰一叉,“找死啊你们!行不行我把你们全吃了!”

  众精怪遁地的遁地,上树的上树,顿时作鸟兽散。

  小阿筝上前,双手拢唇大声喊:“如果大家冬天没有吃的,就来石头村,村东头第三户,院子里有棵桃树的就是我们家,我给大家准备吃的。”

  小神女:“来,我就把你们一锅炖了。”

  小阿筝:“不准调皮。”

  入冬前,小阿筝果然在家里备下许多吃食,整个东西厢房全部堆满,她从聚仙楼带来的金银珠宝还有许多,小神女时不时也搓两块玉石出来换钱,两人倒是不愁钱花。

  北风呼呼刮,村口婆姨不扎堆,孩子们也不爱出门,小神女不怕冷,却架不住无聊,每天吃饱了饭,揣着手出去找不到人跟她玩,很寂寞。

  终于下雪了,小神女第一次看到下雪,高兴坏了,雪地里呼拉一圈跑过来,呼啦一圈跑过去,村里的孩子也终于肯出门玩耍。

  石头村地势高,雪能存上小半个月,头几天还算新鲜,过了那热闹劲儿,雪也变得不好玩了。

  小神女坐在屋檐下,双手托腮,嘟着小嘴不开心。

  小阿筝偷偷上山一趟,回来给她带了几个烂糊的软柿子,当日晚,门缝里溜进来几只小东西,聚在火盆边睡觉。

  是山狐狸、貉和人参娃娃。

  小阿筝早起烧饭,那几只小东西就围在她脚边打转,她切了些肉喂它们,三个小东西吃饱回到屋里继续烤火。

  小神女醒来,双脚刚一落地,便觉脚底软绵绵热烘烘,低头看,山狐狸就趴在她鞋边,讨好地舔了一下她的脚趾。

  外头又开始下雪了,绒绒絮絮一片,四下里静得出奇,小阿筝端了炖肉进屋,放在靠窗小榻的方几上,还给三只小东西各拿了三个小碗,盛了肉打了汤。

  人参娃娃捧了碗坐在窗台上,翘着两条肉唧唧的小白腿,小神女伸手摸了一把,“嘿嘿”笑,“你不穿衣裳,不害臊。”

  这个猫嫌狗厌的小神女,毫不意外遭了一记白眼。

  雪天里静悄悄,小神女不想出去玩,吃饱饭躺在榻上搂着她的小姻缘听她读话本,狐狸皮暖着脚,昏昏欲睡一整日。

  日子就这么过,从白到黑,小神女闭上眼睛,恍然想起在瑶仙台的日子,已经像上辈子那么远。

  小阿筝盘膝坐在榻上,正试着用碎布头给人参娃娃做衣裳,小神女闭着眼睛靠在她的肩窝里,忽然开口:“我想做人。”

  凡人呐,寿元如此短暂,于是每时每刻都在用尽全力活着,一日三餐,柴米油盐,琐碎而满足。

  看四时变化,晴霜雨雪,尝世间百味,数着屋檐下的雨滴,操心地里的庄稼,野地里打滚,在水里看天。

  小神女说:“阿筝,如果能一直这样就好了。”

  雪霁天晴,万里无云,太阳白晃晃,不能直视,连续晴了几天,路也干了。

  石头村没有大路,都是田埂间的小路,两三人肩宽,人家户坐得很散,到处都是树,冬日里树叶都掉光,树枝黑黝黝朝天支棱着。

  驴蹄土路踏尘,小神女斜坐在驴背上,左脚勾右脚,两手拢在袖子里,浑身叫太阳晒得暖融融,脑袋一下一下点着,犯困。

  腊月二十八,后天就是大年,小阿筝带她去赶大集,置年货,走着走着,身后突然“哎呦”一声叫唤。

  小阿筝回头一看,驴背上空空如也,再低头一瞅,小神女栽路边沟里去了。

  进城买年货的人不少,扁担筐里挑小孩的,坐牛车的,靠两条光脚杆走的,都哈哈笑起来。

  小阿筝把小神女从沟里拉起来,拍拍身上土,“摔着哪没?”

  小神女伸个懒腰,打个哈欠,小阿筝便自己爬到驴背上坐着,“你牵,醒醒瞌睡,我也走累了。”

  大集上人挤人,赶上庙会,可热闹,满条街都是吃的,小神女第一次见,瞧着什么都新鲜,从街头吃到街尾,咸香甜辣,什么都尝了个遍。

  瞧见有卖烤鸭的,架子上红红挂了一大串,小神女扯了那摊主问:“你是砍脚做鸭的小鸭妖么?”

  摊主莫名其妙,说的什么玩意儿,听不懂。

  小神女看出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凡人,“你不是。”

  小阿筝不解,“什么呀?”

  小神女同她咬耳朵,说起自己在祈愿泡泡里看过的小鸭妖,小阿筝眼睛睁得滴溜圆,“真牛!”

  小神女:“人家不是牛,是鸭妖。”

  小阿筝:“哦,那你想不想吃糖葫芦?”

  两人一路走,一路吃,小阿筝给她买了一大麻袋葵花子,提到角落里,小神女左右看看,施术收入墟鼎。

  大集上转一圈,两手空空,其实墟鼎里都塞满了,小神女左手举着肉串,右手举着糖葫芦串,左一口右一口,感慨道:“做人真好啊!”

  吃遍整条街,一直到太阳快落山,小阿筝才牵着驴带她回家。

  小神女第一次过人间的新年,跟隔壁刘婆子一起过。

  老太婆会包饺子,谢天谢地,大年夜终于不用再吃赵小筝煮的饭,小神女恨不得跪下给刘婆子磕头,又怕折了老太婆的寿,饺子没包完就死翘翘,最终没有。

  狐狸和貉回到山里,人参娃娃还舍不得走,穿着小阿筝缝制的衣裳在院子里蹦跶,它不过茶壶大,却很通人性,偶尔还帮着喂鸡。

  小阿筝给它做了个小布兜,挂在它脖子上,里头装了瓜子和花生糖。

  刘婆子眼花,把它看成了没满月的小娃娃,熬了米汤给它喝,人参娃娃拔了一根头发扔到刘婆子的茶壶里,算是报恩。

  赵小筝煮饭的本事不怎么样,字却是写得极好,赵蒹毕竟是宰相之女,赵小筝书读过许多,琴也会弹一些,是个小才女。

  她写了春联贴在门口,过路的村人瞧见,想进院问问她哪来买的字,见她在院子里摆了桌,正研磨呢。

  如此,研磨的桌子被搬到里长家门口,村人纷纷排队求字,小神女因为捣乱玩面粉,被刘婆子赶出家门,这时甩着手大摇大摆走过来,眯眼睛看一阵,伸出手,“想要字,拿吃的换!”

  都知道她好吃,小孩们从兜里掏出糖果瓜子献上,才把她哄住。

  里长轻抚胡须,笑道:“大小姐身边的丫鬟都能写得这样一手好字,大小姐岂不是更有学识,若是男儿身,说不定可以考状元!”

  大小姐听得心花怒放,当即决定吟诗一首。

  她负手踱步,高声:“过大年来写大字,糖果花生油饼子,谁要敢不给我吃,给他一个屁兜子!”

  众人抚掌,“好诗!好诗!”

  作者有话要说:

  小神女和小阿筝的春夏秋冬

  感谢在2023-01-02 11:11:37~2023-01-03 10:33:4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Darkrise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一株秋葵 36瓶;松、喜灵成疾 30瓶;我没有名字 15瓶;若水、haodudu 10瓶;瘦瘦 6瓶;SYEA 5瓶;清灵 3瓶;宋远璟、mo 2瓶;﹏范糊涂、煲仔饭啊、玉米地里吃过亏、可口可乐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