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历史军事>权柄【完结】>第728章

  望着退回去地齐军,已经抱着决死信念地黑衣卫目瞪口呆,纷纷用看神仙地眼光回头瞅着秦雷。

  “看个屁啊!”秦雷板着脸一摆手,沉声道:“还不扯呼?”

  “好嘞!”黑衣卫士齐齐应一声,便向着王爷……身边地战马飞奔过去,不一会儿便齐齐上马,纷纷朝王爷呲牙笑道:“劳您久等了。”

  “没规矩!”秦雷笑骂一声。对边上个卫士道:“快把你们统领大人叫回来……”说着看一眼仍在痴痴摇着旗杆地石敢道:“他的样子有点傻。”

  说完便转过脸去,吩咐战车开动,还趁人不注意,偷偷擦了把汗。不知道历史上有没有‘空城计’,但对于一个没有任何预备队的可怜人来说,也只能勉强而为之了。

  是的,他耍了个花样。想着《三国演义》还没有问世,他便无耻的剽窃了燕人张翼德的难得杰作。他命令勾忌偷偷带着黑甲骑兵到远处树林。砍些树枝拴在马尾巴上拖着。这样两千骑兵一字排开前进,身后扬起的烟尘,足以模拟出五到十倍地兵力。这类似两个地痞掐架,这个打不过,便吆喝一声:“有种别走,我哥们儿来了!”虚张声势罢了。

  但这招是否有用。并不是秦雷一个人能说了算的,还要看对方配不配合、肯不肯上当……这与百胜骑军头头的智商有关,如果那人会算数,就一定会算出,秦雷就是把裤子当了,也凑不出一两万骑兵了。他之所以让石敢跑到高处摇旗,也是希望让齐军头头能顺着他的思路走。

  好在那位副将大人不爱读书,对数字也十分的钝感。被秦雷一番忽悠之下,终于没有辜负他的期望。看见秦军的一番动作,他终于作出了错误的判断……认为秦军地伏兵出现了。随即便号令全军退后找马。

  这一来一去。可就老费功夫了。趁着这难得的机会,秦军的六万民夫和三万步军。终于可以逃出生天,往战场东边躲避。

  黑衣卫也获得了暂时的喘息之机,与砍掉尾巴的黑甲骑兵一道,簇拥着王爷的大旗,缓缓地往前移动,想要与大部队汇合。

  ……

  赵无咎的视线一直没离开过秦军的帅旗,自然看到了秦军对自家王牌的戏弄,可这个时代通讯基本靠吼的,等传令兵过去传话,黄花菜都凉了。

  所以他没有任何指示,只是耐着性子观看部下那愚蠢的表演。

  但他也不是完全看热闹,还是看出些门道来。摸着胡子寻思了半晌,赵无咎突然呵呵笑道:“小子,妇人之仁要不得啊!”

  说着便精神抖擞道:“传令武之隆,命其攻击秦国步军和民夫队伍!”又轻声嘟囔一句道:“打仗还带着民夫,简直是找死……”

  “是!”传令兵飞速的离去,将公爷的命令,传达给最后的预备队。

  ……

  “大帅有令,你部立刻出击,攻击秦国步军民夫队伍!”传令兵很快到了一直按兵不动的中军,对一位闭目养神的将军沉声传令道。

  武之隆缓缓睁开眼,双目中精光一闪道:“终于轮到我们了吗?”

  第九卷 架海金梁 第五四二章(上)沙场论道

  赵无咎用兵最大的特点,便是‘择人而任势’,因势用兵,以兵造势,故而带兵‘多多益善’,且战必胜,攻必取。

  当他终于凭着二十五万大军,将秦国所有军队都缠住时,终于亮出了最后的杀招……善于打仗的人,不会轻易亮出自己的底牌,但在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出手却毫不含糊。

  赵无咎的底牌便是武之隆……和他的直属部队,三万不亚于百胜军的精锐!齐国的上将军统御一方,麾下少说有十几万军队,但每隔五年就会调换一次位置,这是朝廷为了防止武将专权的措施。

  但有利便有弊,一名光杆司令很难调动起那些根深叶茂的中高级军官。所以齐国朝廷想了个折中的法子,便是允许上将军拥有一镇直属部队。只要仍然担任上将军,那这镇部队就会一直属于他。乃是这些个军中大将的真正嫡系,自然要兵员优先挑选、装备优先保障、饷银优先发放了。

  有了这三个悠闲做前提,只要诸位上将军在训练上稍微用点心,一支忠诚且战力可观的精锐部队便形成了。更何况素有‘兵法大家’美誉的武之隆,据说他的直属‘武字镇’,战力比起百胜军来,也是不遑多让的。

  ……

  望着整齐开出的武之隆部,赵无咎老脸上地表情终于轻松了些。他凝视着远处咆哮的黑虎。对身边将领感叹道:“以不到十万新败之兵,对抗我大齐三十余万精锐,竟然还能逼老夫掏光夹袋,那位成亲王实乃人杰也!”

  边上有将军恭维笑道:“还不照样成了大帅的手下败将?”这算是比较靠谱的,还有不要脸的谄媚道:“他就是连上八百年,也依旧不配给大帅提鞋!”

  赵无咎厌恶的一皱眉,硬邦邦道:“老夫年轻时。远不如他啊!”众将皆哗然,他们只听大帅指点江山。轻看天下英雄,却何曾见他这般夸过别人?

  不由纷纷收起轻慢之心,请教道:“大帅因何对此人另眼相看?”

  “此人已初窥‘兵者五事’之门径矣。”赵无咎捻须道:“如果不把他除掉,等我死以后,天下将无人与之匹敌。”自信是成功人士的必备要素,所以百胜公大人十分地自信。

  “何谓‘兵者五事’?”众将领虽然都读过《孙子兵法》,但我们说过。那书过于言简意赅、高屋建瓴了,对一般人来说,想要完全正确的领会精神,几乎是不可能地。能听到当世第一名将讲解,自然会大有进益。

  “兵者五事,曰‘道、天、地、将、法’。”赵无咎淡淡道:“若能领会贯通者,则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可谓战神也!”

  众人见大帅兴致颇高。心中窃喜,便追问道:“何谓‘道天地将法’?”

  赵无咎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凝神观察会战场的形势,确信秦军没有任何翻盘的可能。这才收回目光,缓缓道:“所谓‘道’,便是人心。得道便是‘得人心’。即‘人和’也。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到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

  众将齐齐颔首道:“所以姜尚可以胜商纣;项羽可以灭暴秦!就是要使举国上下意愿一致,这样才可以使兵士们出生入死而不避为难。我等知晓,请大帅继续。”

  赵无咎点点头,接着道:“所谓‘天’,是指昼夜阴晴、严寒酷暑、四时季节的变化更替。乃‘天时’也。所谓‘地’。是指路程的远近、地势的险要与平坦、作战地域的宽广与狭小、地形条件是否宜于攻守进退。乃‘地利’也!”

  众将齐声赞曰:“若能把‘天时’、‘地利’、‘人和’都占全了,焉有不胜之理?”

  却见老公爷缓缓摇头道:“这三个只是外在条件。只能使获胜地可能大增,却不是根本。”说着又看一眼那面黑虎咆哮的战旗,颇为同情道:“毕竟身为将领,不可能只打‘天时地利人和’的仗,还有许多不好打、不该打,却不得不打的仗要打,但那些绝世名将,依旧百战不殆。”

  赵无咎所说情理结合,让人兴不起一点反驳之心,只能频频点头道:“看来根本是‘将’与‘法’了!”

  “不错!后两者才是决定性的内在。”赵无咎叹道:“真正优秀的将领,可以通过‘将’与‘法’,彻底扭转不利的局面,甚至取得不可能的胜利。”

  说着便为部下解释道:“所谓‘将’者,便是对将兵者地要求。也有五道曰‘智、信、仁、勇、严’。要求将帅要有智谋才干,赏罚有信,爱抚部下,勇敢果断,军纪严明。”

  “而所谓‘法’者,是指军队的组织编制,各级将吏的统辖管理,甚至是军用物资的供应。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天下没有比军队更需要‘法’的了。如果说‘智信仁勇严’是一支军队的灵魂,那这些关乎军队秩序地法度,就是其骨骼。无论是灵魂还是骨骼,都关乎军队的存亡。”说完这长长的一段话,赵无咎深深吐口浊气道:“如果让那成亲王占去天时地利人和,胜负就未可知了。”

  说着赵无咎自己都害怕了,心道:“必须这次将其除掉,不然再过最多八年,老夫也不是他的对手了。”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站不做任何负责,版权归原文作者!如侵权,请邮件联系。"

  第九卷 架海金梁 第五四二章(下)残阳如血

  虽然凭着超绝的战场嗅觉,秦雷屡屡抢占先机。但无奈实力差距太大,赵无咎只要不犯大错,就不会丧失优势。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优势最终一定会化为胜势。

  当武之隆的三万精锐出现在战场上,便是赵无咎攫取胜利的时刻了!

  ……

  看到那支从战场西侧杀出的齐军,秦雷顿时手脚冰凉……自从来到这个世界,大仗小仗也经历了许多,却从未经历过如此困难的局面,进行过如此惨烈的搏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