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穿越重生>穿越之七零年代学霸【完结】>第五十四章 办法(一更)

  “赶明儿我去一趟省里,帮你们找找有没有相关专家。”

  刘振伟显然也意识到这次的危机不同寻常,决定出手帮忙。

  虽然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城公安局局长,比不过对方爹是市局领导,但是架不住他有许多老战友啊。

  正好他这次要拜托对方关照刘宏斌的事情,这次他干脆亲自跑一趟,将这件事情也一块给解决了。

  “爸,我们已经派人去省城里面找专家帮忙了,哪里要劳累您亲自跑一趟。”刘继军闻言连忙说道。

  “正好我去省城也有事,顺带的。”刘振伟摆了摆手说道。

  刘继军派人去找,那些调子高的专家可未必愿意来,这事还得他亲自跑一趟。

  “那我请假陪爸走一趟。”

  刘继军现在也确实没有别的办法,刘振伟的身体看着恢复了不少,他陪着走一趟应该没什么问题。

  顾知朝微微皱眉,他对两人的这一趟有些不太看好。

  一般情况下,要先等科研界做出了研究,专家去查找相关的论文,然后才能根据论文解决问题。

  而学术界向来都有滞后性,排骨罐头出现生产问题,至少要等五六年的时间他们才会开始着手解决,等到研发结果出来,还不知道要等多少年。

  关于排骨罐头的论文,直到等到八十年末,甚至九十年代初才会出现。

  刘振伟他们现在就算找到专家,专家也得从头研究,顾知朝可不认为他们能够在三个月之内就能将问题给解决了。

  八十年代以前人们都推崇肥肉,对于这种带骨肉都很不看好,从而导致大量的带骨肉积压,最后只能做成罐头进行销售。

  而等到八九十年代后,人们的生活水平变好,排骨开始值钱起来,排骨罐头自然也就没什么人生产了。

  所以虽然排骨罐头的问题解决了,但是因为出现的太晚,也没什么作用了。

  但是现在是77年,顾知朝脑海中的论文,可是能帮刘继军解决眼下切实困难的。

  正好顾知朝这会已经看完论文,整理好解决办法了,便准备开口提醒。

  “大舅,你们厂里的排骨生产线是不是先预煮,再油炸,切块,最后装罐,杀菌,包装?”顾知朝开口问道。

  “对啊,知朝你怎么知道?”

  刘继军想着刘振伟帮忙,心里轻松不少,这会回应顾知朝,神态也没有那么愁眉苦脸了。

  “大舅忘了吗?我以前去厂里玩过。”顾知朝解释道。

  原主当时去厂里只是为了拿罐头,对生产线根本没有在意,顾知朝怕记忆出错,所以确定问了一遍。

  只有了解了工艺流程,才好对症下药。

  “那时候你才七八岁吧?这么久过去都记得?”刘继军诧异道。

  “爸,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朝过目不忘,看过东西都记得!”刘宏斌在一旁挑眉,替顾知朝解释道。

  “知朝你还有这本事?以前你怎么不说?”

  刘继军回来后就一直在厨房里面帮忙,自然不知道书房里面的谈话,他这会听到这话,整个人都惊呆了。

  “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我以前看到过一篇外文文献,里面刚好有提到排骨罐头突角的问题。”顾知朝将话题拉了回来。

  这会餐桌上除了年纪小的刘乐怡还在埋头干饭,其他人都忍不住停下了筷子,注意力都集中在了顾知朝的身上。

  “那文章里面有提到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吗?”

  刘振伟见儿子还呆愣愣的,帮忙开口询问道。

  “里面针对这种工艺生产线的排骨罐头突角问题提出了三个解决办法。”顾知朝微微点头,伸出了三根手指。

  “三种?!”

  刘继军反应过来,一种他都求之不得了,连忙说道:“快说说!”

  现在他是一点都不在意顾知朝为什么会过目不忘,为什么会看的懂外文文献,现在他只想知道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一种是加强马蹄铁的强度,因为突角都集中在底部,所以只要加强这一块的马蹄铁强度就可以了。”

  顾知朝敲了敲罐头,说道:“这种马蹄铁应该是80p的,换成90p的,就能够大幅度提高罐头的良品率了。”

  “对了,大舅,那现在排骨罐头的良品率有多少?要多少才能达到合格率?”顾知朝问道。

  “现在只有70%多一点,合格率不说80%,至少也得到75%。”刘继军回道。

  顾知朝微微皱眉,这个良品率不得不说非常低了,也就是现在是计划经济,换成市场经济,没个85%甚至90%的良品率,厂子根本存活不下去。

  “底部换成90p的马蹄铁,达到合格率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顾知朝想了想说道:“如果能够换成进口的小日国的马蹄铁,合格率能达到85%也说不定。”

  “进口马蹄铁的要外汇,我们厂的那点外汇都被总厂拿走了,不可能会用到我们身上。”

  刘继军摇头否定了外汇,这年头国家外汇紧张,他们一个小小县城的肉联厂上头不可能给他们批外汇的。

  “至于换成国产90p的马蹄铁,这需要提高生产成本,排骨罐头盈利本就不高,再提高成本,总厂未必会答应。”

  刘继军打起精神,又问道:“那剩下两种办法呢?”

  如果其他两种办法都没办解决问题,那他就只能请求总厂批准提高生产成本了。

  现在刘继军有了一条后路,心情已然轻松了不少。

  “第二种就是要控制汤汁的温度了,不过不同的生产线和设备,使用的温度不同,资料上记载的温度是80多度,具体情况,还得要具体调试了。”

  “另外呢,还可以配合预煮,装罐调解来解决突角的问题,只是预煮的时间,还有装罐的程度,这个都得要具体调试才能确定下来。”

  顾知朝也没有卖关子,直接说出了第二种办法。

  “要调试温度这些也得找专家来才行,我们厂里没有人才,自己没办法调试的。”刘继军虽然话是这么说,但是面色却越发的明朗起来。

  找调试温度的专家,这可比找解决生产线问题的专家容易多了。

  甚至这专家,不用刘振伟帮忙,他直接就可以在畜牧局里面找人来帮忙!

  可以说顾知朝说到这里,已经解决了他百分之八十的问题!

  “第三种呢!”

  刘继军眼神急迫地看着顾知朝,顾知朝说的办法一个好过一个,他现在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知道第三个解决办法是什么了!

  “大舅,我记得我以前看的厂里杀菌用的杀菌锅是立式的,现在还是以前那个吗?”顾知朝没有急着说,而是询问道。

  “不错!”

  刘继军用手比划了一下形状,同时还做了详细的说明,“罐头刚装好放进去,然后高温杀菌,最后喷水冷却。”

  “这种杀菌锅是从下往上喷水冷却?”顾知朝又问道。

  “对!”刘继军点了点头。

  “从下往上喷水,水会在下面堆积,下面的罐头肯定会先冷却,上面的后冷却。而且,随着水的增多,浮力也会增加,上面的罐头很有可能会飘起来,而温度不同,就会产生压力差。”

  顾知朝展示罐头底部的突角,说道:“这个压力差就是造成它的元凶。”

  顾知朝说的非常简单明了,即便是刘振伟这种完全不懂物理化学知识的,也能理解。

  ъēIΒeI。

  “知朝你的意思是,突角是杀菌锅造成的,只要换掉杀菌锅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刘继军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又问道:“可是不用杀菌锅怎么消毒杀菌呢?”

  罐头里面有细菌,这可不行啊。

  “大哥,有没有卧式的的杀菌锅?这样一来浮力没有那么大,压力差也不会那么大,这突角自然也不会有现在这么多了。”郑怡提醒道。

  “卧式的?!对啊,换成卧式的就好了!”

  刘继军茅塞顿开,一拍大腿激动地站了起来,“厂里刚好就有一台卧式的杀菌锅,我现在就让他们换上试试!”

  刘继军恨不得现在就跑到工厂里面将这个事情给解决了,好在林萍还有点理智,及时将他给拉住了。

  “你也不看看都几点了,工人们都下班了,你现在去厂里,谁帮你换?”林萍提醒道。

  “对对对!明天去,明天去!”

  刘继军重新坐了下来,只是看他激动的这模样,今天晚上他能不能冷静下来可还不一定呢。

  顾知朝看着刘继军他开心的模样,夹了一块排骨吃下,软糯鲜香,满意地点了点头,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他总感觉这个时代的肉比他以前吃的肉要香很多。

  之前,顾知朝不确定这个时代有没有卧式杀菌锅,所以刚才他只提了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没有具体给出第三个解决办法。

  不过他相信,他都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即便没有郑怡的提醒,给刘继军一点时间,他也能想通其中的关键点。

  “吃饭,吃饭,饭菜都冷了。”

  刘振伟看着众人都傻乎乎地待着,招呼大家吃饭。

  “妈,这真是我知朝哥?”

  刘静凑到林萍身边,小心翼翼地打量了一眼顾知朝,有些不可置信地问道。

  顾知朝刚上桌坐着吃饭的时候,她没发现什么特别的,还和以前一样,顶多就是吃饭的时候斯文了一些。

  但是刚才顾知朝侃侃而谈,身上散发出一种非常吸引人的气场,让人忍不住聆听他的话,忍不住信服他。

  难道这就是书中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不是你知朝哥还能是谁?你表哥这次可帮了你爸大忙了!”

  林萍心里解决了一桩大事,心情轻松,心里盘算着是不是得顾知朝封一个大红包。

  今儿要不是顾知朝有法子,他们还不知道往哪里找专家解决办法呢!

  说起来,顾知朝这次来,既帮了刘宏斌,又帮了刘振伟,简直就是他们家的大福星啊!

  “知朝,你在哪里看的这些东西?”刘继军冷静下来,忍不住问道。

  “废品站不是扔了很多书吗,知朝在里面看了不少书,而且还自学了外语,能看懂外国的书!”

  刘宏斌替顾知朝解释,同时心里也忍不住期待起来。

  顾知朝今日露的这一手,让刘宏斌意识到顾知朝脑海中的那些知识有多宝贵。

  如今的国家落后于世界,加上懂外文的人少,国外的先进知识也没办法传进国内。

  在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懂得一门外语,能够将外面的文献翻译过来,那就能够在国内发表论文,成为一方领域的大拿!

  眼下77年,刘宏斌要是掌握了国外先进的侦查相关的专业知识,那他在专业领域绝对属于国内第一阶梯的那一批人。

  “知朝,你这放在古代,怕不是状元之才。”

  刘继军咋舌,光是看书就能学习这么多的知识?

  而且要知道顾知朝眼下才十五岁,他所掌握的知识量只怕五十岁的人都未必有!

  “只是多看了几本书,不算什么的。”

  顾知朝到底是个沉稳的成年人,并没有因为几句夸赞就自得自满。

  骄傲使人落后,顾知朝即便现在掌握着许多知识,但是依旧保持着一颗谦逊学习的心态,因为只有这样,他才不会停滞不前,继续向前发展。

  “多吃点肉,知朝你太瘦了,得好好补补。”

  刘振伟看着顾知朝,眼眸中划过一抹忧虑,给顾知朝碗里不断的夹肉,让他吃。

  慧极必伤,刘振伟担心他用脑过度伤了脑子。

  刘振伟心里盘算着,之后得找点补脑的东西给顾知朝吃,可不能伤了他。

  “好的,外公。”

  顾知朝这会正在长身体,胃就像是个无底洞一样,一连吃了三碗饭这才放下了筷子。

  这是他来到这个世界以来,第一次尝试到吃饱的感觉,之前在顾家,他一顿只吃一碗杂粮饭,加一些蔬菜,每天一到夜晚,胃里就饿的火烧火燎的,每次他都强忍了过来。

  看着外孙的好胃口,刘振伟这才放心了不少,能吃是福,多吃点就能弥补聪明大脑的消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