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景汐和宋青岚走出食堂的时候,外面飘起细细碎碎的雪来。

  轻轻地,从天上飘摇而下,仿佛一丝丝羽毛。

  唐景汐立刻仰起了脸,摘下手套,伸出了手去接。

  一颗轻轻的雪绒落入她的掌心,转瞬便化了,留下一点清澈冰凉的小水点。

  “又下雪啦!真好啊。”

  她朝宋青岚笑起来:“北方可真好呀,在老家就只有雪灾那一年见过雪的,来北京入了冬常常能见到。”

  其实,北京下雪的频率算不上频繁。

  但对唐景汐这样十几年也没见几场雪的南方人来说,入冬能下了七八场雪,已经是不能更频繁的幸福了。

  “你呢,你怎么不兴奋呀。”

  唐景汐有些诧异,她还记得,宋青岚来自己家的头一年,在沙发上守了一整个冬天的雪也没有守到。

  “是雪啊,你老家那样的雪啊。你刚来我家时,在沙发上守了一个冬天呢,记得吗?”

  宋青岚愣了一愣。

  唐景汐见她这个样子,就瘪着嘴说:“我都还记得呢,你自己倒忘了吗?”

  宋青岚又愣了愣。

  她的确记不清了,这让她心里有些难受,仿佛丢失了什么。

  可唐景汐还记得。

  宋青岚也伸出手,修长的手也接住一粒轻飘飘的雪绒。

  冰冰凉凉的。

  她忽然对在一场大雪中打雪仗的情景有些模糊了。

  上一次打雪仗是什么时候呢?

  她还记得老家的小伙伴们,有一个叫狗蛋的男孩,总跟在她身后,认她作老大的模样。

  还有一个叫穗穗的女孩子,很腼腆,也善良可爱,声音细细小小的,老被大一点的孩子们欺负。

  她很多年、很多年没有回过老家了,与小伙们的联络也无疾而终。

  宋青岚怔怔地看着自己的手,又有几粒雪绒落入掌心融化了,留不住的。

  这一路走来,看似她得到了很多,可是失去的也很多。

  “怎么把手一直露在外面啊,这么冷!”

  唐景汐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沉思,冰凉的指尖被一片温热包裹住。

  宋青岚回神,是唐景汐握住了她的手,对着她的手哈了哈气,然后从宋青岚的外套口袋中掏出手套。

  “妈妈说的,女孩子不能受冻的。”

  唐景汐一边给她戴上,一边说,戴好了就仰起脸对她笑:“好啦,我对你好吧?”

  宋青岚慢慢收拢手指,握着厚厚的手套,点头:“你对我一直都很好。”

  她说得真情实意,唐景汐听得却有些赧颜。

  长大了的她,自然也知道,小时候自己是有那么一丢丢霸道的,她在别的小朋友那里都是老好人唐景汐,唯独在宋青岚面前释放自己小恶霸属性呢。

  但唐景汐是谁啊?

  她脸红红的,还是厚着脸皮应了:“知道就好啦。”

  宋青岚送她回了寝室楼下,唐景汐以为宋青岚就要去忙项目了。

  “我到啦,你去忙吧。”她主动说。

  今天宋青岚抽空和她一起吃饭,她就很开心了,循序渐进嘛,总不能让硬扭着宋青岚一直陪自己。

  哇,我真是相当善解人意的女朋友啊!

  唐景汐像幼儿园的老师给乖乖的孩子发奖励那样,在大脑里给自己发了一朵小红花。

  可宋青岚问:“你待会儿做什么?”

  唐景汐说:“复习呀,期末了嘛。”

  “我们一起去自习室吧。”

  唐景汐愣了愣,心底涌上狂喜,可下一秒她的心又沉了下去,郁闷地用靴子在湿漉漉的地面上跺了跺。

  “可是现在自习室肯定没有位置了,期末嘛。”

  她重重叹气。

  不免有些遗憾,难得宋青岚腾点时间要和她一起去上自习呢。

  好遗憾哦,她想。

  可宋青岚的表情似乎比她还要遗憾一万倍,甚至还有些悲伤。

  唐景汐一怔。

  雪绒在两人之中轻轻地飘摇而下。

  因为下了雪,宿舍楼前的人往楼里走的速度更快了,她们两人一直在宿舍区的一盏路灯下站着。

  唐景汐轻轻地拨了拨宋青岚羽绒服口袋上的银色拉链。

  宋青岚没动,任她玩了一会儿。

  唐景汐仰起脸,捏着小拉链扯了扯:“我还好的啦,你也不用因为昨天的事有什么愧疚的,没到那地步啦。”

  她笑道:“昨天说了那么多,你听进去就好啦,我本来也不是多懂事的人呢,你看,我懂事了一个学期就要憋不住啦。”

  她越是笑,宋青岚的眼眶越热。

  “不要懂事,我不想你懂事。”

  懂事的滋味,宋青岚从小尝过了,尝透了。

  这个世界上,她最不希望懂事的就是唐景汐,她甚至希望唐景汐跟她哭和闹,也不希望她这么乖乖地说我还好。

  “我也不会再让你憋了。”

  宋青岚语气很急,急切地仿佛想说明什么:“是我错了,不应该自以为是,你也不要自以为是地懂事,好不好?”

  最后三个字,很轻、很慢,似乎在请求。

  唐景汐的眼睛也热了。

  好不好……

  那些握着手机辗转反侧的犹豫和怅惘,似乎都得到了回应和抚平。

  她点了点头,带着鼻音:“嗯。”

  宋青岚松了口气,如释重负地笑了,劫后余生地笑了。

  “明天,我们一起去自习室,好不好?”

  唐景汐抿起嘴角,可是……

  “你的项目呢,怎么办呢?”她小声问。

  宋青岚说:“我带着电脑去。”

  “哦。”

  唐景汐的唇角往上又飞了一点,可是刚飞起来又坠机了。

  宋青岚的心也跟着她的唇角坠了下去,有些紧张地问:“怎么了?”

  “昨天的那个帖子啊,我怕去自习室被人看……”

  上次有人拍她的照片发到论坛上,就体会过被陌生人回头注视的感觉了。

  她不想成为别人的谈资呢。

  可是,她又看着宋青岚笑了起来:“还是去吧!有你在,我就没那么怕了。”

  第二天,唐景汐也不知道宋青岚会几点和自己一起去,比平时起得还要早。

  她从公共浴室洗澡回来,手机刚好响起来。

  接起电话时,她声音小小的、甜甜地问:“喂?”

  听筒里声音有些意外:“你起得这么早?”

  “当然啦。”

  唐景汐得意洋洋地说:“我可是我们这栋楼起来最早的人呢,我要在别人去浴室之前洗澡的呀。”

  “现在你可不是了啊。”

  赵晴的床位上的帘子掀开了一角,穿出女孩儿懒洋洋的声音。

  接着便探出一颗漂亮的脸蛋。

  唐景汐吓了一跳:“你起了啊?”

  “起来干了一会儿又回来睡了一个小时,接着干。”

  赵晴顺着小梯子,下了床,继续复习。

  唐景汐就感觉握着手机出去了,怕宋青岚的声音被听见呢。

  好在,恋爱的女孩想寻一处僻静的地方好好和恋人煲电话粥,倒也不稀奇。

  也许是听筒里的声音让宋青岚听见了唐景汐的动静,她忙说:“我已经在楼下了,你直接下来就行,不去天台了,那里冷。”

  唐景汐刚出了寝室门,一顿:“是哦。”

  她转身又回了寝室,换上衣服就极速奔了下去。

  宋青岚又在那一晚的位置,她对她微微地笑。

  “我没想到,你真的一直能坚持到现在的。”

  唐景汐一愣:“啊?你说坚持什么?”

  宋青岚抿着唇:“早起赶在没人的时候去洗澡啊。”

  “啊,你说那个。”

  唐景汐得意地挺了挺胸:“那当然了!什么是我们南方人的坚持!”

  宋青岚轻笑,看着她。

  唐景汐总在莫名的地方格外地坚持,无论是坚持靠自己考上安江一中、选择清华,亦或是坚持早起只为了独自洗澡。

  她总能做到。

  现在时间还很早,两人到食堂的时候,刚刚过了六点,食堂刚开。

  冬天起这么早的还是少,即使在期末周,大多数同学更喜欢熬夜。

  北方的食堂和南方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面食的种类很多,各种口味的馒头,和不同馅料的各种饼,而粥的种类相对不那么多。

  她们在一起沿着食堂的窗口,挑选。

  唐景汐坚定地选择了粥,望着宋青岚餐盘里的馒头和饼,有些惊讶:“你吃这么多呀?”

  “嗯,忙起来容易饿。”

  两人到了餐桌坐下,周围的餐桌都空着,在她们挑菜的时候也就零零星星地进来了几个而已。

  唐景汐和室友们吃早饭时,赵晴虽然是东北人,但她也爱吃米饭,不那么热衷面食。

  所以,她们一起吃早饭时基本没人吃馒头和饼的,也就吃吃包子。

  而这时,宋青岚坐在唐景汐的对面,慢条斯理地吃着一小张饼,很普通的鸡蛋煎饼。

  可是里面有葱花。

  葱花在唐景汐的眼里是调料来的,可以放进凉拌菜里提味,怎么能直接吃呢?

  唐家那么多年包的饺子和包子,唐大小姐都不让加葱花的。

  鸡蛋煎饼刚出锅,上面的油气还在,鸡蛋的香味混合了葱花的清香不容拒绝地闯进唐景汐的鼻子。

  鼻尖微微动了动,还不自觉地吞了口口水。

  宋青岚察觉到目光,一抬头,唐景汐没吃,正盯着她手中的饼。

  她一愣:“你想吃吗?”

  怎么可能?!

  唐景汐立刻摇头,低头猛喝自己的粥。

  宋青岚看了她几秒,见没什么异样,就继续吃了。

  不经意一抬头,又撞见了唐景汐不自觉的目光。

  “吃吗?”宋青岚忍着笑。

  这时候可不能笑,笑了唐景汐一定不会吃,还会生气的。

  唐景汐正要摇头。

  宋青岚又说:“我点多了,这一片吃不完了,会浪费的。”

  她挑起没碰的另一片,放进唐景汐餐盘。

  语气轻轻:“你帮我吃吧?”

  “……也不是不可以,锄禾日当午嘛。”

  唐景汐又悄悄地咽了一口口水,面上还要摆出一副我可是帮了你大忙的样子:“你知道我都不爱吃这些的,没办法啦。”

  宋青岚压着嘴角,点头:“我知道,我知道。”

  唐景汐夹起鸡蛋煎饼。

  馋归馋,还是有些抵触葱花刺鼻的味道,小时候她去厨房玩菜的时候摸过的,那味道洗了几次手,都还能闻到,爱干净爱漂亮的大小姐从此将葱花拉黑。

  可眼前的饼真的太香太香了。

  宋青岚认真地看她,目光似有鼓舞。

  唐景汐鼓起勇气,轻轻咬了一口——

  猝不及防的鸡蛋浓香和着面粉的香气,葱花的那一点点味,直接将整个饼的味道提升了一个高度!

  外皮又酥,里面又柔。

  唐景汐两眼亮晶晶的,忍不住感叹:“天哪!鸡蛋葱花饼原来这么好吃的吗!”

  美味让她感到了幸福,同时也感到了痛心疾首——

  如此美味!

  她竟然错过了一个学期,一整个学期啊啊啊!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