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景汐如愿考上安江一中的火箭班,但不如预期的高兴。

  高中的作业更多,各种小考也更多。

  老师一个比一个更严格。

  以分数筛选出来的火箭班,和初中部不分快慢班的班级氛围也完全不同。

  十三班下课跑步去厕所的同学多了,中午和傍晚最后一节课下课不去食堂先在教室里做题,和曾经的宋青岚一样晚点去食堂的越来越多了。

  课间同学聊天的话题,从初中的各种百无禁忌,从国家大事军事政治到娱乐圈八卦再到邻居花园里种了什么菜,而现在的同学聊天……

  “倒数第二道幂函数你做出来了吗?”

  “不难啊。”

  “靠,又装逼,快说快说怎么做的?”

  唐景汐只想着,如果能和宋青岚一起去北京就很好。

  可是高一开学的摸底考试,全班五十个同学,她排四十一。

  北京除了清华北大,还有哪些学校,她一无所知。

  爸妈只提过清华北大,去北京玩的时候也只参观过清华北大,老师也不会在高一就开始提国内各种有名的大学。

  她能考得上北京的大学吗?

  不要说全省每年几十万高考的学生,哪怕在这高一十三班,她也算不上优秀。

  老师讲课速度更快,刚开学不到一个月,除了语文,其他的科目都推进了过半的进度。

  很多次上课的时候,往往是这样的——

  张敏站在台上,捏着一张做过的作业卷子。

  “选择题第五题,要讲吗,过不过?要听的举手。”

  “过——”

  班级里齐声的“过”,唐景汐放在课桌上犹豫地刚翘起一只手指头,便不再往上举。

  每每到了这个时候,她就感觉自己仿佛又成了一只地上不知该往哪个方向转动的小陀螺。

  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过”,像一记响亮长鞭,抽得她这只可怜的小陀螺更加晕头转向。

  有一次,她和闵淇淇吃饭时,犹犹豫豫、忸忸怩怩提起这个事。

  闵淇淇放下筷子,瞪大眼睛:“你也是这样吗!我也是呜呜呜!别人不举手我都不敢问,感觉自己举手好像在说我是全班唯一的白痴一样,呜呜呜。”

  “原来你也是吗!”

  唐景汐瞬间相见恨晚,不愧是从幼儿园时期惺惺相惜的全世界最好的朋友呢!

  她感叹:“咱们班同学怎么都那么聪明啊!”

  “别说咱们了,连轩轩在十四班也是一样压力很大呢。”

  闵淇淇叹气:“摸底考试他考了班里二十几,年级五十几……他唉声叹气的,好奇怪啊,火箭班应该都是咱们初中部考上来的啊,外校的比较少吧。”

  唐景汐想起自己自由散漫的度假式暑假:“可能他们暑假没有玩,在学习吧?”

  宋青岚的暑假就是。

  每天按时补课,每天按时陪她去淇淇小姑父书店打卡,然后每天还要额外的看书做题。

  “所以岚岚真是太厉害了!有一种我自岿然不动的酷感!一百年后岚岚的墓志铭上一定会有一句话。”

  闵淇淇换上正儿八经的语气:“宋青岚,一生中始终占据第一的女人,不,要改成人类。”

  开学后郁郁寡欢的唐景汐,终于忍俊不禁,捂着嘴笑起来。

  是呢,这一点她小时候就意识到了。

  一开学后,宋青岚继续备战十月的信息学竞赛。

  上一次的竞赛,她没有拿到好名次,这一次更用心,起初她在学校的机房练习,暑假唐景汐见识她在苏启的电脑上的操作,就让她到自己房间用电脑练习。

  每当宋青岚练习编程的时候,唐景汐就会搬着椅子坐在旁边,一向没什么耐心的唐景汐此时就会特别有耐心。

  她喜欢宋青岚专注看向屏幕,双手仿佛自带眼睛一样在键盘上利落敲击的模样。

  那一双被章老师评价为天生的弹钢琴的手,在键盘也是行云流水的好看。

  那一刻的宋青岚,仿佛自带圣光,每一寸都在散发莹莹光辉。

  唐景汐一边向往地看着,一边失落地继续黯然。

  她除了读书和跳舞,别的都不会呢。

  宋青岚练习完电脑,便和唐景汐一起看书做作业,仿佛又回到小时候。

  宋青岚做题速度总是很快的,她中途停顿时察觉出唐景汐的笔停在试卷上某一道题时许久了。

  倾身一看,那是一道课堂时被“过”了的选择题。

  “老师问的时候,为什么不举手?”

  任宋青岚如何敏感小心谨慎,但也无法事事做到感同身受地理解,何况她从不曾为了学习而辗转反侧过。

  唐景汐脸微红,像干了错事被抓包,她不知道如何去描述那种不想被人看低的小小虚荣心和骄傲。

  她抓着笔,迟迟没有开口。

  宋青岚没有再问,只是拿起笔和草稿本,往她身边靠近了些。

  将这道题的四个选项一一讲透了。

  老师讲题,以及别的同学讲题,一般是讲怎么样作出正确选择。

  宋青岚不同。

  她不仅会讲如何作出正确选择,还会将其他三个错误选项怎么样错误地算出的过程也罗列出来。

  这是她从小学时给唐景汐发现的重点。

  那时候她便发觉,唐景汐其实并不是不懂知识点,她只是很容易犯错,在出题老师设置的一个个陷阱中闷头往下跳。

  给她讲题,将错误选项的各种坑写清楚,比将如何计算导向正确答案更重要。

  “我会了!”唐景汐高兴地挥了挥笔尖,好像又回到小时候。

  她一高兴就喜欢挥动手中握的东西。

  过了几天,张敏进教室时又抱着牛皮纸袋。

  十三班的同学们如今对牛皮纸袋已经十分习以为常,不需要张敏说,便开始起身,自觉将课桌拉开一些距离。

  张敏对此明显很满意,露出难得的一丝笑容:“进入状态很快,不错,继续保持。”

  分发卷子下去的时候,她站在台上说:“这次卷子参考了很多高考题,稍微变了形,看看你们习不习惯哈。”

  高中部的老师比初中部批改速度更快。

  上午考的卷子,下午就批改完了,排名也做了出来。

  又到了唐景汐仿佛渡劫一样的讲卷子的时刻。

  总要面对举手or不举手的纠结时刻,还有面对同时扑面而来的羞愧感——就只有自己不懂这道题么?

  “解答题第一题,三角函数,过不过?”

  唐景汐看着试卷上鲜亮的红色叉叉,放在课桌上的手想要抬起来,同时,目光左看看右看看。

  几乎是眼观四路耳听八方。

  隔了一个过道的闵淇淇,同样手在课桌上蠢蠢欲动。

  唐景汐用眼神示意:举手啊!

  闵淇淇朝讲台扬扬下巴:你也举啊!

  “……”

  “……”

  两人挤眉弄眼,就听到那声整齐的令人绝望的:“过——”

  唐景汐和闵淇淇不约而同,闭上眼睛。

  闵淇淇的手忍不住拍了一下脑门,懊悔。

  唐景汐还用手扶住了额头,心中默默流泪,只能私底下再去问宋青岚或者轩轩了。

  “张老师。”

  教室后方忽然响起一道清亮女声:“这道三角函数我没懂。”

  全班的目光,包括唐景汐一起,齐刷刷望向后方。

  最后一排,空中高高竖起一条被宽松校服拢住的长臂,漂亮而修长的手掌松松地举着。

  几乎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目光皆是震惊。

  那是谁啊?

  是传说中从小学到现在就没考过年级第二的宋青岚,张敏最喜欢抽起来问她有没有第二种解题思路的神级人物!

  张敏也被震了震,皱起眉睁大眼,不敢相信的模样。

  宋青岚收起长臂,迎着所有人不可思议的目光,轻轻淡淡地笑了笑。

  “可以讲一讲吗,张老师?”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