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穿越重生>贫僧只是个教书先生而已啊>第21章 为何不以真面目示人呢?

  一个时辰后,元问渠稍作整理,缓缓舒了一口气。

  只是帷帽下的脸色依然苍白。

  但时间已经不能再拖了,元问渠带着元四四和井全赶去客堂。

  去正式见一见现在四国来的人。

  也让他好知道现在这天下到底在一群什么样的人手中。

  想到这里,元问渠又一次想起来在他脑海里已经消失许久的系统444,那个自称帝王系统的家伙。

  以及那个荒诞不经的任务。

  养成皇帝?还是养成元成青。

  元问渠摇摇头,实在是离谱,且私心里觉得这系统眼光太差。

  养谁不好,非要养这么个会亡国的玩意儿,在他看来,时重霜都比元成青有潜力得多。

  “井全,四国的来人你可全都见过了?”元问渠问。

  井全在前面带路,听到元问渠问,想了想:“并未见全,我只与四国的几位大臣见过。至于一同前来的皇室子弟,也只见了大越国的那位太子,以及大梁的三位皇子。”

  元问渠问:“大梁来了三位皇子?”

  井全点点头:“是三位,五殿下和前几天坠马的九殿下。”随后又想了想,“哦,对了,还有一位三皇子,不过这位三皇子相比另外两位就不那么张扬了,在寺里也不经常看到他出来。”

  元问渠眸光微动:“这位三皇子,叫什么?”

  “似乎是叫元成青。”

  元问渠垂眸点点头,随后就不再说话了。

  他不确定那个叫444的系统是否已经离开他,然后去找了元成青。

  但有一点值得确定的是,元成青一定还记得曾经的事情。

  如果孟瑶青说的是真的话,戚月窥的墓真的被元成青给扒了。

  元问渠眼里杀意一闪而过,他要先知道戚月窥的骨灰到底让他弄到了哪里。

  然后,好好和元成青算一算账。

  元问渠内心生起波澜,不禁又抬手掩唇咳嗽。

  听到咳嗽声,井全瞬间紧张起来,时不时就要喊一声方丈,问他感觉怎么样。

  那架势,恨不得马上要将元问渠带去药园,好好养着,四国祭祀的事情就别亲自操心了,不见也罢。

  倒是元四四慢悠悠跟在他身边,敷衍地安慰井全:“没事没事,别紧张了,你家方丈死不了的。”

  井全正色:“四四施主,口下留德。”

  元四四:“……”哼,元问渠的身体他还不知道吗,根本就无药可救。

  元问渠眼中的戾气略微散去,笑着看元四四吃瘪,隔着帷帽的白纱对井全摇摇头,表示没事。

  但井全显然并没有被安慰到,相反更紧张了。

  作为新任的住持,他是净空住持临死前除了元问渠外,唯一叫在身边留下遗言的人。

  也知道了更多的关于方丈、关于寒食寺的事情。

  也终于知道,为什么住持不惜与梁国结仇,也不愿让人进入莲花峰寻找失踪的五皇子。

  因为最初寒食寺的建立都是因为方丈。

  寒食寺屹立千年,都是在等待每一位方丈的出现,然后,不惜一切保护他。

  方丈是整个寒食寺存在的信仰。

  井全在知道真相的后无疑是震惊的,但之后就想通了,方丈的传闻一直在四国间流传,他从前也是对方丈充满向往的,后来从主持那里知道寺里并没有方丈后,他也是失望的。

  天知道他自从得知莲花峰住着方丈时有多么激动。

  因此,即使元问渠一点也不和他想象中的方丈一样,相反还是一头白发,也不穿僧衣。

  但他却又觉得,寒食寺的方丈……

  本该如此。

  元问渠哪知道自己一个咳嗽,就让井全想了这么多。

  在第八次听到井全问自己如何时,元问渠无奈道:“放心吧,我没事。”

  也不知道井全听进去了没有,只一脸凝重地点头,老老实实给元问渠带路。

  ……

  客堂。

  元问渠略微落后井全几步,因此还未进去,就听到一道粗狂的声音响起:“原来是井全住持,怎得就你一人,贵寺的方丈还未来吗?岂不让我等白等这么久?”

  元问渠脚步一顿,后面跟着的元四四也跟着停下,听着里面的动静。

  接着断断续续的声音响起。

  “不知方丈这是什么意思?旧疾复发何苦故意让大家在这里等着。”

  “不错,皇兄说得是……”

  “不就是多等一会吗?有什么好吵的。”

  是元成煜的声音。

  “五殿下真是耐心地很,我等自然不像殿下这般,只需要祭祀时拜天礼佛即可,一堆的事情可还等着我皇兄决定呢。”

  “……说得好像你有多大的事情要忙一样。”

  井全的声音响起:“各位施主稍安勿躁,方丈他旧疾复发,身体不好,脚步难免慢了些,还请各位多担待。”

  元四四显然也听到了里面的动静,一脸八卦地和元问渠说:“听到刚才说话的人没有?应该就是大越国的十七公主,这个人,不,应该说整个大越皇室,都乱死了。”

  随后,元四四凑近元问渠,啧啧称奇道:“这位十七公主向来嚣张跋扈……且淫乱,据说连亲皇兄和她都不清不楚的。”

  元问渠听完猛一皱眉,看向元四四:“什么东西?小孩子上哪听来的乱七八糟的东西。”

  元四四吐了吐舌头,怎么可能会告诉元问渠这是主系统附带的基础背景资料。

  天知道他第一次看到的时候,简直炸毁三观了好不。

  不止是和几个皇子不清不楚,就连那位大越国的皇帝、自己的亲父亲都不放过……

  啧。

  元问渠看着元四四不断变化的眼神,挑挑眉,觉得自己似乎对元四四的认知有些出入。

  什么时候那个一天天只知道吃和玩的小孩懂得这种东西了?

  元问渠一时间拿不准元四四现在脑子里都在想什么,下意识想拍拍他的脑袋瓜。

  “谁在外面?!”

  元成明本只是懒得与这一群人多费口舌,他坐在靠问门的位置,正百无聊赖地看向门口,谁知就看到一袭红色的衣摆出现在视野中。

  他不仅直起身来,想要看得更清楚,这身影太陌生,且这寺里最多的只有穿着灰色僧衣的和尚,那还有什么人在外面?

  而且,如果他没有看错的话,这人身上穿的可是金丝锦衣,阳光下最能看出来和一般的布料不同,可不是什么人都能穿的。

  听到元成明的声音,众人一顿,纷纷看向堂外。

  元问渠拍元四四脑袋的手一顿。

  还是井全最先反应过来,出声道:“方丈。”

  众人先是一愣,随后骤然反应过来,下意识和身边的人对视一眼。

  然后就见一抹红色的身影缓缓走进来,红衣惹眼,即使戴着帷帽,众人也看到了来人散落出来的一头银白长发。

  但看身形,以及暴露在外面修长白皙的手,又似乎不像是他们一直认为的古稀老人。

  元问渠缓缓走进堂内,没有看众人不断变化的眼神,淡定地领着元四四走进去。

  坐上上座,元问渠看着下方纷纷站起来的人,道:“诸位,请坐吧。”

  室内一瞬间鸦雀无声。

  啪——

  众人猛然回神,看向声音地来源。

  只见一直不出声默默喝茶的大梁三皇子愣愣地站在那里,眼眨也不眨地看着元问渠。

  原本好好的茶杯也碎在了地上,茶水撒了一地。

  元成煜戳了戳他:“三哥,干什么呢,太失礼了。”

  元成青顿了顿,手微颤,连忙让身边伺候的宫人赶紧收拾干净,随即向众人拱手行礼:“抱歉,是在下失礼了。”

  萧直看了一眼说完就沉默的元成青,不再关注,相反,一双富有攻击力的鹰眼直直看向元问渠:“用你们梁国的一句话,应该说,方丈仙人之资,真是……令人意外。”

  元问渠看向面前两侧分别坐着的人。

  靠近的两侧是大梁和大越一众人,梁国来的人元问渠比较了解,是现在的枢密院副使时徽和五皇子元成明、九皇子元成煜,以及现在所谓的三皇子元成青。

  元问渠看向大越国的这位太子,也许常人看向这位太子时难免被其外露的气势镇住。

  但元问渠是什么人,对于他来说,这位太子虽然锋芒毕露,但锋利掩藏的确是稚嫩,还有的是时间成长。

  是而元问渠对于萧直的话,只轻哂一声:“太子谬赞。”

  而至于在萧直旁边的那一堆女人,和一直在旁边紧张地擦汗的官员,元问渠看了一眼后就自动略过去了。

  对比这两国,北秦和千雪两国则就低调地多了。

  千雪国向来依附于大越,甚至连派来的人都只有一位胡子花白的官员,对方的脸大部分被掩在宽大的斗篷里,平添一份神秘。

  元问渠见怪不怪,两百年过去了,千雪国这不露脸的风俗还是没变。

  最值得元问渠注意的反而是北秦。

  毕竟时重霜那小孩可是北秦皇室逃出来的。

  他不知不觉就多关注了些。

  但北秦宫变看来真的对皇室造成了重创,除了要来的臣子外,北秦的皇室竟然派了一位异姓王。

  据说还是临时封的。

  元问渠将堂内的人看了一遍,心里大概有了数,之后看向一旁正经危坐的的时徽。

  元问渠:“时大人。”

  时徽神色一定,看向主座上一身红衣,看不清面容的人,起身行礼:“问清方丈。”

  元问渠自然回礼,重新落座后,转了转手腕的佛珠:“大人不必多礼,我久居深山,关于四国祭祀一事,还有许多一知半解的地方。”

  “大梁素来是礼仪之邦,祭祀一事,怕是还需要大人多累。”

  时徽:“这是自然,祭祀的事情,我等已经初步商议地差不多了,只有一事,还需要方丈来拿主意。”

  元问渠缓声道:“时大人但说无妨。”

  “按照惯例,四国祭祀向来是在大雄宝殿前完成,只是来时我等就已经被净空主持告知说,大雄宝殿因为大雨损毁了不少,还正在修缮中。”

  “这件事本是要与净空住持共同商议的,只是还未决定祭祀地点具体在哪,住持竟突遭噩耗,这件事就一直拖下来了,故而还需要方来丈定夺。”

  萧直听到这话,身子放松地向后靠了靠,笑得邪气:

  “不错,大雄宝殿是正殿,受四国百姓供奉,定然不能随意找处地方。只是除了正殿,不知寒食寺还有什么地方能找出来与正殿相媲美的地方?”

  井全靠近元问渠,附身小声道:“抱歉方丈,忘记这件事情了,正殿那里现在还在修缮,定然是不能用的。”

  两个字,难办!

  井全说:“除了大雄宝殿外,天王殿未尝不可。”

  “不行!”是北秦的一位大臣,“这不符合礼法,天王殿地势较低,地处东北,四面受限,易冲撞鬼神,万万不可 。”

  井全听后犹豫:“这……”

  众人不知可否,倒是萧直说了句:“从未听说过这样的说法。”

  北秦大臣:“太子弱冠之年,对于宗庙祭祀一事不懂情有可原。”

  “那我可谢谢你啊 。”

  元四四凑近元问渠:“这个我知道,是因为北秦那位新皇在东北宫门杀了太多人,这些臣子现在是一听到东北哪里哪里,就浑身不得劲,总是害怕下一个就是自己……”

  元问渠挑挑眉:“知道的不少。”

  听着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到底没商量出到底 在哪里办,元问渠看了看一直没有说话的时徽,问道:“说到底,寒食寺地处大梁,时大人相比对寒食寺有更多的了解,不知大人认为该选什么地方最为合适?”

  时徽看了一眼北秦一众人:“天王殿地处低洼,确实不是最合适的,天子处高地,祭祀以神明,在下以为,东南方向最为合适。”

  井全:“可大人不知,东南方向并未有法殿,只有一座佛塔而已。”

  “正是这座佛塔。”

  “摘星佛塔虽为梁二世所建,塔里供奉的却是千年间高僧舍利,佛祖庇佑,是最好的地方不过了。”时徽道。

  井全面色犹豫,看向元问渠:“方丈,摘星佛塔从最初建设时,就已是我寺禁地,非必要不可开放,况且里面放着的都是我寺重典,万一……”一个弄不好 ,损失就大了。

  “住持有此顾虑实属人之常情,不过也请住持放宽心,届时进入塔内的只有在座的诸位,其余宫人内侍以及士兵自会在塔外守候。”

  “如果住持还是不放心,自可派寺内武僧进入塔内守着。”

  元问渠看向其他几国,无不点头同意的。

  看来是已经商量好了的……

  元问渠将手腕上的佛串退下来拿在手里,转了转:“好,既然这样,那就在摘星佛塔。”

  哒——

  众人被一阵响声吸引了注意,元问渠看过去。

  只见元成青手微颤,杯盏又一次被打翻。

  在他傍边的元成煜皱眉,凑过去说:“喂,三哥你怎么回事啊,连一个杯子都拿不稳了?”

  “抱歉。”元成青沉默着,低头将茶盏扶起来。

  说完这个,之后的事情就是商议祭祀具体的仪式章程的事情,这也与元问渠没有多大的关系了,届时他只要去摘星佛塔出面即可。

  在商议时,众人时不时就会看元问渠一眼,并向他询问意见。

  元问渠知道的自会回答,不清楚的就交给井全。

  一切都还算顺利,直到晌午,该商议的都商议地差不多了。

  “既然这样,诸位,寺内僧人已经为诸位准备好茶饭,贫僧身体欠佳,就先告辞,待霜降那日,我自会出面。”元问渠说完就要起身离开。

  “问清方丈 。”

  “为何不以真面目示人呢?”

  作者有话说:

  呼,出息了,这章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