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乱臣贼子【完结】>第73章 华清山庄

  次日,元羡只带了两个人从府里出发。

  一个是温谧,一个是小施。

  宫里的人带他们去城门口汇合的时候,元羡发现此行傅晟也在。

  不过,他发现傅府的马车内,还有一名女 子。

  匆匆走过的元羡只看得一个侧脸,猜测那应该就是他的新婚妻子申霓裳。

  元羡没有驻足停留,而是被宫人领着穿过人群,走到了元帝的马车前。

  宫人向马车内的元帝通禀,随后元羡听见他说,“羡儿,上来吧,与朕同行。”

  左右两侧的朝臣纷纷侧目,全都是一脸的不敢相信。

  更甚者,当着他的面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元羡镇定神色,在上车之前,恭敬道,“是,儿臣遵命。”

  他上去马车内,发现车内除了元帝,再无他人。

  也就是说,连元樟都没上来,他却上来了?

  这代表什么?

  这会儿,估计所有人的目光,全都紧盯在这 一辆马车上。

  不多久,马车缓缓前行,耳边的马蹄声错落嘈杂,代表着此行人数众多。

  元羡坐在马车内,竟是觉得坐立难安,为了避免让元帝发现端倪,他主动开口,“父皇,此行怎么未见三皇兄?”

  刚才这一行队伍中,的确没见到元樟的身影。

  “昨日,便让他先行了。”元帝扫了他一眼,笑道 ,“怎么?这一路,想和樟儿聊聊天?”

  元羡陪着笑道,“既然三皇兄有要事,儿臣自然不去叨扰。”

  “嗯,成家了倒是懂事不少。”元帝笑着说道,满脸欣慰。

  元羡附和着笑笑,眼底却没有笑意。

  难道,是因为萧庭煦的原因吗?所以他才对自己态度转变?

  可是为什么呢?

  元帝的心里不是一直都是忌惮萧庭煦的吗?

  如今他面对的这些,不管从哪儿看,都像是陷阱。

  但是,他必须掉进去。

  他心里清楚,且明白。

  “去往江南的一路上,可有发生什么趣事? 说来听听。”

  元羡的神情放松了一些,开始挑着说一些他 所见到的新奇事物。

  接下来的很长时间,元羡都在陪着元帝说话。

  临近正午,差不多抵达用午膳的地方时,元帝才摆摆手,说要闭目养神一会儿。

  元羡应声,静静地坐着,不再言语。

  约莫半个时辰后,队伍缓缓停止前行。

  元羡往外一看,发现已经到了暂时歇脚的地方。

  德公公在马车外往里头喊道,“陛下,请下车,午时用膳。”

  元羡看向元帝,发现他没有动作,于是轻轻喊了一声,“父皇?”

  元帝这才睁开眼睛,皱眉看向马车外,“到了?”

  “父皇,午时用膳。”元羡答道。

  “嗯。”元帝应了一声,动了动身子,“下去吧。”

  元羡迅速跳下马车,随后站在一旁,伸手过去,准备扶元帝下马车。

  德公公见状,便没有再上前来。

  元帝扶着他的手从马车上下来,随后一边往营帐的方向去,一边说道,“与朕一同去营帐内用膳。”

  “是。”元羡抬脚跟在元帝身后,视线快速扫了一眼在场的众人,每个人的视线都在他身上,这不禁让他后背发凉。

  当他瞥见温谧时,发现温谧对他点头。

  看来,方才这一路上,是没什么要紧事的。

  进入营帐内,元羡发现主桌下方,也就摆放着一张桌子。

  这不禁让他疑惑,难道,其余人都没有资格入营帐?

  元羡看向德公公,德公公却对他笑笑,“殿下,净手,用膳了。”

  经他提醒,元羡才发现宫女已经递给了他擦手的帕子。

  他伸手接过,擦了手之后,发现元帝已经落座。

  德公公朝元羡做了个手势,示意他入席。

  坐下后,一众宫人开始上菜。

  这一顿饭倒是吃得平平无奇,元帝偶尔与他搭两句话,元羡才渐渐适应,舒缓了心里的紧张感。

  午膳后,由于元帝需要休憩片刻,元羡便从营帐内出去了。

  才一走出营帐,周围的人齐刷刷地往他这边投来目光。

  元羡尽量做到不动声色,神情自若地往温谧和小施所在地方去。

  温谧见他过来,起对他行礼,“殿下,可还顺利?”

  元羡坐下,面容平静地点头,“这一路上没 什么要紧事吧?”

  小施倒了杯茶递给元羡,元羡接过,轻声道了声谢。

  “有几位大臣倒是讨论殿下讨论了一路,但 说的也不是什么要紧话。”

  元羡喝了一口茶,继续问,“今年随行的名单,与去年的名单有何不一样?”

  “礼部、兵部、户部三位尚书今年不在,而是让其部下侍郎随行。另外,禁军统领申子辛并未随行,属下查到他在数日前已离开京都。还有一些太子一党的朝臣,今年已被剔除名单。去年不在名单上的大理寺卿张涵之,今年随行。”温谧将这一路上查到的一一说了出来。

  “大理寺?”元羡喃喃道,“申子辛不在,张涵之来了?”

  为什么呢?

  申子辛又为何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出城?

  真是奇怪。

  “张涵之如今正得盛宠,今年来行宫,也是 理所应当的事。”温谧解释道。

  “刑部呢?”

  “刑部今年只来了一个赵冲,任职五品郎中,还是几个月前新上任的。”

  “刑部以前是太子的?”

  否则,何至于轮得到一个五品的郎中来?

  温谧点头答道,“是,太子与皇后谋害陛下的事情一出,刑部尚书和左右两位侍郎,在朝堂上拼命给太子作担保。陛下因此冷落刑部,刑部尚书不得已,只能告老还乡以求自保。左右两位侍郎,已经被革职。”

  元羡扫视周围一圈,那么多张陌生的脸,面上平静,其实背地里都各怀鬼胎。

  若来日自己要登上高位面对他们,想到这里,元羡有些发怵。

  “殿下,可要找机会与赵冲搭话?”

  “到行宫后再说。”

  ——

  华清山庄离着京都城不算太远,次日傍晚太阳落山之际,他们便到了。

  以前元羡从没来过,到了地方之后,元帝拖着疲惫的身子,对一旁的德公公说道,“就让羡儿住在清月小筑。”

  “是。”德公公闻言,笑眯眯地对一旁的宫女做了个手势,示意领着元羡去。

  元羡正疑惑清月小筑在哪儿的时候,宫女上前来,向元羡行礼,随后抬手示意了一下,“七殿下,请随奴婢来。”

  从华清山庄大门往里走,穿过水榭亭台,远远便瞧见树影斑驳间,有一处雅致的小筑。

  这里景色确实不错,想必,往年这里一定不是空着的,于是他问前面带路的宫女,“这清月小筑往年是谁住的?”

  “回七殿下的话,去年是太子殿下居住在此。”宫女回答道。

  闻听此言的元羡,脸色在一刹那间变得难看。

  太子以前居住的地方,如今他进去住,这未免过于招摇显眼。

  这会儿,当真是骑虎难下了。

  来到清月小筑,元羡压根没有四处打量的心思,他望着元帝居住的清方殿,心中居然没来由的一阵忐忑不安。

  小施在一旁给他整理床铺,屋内很是安静。

  “殿下为何唉声叹气?”温谧站在他身侧,发现他的脸色不好。

  元羡拉回视线,平静的目光落在被风吹得泛起涟漪的湖面,“你觉得,我能做好吗?”

  “能。”

  “何以见得?”

  “将军相信您可以,那便可以。”

  “我懦弱胆小,遇事从不迎难而上,你们怎么就相信我可以呢?”

  “殿下何必妄自菲薄?”

  他从湖面上拉回视线,后知后觉自己是在胡思乱想。

  既然已经到了骑虎难下的地步,那就试试迎难而上吧。

  晚膳时分,德公公前来清月小筑,说是陛下让元羡前去用膳。

  去到清方殿时,元羡才发现元樟也在。

  元羡先是对元帝行了礼,这才转身,对元樟行礼。

  “坐吧。”元帝摆摆手,脸上的疲惫还没有消散。

  元羡坐下,发现元樟在打量他,眼里满是嘲讽与不屑。

  元羡没吭声,随后便听见元樟说道,“父皇,您一路辛苦,应该好好休息才是。”

  用手撑在桌上扶着额头的元帝沉吟一声,不紧不慢道,“朕想着,咱们父子三人,似乎从未坐在一起用过膳。”

  元羡抬头去看扶着额头的元帝,想起以前除夕或是他寿辰的时候,自己能不能进宫,全凭他喜怒。

  想来,哪年他进宫了,哪年没进宫,元帝自己心里也不太清楚吧?所以才说出这样的话来。

  真是可笑。

  元羡瞥开视线,才听见元樟接话道,“父皇,以后还有很长的时间,儿臣与七弟可以经常陪您。这两日路上辛苦,儿臣想着,不要父皇太过劳累。”

  “这江山社稷,如何能不让人劳累?”元帝放下扶额的右手,扫了他们一眼,“樟儿倒是可以为朕分忧,只是羡儿,也该学着理理政事了。”

  元羡的睫毛轻微颤动了一下,心中为这话感到有些小小的震撼,面上谦逊道,“儿臣从未涉足朝堂,怕是理不清朝堂政事。父皇的身边有三皇兄,儿臣应该是可以做个闲散人吧。”

  “欸,羡儿,断然不可偷懒!”元帝的神色严肃几分,像是对他说的这一番话极度不高兴。

  元羡微愣一会儿,开始怀疑他是真心看重自己,想器重自己,还是因为萧庭煦的缘故,好时时刻刻看着他,以便远在西北的萧庭煦不敢造次。

  “七弟,父皇这是看重你,何必推脱呢?”元樟笑着看他,笑容里却满是寒意。

  一时间不知该如何接话的元羡紧紧注视着他,暗自咬了咬牙,这才开口说道,“承蒙父皇厚爱,若是父皇需要儿臣在左右,儿臣自当竭尽全力,不让父皇失望。”

  “哎!这就对了嘛!”元帝的脸色终于是好看了一些,紧接着,摆摆手道,“这两日劳累,你们用了膳,便回去早些歇息吧。”

  “是。”元羡应声。

  元樟瞥了一眼元羡,随后一脸关心似的对元帝说道,“父皇,晚膳后,儿臣去请太医来给您看看,莫不是天气炎热中了暑,到时麻烦。”

  “好,难为樟儿费心。”元帝说着,拿起筷子开始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