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戏长风【完结】>第25章 九妹(四)

  “那仲默也往我靠靠?”

  九妹一进王府的门, 就只紧紧跟随阿城,生怕苏洛屿当场秋后算账。

  苏洛屿瞥她一眼,唤来女医吏检查伤势, 九妹才不舍地看了眼阿城, 进了小院里收拾好的房间。

  “阿城, 你是在哪里遇到九妹的?”苏洛屿接过亲兵递来的急函, 边看边问。

  “在南街,我注意到他们运粮时间不对, 便跟了上去,那些杂役是万春楼的人, 剩下的牙婆和守卫来历不明,而且后面又赶来了一波人马。”阿城回想一番, 补充道, “后来的那波人马里, 有一名戴面具的男子, 身份神秘, 但应该是位紧要人物。”

  苏洛屿闻言皱起眉头,顺手将急函丢进煮茶的火炉子, 终于还是叹了口气。

  就在这时, 郭宣从外面回来, 亦是眉头紧锁,对苏洛屿复命:“如世子爷所料, 我们去的时候,南街的牙婆已死,而万春楼也意外失火, 所有罪证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阿城看着一坐一立, 皆面露愁色的两人, 隐隐察觉出阡州时局的艰难。

  许久,苏洛屿手指敲着桌沿,突然舒展了眉头,笑了下:“怎么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呢?又不是没人看到。”

  郭宣一愣,稍微想想便明白了苏洛屿的意思,担忧道:“郡主确实可以作为证人,但是将郡主拉入这趟浑水,是否……”

  “是否如何?”苏洛屿语气偏冷,“万春楼官商勾结,贩卖人口也不是一天两天了,造成了多少家破人亡?她只是做个证,又不是赴汤蹈火,而且就算赴汤蹈水,又有何不可?”

  郭宣明白苏洛屿的意思,但还是坚持:“等郡主处理完伤势,了解情况后再做决断吧。”

  苏洛屿只是阖眼靠上椅背,没再多言。

  阿城看了眼焦急的郭宣,一时间也想不出话来劝慰,便默默陪着两人。

  小院彻底安静下来,只剩下咕噜的茶水声,还有外面风吹竹林的窸窣。

  “吃糖葫芦吗?”

  过了会儿,苏洛屿缓缓睁眼,微笑着看向两人,就像是某个闲来无事的午后,小憩完后邀人品茶吃点心。

  正在各自苦思的阿城和郭宣自是一愣,皆是疑惑地看向苏洛屿。

  这个危机四伏,暗流涌动的时候,是怎么想到糖葫芦的?

  “糖葫芦!”

  九妹正好过来,瞬间眉开眼笑,迅速找到了那整整一草靶子的糖葫芦,两步跑过去。

  阿城注意到,九妹此番梳洗干净,换上钗环锦衣,仔细一看,和苏洛屿还真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尤其是那双眼睛。

  只是,苏洛屿的眼睛明显更深邃,更疏离冷漠,像是蒙了一层难以消释的凌厉寒冰。

  但偏偏就是这样的一双眼睛,盛满温柔时,有着能让人自愿沉溺其间的巨大蛊力。

  “糖葫芦可不是白吃的。”苏洛屿起身,长腿一迈,轻易便将九妹马上到嘴的糖葫芦抢了过来。

  九妹忙张牙舞爪地要枪回来,大声斥责:“哥!你和一个小孩抢糖葫芦也好意思?要是让镇远军知道,岂不是笑掉大牙!”

  苏洛屿只一脸淡然地按住九妹脑门,纹丝不动。

  阿城看着兄妹两一静一闹,不由会心地笑了笑,随即便被苏洛屿捕捉到了。

  苏洛屿笑:“阿城,第一个问题你先来。”

  阿城啊了声,上前点头道:“好。”

  苏洛屿伸手将人拉近些,捏捏手心,问:“你的名字是阿城吗?”

  阿城愣愣看着苏洛屿,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这么问,但还是乖乖回答:“是。”

  “好,阿城回答得很好。”苏洛屿伸手捏捏阿城的脸,从草靶子上挑了根最大的糖葫芦递给他。

  阿城一脸懵地接过,在苏洛屿催促的注视中咬了颗,酸甜的味道在口腔里蔓延开来。

  阿城由衷点头道:“好吃。”

  苏洛屿满意地点点头,转身看向剩下的两人,道:“该你们了。”

  九妹当即抢答:“哥,我叫苏九妹!”

  苏洛屿却摇摇头,挑眉一笑,道:“你们的问题和阿城不一样,慢慢写。”

  九妹和郭宣同时感觉不妙。

  只见苏洛屿从案几上取了两沓宣纸,伸手递给两人,敛去笑意,跟军中发号施令似的道:

  “九妹,自你离京至今,所有前因后果详写,若是少于十页,中秋灯会那天,你留府中自省便可。”

  “至于郭宣,你从上月初十开始写,事无巨细,通宵完成,有多少写多少,少了拿你是问。”

  两人闻言皆是一愣,不由看了眼苏洛屿明显偏心的阿城,纷纷委婉地表示抗议。

  “哥,我今天已经吃过了,不用再给我了,真的。”

  “世子爷,我也没有那么想吃糖葫芦的,要不算了吧。”

  苏洛屿双臂交抱看着两人,挑眉笑了下,然后严厉道:“不行。”

  “现在,小的回房休息,大的回去完成,不得有误。”

  两人只得领命,各自退下。

  阿城看着九妹气呼呼蹿出去,又回头冲苏洛屿快速做了个鬼脸,逃之夭夭,不由噗嗤一笑。

  “别光注意九妹了,小心糖葫芦的签子戳到你。”苏洛屿提醒。

  阿城笑笑,道:“九妹多招人喜欢啊。”

  苏洛屿问:“看来阿城很喜欢九妹?”

  阿城直言:“非常喜欢,她很特别。”

  苏洛屿一挑眉头,颇有兴致问:“怎么个特别法?”

  阿城转着手中糖葫芦,想了想道:“她才十来岁,却遇事沉稳,胆识过人,性子也不似寻常女儿家,颇有林下之风,实在难得。”

  苏洛屿笑:“你是想说,九妹就没个女孩样,更没个郡主样吧?”

  阿城摇摇头,一本正经道:“并不是,相反我很欣赏这样的女子,自古巾帼不在少数,毫不逊色男儿,纵有世人不解,但她们注定璀璨于历史长河。”

  苏洛屿会心一笑,道:“阿城倒是一贯会夸人,要是让那丫头片子听到,还不上了天?”

  阿城反问:“那还不是你这个哥哥亲自教的?”

  苏洛屿啧了声,道:“我可没教她做什么巾帼英雄,顽皮猴大王,最初只是想让她有点自保的力量,不至于在乱局中活不下去。”

  苏洛屿说得轻松,但阿城知道,作为哥哥,这的确是苏洛屿最真实的想法。

  但同时,阿城也明白,一个为了北境疆土,黎民生息而掌权镇远军数载的主帅兄长,才能教出一个为了贩卖人口案,孤身潜入虎穴的妹妹。

  所以,如果苏洛屿选择让九妹去对簿公堂,他不会阻止和劝说,因为如果选择明哲保身,那苏洛屿就不是苏洛屿,苏九妹就不是苏九妹。

  “仲默。”阿城抬头看向苏洛屿,眨了下眼睛,商量起另一件事,“九妹应该立功不少,我去给她送几根糖葫芦吧。”

  苏洛屿半眯了眼看着阿城,道:“阿城可知道,在军中收回命令可是大忌。”

  阿城反驳:“可现在是在家里。”

  苏洛屿见眼前的人格外坚持,不由笑:“果然阿城更像兄长,还是极度溺爱的那种。”

  阿城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道:“那仲默也往我靠靠?”

  “好啊。”

  苏洛屿一口应下,阿城欣然,正准备挑糖葫芦时,苏洛屿却突然靠过来,一把揽住了阿城,冷香迅速包裹上来。

  阿城茫然地抬头,看着狡黠含笑的苏洛屿,突然反应过来,忙道:“不是这个靠!”

  书房外,郭宣还想劝阻一番苏洛屿,但正打算敲门进入时,便听到了阿城的这声喊叫,当即脚尖一转,非常有眼力见地溜开。

  自家主子果然临危不乱,还有闲情风花雪月!

  作者有话说:

  九妹,郭宣:吃你根糖葫芦真费劲啊!

  注释:林下之风:指女子有才干、才华、诗韵和风度,巾帼不让须眉。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王夫人(谢道韫)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

  最后,祝小可爱们中秋快乐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