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夫君似有恶疾【完结】>第118章 如梦

  乔松年盯着这张药方看了好一会儿, 才把它收进袖中,道:“多谢母亲关心。我走了。”

  刘氏仍想挽留,但终究知道自己儿子的个性, 决定了的事情就不会轻易更改,伸出去的手便顿了顿,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他快步出去了。

  中午时分, 乔松年赶到了码头,乘上了最近一趟去台州的商船。

  这次他特地避开了乔氏商船,只选了一艘普通商船, 免得被众人知道自己的行踪。

  从宜州到远波县,顺流而下, 只需一两个时辰,他抵达县城码头时,还不到申时正,时候尚早。

  他买的那名看家护院的中年男子李兴已在码头处等着了, 一看见他,连忙跑来:“爷,您回来了,夫人让我来这儿接您。”

  乔松年一愣,随即微微一笑。

  原先他一直是独来独往的,没有人牵挂着他, 自然也没人会来接他。

  他们总说他神出鬼没, 可实际上,有几个人来问过他的行踪呢?

  李兴引着他,来到码头处的空地, 这儿停着各样马车、板车,小豆子就守在一驾新马车上。

  乔松年见了, 道:“夫人今日买的马车?”

  李兴道:“正是。您昨日提过要买马车,但是太忙了,还没来得及看。今日夫人问起还有没有什么东西没置办齐,小的就斗胆说了。”

  “夫人便讲,要置办一驾,您日日在外,总要有车,出行才方便。”李兴接着说,“小的正好也会驾车,夫人便让小的在这儿等您回来。”

  乔松年心中熨帖极了,点点头,上了马车。

  李兴和小豆子在外驾着马车,一路回到了县城中的小院。一到家门口,小豆子就跳下来,喊道:“老爷回来了!”

  不一会儿,祁韵就由周婆婆扶着出来了,一路喊着:“松年?松年你回来了。”

  乔松年不由自主微笑起来。

  对,就是这样。

  他梦想中的小家,就是这样。

  有一座小院,有几个下人,他做点儿生意养家糊口,祁韵就在家里打点上下,每日等着他回家一起吃晚饭。

  原以为一辈子都没法实现这个梦想了,没想到……

  真是人生无常。

  乔松年一边想着,一边下了马车,道:“韵儿,我回来了。”

  祁韵由周婆婆扶着,走出来,一步一步摸索着走下大门口的石阶。

  乔松年连忙过去,扶住他:“今日眼睛看不清路了?”

  祁韵噘起了嘴:“是呀,现在看人都得凑近了才能看清。屋里暗一些,我就什么都看不见了。”

  乔松年蹙起眉,先叫李兴把马车牵到侧门进后院去,而后搂着祁韵慢慢往院里挪:“大夫怎么说?”

  祁韵道:“大夫倒是说,这是血块在变大,是正常的,约莫明日就可以施针了。”

  乔松年点点头:“那就好。现在你看不清楚,住在医馆也不方便,还是住在家里,明日我请大夫上门来为你施针。”

  “好。”祁韵应下了,又问,“今日回家去,家里怎么样?”

  “父母亲急坏了,叫人在外面找我们,找了一天一夜了,他们也在家中苦等了一天一夜没合眼。”乔松年道,“看见我回去了,他们才放心。”

  顿了顿,他又说:“不过,父亲讲,这次的事比我们想的要复杂,叫我们暂且在外面避避风头。等你身子养好了,这风波也平息下去了,咱们再回去。”

  祁韵点点头:“好。”

  他并没有就这个话题多问,转而说起家常:“今天是小年夜,我叫李嫂备了不少好菜,虽然就咱们俩,但也得好好过小年。”

  乔松年微笑,扶着他跨进了屋:“嗯。备了什么菜?”

  祁韵倚着他,给他细数:“有红烧鱼、扣肉、炖土鸡,还有几个小菜,我们两个人吃,绰绰有余啦。”

  这些菜色,放在普通人家的餐桌上,已是十分奢侈了 因为这年头能三不五时吃上大鱼大肉的老百姓并不多。

  但是放在乔家,这只是再寻常不过、甚至有些上不得台面的家常菜。

  可祁韵不知道。

  他失去了在乔家当少夫人的记忆,不知道自己曾经有过那样极尽奢华的生活,他现在还当自己是那个茶山上的穷地主家的小儿子,他已经在自己能想象的范围内,给乔松年备下了最丰盛的菜色。

  要是换成乔鹤年,这会儿就该不动声色地泼一两句冷水,叫祁韵认识到乔家与他娘家的差距,叫祁韵以后注意不要再干这种寒酸的事。

  可是乔松年不会。

  乔鹤年会嫌这嫌那,是因为他拥有的太多了,他有资格挑三拣四 就像祁韵这个媳妇儿,他认为是父母强行塞给他的,他自然还得表达几分不满,还得挑挑刺。

  但是乔松年原本一无所有。

  他哪会挑剔呢?

  现在有媳妇儿、有家、有热饭热菜的日子,比他以前不知道强了多少,他怎么会挑剔?

  乔鹤年是在好与更好中做选择,而他是在没有和有之间做选择。

  他好不容易才能拥有现在的日子,所以对此刻的幸福尤为珍惜。

  他笑着说:“好丰盛。我正好饿了,快吃饭罢。”

  祁韵“啊”了一声:“你已经饿了?现在时间还早,那我叫李嫂赶紧上饭菜。”

  乔松年刚想说不用,祁韵已大声喊:“李嫂,现在上饭菜,老爷肚子饿了!”

  乔松年的话停在嘴边,心情微妙。

  被大声说肚子饿了,有点丢人,但又有种被媳妇儿心疼宠爱的惬意。

  毕竟,还不到吃饭的点呢,祁韵自己应当是不饿的,催饭菜是为了迁就他。

  李嫂在厨房应了:“夫人,还有两个小菜,马上就好!”

  祁韵便拉着乔松年在正屋的圆桌边坐下:“咱们等一会儿。”

  这会儿时间尚早,但冬季天黑得早,外头的天色已不很明亮了,祁韵目视不清,便吩咐周婆婆点上灯。

  “唉,我这眼睛……明日大夫来施了针,会不会好一些?”他同乔松年说话。

  乔松年道:“别太担心。要是这个大夫不行,咱们再去找名医,总能治好。”

  祁韵点点头。

  周婆婆点了屋里四处的烛台,问:“夫人,这下亮堂了么?”

  祁韵道:“勉强能看清楚罢。这桌上再点两盏。”

  周婆婆便又出去拿烛台,等她找来烛台点上,李嫂也把菜端上来了,虽然是家常菜,但样样油亮喷香,令人食欲大开。

  “不错。”乔松年说着,从兜里摸出了几颗碎银,“今日是小年,你们也吃些好的,赏钱一人一两。”

  祁韵听到这个打赏,在旁瞪大了眼睛,但没有作声。

  下人们连忙都进来谢了赏,一人领了一颗碎银,欢天喜地到厨房吃年夜饭去了。

  他们走了,祁韵才小声说:“怎么打赏那么多呀?”

  他今日买马车时,逛了逛远波县城,大概知道物价几何。在这县城里,年轻力壮的熟练工,一天的工钱也不过十文,一个月就是三百文,一年才得三吊半的钱。

  乔松年这一挥手赏下一两,就是赏下了人家三个月的工钱呀!

  “今天是小年,本就该给红封。而且咱们只有两个人在这儿,平时我少不了要出门,还得这些下人尽心尽力伺候你。”乔松年道,“别心疼钱,我能赚钱着呢,养得起你。”

  祁韵有点儿肉痛,但又觉得他的话说得中听,便也不再计较,同他说说笑笑开始吃饭。

  乔松年今天睡了一上午,精神已恢复大半,中午又只在商船上吃了点简单的烙饼,这会儿肚子是真饿了,胃口特别好,几乎把桌上的饭菜扫了大半。

  祁韵看他吃得香,也觉得高兴,不停给他夹菜,自己也不由跟着吃多了。

  一顿晚饭下来,两个人居然把一大桌子菜吃得差不多,而两人也完全吃撑了,不得不出门去走一走消消食。

  远波县城虽然不算很大,但毕竟靠着码头,比起祁韵的老家云县还是繁华多了。乔松年带着他在街上慢慢逛,他便一直新奇地四处乱看,看中了哪家铺子,就要进去逛。

  乔松年便由着他,给他买了香膏、润肤脂膏、胭脂,还买了几身新衣裳。

  最后逛到一家首饰铺子,祁韵有点儿走不动道了,拿着几支簪子比来比去,爱不释手。

  他问乔松年:“这支好看还是那支好看?”

  乔松年点了点白玉的那支:“这支好看,雕成了松枝,配着松叶,简单大方。而且你适合戴玉。”

  祁韵皱起眉,看看白玉簪,又看看素银簪。

  白玉簪当然清贵秀美,可是比银簪贵多了,要十几两银子呢!银簪不过才一两银……

  见他在这儿犹豫,乔松年猜也猜到他在想什么,便直接同一旁的伙计说:“要这支白玉簪。”

  伙计连忙说:“好嘞!马上给您包上!”

  祁韵一愣,一下子急了,赶紧对他挤眉弄眼。

  乔松年当做没看见:“不用包了,直接戴上。”

  说着,他将这支松枝玉簪拿过来,簪在了祁韵乌黑的发髻中,而后抬手付了十七两银。

  祁韵摸摸头上的簪子,瞪了他一眼,像是怪他乱花钱,但又有点儿开心。

  等出了铺子,他就说:“这个也太贵了。今晚已经买了很多东西了,买那支银簪就好了。”

  乔松年道:“这支簪子带个‘松’,我喜欢。”

  祁韵拍了他一下:“你就为了这个,花十七两银子呀!”

  说完,他又笑了,像是也知道乔松年是为自己找好了理由,叫自己不要那么肉痛,便抱住乔松年的胳膊:“你对我真好。”

  乔松年微微一笑,从衣领里拉出了一枚玉观音:“你待我也不错。喏,这个是你送给我的生辰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