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古代言情>君子无咎>第69章 二人同上龙榻伴驾

  从那日起,李炎便不再上早朝了。

  最初两日,他推说龙体违和、早起不得;到了第三日,清晨韩棋又手托龙袍,来御榻前恭请圣驾,叫了半天他不答应,韩棋不禁来火,掀开被却见袁五儿赤条条伏在他身上,两人正捂着嘴嗤嗤偷笑。

  韩棋捂眼拂袖而去,待袁五儿伺候完跑出来,他便冲上寝殿,气呼呼冲李炎道:“圣人如何卧薪尝胆、朝乾夕惕,才得以应天受命、入主明宫。如今江山初定,正是圣人一展鸿图的时候,怎可贪图一时享乐,耽误……”

  李炎半眯着眼倚在床头,懒懒打断他道:“当这‘圣人’有什么好处?朕想要的,横竖得不到……整日被你们安排得满满当当,走到哪儿都有人跟着,与坐监有何分别?朕烦了。往后朝会都停了吧,有事你自去同三省那帮碎嘴闲汉们应付,少来劳动朕。”

  韩棋待要再劝,李炎却道:“你还不去?怎么,你也想坐上来耍耍?”气得韩棋咚咚跺着脚跑了。

  至此李炎便彻底卸下伪装,暴露出荒唐放荡的真面目。

  转天他心血来潮要看“胡姬舞”,内侍省便从乐坊急召波斯乐团进宫。琴鼓声飞扬轻快,波斯少女以薄纱遮面舞动摆裙,纤纤素手柔波流转,越转越快,阉人们跪坐在一旁,都看得目不转睛。李炎却突然抬手叫停,摇头说:“不对,胡姬舞不是这样儿。”

  乐师与舞者惶恐万分,急忙请通译者询问天朝圣君哪里不满意。李炎却道:“朕要看的,是肤白貌美的胡姬赤着上身,在朕腿上舞。”

  此话一出,长生殿上鸦雀无声。通译者吞吐了半天,才将圣人意思委婉译出。波斯舞姬闻言羞愤落泪,掩面而去。

  李炎所谓“胡姬舞”,乃秦楼楚馆中番邦妓者为招揽客人所做的淫秽表演,实在难登大雅之堂。莫说是皇宫,平常大户人家也万不能把这类人物招进家来。内侍省不能坏了祖宗规矩,又不敢违抗圣命,只得使出拖字诀,一连寻觅了几日,也没找到合适的“胡姬”。

  心愿未能达成,李炎不免郁闷,发了一通火后,便又生一计。他将从前常与他宴饮玩乐的一班京中纨绔以诗会为名召进宫来,每日陪他饮酒狂欢,兴致来了便拉人侍寝过夜;没几日便有人投其所好,四处搜罗年轻俊美的男子,伪作书童侍读带进宫来。从此长生殿夜夜笙歌,李炎终于如愿过上从前那种醉生梦死的舒心日子,其余一切统统抛诸脑后。

  这晚长生殿上摆了桃花宴,李炎与一众荒淫子弟附庸风雅,饮酒斗诗好不快活。酒过三巡,席上气氛渐渐放浪。尚书之子崔执带来的美貌书童集句出错,众人便起哄,叫他去圣人身下“接酒”。那书童竟当真跪在李炎身前,仰脖儿张开檀口。李炎高提着壶,将酒灌注进他口中,还故意对不准,泼泼洒洒淋了他一身,场面秽乱,简直不堪入目。

  韩棋正在偏殿内誊抄奏疏,听着外头喧闹之声沸反盈天,便觉心烦意乱,只得丢下笔,气鼓鼓绕到正殿前,想看看今日又是谁来胡闹。走到殿前廊下,却见袁五儿正跪在蒲团上,就着暖炉使酒铛温酒。

  因着老皇帝遇害一事,韩棋心里有气,不愿搭理袁五儿,已有几日不曾与他说话。见他挡在门口,韩棋原打算转身默默走开,却瞥见炉火映照下,袁五儿神色哀伤落寞,竟是一副泫然欲泣的模样。

  “这不正是你想要的?”韩棋在他身后幽幽开口,“你为他扫除隐患,好令他无后顾之忧,便可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袁五儿受惊怔了一下,随即迅速反应过来,佯装懵懂道:“韩公公此话怎讲?为谁?奴婢不懂。”

  “我始终觉得奇怪,赵安身份低微,连圣人面都未曾见过几次,他为何以为除掉陈公公与我,自己便能上位?除非有人私下假传圣意、暗示于他,否则他必不会为这点渺茫的希望,冒这风险。这人须得是圣人身边极亲近受宠的,否则赵安不会相信;赵安受刑时说出毒杀陈公公是圣人的旨意,审刑司自然不敢追究,只得匆匆结案、请旨将他灭口,以免惹祸上身。”韩棋痛心道,“你这般聪明缜密,怪不得小小年纪就能从人精扎堆儿的地方脱颖而出,在无上皇身边服侍。只可惜情关难过……你擅自作主,替他出手杀人,你当他会承你的情、感谢你吗?”

  “韩公公不该感谢奴婢吗?!”袁五儿自觉无谓再做挣扎,脱口冲他道,“他都将你洗剥干净,若非奴婢及时打断,他会放过你?”

  “你是怕他得到了我,便不再要你了?你非要在那当口儿令无上皇‘解脱’,就是为阻止他碰我?”韩棋深深叹一口气,“若没有我,他就会一心一意待你了?”

  正说着,殿内又传来一片欢声。两人齐齐抬头,却见高高的龙座之上,众人笑闹声中,李炎提壶倒酒进自个儿嘴里,接着低下头,嘴对嘴渡进躺在他怀里的崔执口中。

  当啷一声,李炎将倒空的酒壶掷下,冲殿门口叫道:“再温一壶来!”

  袁五儿急忙抹掉眼泪,端起酒铛小跑着送进去。韩棋望着他执着的背影,不觉心酸透骨,便再恨不起来。

  当晚崔执主仆二人同上龙榻伴驾,芙蓉帐中好一片旖旎春光。

  新帝登基才满一月,便已多日不上早朝,群臣渐渐坐不住,中书门下两省近日送来不少劝进的奏疏。

  韩棋早起便在殿前等候,直等到日上三竿、近午时分,李炎才从寝殿下来。韩棋将昨日收来的奏本捡要紧的复述一二,一本尚未讲完,李炎便耐不得烦,挥手制止他:“你将常批的几句刻成章子,只管往上印便是,何苦挨个儿细看这些陈词滥调?”

  韩棋蹙眉无奈道:“奴婢哪来这大权柄?若有大事遗漏,只怕犯下欺君大罪。”

  “嚯,你还怕犯‘欺君之罪’?”李炎冷笑道,“背着朕与人干得坐都坐不下的,不是你?”

  他与李镜私会一事,李炎始终耿耿于怀,想起来便污言秽语羞辱他一番。他不愿再受折辱,便匆匆行礼告退,带人抬着奏本箱,直往门下省交接去了。

  一进门下省,只见不大的院落里挤满了官服齐整的文武官员,韩棋未及开口,便有一冉须大汉拨开人群走上前来,严厉质问他道:“圣人几日不曾于朝堂之上露面,可是龙体有恙?可有气力亲阅奏章?”

  此人正是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人称左相的南衙魁首崔照。韩棋心道,你那好大儿才从龙榻上下来,圣人龙体如何,你怎不回去问问他?却不敢面刺重臣,只得赔笑好言道:“崔相心系圣人,咱家必将此话带到。圣人只是歇得晚,缺觉起不来早儿,无甚大碍。奏本皆由圣人过目,司礼监依圣谕代批……”

  “圣人尚未婚娶,后宫空虚,无人陪侍,如何‘歇得晚’?”

  “韩公公身为内侍省主事,不悉心照料天子起居,令圣人作息紊乱、阴阳失调;倒还有闲工夫代批奏疏?”

  “牝鸡司晨,惟家之索。阉宦干政,不得善终!”

  “圣人少年英武、得天独厚,若非受人勾挑蛊惑,怎会夜不能寐、无力早朝?”

  “我礼部再三上表,恳请圣人尽早大婚立后、充实后宫,不知圣人作何打算?别是韩公公拦下‘代批’了吧?”

  “若宫中内侍皆如韩公公一般妖娆貌美,圣人无心婚娶也在情理之中。”

  ……

  一干人等七嘴八舌、争先恐后,越说越露骨,韩棋百口莫辩,臊得面色如肝,无地自容。他转身想走,背后却也被人围住,一时寸步难行。

  这时,外圈忽有一人惊叫起来:“哦!你是李棋?”

  韩棋循声望去,认出那人是原扬州学政宇文止,去年乡贡时的主考,此番随李炎北上勤王有功,升为翰林院学士,在中书省执笔。

  “是。还未得机会谢宇文老师……”韩棋抬手刚要行礼,却见宇文止挤到近前,手指点着他斥道:“果然是你!诸位有所不知,这位韩公公原名李棋,本是淮南侯李镜家养的仆童。去年江都遇赦,他以贱籍考中扬州解元,上京后却无故缺考省试,从此销声匿迹。你家公子一路北上寻你,我扬州父老无不替你惋惜嗟叹,原来你竟另辟蹊径,自净入宫?天生卑贱之人,真真奴性入骨,走不了正途!愧对你家主子多年教诲,平白辱没淮南李氏门楣!倒还知道羞耻,不敢再用李姓!”

  韩棋一听说他不配姓李,顿时承受不住,委屈落下泪来。

  南衙这班官员向来欺软怕硬,从前仇不息横行霸朝时,三省诸公没有一个敢放一声响屁;如今逮住个脸嫩皮薄的小太监,便十分来劲,将昔日受北司欺压的陈年怨气,通通朝韩棋一人发泄。四周无数只手指指点点,无数张嘴夹枪带棒,韩棋孤立其中,只觉万箭攒心,无助地蹲了下来,抱膝埋头抽泣。

  不知过了多久,声讨之声被渐近的密集脚步声冲散,不远处传来一声威严的呼喝:“是谁造谣惑众?!”

  作者有话说:

  不远处传来一声威严的呼喝:“是谁在放响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