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特小说>穿越重生>【快穿】随遇而安>第二十章 姻缘劫青楼篇(五)

  “宋公子稍等。”

  正与杜嫣然并肩而行的余安听见身后的人声顿步,转身。

  “宋公子,王要召见您,还请您务必带上您的筝随奴婢前去。”

  “嗯……那你去吧,我先回喽!”

  杜嫣然看着宫人沉吟了会后笑道,又对余安挥了挥手,打着哈欠离开。

  余安则跟着这宫人不知走了多久,只知道在园间的卵石小道中七拐八拐了许久后,头顶的一轮清辉已移至中天。

  最终在一处普通的庭院前停下,木门两旁高高挂着的纸灯笼晕开昏黄的烛光,照亮了门外的几阶石梯。院里更是灯火通明,不时传出几声人的言语。

  “奴婢便送您至此了。”

  宫人作揖后,便空留余安一人立于无边的夜色中。

  回了回神,余安向前几步到门扉旁,腾出一只抱筝的手,欲轻扣,迟疑后却又收回。

  微微偏头看那从庭院里伸出的桂花枝在风中不停摇曳的样子,弯了弯唇角,提着长衫信步而下。

  绕到屋墙的另一面,看到的是一棵繁花开满枝头几乎要耸入云端的古树。毕竟长得这样繁茂的桂树,怕是也要百余年了。

  顾盼流转间,素衫的男子把怀里的筝轻放在散落满地的黄花上,蹲下身拾起脚边一条开着桂花的断枝。那放在手掌小心翼翼的样子,像极了不谙世事的孩童对待心爱之物的神情。

  “你若喜爱这桂花,可要我吩咐务事阁的人给你庭中植几株。”

  银发的人不知何时出现在墙边,远远望着余安的眸中藏不住笑意。

  “宋雪……并不喜花木,多谢摄政王好意。”

  尽管这样说着,余安仍是把手中的一截断枝放进了袖口,俯身抱起地上断了弦的长筝,径直掠过笑着欲开口说些什么的银发之人,入了庭院。

  迎面的浓郁桂香熏散了原本的些许困意,随而从飘落的花叶间看清了树下的石桌边,端坐着一位上了身着宫服的妇人。

  似乎察觉到了来人,妇人把目光从手里竹箫移向余安。像是眼神不太好,眯了眯眼睛看了几眼,却始终张着嘴没有说出什么。

  “枫儿啊,来扶扶月姨,让月姨看看这孩子。”

  “月姨,您就坐那儿,我带他来见您。”

  余安回头看了看身后的尉迟枫,只见他朝自己点点头,拉起自己的手腕便朝向桂树下的妇人走去。

  直到走近了余安才看清这妇人的眉眼间风韵犹存的样貌,想必豆蔻年华时定是一个貌若芙蓉的女子。

  “不错不错,是与那人有几分相像。”

  妇人看着余安端详了一阵后便说道。

  “来,孩子,让月姨看看你的筝。”

  稍稍迟疑,余安将筝放在妇人面前的石桌上,便只见自称月姨的妇人将筝翻转过来,把筝尾镌刻的花纹看了又看,最后颇为肯定地点点头。

  “是,错不了,这筝正是‘姽婳’,是你母亲的那把筝!”

  妇人越说越激动,在尉迟枫的搀扶下晃晃悠悠站起身,拍了拍余安单薄的左肩。

  “可怜的孩子,真是苦了你了……也好也好,既然有枫儿在,烈儿那孩子也不会做得过分。这筝就交给月姨我吧,几日之后准保让这筝像新的一样!”

  “那……多谢。”

  “月姨,我们就先走了。您也早些歇息吧,莫要熬坏了身子。”

  “诶,好。”

  如此,余安便和尉迟枫一齐出了这庭院。

  “不好奇吗?”见素衫的人儿一路安静的样子,尉迟枫终是出声打破了宁静。

  “该知道的总会知道,不知道的又何必刻意强求。”

  “你倒是看得开。”尉迟烈看着余安又是一声轻笑,丝毫不在意那人冷清的神色。

  “若看不开,在这深宫之中怎能自处得下。”

  “不过,终究还是知道得好。”

  两人不知又静默了多久,走到了那一处的旧廊,廊外的荷花池已是遍布了枯黄,没有丝毫昔日里潋滟的风光。

  坐在石阶上,一个低头出神得瞧着地上的淡影,一个抬头遥望天上的圆月。

  “月姨是我母妃情如姐妹的贴身侍女,她陪了我母妃二十余年,亦陪了我至此。幼时父皇因为母妃是被皇祖母强加的原因,自诞下我后便冷落甚至打骂母妃,那段时候一直是月姨她撑着我母妃活下去的。”

  似想到了什么可笑的事,尉迟枫突然转头看着余安的侧脸。

  “不知道过了多久,母妃她告诉我她实在受不了了,她爱上了宫里的一个乐师,叫宋箐笙。两人以一筝一箫作为信物,将彼此的名氏作为名称,则箫称作‘箐笙’,筝称为‘姽婳’,并印刻于其上。”

  余安用手臂抱住双膝,下巴轻抵在膝盖上蜷缩成一团依靠在廊边的红木上,双唇轻启。

  “后来呢。”

  “后来啊,母妃与那乐师的私情就被父皇发现了,在一次争执中父皇失手刺死了母妃。带着母妃的嘱托,月姨将那乐师送到了千里之外……”

  “然后那位乐师却逐渐忘记了这位为他死去的女人,甚至另在异乡娶了一个青楼女子。而几年后那青楼女子在生产时血崩而死,为他诞下了一子,取名宋雪。对吗?”

  尉迟枫看着那双盯着自己媚人却清冷的眸子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自然地伸手抚了抚那人的发顶,好似做过千万遍一样。

  “今日是我母妃的祭辰,能否陪我宿醉一回,嗯?”

  “……好。”

  白月微凉,好似如雪的身影成双。

  尽管记忆已是泛黄,那一重孤寂却仍重重压在心上。

  思绪纷乱之时,能否竭尽去减弱挥散不去的悲怆凄惶。

  墨夜缓逝,一如你我的欲盖弥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