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独发◎

  数天以后, 在康熙去慈宁宫与探望太皇太后的隔天,再上朝时,康熙赐遏必隆、鳌拜加一等公。朝堂众人自然是不敢说任何的不字, 何况, 明明前几天, 鳌拜“攘臂上前,强奏累日”, 康熙当时的脸色是何等的难堪, 在场的所有大臣都看在眼里。

  可这才过去多久, 仿佛鳌拜矫诏将苏克萨哈处死一事是虚构的一样,对于皇家来说,居然没有做出任何举动。反倒还对鳌中堂和遏必隆加官进爵。就算是心里再对鳌拜的行为感到唾弃, 可天子都不敢怒, 何况是他们这些没有实权的官员大臣。自此, 鳌拜手里的实权达到了顶峰, 甚至敢任意行使康熙的权力, 让众人皆是不敢怒, 也不敢言。

  钟粹宫东侧殿内。

  马佳·思颖今天下午犯困犯得紧,用完午膳,隔了半个时辰就睡下了。一直到一个时辰以后,才渐渐醒过来,“安巧——”

  听着帐幔后传来稀稀疏疏的声音,康熙放下史书,走到木床边, “你醒啦, 可要起身?”

  随着帐幔被拉开, 马佳·思颖被此刻坐在自己面前的康熙所吓到, 朦胧的眼神就这样直撞康熙的眼底,“皇上,臣妾给皇上请安。”

  “无妨,你现在行动不便,就坐在床上就好。”

  马佳·思颖环顾四周,寝殿内没有一个宫人在。

  “皇上今日怎么过来了,您来钟粹宫怎得也不叫醒臣妾,都是让您等了好长一会儿。安巧与安秀那两丫头越发的没规矩了,竟然也不通报一声。”

  “是朕让她们不要叫醒你的,现在你身子越来越重,又常常犯困,叫朕如何忍心将你吵醒。索性就在殿内看会儿书,也休闲自在。”康熙见马佳·思颖微微挪动了身子,便关切地开口说道:“可要起身?”

  马佳·思颖如今身子只穿着中衣,当着康熙的面,她也不好意思就这样穿衣服,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只能与康熙大眼瞪小眼的互相望着。

  两人用眼神交流了几番,最终康熙轻笑起身,“朕去前殿等着。”

  “梁九功!”

  “奴才在——”

  “去将马佳庶妃的宫女叫进来,替庶妃更衣。”

  “是,皇上。”

  随后,安巧与安秀走到内殿,伴随着马佳·思颖带着有些无奈的眼神,“你们啊,都要不知道是谁宫里的了。”

  “小主您就饶了我们吧,皇上开口,奴婢们也没有办法。”

  “是啊小主,奴婢们也是心疼您怀孕辛苦,想让您多休息一会儿。”

  三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虽然马佳·思颖如今怀了双胎肚子较大,但好在这肚子上没长妊娠纹,身材也未走样,这倒是让她少了些产前焦虑。

  “皇上,这是内务府新送来的西瓜,这瓜果经过冰镇,如今正适合这个七月天吃。”马佳·思颖穿好了衣服坐在了康熙的对面,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了桌子上的那盘切好的西瓜,递上一片给了康熙,“皇上,您可要试一试?”

  “既是思颖你递给朕的,那朕可有不吃的道理。”语毕,康熙接过马佳·思颖手中的瓜,一口咬下,仿佛能驱散身体里的炎热,一时间心境都平和了不少。

  “这瓜不错,内务府最近做的不错。只不过这冰镇西瓜你如今还是少吃一些为好。这瓜经过冰镇后,过于寒冷,还是当小心一些。”康熙想起之前李太医嘱咐过的话后,像一个“老妈子”一样,不停的在向马佳·思颖述说。

  看着对面的人儿撇了撇嘴,康熙也才惊觉,自己这话好像说的过于啰嗦了,“不过这天气确实太热了,若是想解渴,也可吃一些没冰镇过的。朕瞧着这瓜甜味儿十足,你一定喜欢。”

  “皇上您这般关系臣妾,臣妾心里是知道的。李太医也与臣妾说过,如今怀有身孕且在最后几月,一切都要再三小心。不过,皇上可否答应臣妾,等臣妾生产后,容臣妾将这孕期里不能吃的全部都补回来。”

  马佳·思颖自己也是医生,自然是知道像那些性寒的东西,她身为女子还是少吃一些为好。想起前世因为贪凉吃了太多冰淇淋、喝了不少冷饮,每每在来例假时都疼的直冒冷汗。如今好不容易这身子骨被自己养的红润润的,也不再受那等子苦。自然是要好好养生,保持着生龙活虎的状态。

  嗯,养生当从孩童时期抓起。孩子们,未来咱们娘仨一同走上养身的道路吧!

  ..................

  “对了,朕今日来,还要与你说一件喜事儿。”康熙放下手中的书,顺道又拿起了一块西瓜“思颖可要猜一猜?”

  看着康熙又再与自己卖关子,马佳·思颖心里有些无奈。从二人相识,到现在,也已经有五年了,康熙还是乐此不疲地,喜欢与自己开玩笑。

  “若是猜对了,臣妾可有奖励?”

  “朕记得你最近在看些医书,若是思颖猜对了,朕命人抄录《普济方》,后送于钟粹宫。思颖你看完一卷,宫人就再送上一卷,你看可好?”

  《普济方》可是总结了明以前的医疗经验,还收藏了不少的传记与杂说。但《普济方》现在还是一些残卷,真正的还要到乾隆时编撰《四库全书》,才得以收录齐全。但就光是残卷,就已经够自己翻阅学习的了。

  “皇上,若是臣妾猜对了,可否请皇上命人将那些有价值的孤本,残卷收集后重新编纂一番。像臣妾读的医书,有些因为战乱,现下能够看见的基本都不齐全。若是能够将这些书籍重新编修,那咱们大清读书人的阅历也能够增添不少。”

  马佳·思颖见康熙一改刚刚欢快的气氛,又想起就在前几年,大清还经历了战争,现下国库也拿不出这么大的支出。虽然她和康熙心里都知道,自己是不可能会猜中的,但是这等想法,也是自己想起前世有感而发,未过脑就说出来的话,真想打了自己这张嘴。

  《普济方》可是明朝所著的,马佳·思颖记得她穿越过来后,还发生了吴三桂杀南明永历帝父子于昆明的事情,那时她还在感慨成王败寇和战争的残酷。但此时此刻,就因为自己那张快嘴,若是康熙追究,说不定自己会被打上亲明的标签。

  但她原先学习历史的时候有听老师提过一嘴,这康熙似是很佩服明太祖朱元璋的,六次南巡都对他举行了隆重的祭拜。可是如今这才是康熙六年,马佳·思颖心里直打鼓,这自己该如何给圆回去才好。

  “皇上,臣妾有此想法,也是希望天下像臣妾这样好学的人,能够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像臣妾自怀孕起看起了医书,也明白什么是对孩子好的。如此,李太医在让臣妾忌口,臣妾心中都毫无想法。只是臣妾知道,如若要做这么大的工程,必定要消耗许多的人力和物力,怕是有些不当。”

  “那——若是臣妾能够猜对,皇上可否让内务府的养猫处给臣妾寻一只猫来,臣妾幼时在家中饲养过一只。若是钟粹宫也能养一只,那臣妾日后思念家的时候也能有个寄托。”

  马佳·思颖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放松一些,但眼睛却不放过康熙脸上一点儿神色的变化。

  “哎”康熙出乎意料地叹了一口气,语气让人听着十分落寞,“朕年幼时,皇阿玛曾经与朕说过,他认为朱元璋乃圣明之君最优者。朕也因为受到皇阿玛的教诲,在读了《资治通鉴》以后才明白,皇阿玛所说的极是。”

  “皇阿玛为君时,也曾主持编修过许多书籍,全部都是亲自撰写序言。朕身为皇阿玛之子,这大清的君王,也当为大清子民谋更多的福利才是。”

  康熙说着说着,转头与马佳·思颖对视,“朕只当你往日是为了打消日子才看的书,却不曾想在思颖你的心里,也有不输于他人的志气。可惜了,你若是个男儿身,定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在古代,女子不能够像男子一样为官,只能被困于这高高的红墙之内。马佳·思颖低头,掩饰自己眼眸的情绪。虽不一定能够将这总状况一下子改变,但她定不会将自己的孩子养成那种草芥人命的旧思想。若他日——

  “朕也不逗你了,今日来也是想与你说,朕前些日子想要挑选一些年龄相仿的少年当真的贴身侍卫,也可陪朕练练武。听闻你的同胞兄长马佳·罗托武艺不错,于是朕派人去考核了那些子弟,你的兄长身手一等,现已经成为朕身边的侍卫了。”

  “如何,这等消息,可是喜事儿?”

  这么多年,马佳·思颖想要让马佳氏一族能够跳出来,如今终于一个个的都步入了正轨。昔日妹妹督促哥哥练武,如今终于是苦尽甘来,也能够得偿所愿了。哥哥也一心扑在武学上,有了这等机遇,往后想要驰骋沙场,也能够有够格的身份。

  “皇上,臣妾兄长臣妾知道,兄长虽然一心好武,但居首位,这是臣妾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马佳·思颖带着不确定的眼神望着康熙,但那裂开的嘴角早已出卖了她现在的情绪。

  “君子一言,如何会拿这种事情来哄骗你。”

  只见马佳·思颖一脸认真地对着康熙说:“皇上,兄长日后若是有做的不是的地方,还望皇上您能严惩。”

  “那可是你嫡亲的兄长。”康熙见马佳·思颖表情如此严肃,不免对以后马佳·罗托的境遇有些想笑。马佳·罗托,你这妹妹可是要朕对你下狠心啊。自家人都这样说了,他还能宽松着不成。

  “皇上,臣妾的兄长既然是在您身边任职,那做事便要尽心尽力的。若是因为疏忽,让您有了危险,那兄长就算有几个脑袋,也不能够抵消。”

  “好了,朕答应你了,明日朕就去与罗托说,他嫡亲的妹妹让朕对他不要留情面。”

  “皇上您又打趣臣妾。”

  马佳·思颖见康熙神色放松,嘴角带笑,又看了看桌上的西瓜,放了有一会儿了,也不是很冰了。

  想着,马佳·思颖将手伸了过去,却见康熙将那果盘推到自己面前,“吃吧,这西瓜也不冰了。”

  “谢皇上。”真好,等再过几月就能实现瓜果自由了。

  “等你诞下皇嗣,朕就让内务府给你寻一只猫来,也好陪你解解闷儿。朕知道,你刚刚所说的编修书籍一事,朕心里已经有了打算,只是现下不是一个好的时间点,但过不了多久,朕一定与皇阿玛一般,让大清子民能够想有所成。”

  马佳·思颖抬头,看见康熙那真诚、慎重的目光,顿时情绪被他感染,不自觉的将康熙的手拉起放在自己的肚子上,“臣妾与孩子,都相信皇上是为明君,是大清难得的好皇帝。”

  只是马佳·思颖一个小小的举动,但是在康熙的心里却泛起了巨大的涟漪。饶是经历过这么多大风大浪,令人胆颤的朝局,但此时此刻让康熙出现了不该有的心慌意乱。

  也只有握紧马佳·思颖的手才能够让康熙的心绪平静下来。他的嘴唇微微抖动着,来回张开多次却发不出一点儿声音。

  良久后,一个“好”字,温暖而又坚定的传入二人的耳朵里。

  后来,在康熙的人生已经走到迈进黄土的时候,若是问他这一生中,有什么是让自己最记忆深刻的事情,康熙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在他舞勺之年,那个自己被身为皇帝的重担压得快要喘不过气的时候,在钟粹宫东侧殿内,有个碧玉年华的女子,是那样坚信自己会是一个好君王。

  ..................

  作者有话说:

  明天宝宝们就要出来啦,终于!!!

  查阅历史的时候,觉得康熙在这段时间的压力一定特别大,而且到底也才十四。能够选择给鳌拜加爵,且之后组了少年侍卫,抗压能力一定很强,不亏是当皇帝的人。